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1:34:55 | 只看该作者
“我越来越不同意你对智力的高度推崇了,怪不得人类越来越膨胀,自以为是,肆意掠夺资源呢。申爸没发现,只要一个地震,一个海啸,在大自然面前,你文明再高,手段再高明,不也显得很渺小无能么? ”
诶?那句话刺激阅妈啦?说出来,我把它删了吧。

没影响没影响,真的,阅妈。

哎,这些妈妈们哪。婆婆妈妈的,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1:35:13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头脑中的“智力”。当申爸最初开始用“智力”这个词,来表示申爸想表示的内涵时,曾经有朋友强烈建议:申爸再发明一个词,以避免混淆。
申爸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最后决定,还是继续使用“智力”这个词为好,不必再发明新词。
最大的原因呢.....来自申爸头脑中的“智力”,和度娘来的“智力”,是一样的....尽管,可能和很多人头脑中的“智力”并不一样。

度娘里的“智力”,来自网友。
这位维护“智力”词条的网友,显然很有“智力”:这个词条里面的内容,不是他自己编写的,而是译自《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有些地方根据《心理学大辞典》做了调整。
前者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说两句后者。《心理学大辞典》是北师大林崇德、华东师大杨治良、西南大学黄希庭联手组织编纂,03年出版的。申爸和稀罕这本书,盖因其编写态度认真.....不像申爸这里写帖子哈,错别字连篇,真是的....这电脑咋就这么不好使捏....这书的水平呢?也绝不低,这个缘故。

申爸要用“智力”这个词儿,就先得给这个词儿“正名”。
要不,我们嘴里说着“智力”的时候,脑袋中想着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鸡同鸭讲,永远讲不到一块儿去。

话说,人类想搞清楚,自己和别的物种比,取得优势的能力,本质是什么.....哦,就是“智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事情呢,我猜测,从人类一开始,就琢磨了....有文字之前....有了文字之后呢,这种琢磨的过程和结果,有幸记录下来,我们能看到。这种文字,各个古文明都有....中华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希腊文明都有......尤其以希腊文明为多,系统。
起原因固因为人类的好奇的本性,更因为这个事情琢磨明白了,有巨大实用价值:就是在教育后代和怎么让自身更加具有“智力”上面。

可是,“智力”这个东西,真的很难琢磨清楚。
琢磨不清楚的原因很简单:人们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时间就这么过了若干个世纪。

到了1904年,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Edward Spearman)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
每个学者都发表论文的.....有什么不同么?
有的。
在人类对其自身探索的艰难历程中,斯皮尔曼的这些论文,石破天惊。
原因很简单:这些论文第一次给出一种思路....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思路:如何下手,来分析“智力”这个东西。
斯皮尔曼的方法,就是观察“智力”在人群中的表现,然后,把不同的表现归类,用来寻找其背后的原因。
斯皮尔曼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现象,分析其背后因素和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用机械分析思路来分析“智力”这个东西....我们都知道,在二十世纪初期,机械分析是灰常流行的。

不管怎样,斯皮尔曼的方法是科学的,站得住脚的。
斯皮尔曼很重要,让智力研究终于走出了哲学的思辨的阶段,走上一条坚实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1:39:49 | 只看该作者
目标是什么(二):大申的解读和对“解读”的解读


申爸的《七色花》遭到了乐乐爸的吐槽....吐得完全有道理.....可问题是......问题是,这个故事,尽管很“扯”,也有它的价值。
下面就会看到这种价值。
有价值的东西,是否有必要存在?嗯,这是一个一问题。
有必要存在的东西,是否可以收入小学的课本....嗯,这也是一个问题。

话说当时。
我不死心,继续追问:“要是有呢?假如....”
"那是假的!‘假如’个头哇!"我打扰了大申写作业,大申就不耐烦地说。
大申的意思是说:没有“假如”,“假如”没意思。
我还不死心。
既然“假如”没意思,咱就不“假如”。
“咳!不就是说说么。要是你有一个朵七色花,你用它来干嘛?”我问。
大申懒的和申爸理论了,就说:“要是我有一朵七色花,第一个花瓣,我就说:‘再来十朵!’”

对啊。七色花不过是一种能力的承诺。既然它无所不能,那就用第一个花瓣,要来足够的能力承诺。至于怎么享用么....反正,手里已经握着有足够的承诺,将来,要啥都行。
我们拿起一片七色花瓣,扔出去.....现在要的,只是现在觉得重要的;人得过生活啊,有未来啊....未来的生活会让人产生新的欲望....那时的欲望,现在是完全想象不到的....
这样的话,最聪明的法子,就是大申的法子:我弄到足够的“满足的承诺”在手里,至于具体要什么嘛...再说。

先把足够的“满足的承诺”,就是一大堆七色花搞到手再说。

孩子呢,生来的时候,他带着七色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可孩子自己呢,他不会用。
爸爸妈妈手里拿着孩子的七色花,"飞哟飞哟,小花瓣哟,听我说呀,照我做哟!"

这七色花瓣无所不能。现在,爸爸妈妈要什么呢?
每个爸爸妈妈都会不同。
我说申爸要什么吧:
我们爷儿俩一样:“先来十朵七色花!”
申爸只想要这个!

申爸只要想办法,把“十朵七色花”搞来,交到大申手里,就行了。至于他自己拿这堆花儿做什么,是像珍妮一样,无谓地跑到北极,刚一沾地儿,就忙不迭又跑回来,白白浪费两瓣珍贵的七色花瓣;还是用来做像治好威佳的腿那么“有价值”的事.....那时大申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我只管做好我的事情,不去干涉大申的事情。

孩子天赋的七色花瓣呢,它保鲜期有限....等孩子长大了,保鲜期过了,就没用了。
花瓣儿留着不用,过期作废。
申爸现在就琢磨一件:咋能在天赋的七色花保鲜期过了之前,能够把七色花二代要出来,交到大申手里。让他自己高高兴兴地玩儿去。
大申九岁了,大申的花瓣已经开始枯萎。

十朵呢....即便弄来了...也不过70瓣。总有用完的时候。不过....是不是在用完之前,大申自己再用一瓣要十朵...那就是大申的事情了,跟申爸不相干。
问题是:什么是现实世界中的七色花?
那十朵怎么能弄来?

PS . 这个故事呢,得益于群里的朋友,共同完善,才讲出来的。申爸感谢丁爸、辰妈、菁爸、妞子妈提出的有深有洞察的问题、其他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请喝酒,并获得 2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1:42:48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个吓我一大跳。我还以为我的记忆出现严重问题,赶快“百度,谷歌,维基”,结果我的记忆没有问题,这是百度中2009年以前各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统计前十名:

国别  科学奖  文学奖  和平奖  经济学奖  合 计

美国   253       11        17          37          318
德国    85       10         6            2            103
英国    83       12         12          8            115
法国    31       15         8            2            57
瑞士    20       2           3           0             25
荷兰    15       0           1           2             18
奥地利   15      1          3            0             19
瑞典    14       7           5           2              28
俄国    14       5           2            2             23
日本    13        2          1            0             16

不知道“德国人获得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这句话从何而来。

观点的对错可以讨论,数字如何讨论呢?

如果一个人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引用虚假数据或者严重篡改数据,我感觉其观点恰恰是不可信的。


懒的勤快爸指出的确是事实。

我觉得吧,不管斑爸引来的那篇文章里,引用的数字是怎么统计来的.....或者,是原作者心口开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德意志这个名族.....还有犹太民族.....在人类顶级智力竞技场上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对于这个事实背后的任何探究,是值得肯定称道的事情。
至于探究过程中,手段是否合适,推理是否正确,事实运用是否得当......那时另外的事情,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2:06:23 | 只看该作者
爱无言: 放在近代是这样的,那么在古代呢?中国人印度人创造文明的时候,就是绝对领先地位了吧?结论和时间跨度有关的。
让我们换个角度考虑:古希腊和古罗马,小孩子都是听荷马史诗长大的;中华文明5岁就让孩子背四书五经;犹太孩子从小就是听圣经长大的........

爱无言:你已经观点先设置好了的。这种思路推理的话,那么欧洲白人(随便先叫做基督教民族)怎么从以前落后的状况变成现在引领全球的呢?是因为他们后来从小让孩子听圣经长大的?那伊斯兰教的孩子也从小听古兰经呢?印第安的孩子从小不听他们的某种经典吗?难道是他们的经典不如荷马史诗,四书五经?埃及的衰老是因为他们的孩子后来不听他们的经典了?......你看看荣格的理论,对这个问题其实阐述很清晰的,他的观点还是来自于我们的老祖宗。我们老祖宗的那些关于自然之道的知识来自于哪里?真的是我们比别的民族更优秀?我觉得是自然选择了我们而已.....
啥呀,美言妈。你说的这些民族,都是成功的民族。这些民族之先,当初也只是一个小部落而已。我们得考虑到,地球上曾经有无数个这种部落存在的;但,只有这些民族成功了,壮大了,留下了印记,为你我所知。“真的是我们比别的民族更优秀?”我觉得吧,这些民族都是“更优秀”的。自然选择总会选出更优秀的民族的,这是一条规律。可具体是怎么选的呢?在某些民族中,随机地出现了那个民族的经典,然后,民间口口相传, 特别是拿来给小孩子听。然后,籍由这些经典,整个民族的小孩子在平均水平上,其智力水平争得了上风.....申爸的猜测强调的是这个方面。

爱无言:嗯,大申爸,我发觉还是我不敢竞争吧,我还害怕说别的民族智力低, 所以你是积极的,强调的是发展提高智力水平,我是强调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人为的。呵呵,我是太无为了,其实是恐惧。
俺咋就不懂,你们恐惧个啥嘞....老是恐惧恐惧。不明白我还害怕说别的民族智力低”。那啥,咱们只是说“这些民族优秀”,没说“别的民族智力低”。这就好比说吧,绝大多数人,在了解了犹太民族之后,都会说“这个民族和优秀”。但这么说,并不等于他说“自己的民族很糟糕”。要是他说完这句话,你问他,那你的民族和犹太民族比起来,怎么样呢?他会说:“各擅胜场”.......大致就这么个意思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2:09:05 | 只看该作者
犹太民族有自己强烈的宗教传统。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没有根,四处漂泊。在别的民族眼里.......“寄居地”的别的民族.....犹太民族神秘、富有、聪明智慧又独来独往.....因为没有根,本来应该被瞧不起的;可是偏偏这个民族又是如此地让人羡慕嫉妒,最后变成恨。
犹太民族最让基督徒受不了的是他们放贷。
基督教的教义禁止信徒放贷,基督徒又需要贷款,只好去找犹太人贷款.....借钱是要讲还的....有句什么话说来的:不要把你的钱借给你的朋友。如果你借了,不但失去了钱,也失去了朋友。
就这样,犹太人失去所有的朋友.....
自然,在还钱人的嘴里,犹太人就都是“夏洛克”........莎翁那个著名喜剧中的要割人肉的高利贷者,就是一个犹太人。

爱无言:一本圣经就讲出来犹太人和基督徒斗争的历史,他们还有伊斯兰教本来就是一个父亲的三个儿子,打到现在,以后也还会打下去。中国和他们就不是一家子。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几家人的世界,上帝家,佛道家,还有其他小户人家。
当一个什么玩意,想一统天下的时候,遇到了同样想法的另一个玩意,就会打。打吧,他们。人们啊,要记住:如果你感觉你的好,请相信,还有别的,同样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2:1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申爸 于 2015-3-4 12:13 编辑

阳阳妈 :貌似我们做父母的都是这么滴想法啊
阳阳妈非常自信。可是,这个.......不一定哦。
呵呵,就看怎么理解这“十朵七色花”了


阳阳妈 :我的理解可能是广义上的,也许不是你单指的儿童思维方面或是智力方面。所以,涵盖更多滴父母啦

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看重的东西,都有想用孩子的七色花瓣的计划.....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开宝箱,分到了 2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2:14:24 | 只看该作者
“智力”:智商是个什么东西(三):天才之前的一些乱七八糟


就在斯皮尔曼发表其智力分析思路的第二年,1905年,在法国,两位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发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奈-西蒙量表(Binet-Simon Scale)。

我不知道斯皮尔曼的思想启发了比奈和西蒙,让他们用斯皮尔曼的思路开发出量表;还是比奈和西蒙独立找到了思路又开发出工具....这是科学史上的小问题,申爸对这个方面不感兴趣。
申爸感兴趣的是:智力的测量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话说比奈和西蒙发表他们的量表六年之后,1911年,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了智力商数的概念。智力商数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IQ。智力商数是个纯数字,没有单位。用心理年龄除以生理年龄,得到的数,就是智力商数。
心理年龄可以用比奈和西蒙的那个量表测量出来。

1919年,就在中国正在闹五四运动,折腾的时候,一个23岁的年轻人,来到巴黎大学心理研究所,拜西蒙为师,协助比奈开发他的量表。
你可能会问:1905年,那个量表不是已经发表了吗?为什么14年后,还要“开发”?
实际上,测量智力的量表,一直到今天.....108年之后.....还在不断地开发。

有一首歌,叫做《漫步人生路》的,里面怎么唱来的?“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现。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面。”
这年青人很快就发现,开发智力量表这件事情,和这歌儿唱的情景,完全一样。
怎么回事呢?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智力”这个东西的“边界可无限扩展性”。

我们换个对象,来理解这种“边界可无限扩展性”。
今天,生态环境普遍恶化。
我们有理由去发明一个衡量标准.....生态环境指数......看某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恶化水平。有了这个标准,我们也能知道不同的地方的生态环境,比起来,哪个好,哪个不好。

你去问几百年前的人,他生存的环境中的生态环境指数。他说:“啊?这还要什么指数?我一看就知道哪里好,哪里不好!”这是当然的,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态环境好,穷山恶水的地方,生态环境不好。
这个几百年前的人,还不知道分析清楚生态环境指数,要从哪里下手。

后来,有一天,人们忽然想到:可以数十平方米里面有多少棵树、有多少株草、有没有水,水面的面积有多大、有多少个昆虫,用这些指标,来衡量生态环境的好坏。
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想法,一说出来,没有人不同意。
大家都认为这很科学。

于是,就有了四个指标的“生态环境指数”。

人们对“科学”是很信任的,这个指数又于环境有关,能衡量出环境好坏。于是,人们就根据这个指数,决定在哪里安居。
可是,很快问题就来了。
有个傻瓜,根据这个指数,把家安在了瘴气弥散的沼泽里边。送了命。
他为啥把家安在那里呢?
因为那里每十平方米里,树也多,草也多,水面大,昆虫多。可是,就是有对上述四种东西都无害,只对人有害的瘴气。

于是,吵架开始了:挺生态指数的科学家说,我们开发的生态环境指数,只是衡量生态环境的好坏。我们开发的是生态环境指数,并不是宜居指数。
于是,生态环境指数的“科学”名声保留下来了。

老百姓呢?老百姓说,切!俺们屌丝不懂什么是“科学”。你们说你们的东西是“科学”的,是衡量生态环境好坏的。你们说沼泽里指数高。指数高就是环境好呗。我们屁民按你们说的,去了,死了。你们这些砖家,良心都被狗吃了。
老百姓是对的。
科学家知道老百姓哪里错了,可就是解释不清楚。事情发展到后来,越发严重,两个群体被定义为“群众”和“精英”,对立起来了。只要“精英”一开口,老百姓就吐槽。加上假砖家误导,还有标题党作乱,屌丝们只看标题,不看内容.......事情乱得一塌糊涂。

这个说得有点儿远了。
话说,“科学家”们知道,需求就是行动的指令。既然大众需求宜居指数,那就开发一个宜居指数。宜居指数就是在上述四个指标基础上,增加一个“瘴气指数”。

这边厢沼泽还没吵完,那边厢敦煌又吵起来了。
原来有人,把家安在离月牙泉800米的沙漠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2:42:08 | 只看该作者
楠楠妈:华德福一直反对对孩子过多使用非自然的玩具和电子产品,是不是就是为了防止污染,让他们能够到达这些先哲的高度呢? ...



这个问题很容易用推理的方式,得出答案。
如果要说污染,现代还遗留着的澳洲土著或者新西兰土著或者非洲土著,污染是最小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污染。可是,论高度,那些土著,没有。
我们都完全认同:放任孩子在电子产品里面,也是不行的。

非自然的玩具和电子产品,和高度没关。这应该是一个平衡的问题.....关键是什么时候,还有怎么用。
问题是....问题是这些问题,我们并不知道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2:42:54 | 只看该作者
楠楠妈:您给我提供了一条思路。我儿子已经6岁2个月了。我昨天给他下载了《夏洛的网》,他听得很认真。但是也没特别狂热。听完两集,下面没了,也没有追着我要。每天听一点挺好的。正好我们家电视停了。 ...



朱爸不好玩儿,申爸还是干正经事吧。

要是大申六岁两个月,我就不给他听《夏洛的网》了。
我会给他听《中国上下五千年》。

孩子的听,一生有一个第一次的机会:你给他什么,他就听什么。
至于他要什么,那是以后的事情。并且,将来他要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次给他听什么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6 13:41 , Processed in 0.17080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