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Xien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教讲座第二期:数学?怎样学好数学!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3-5-23 20:27: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eti2005 于 2013-5-23 09:08 发表
马上要上学的六岁孩子,如何提高他的数学能力,现在基本靠手指头来计算10以内的加法


孩子的有些成长过程是无法跳跃的,慢慢等他长大。我家入学时候6+7都算不
清楚,别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3-5-23 21:50:00 | 只看该作者
BLOG内容非常好, 谢谢推荐.
只是我们现在45分钟老师都用在讲课去了, 不可能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启发大家思索上, 降低了预习的作用, 只是在他填鸭的时候脑子有空隙转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3-5-23 22:00: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maymei 于 2013-5-23 15:09 发表
提问:任何学科要想学好,离不开兴趣。如果说学英语有规律可循,如何学好数学我是完全摸不着头脑。恳请大师们点拨一二。

经常看见有些家长还在用我小时候的方法让孩子学英语背单词、语法,家长和孩子都弄得很辛苦的,收效也不大,只能说是应付考试还可以,完全谈不上兴趣,学到的更是无法应用的中式英语。
有的时候,因为孩子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思维完全上不来,恼火的同时就想,我们是不是也是没走对路子呢? ...

“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如果说的是小学生,孩子的兴趣跟父母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对数学摸不着头脑的话,很难通过父母的引导来使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这种情况下,不妨考虑退而求其次,一是信任数学老师和学校,二是尽量少干预孩子的数学学习,孩子的数学成绩尚可就让他自己去弄,三是不要做有害孩子数学兴趣的事情,最底限度不让孩子对数学心生厌恶。

“做数学题思维完全上不来”,家长要认识到,这很可能是一个数学外行的评价。面对难题,只要孩子愿意思考,就是很好的,没有什么大问题。无论结果如何,家长都要肯定这种努力,然后耐心地等待。当然,要注意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

如果希望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您可以试试用自己的语言特长,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孩子进入难题的情景,看看能否让孩子找到解题的钥匙。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3-5-23 22:2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谢谢你了
amaymei + 2 + 2 非常感谢,逐字逐句琢磨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3-5-23 22:45:36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引导小孩大胆用掰手指数数或加法

混论坛已经多年,知道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形象思维比逻辑思维更重要,所以一直坚持数字和具体的物品相对应。

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孩子潜意识掰手指是表示自己不能干,怎么引导他掰手指。

举个例子:今天他问我9加9等于多少? 我就开始掰手指,他不许我掰手指,我说我不掰手指就不会了。他说9加9等于18。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10去掉1个,两个10去掉2个就是18.  从来没有教过他加法,更没有教过这种方法,也不懂什么是思维训练,我宁愿他从9开始数到另一个9. 晚上睡觉前我说快点睡觉,过8个小时天就要亮了,他问那8个小时是多少秒?

他们班上有个数学小天才,对数字非常感兴趣,很有可能这些数学加法而且还有技巧性的是得于那个孩子。但我希望他能耐住性子数数,从来没有数到过500以上,有没有必要往更多的数数,如数到1000?超过100的数数也是他有次自己一个劲的画五角星,边画边数,数到200多,被我干扰了。

这么大的孩子,需不需要进行思维训练?

目前是中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柴扉 + 1 + 1 版主是不是太“规矩”,是不是太强调第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3-5-23 23:11:11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一年级,最近孩子的数学作业有很多类似这样的题:
如苹果18个,3个一袋,需要几袋?
按老师答题:18-3-3-3-3-3-3=0,在数数哦,是6个3,
孩子在学校里答题18/3=6
老师说,我没教除法,你别这样做!
如这样答题,会扣分,而且扣光,估计5分以上。
现在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大打折扣,类似问题应按老师说的做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3-5-24 01:59:06 | 只看该作者
啥时候开始啊,期待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Xieno + 10 + 10 泽宝妈妈休息得好晚啊~~~要注意睡眠唷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3-5-24 08:41: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榴琏 于 2013-5-23 12:36 发表
还有一直有一个问题, 女儿三年级, 她从一能数到十的 , 唉, 我真不怕丢人啊?!
上学期语文测试, 句子排序, 共6句, 她最后的序号是7, 中间漏了哪个我也不记得。
前天也是语文测试, 排序, 共5句 ...



从1不能数到10?还是能数到10?没看明白。看后面的内容,似乎中间会漏数是吗?

我觉得这些不是数学问题吧。要么,是孩子的思维跨度大,一下子就跳过去了?如果是这样,可能耐心的等待是比较好的办法。我儿子也会看反数字啊,把乘号当除号用啊,每次我也不会责备他,就是表达一下对于考试没到理想成绩的同情吧。
今天早晨看到他把一张口算满分奖的卡片扔在桌子上,看样子现在他自己也不把这些全对当回事,都不拿出来跟我炫耀了。

我儿子的数学,我真没操过心,但是当然了,那些稍加引导就可以做的题,他因此也并不会做,遇到这类的加分题他就只好临时现想,10分里能得个5-6分就算是很不错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3-5-24 08:45: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新叶 于 2013-5-23 22:45 发表
混论坛已经多年,知道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形象思维比逻辑思维更重要,所以一直坚持数字和具体的物品相对应。

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孩子潜意识掰手指是表示自己不能干,怎么引导他掰手指。

举个例子:今天他问我 ...


哈哈,新叶,没有什么是必须做或者必须不做的。根据孩子内在的节律来,不要刻意拿标准去衡量。他已经会了,不需要掰手指了,何必逼着他走回头路呢?等到不掰手指做不到了,他自己会掰的呀。

不要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孩子,这句话的意思放在这里,就是说,有些孩子发展会比较快,有些孩子稍微慢些,拿同一把尺子去量,快的要被掐下来,慢的又被赶得气喘吁吁头昏脑胀,都是有问题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新叶 + 5 + 5 谢谢提醒!有时候他是需要掰手指的,但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3-5-24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新叶 于 2013-5-23 22:45 发表
如何引导小孩大胆用掰手指数数或加法

混论坛已经多年,知道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形象思维比逻辑思维更重要,所以一直坚持数字和具体的物品相对应。

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孩子潜意识掰手指是表示自己不能干,怎么引导他掰手指。

举个例子:今天他问我9加9等于多少? 我就开始掰手指,他不许我掰手指,我说我不掰手指就不会了。他说9加9等于18。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10去掉1个,两个10去掉2个就是18.  从来没有教过他加法,更没有教过这种方法,也不懂什么是思维训练,我宁愿他从9开始数到另一个9. 晚上睡觉前我说快点睡觉,过8个小时天就要亮了,他问那8个小时是多少秒?

他们班上有个数学小天才,对数字非常感兴趣,很有可能这些数学加法而且还有技巧性的是得于那个孩子。但我希望他能耐住性子数数,从来没有数到过500以上,有没有必要往更多的数数,如数到1000?超过100的数数也是他有次自己一个劲的画五角星,边画边数,数到200多,被我干扰了。

这么大的孩子,需不需要进行思维训练?

目前是中班。
...


数形结合很重要。对数学的理解是在不断地始于形而终于数或者始于数终于形的大大小小的循环过程中完成的。
孩子不掰手指,家长掰手指,这已经是一种示范性的引导。“掰手指”仅仅是一种数数的方式,家长可以换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工具来数数。

“我就开始掰手指,他不许我掰手指,我说我不掰手指就不会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我都不能勉强,但反之,我愿意固执自己的方法,别人也不能勉强。这条原则,可以称之为自由原则,对别人和我都是适用的而且是统一的,用孩子的话说,这很公平。

“他说9加9等于18。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10去掉1个,两个10去掉2个就是18.  ”这个办法好啊。哪里仅仅是加法?人家用了减法、加法还有更复杂的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呢。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形,就谦虚地向孩子请教,请孩子教会我们用这个方法。讲了方法,还要讲故事说道理,光是嘴巴讲还不够,还要用实物的方式摆出来,“眼见为实”才行。

在中国人的传统的学习和研究中十分缺乏“眼见为实”这种实证的精神,这可能跟中国人的研究对象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关。但科学主要的对象是自然界,如果还是空对空、理论对理论,就可能出现各种谬误。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中,要时时记住弹实证这根弦。

从这段简单的亲子对话中可以看出来,这已经是非常棒的思维训练了。中班以及更大一些的孩子在思想上和感情上都离不开爸爸妈妈。自然地亲子数学就是最适合孩子的思维训练。

“从来没有数到过500以上,有没有必要往更多的数数,如数到1000?”数数分三个阶段:
0-9或者1-10,两只手可以数过来。
0 - 20,学会进位和退位,也就是十进制。
100以内,熟练掌握十进制。

这三个阶段必须要依序进行,不能跳跃。越是早期的阶段,花的时间越长。数的方法有很多花样,顺数,逆数,隔1数(偶数,奇数),隔2数等等。

“晚上睡觉前我说快点睡觉,过8个小时天就要亮了,他问那8个小时是多少秒?”这个问题就难了。既然孩子已经关注时间了,就给他买个带指针的钟,最好是机械钟。再讲个故事:

传说有个时间老人,身上背了一个大口袋。时间每过去一秒,时间老人就搜集到一个金豆子。老人搜集到60个金豆子,就放进一个叫“分”的小袋子里边。搜集到60个“分”的袋子,就放进一个叫“小时”的中袋子里边。搜集到24个“小时”的袋子,就放进一个叫“天”的大袋子里边 ...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3-5-24 10:1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7 金币 +27 收起 理由
寒露 + 2 + 2 讲故事的方式真的太棒了,感谢感谢!
新叶 + 5 + 5 非常感谢,一块砖引出这么好的玉,谢谢 ...
Martina-Mm + 10 + 10 我好喜欢。。。
榴琏 + 10 + 10 非常适合幼儿的心理, 好示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3-5-24 09:19: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5-24 08:41 发表



从1不能数到10?还是能数到10?没看明白。看后面的内容,似乎中间会漏数是吗?

我觉得这些不是数学问题吧。要么,是孩子的思维跨度大,一下子就跳过去了?如果是这样,可能耐心的等待是比较好的办法。 ...


是这么个意思: 她呢, 平时呢, 你问她, 能不能从1数到10, 那是没问题, 但在没意识的情况下就会错。 比方不考数学的语文测试中,是不是小时数数没数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1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8:53 , Processed in 0.087689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