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Xien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教讲座第二期:数学?怎样学好数学!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3-5-23 13:27: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秋去春回 于 2013-5-23 10:28 发表
我家孩子一年级,对数学不敏感,期待能从这里学到寓教于乐的引导方法,先从家长开始学。



个人观察,小学一到三年级是孩子对语言较为敏感的一个时期。在数学方面,这是孩子于玩耍中积累体验大人们耐心等待感悟的时期。

说实话,不太愿意用“寓教于乐”这个词,我觉得“乐学数学”更好。

一是选择孩子喜欢和接受的方式。当孩子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和做游戏时,就选用故事和游戏的方式。当孩子喜欢看书看电影的时,就让他们选择跟数学有关的书读、跟数学有关的电影看。

设计数学故事和游戏,是对家长的一个挑战。鼓励家长去尝试,更鼓励家长们一起去尝试。但是要注意“安全”,借用孔子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家长不知道某个数学问题的答案,要对孩子勇敢地说:我不知道,但我愿意陪你一起去研究这个问题。

二是孩子碰到的问题家长知道答案,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结论,要给孩子留下“闷想”的时间。接受挑战迎接挑战是数学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孩子也把成功的挑战视为自己长大的一个标志。当然,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可以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应该是间接的,如果能不让孩子察觉到就更好。别跟孩子抢功哦!引导和鼓励孩子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以上是基于辅助学校数学教育来说的。实际上,孩子接受普及教育,家长不可能把学校教育全部推翻另搞一套数学教育,但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或作出小的修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5-23 13:29:32 | 只看该作者
数学有点兴趣哦,很是期待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5-23 15:09:52 | 只看该作者
提问:任何学科要想学好,离不开兴趣。如果说学英语有规律可循,如何学好数学我是完全摸不着头脑。恳请大师们点拨一二。

经常看见有些家长还在用我小时候的方法让孩子学英语背单词、语法,家长和孩子都弄得很辛苦的,收效也不大,只能说是应付考试还可以,完全谈不上兴趣,学到的更是无法应用的中式英语。
有的时候,因为孩子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思维完全上不来,恼火的同时就想,我们是不是也是没走对路子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边城 + 5 "学英语有规律可循",可以详细谈谈吗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5-23 15:34: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榴琏 于 2013-5-23 12:25 发表
先不说奥数, 学学我们常规的课本学习。 预习对数学学习的帮助。  
发现预习对孩子的帮助很大, 上课举手积极性高, 他们的自信心强, 但是有一点, 他的心思都用在抢答去了, 没有仔细体会老师讲的东西, 还是一知半解,问预习好吗? 如预习要达到什么程度。 预习好了上课怎样抓住老师讲的中心。谢谢! ...

预习没有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阶段,方式方法有所不同。


对小学生数学而言,在生活中积累体验积累问题就是最好的预习,例如,前面说过的听故事讲故事看跟数学有关的书和观赏电影之外,还有带孩子去超市购物,研究买卖商品的过程等等。而且,这些都很容易做到。

不过,现在的小学数学中含有太多原来初中数学的内容,自然状态下的“预习”有点难以应付。如果孩子缺少时间去体验生活,矛盾就更突出。家长可以在学期开始前,关注下数学课的内容,故意地提供一些让孩子体验的机会。这不是最好的学习策略,但也不是最坏的。

个人认为,整个普及阶段的教育的主线之一应当是引领孩子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小学是准备阶段,初中是过渡阶段,高中和以上则是实施阶段。数学教育也不能例外。

在初中及其以上的数学自我学习来说,预习是一个学习循环包括预习、课堂、作业、复习中的一环。注意哦,预习是自我学习的部分,不是提前教。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问题,经过独立思考,有些问题自己能够解决,有些问题就遗留下来,留在课堂上解决。

当然,每个孩子应该根据自己对数学兴趣的高低选择适当的预习方式。有的在假期预习,有的在课前预习,有的预习多而复习少,有的预习少而复习多。理论上说,对数学完全没有兴趣的孩子,能听课并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但现在的教育中应试压力太大,面对现实,多多少少预习一下吧。

预习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如果学生都有预习的习惯,老师还想满堂灌--就难了。

下面是一篇文章的链接,讲的是:中西方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孰是孰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31acc0100077k.html

可做参考。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3-5-23 15:3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amaymei + 2 + 2 精品文章反复看
Martina-Mm + 10 + 10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5-23 16:31: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3-5-23 15:34 发表

预习没有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阶段,方式方法有所不同。


对小学生数学而言,在生活中积累体验积累问题就是最好的预习,例如,前面说过的听故事讲故事看跟数学有关的书和观赏电影之外,还有 ...



今年暑假等孩子有空了,打算把他的压岁钱大约5000块拿出来让他炒股。
我会给他推荐一些个股(但我的推荐未必是对的,只能是参考,这个也会跟他说清楚),然后提示他看国家的经济趋势、行业前景、公司具体情况、可能有的小道消息(对错参半,经常是错的,可能需要逆向理解)。。。
孩子下半年该读五年级了。不知道cc对此有何看法?

[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5-23 16: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5-23 16:4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5-23 16:31 发表



今年暑假等孩子有空了,打算把他的压岁钱大约5000块拿出来让他炒股。

不知道cc对此有何看法?

要看孩子有多大?平时关心过金融或者经济问题吗?涉及到5000元的压岁钱,对孩子来说,应该是笔大投资了。是不是应该有个书面的计划?在实施计划前,是否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炒股确实跟数字有关,但未必是数学。学数学的人有数学的思维方式和眼光。例如,炒股这个决定是否理性?炒股的过程中如何保持理性?有自己的分析还是盲目跟从吗?对待股市有关的各种信息,是实证还是盲目地相信?

我的丈母娘也炒股的,但我从来不觉得她炒股跟数学有关。而我本人不炒股,因为我的责任是给家里提供稳定的粮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说得有道理,我再考虑考虑!谢谢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5-23 16:59: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5-23 16:31 发表



今年暑假等孩子有空了,打算把他的压岁钱大约5000块拿出来让他炒股。
我会给他推荐一些个股(但我的推荐未必是对的,只能是参考,这个也会跟他说清楚),然后提示他看国家的经济趋势、行业前景、公司具体情况、可能有的小道消息(对错参半,经常是错的,可能需要逆向理解)。。。
孩子下半年该读五年级了。不知道cc对此有何看法? ...



炒股在经济学中是非常现代的事儿了。五年级,无论如何都是太早了。若只学会了投机,就太糟糕了。

如果对经济有兴趣,对金融有兴趣,可以从最原始的经济--商品交换开始学起。

可以玩一些扮演游戏,如在市场条件下,从制造一支笔开始,到销售,管理,竞争,危机,垄断,拆分等等。

也可以从关注历史中有关经济的问题开始,例如美国记录片《我们的历史》中提到的美国第一镇,那就是很好的素材。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athna + 2 + 2 我很赞同。
Martina-Mm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5-23 18:08: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于 2013-5-23 16:31 发表
今年暑假等孩子有空了,打算把他的压岁钱大约5000块拿出来让他炒股。
我会给他推荐一些个股(但我的推荐未必是对的,只能是参考,这个也会跟他说清楚),然后提示他看国家的经济趋势、行业前景、公司具体 ...


哈哈,亲,你太操之过急了。在孩子无法看懂公司研究报告,不懂赢利分析时,那不是投资是投机。

我同意cc的观点,让孩子从游戏开始吧。以前记得有个大富豪游戏,现在不知还有人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5-23 18:23:11 | 只看该作者
这说到后面都开始撒钱了,太早了吧, 5000是持续的, 还是亏光了不玩.要用到数学吗? 要用到多深的数学, 加减够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5-23 19:33: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榴琏 于 2013-5-23 12:36 发表
还有一直有一个问题, 女儿三年级, 她从一能数到十的 , 唉, 我真不怕丢人啊?!
上学期语文测试, 句子排序, 共6句, 她最后的序号是7, 中间漏了哪个我也不记得。
前天也是语文测试, 排序, 共5句 ...


不用太担心,我家孩子二,三年级也这样,而且会漏题,我倒觉得与数学关系不大,孩子还小,没学会检查,只要做完回头看下,就会发现问题,等大些自然会好的。还有可能孩子的阅读量大,看书速度快,一目十行,就不会太注意这些小细节,给孩子随意读一篇文章看一看,是不是有漏行漏字现象,如果有,就再加强些精读。我们当时让孩子做题和做完题后再自己用手指读一遍,他自己就会发现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榴琏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46 , Processed in 0.141745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