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Xien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教讲座第二期:数学?怎样学好数学!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3-5-23 10:28:07 | 只看该作者

正是时候,排队等候

我家孩子一年级,对数学不敏感,期待能从这里学到寓教于乐的引导方法,先从家长开始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5-23 10:39:54 | 只看该作者
版主,我怎么找不到骆驼的帖子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5-23 10:51:5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将上四年级,语文、英语不担心,唯有这数学,没看明白,看错了题,计算错误,抄错数等等这类错误比比皆是。唉,如何是好?老师总说我们给他做的题太少,难道真的只有大量做题这一个办法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oye妈妈 + 10 + 10 见后面嘉宾的解答……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5-23 11:01:18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再过几个月就五年级了,一点数学思维都没有,着急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ccpaging + 2 + 2 这是个好问题,但有些笼统,能否先看看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5-23 11:42:01 | 只看该作者

先道个歉

没有及时关注到提问贴已经开了,迟到了。抱歉!

主持人说到我曾与hxy007合作了“从不相信题海战术”一帖。其实,那是一个偶然。007和我偶然地在各自的孩子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都碰到一些数学学习上的问题,也偶然有一些心得和体会,都希望能找到人交流 ...

我们深知,个人对教育对人生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的因素和偏见,通过平等地讨论和交流,通过实践的过程,才可以逐步消除这些影响,逐步提高我们自己。

而且,我们还知道,教育从来都不单单是自己孩子的事儿,还包括周边其他的孩子,毕竟孩子只是未来社会中的一员,教育也不单单是我们自己的事儿,还包括所有其他孩子的家长,毕竟教育是由整个社会支持和进行一个未来工程。

所以,我们愿意分享,愿意与更多的家长进行交流。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46 金币 +46 收起 理由
小米2008 + 2 + 2 名不虚传!
婧珂妈 + 2 + 2 说得太好了!
mary_xing + 10 + 10 真好,真好!
amaymei + 2 + 2 大气、深远、睿智
oye妈妈 + 10 + 10 说得太好了,感动!
榴琏 + 10 + 10 我很赞同。
Martina-Mm + 10 + 10 为这几句话鼓掌、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5-23 12:06: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mlucky 于 2013-5-23 08:31 发表
我先来请教些问题:

怎样看待奥数?
怎样学奥数才有意义?

原来我对奥数的意见是单纯地排斥的。这种认识是基于我个人的经验,大学应用数学系的同学里边,他们中间没有一个让自己的孩子去上现在的奥数班。

现在我认识到,原来的这种排斥过于机械了。

奥数是什么?当我们讨论它的时候,是把它视为解奥数题,上奥数班,还是获得奥数证书。

如果是说解奥数题,那我觉得,这跟作业中碰到的数学难题没什么区别。问题是数学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它可以帮助同学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经常地,问题也是为了下一阶段地数学学习做铺垫。所以,奥数题可以做。我们要关注的是合不合适做以及怎么做。判断是否合适是一个专业的数学教育方面的问题,家长如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能力,就应让孩子自己选择并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告诉孩子,有效的数学作业是在学习区作业,而不是把自己熟悉的问题用同一种方法重复多遍。

如果是说上奥数班,关键就在于选择数学老师了。这个数学老师是引导孩子学数学,或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或养成孩子的数学能力,或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或鼓励孩子自由思想,还是用死记硬背套公式这样的投机取巧的办法投家长所好让孩子取得一纸证书?

如果是说获得奥数证书,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数学的动机。这样的动机往往会损害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也难以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另外,要注意奥数竞赛的主办者的资质、权威性,奥数竞赛的有效性、公正性和公平性。为了一个无效的、不公正的、有失公平的竞赛去学习,让幼小的还没有准备好的孩子过早地去承受失败的打击,不值得。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3-5-23 13:3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34 金币 +34 收起 理由
imlucky + 10 + 10 精品文章!
穆小柔 + 2 + 2 谢谢!
喆星星 + 2 + 2 学习一下。
榴琏 + 10 + 10 非常受教!
Martina-Mm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5-23 12:25:15 | 只看该作者
先不说奥数, 学学我们常规的课本学习。 预习对数学学习的帮助。
发现预习对孩子的帮助很大, 上课举手积极性高, 他们的自信心强, 但是有一点, 他的心思都用在抢答去了, 没有仔细体会老师讲的东西, 还是一知半解,问预习好吗? 如预习要达到什么程度。 预习好了上课怎样抓住老师讲的中心。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5-23 12:28: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eti2005 于 2013-5-23 09:08 发表
马上要上学的六岁孩子,如何提高他的数学能力,现在基本靠手指头来计算10以内的加法



一个人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人类数学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

本科应用数学专业的后两年才刚刚接触到一些现代数学的内容。本科的前两年学的是古典数学。高中学的是古典数学。初中学的是古典数学。小学学的是萌芽期数学,也就是数学这门科学尚未诞生时的数学。学龄前,我可以说那是原始数学吗?

数学历史学家曾经发现,在南美一些原始部落中,他们只有两个数字,“没有”和“有”,也就是 0 和 1。猎人打猎回来,妻子问:“今天打到多少猎物?”如果猎物有一个以上,猎人的回答是:“很多。”

所以,六岁的孩子能用手指头计算10以内的加法是正常的。

提高他的数学能力的过程应该是个自然的过程。对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主要是数数。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如数糖、数玩具、数楼梯、数饺子等等,让孩子逐渐地做到“心中有数”。会数数了,加1就不是问题,加1熟练了,加2也就不难了。

数数的难关是进位。不妨先看看孩子是如何处理大于9的数的?如果他找不到方法,家长可以拿一颗“石头”放在一边,告诉他,这就是一“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榴琏 + 10 + 10 有的同学是不进位也数不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5-23 12:36:28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直有一个问题, 女儿三年级, 她从一能数到十的 , 唉, 我真不怕丢人啊?!
上学期语文测试, 句子排序, 共6句, 她最后的序号是7, 中间漏了哪个我也不记得。
前天也是语文测试, 排序, 共5句, 她这样排1,2,4,5,6.

这是什么问题呢?总是这样, 数感不好吗?给个三个0, 四个0以上的数, 是要想半天, 有什么办法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5-23 12:49: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榴琏 于 2013-5-23 12:36 发表
还有一直有一个问题, 女儿三年级, 她从一能数到十的  , 唉, 我真不怕丢人啊?!
上学期语文测试, 句子排序, 共6句, 她最后的序号是7, 中间漏了哪个我也不记得。
前天也是语文测试, 排序, 共5句, 她这样排1,2,4,5,6.

这是什么问题呢?总是这样, 数感不好吗?给个三个0, 四个0以上的数, 是要想半天, 有什么办法吗? ...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小时候,我也碰到过。原来没想过。现在,让我想起介绍数学家笛卡尔的文章里边的一些话: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勒内·笛卡儿
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

...
4. 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4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8:51 , Processed in 0.09978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