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inlin1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9年小牛鑫儿和妈妈的读经小楼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7-16 10:17:42 | 只看该作者
绍南文化编的

(一)楷书类:

①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记》?

②唐颜真卿《多宝塔碑》?

③唐柳公权《玄秘塔碑》?

④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二)篆书、隶书、魏碑类:

①汉《曹全碑》?

②汉《张迁碑》?

③北魏《张玄墓志》?

④清邓石如篆书?

(三)行书类:

①晋王羲之《兰亭序》?

②宋苏轼《黄州寒食诗》、《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③宋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

④明文徵明《滕王阁序》
二、保持原汁原味的古帖风貌?

目前用于书法教学的法帖,有的是选字,有的是翻白,有的是通临、节临等,各具千秋。但遗憾的是,这样做却失去了古法帖的整体美。尤其是有些古石刻碑帖,由于岁月沧桑、风剥雨蚀,更具鬼斧神工、天机玄妙莫测的神秘美感,纸色变涣则增添了纯朴典雅、古色古香的情趣。书法学习之时也正是审美情趣养成之时,一开始就让书法学习者多接触这样的古帖是十分必要,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繁体字释文加注音

繁体字是由来已久的汉字书写形式,熟悉繁体字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能更好地了解书法艺术。因此我们在释文里采取了繁体字加注音的方式,不仅方便认读,也可以更多地了解法帖中所要传达的传统文化的信息。要说明的是:有些帖字是通过查证补入的,这些字在释文中一律以翻白字标出;法帖中系原作者笔误的,均不在释文中列出。

四、后附简体字释文并加简注

在读诵过程中进行繁、简对照,可以加深对文字的印象,简注则可以方便老师、家长在儿童书法教学中使用。

五、读帖的基本方法:口读、心读、手读

首先是“口读”:对照释文、用手指着法帖,将法帖逐字逐句读下去。反复多次,直到口能吟诵,文章烂熟于胸。不必过早强调逐字逐句的理解,只要多朗读,待时机成熟时,稍加点拨即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儿童学习,如果能配合“四书五经”的读诵,则效果更佳。(详情请参阅“读经教育”网)

第二步是“心读”:在读帖中用心玩味,久而久之,自然就能领略字的间架结构,体悟洋溢于字里行间的契机和韵律,由此培养出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情趣,奠定良好的书法美学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就可以开始临帖了。(当然熟读后也可以开始临帖)?

第三步是“手读”:临帖也就是“手读”,做心摹手追的功夫。具体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摹:把透明的纸覆在帖上,照着帖中的字样书写,争取把原字的笔划都描出来;也有先用细笔勾勒框架,再用笔墨填充的摹字法,这样可以避免墨汁下渗污损字帖。?

二是临:把字帖放在面前照着其中的点画笔势认真临写,一定要按帖字的原样照搬,争取不走样。唐人孙过庭说:“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察之尚精”,就是要我们多读帖,看清帖字的精微之处,领悟帖字的神韵。只有这样,下笔才会心中有数,心到手随。“拟之贵似”,就是临帖一定要照原帖不走样临写,不可信笔由之,先做到形似,就是字的形貌、间架结构一定要不离原帖。再进而做到神似,这就要深入研究原帖的点划形态、笔墨意趣、内涵韵味,做到既有原帖之形,又有原帖之魂,能写到这种水平,就可以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帖”应贯穿于整个书法教育和书法实践中。相信随着“中国书法经典导读”活动的开展,一定能全面提高我国书法艺术教育和书法艺术鉴赏的整体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10:11:4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绘本的选择

绘本我买的比较少,到现在感觉是越来越谨慎,图文俱佳,又有其一定思想性的绘本现在并不多。

有时网上炒得很热,销量很大的绘本多以情节怪诞离奇胜出,图画色彩斑驳,文字也是非常浅白口语化,对孩子的视觉冲击大,但语言上的熏陶提高有限,有些还充斥着孩童之间吵架,赌气一些气话,如“笨蛋,傻瓜,我要打死你”虽说孩子如果外面听来偶尔说说来也很正常,不必大惊小怪,但家中不宜时常充斥此类言语,拿来对孩子进行亲子共读,这种经常性的语言熏陶我觉得还真是不宜。
再说思想性,通常还是对幼儿一些行为规范的教导,如要勇敢,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说谎,互助友爱等,其实这些经典中也已涵盖,而且这些东西父母平时的作为,养育方式也很重要,故事的说教虽然也不错,天长日久的养育方式,习惯培养这些力量更为强大。
3岁以前未进幼儿园或托班的孩子,他的语言一般直接来自于家中,带孩子的人如果留心一听孩子的话就知其出处,如果家中通常都是和言爱语,赞美,体谅,温馨的话,那么孩子的口中也是充满芬芳。虽然他长大后迟早会接触外面环境,但一个习惯好好说话,和颜悦色的孩子沾染不良语言的可能性则会小得多,自然会感受到某些话是不堪入耳,更不堪出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10:18:07 | 只看该作者
宪问感觉上是最长的一篇了,卫灵公翻着跟宪问差不多,真正读到的时候,还是短了不少,虽然章数差不多,但是句子上简短很多,反而觉得轻松了。
暑假里奶奶过来帮忙,鑫儿每天两遍卫灵公,上午一遍,下午一遍,其它时间出去疯玩,晒成个小黑人。我也正好有时间自己看看书,整理一下读经的思路。

总的说来,由于家人的支持,读经还是进行得比较顺利,气氛也不错,这都是在做的过程中慢慢调整出来的,我这个当妈的也是不断地在磨炼自己的耐心,而读经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好处也促进了家人的支持,开始只能说不反对吧,可能也是因为我的态度坚决,现在奶奶都说读完了才能出去玩啊,而事实上,她现在确实读得轻松,唱一样地没一会就唱完了,三五遍后,很多都能接龙读,也加快了读的速度,目前的状况也觉得可以,我也没打算再大量,夏天还是多出去玩吧,《黄帝内经》中提到“若所爱在外”嘛,循序渐进,另外,她现在听功了得,我多读读也是一样。

英文读经也要切实做点事了,不是鑫儿读,而是妈妈读,比放音频的效果好多了,打算另开一帖,作个记号。

[ 本帖最后由 linlin124 于 2012-8-4 10: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08:56:33 | 只看该作者

要不要开始指读?

昨天让鑫儿坐在我旁边,指读了这几天读的季氏一页,如果她认真指,还是基本上字字对应的,大概之前故事什么也自发地指过段时间,对一个个方块字是有概念的。
    要不要让她开始坐下来指读呢,会不会太小?还有点纠结,不过我想可以以此为目标,慢慢朝此方向努力了。毕竟要比较大量地读,这种边玩边跟读的方式是不大可行的,效率太低。如果自己拿着书自己指读,慢慢可以认字,也可以静下来提高读书的效率。
    这轮二十遍论语分篇读完后,正好处于有点印象又不熟的阶段,指字倒是正好,慢慢朝这个方向来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15:45:0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让鑫儿坐下来看着书跟读了几页,其余还是边玩边读的,不肯指字,也不怎么肯看书,不过坐着的时候,偶尔提醒她几次,让她看看书,她能看几眼又东张西望去了。
慢慢来吧,今天还是表扬了她能够坐下来读几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6:11:54 | 只看该作者
鑫儿两岁九个月

今天终于把论语分篇二十遍跟读完毕,正好十个月。

从开始一篇需要花几天完成一遍跟读,到现在微子,子张,尧曰三篇一起,一天两遍也是顺利下来了,开始长句要半句半句地跟读,现在读到最后几遍,可以成段成段地自己诵下来,这点点滴滴的进步,都很让人欣慰,大家都有数,没有秘诀,只是坚持下来,遍数多了,熟练了,水到渠成罢了。她自己会一段一段地说也很得意,我很少赞她聪明,常常跟她讲这个道理,坚持下来,自然有收获,只是这个坚持,特别不容易,首先要找对方向,然后锲而不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6:18:14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她故意跟读错我也就睁眼闭眼,但是现在渐渐大了,发现她故意读错的地方有时会形成固定的错误,就是每次读到都会错,这个就要引起重视了,老是读成错的,怕错误的句子也会在脑子里生根,所以现在她故意读错,我重复几遍还是不改,我也不跟她理论,直接从本章开始重新读,一般她就有数了,如果还错就再重新读,基本上不超过两遍,她会跟我读正确的。

接下来的任务,从头开始第二轮,慢慢让她坐下来看书指字,这段时间能坐下来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但是看书还是只能要求着偶尔看看,指字也是,我想一直这么要求着,慢慢要有进步就好,虽然不急让她认字,不过能看书认字了,读书的效率确实还能高许多,所以还是要求着,看她的成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2:35:3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轮本来想一天五篇读三十遍,“学而第一”至“公冶长第五”,鑫儿还不认字,坐下来也不老实,时常要起来玩,也没有太强迫她,所以效率还是比较低,这样试行了两天,觉得有些难度,自己也觉得累,还是修为不够啊,明天还是打算试试定时读吧,读上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读到哪里算哪里,循环往复五篇达到三十遍即可,新的表格已经做好,每天看到进度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5:46:33 | 只看该作者
趣事两则

鑫儿还不大愿指字,也时常要起来玩,我就让她拿着书,我一本,她一本,偶尔给她指指字,一页读完了让她自己翻页,她还饶有兴致,今天她偷偷瞄我,没读到就翻了一页,开始我还看看她,她好像什么秘密让我发现了的表情,后来又偷偷翻了一页,还看看我,唉,小孩的心思大人真是一看便知,我心里暗自好笑,跟她说,你翻到底还是不能少读一字呢,她看看我,也不知是明白不明白,哈哈!

我的旧书上有她以前弄破的痕迹,我用透明胶粘好的,她自己的书比较新,大概翻过头不知到哪里了,又想翻回来却不知在哪里,看看我的书上有粘的印迹,自言自语说,恩,我也翻到这里就跟你一样了哦,却是怎么也找不到同样的痕迹。。。茫然,说,咦我的书怎么没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3:34:06 | 只看该作者
鑫儿两岁10个月

经过几天的磨合,心态也很放松,每天差不多读这点时间,至于能读多少算多少,这段时间看下来,基本上还是保证了一天五篇的进度,从学而第一到公冶长第五,有时早上三篇,下午两篇,有时反过来,看鑫儿状态了,现在已经循环往复第二轮也已经二十几遍了,这样事实上已经很熟了,状态好的时候常常自己大段大段跟下来,一口气把五篇全念完了,有时也不愿意读,需要催促一下,如果状态实在不佳,东玩西玩的,就停一停,一般下次也读得不错,能补回来,深刻认识到,其实孩子有时读得不好真不是故意跟我作对的,虽然当时会让人上火,但其实不是什么严重的事,要求一下,如果觉得实在耐心不够了,就放一放,下午再读,或明天再读,又是新的局面,并不存在这次要求不够严格,下次就会越来越差了,不当回事了这样的情况,也许是孩子还小,很多东西是成人自我思维在作怪罢了。
    经常这样想想,心态便很好,大家都不累,一段时间读下来,看看,跟当初的想的要求,进度,还是做到了或相差无几的,实在没有必要在某个时段着急上火,孩子也容易坚持下来。
    关于指字,鑫儿还是不大喜欢,虽然每次读现在都把书摊好的,我也没有特别逼迫她,只是读到了翻页让她自己翻,有时要求一下指字,有时她自己兴致来也会指指,但不长久,每次计划快读完了,最后一两句话让她指一下,她是很有兴致的,知道快读完了,会很认真地指,一个字也不差,我想这样多指指,慢慢总会认字的,只是慢一些罢了。当然不认字,读书的效率是低的,自己很熟的可以大段大段下来,不然还得一句句跟,我想认了字自己拿着书读应该效率高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39 , Processed in 0.226858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