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841#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4:59:58 | 只看该作者
上面这些就是孩子们的答案了,请爸爸妈妈们开始讨论自己的感想和发现吧。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分享了自己的快乐,得到了 5 金币,多好啊,快来分享你的快乐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5:01:23 | 只看该作者
宇翔妈妈 :
刚才因为孩子的一份数学试卷,孩子爸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儿子变笨了,是不是听三国听多了,是不是我们不适合这种教育?
或许旁观者清! ...



宇翔妈,确实,你说得对。

这个伴随聆听和考试成绩之间,在小学一到四年级这段时间内....小学四年级以后就彻底不能伴随聆听了.....相互间是冲突的。
大申只要听得入迷了,或者是看书看得入迷了,单元考试成绩马上不及格。

伴随聆听和“占实地”,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就如同天平的游码,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倾向性和兼顾长远和现实的考量,自主调节。

这个详情,申爸下边再详细说。

如果宇翔妈看重伴随聆听带来智力上的受益,寒假的时候可以多给孩子听些。

[发帖际遇]: 大申爸 经常泡在新儿教,得到新儿教奖励 4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3#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5:13:24 | 只看该作者
远远鼠宝 :
问题:
1.一天算下来至少有4个小时在听,可为什么他入睡还是那么慢?几乎每天都要半个小时。他入睡时间一直都比较长。我家几乎不看电视。难道还是听的少?可只要他在家,他就让他一直放呢。我很困惑。请申爸指导。

2.我看前面你说的是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科幻故事。那我是让他听完《海底》后,换到历史故事,还是让他把科幻的听完,接着听《哈利》,然后再听《吴姐姐讲历史》。这样安排合适吗?

现在亲子阅读的是《神奇校车》已快讲完了。下步准备讲《可怕的科学》,天书还没有正式开始。准备近两天开始。

从听《夏洛》开始说话用词明显书面语比较多。上周还自己画画,自己编故事(他口述我写),做了个《恐龙童话》。编的故事里边有较多的书面语,偶而还有形容词出现。



远远妈,远远的状态很好很好,以前的经历基础都很不错。孩子已经有了听的习惯,这非常好。远远现在才五岁两个月大,时间极其宽裕,来得及。远远妈不用着急。

孩子入睡快的标志没有出现,这也很正常:以前没有听的习惯的孩子,《夏洛的网》这样的长篇童话故事,就足以让孩子入睡快了;已经习惯了聆听的孩子,《夏洛的网》的强度就不够了。需要一个很长很长的长篇故事才行。
找一个这样的长篇,放给远远,很快,孩子入睡就极快了。

《海底两万里》听完之后,继续听儒勒·凡尔纳其他的故事吧。不必着急切换到中国历史故事。孩子入睡标志没有出现,也不用着急。儒勒·凡尔纳可以一直听,到远远五岁半的时候,再切换到中国历史故事。

申爸觉得,远远入睡不快的原因在于,孩子的年龄还小。别小看那几个月,差好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4#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6:24:40 | 只看该作者
316616466 :
两姐妹为了保护羊群、保护国家财产奋不顾身的精神吧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很愚蠢的,一群羊的价钱能和两个人相比么。但是当时的状态估计就是一群羊比两个人值钱,所以才会赞颂她们 ...



草原英雄小姐妹在中国是广泛传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型很可能是真的....申爸没研究过这个问题。
这个故事涉及到的技术性的问题是BB提出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不管什么时候,谁都知道,两个人的价值自然大于两只羊的价值。可为什么要去宣传牺牲两个人,来换取两只羊羔呢?
那两只羊羔所代表的,不是两个可以标价的动物,而是一个代表......某种理想的代表物。
宣扬“牺牲两个人,换取两只羊”的故事,其实是宣扬了某种精神,“死了两个人,活了两只羊”这件事本身是不足道的。

人需要体验到一种更高的价值感,才能活得更好。也就是说,人需要某种精神,自我体验才会更佳....实际上,很可能,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某种精神支撑的话,他很快就会结束掉自己的生命了。

为什么提这个?
这个非常之重要。
孩子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就撞到到了这个问题。
在孩子七岁之前,小家伙是作为一个自然物存在的。这个时候,无所谓精神。到了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思维的发展,到了需要“精神”这件东西的时候了。
到了小学四年级,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思维发展,让孩子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我怎么才能变成一个好孩子?并且,他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孩子必须基于两年前他得到的“精神”,他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换句话说,在小学,孩子结束掉“自然人”的状态,开始向“社会人”转变。
这让孩子的教育变得极度复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5#
发表于 2015-7-16 23:06:09 | 只看该作者
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6#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7:31:01 | 只看该作者
斌斌妈 :
申爸,我儿子听完中华上下五千年后,我给他听夏洛的网,刚开始他不听,说:我要听上下五千年”。我发现他很 ...


放世界上下五千年给斌斌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7#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7:31:5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有23个孩子的答案啦。
申爸把孩子们的答案整理到一起,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好序,便于爸爸妈妈们分析。

泓泓(2岁8个月)
妈妈讲完故事,小朋友听得很高兴
妈妈: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朋友一脸茫然(情理之中,他都不懂啥叫“道理”)
妈妈:那狐狸哪里做得不对?
小朋友:它不该扔了那木头

昊鹏(4岁9个月)
昊,四岁七个月。今天晚上我用积木和小动物玩具也做了情景式讲敌事,讲了狐狸与猴孑的故事,昊听的可认真了,讲完一遍要求再讲一遍,当我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人家一脸茫然。我换了个问法,猴子和狐狸谁不乖呀?他马上说,狐狸不乖!它把桥推水里了,小猴子气哭了。我再问,你喜欢谁呀?就不答了,还要求再讲一遍!

卓卓(4岁9个月)
大:这故事有没有人做得不对?
小:有,狐狸。
大:哪狐狸应该怎样做?
小:狐狸应该说对不起。
大:这故事里讲了个道理,你想想是什么道理。
小:狐狸很坏。

宝(4岁11个月)
早上讲狐狸和猴子的故事,说到猴子后来也哈哈笑,我停下来问:猴子为什么笑,
宝答:因为狐狸也回不来了。
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宝答:不能不考虑别人。
我:谁不考虑别人?
宝:狐狸。狐狸自己吃到桃子,不考虑猴子了,他把木头踢到水里,不让猴子过来吃。
我:结果……
宝:结果他自己也回不去了。而猴子如果看到有别的桃树,他还可以安全地去吃。
我:你觉得狐狸聪明吗?
宝:不聪明。
我:嗯,狐狸自以为很聪明,最后反倒……
宝:把自己害了。
我: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一起搭桥,一起分享桃子,多好呀。

子馨(4岁11个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不知道。”“那你觉得他俩做得怎么样?”“一开始俩人都好,后来狐狸坏,猴子好。”“如果你是猴

子,狐狸这样做,你怎么办?”“我就不吃了呗,我就走了,不理他。”

米米(5岁)
回家后,给米米念了申爸的故事。
念完后,米米问:就这样没有了?
爸爸:没有了,你感觉这个故事说了什么道理?
米米:狐狸太笨了。
爸爸:还有什么吗?
米米:没了。


齐齐(5岁4个月)
我家齐齐听完狐狸和猴子的故事;
“宝贝你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齐齐停顿了一下说“不能骗人。”
“故事里的谁骗人了?”
“狐狸,本来说好,一起吃的,他又不让猴子吃了。”

BB(5岁4个月)
我家原话是这样的:狐狸不该那么做。
我问:那么做是什么。
孩子边笑边说:它不该把木桥推到下面去,它自己也回不来了。
我问:还有么?
孩子:狐狸很狡猾。
我问:对猴子有什么看法没?
孩子:猴子虽然没吃到桃子,不过能安全回家。

瑶瑶(5岁9个月)
瑶听这个故事就带感情色彩了。因为喜欢孙猴子,所以就喜欢所有的猴子。听完这个故事,她第一句话就说狐狸应该让一下猴子嘛,然后就跑

开了。我在后面追问一句,那你喜欢谁?她说我喜欢猴子。

怡(6岁)
狐狸和猴子的故事,我晚上给怡读了,问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她说,如果人家想吃桃子,总会找得到的 。她说,狐狸不应该把桥

推倒,虽然猴子过不来,可是他可以去别的地方吃桃子,可是狐狸自己也回不去了。   

小猪(6岁3个月)
讲了故事,问小猪:故事说了什么?小猪说:猴子太坏了。我:啊?!小猪笑了,接着说:是狐狸先拆桥做错了。再问,都说没了。

涂鸦宝(6岁3个月)
今天早上一起来他就告诉我说“爸爸我看完《亮剑》第一章了喔”,我问他我夹在书里的一个故事你看了没?你说说故事讲的是什么道理?
回答:还没看。是不是过河拆桥?
我问:你都还没看,怎么知道是过河拆桥?
答:我看了标题。(纳闷:不是用“过河拆桥”做的标题啊~)
问:那你看一看内容告诉我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过一会,看完了,说“喔我知道了。。。”然后整个的复述了一下故事的内容。
我问:故事内容我知道了,我问的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是不是交朋友的道理?
我问:还有呢?
答:自私的道理?

我又问:那之前你说过河拆桥什么意思啰?是告诉我们要过河拆桥还是不要过河拆桥?
答:不要过河拆桥。
问:什么事情都是有前提的嘛,你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人不要过河拆桥啰?
答:如果对坏人可以过河拆桥,也没什么问题。

大米(6岁4个月)
米妈:今天妈妈要讲一个有关于狐狸与猴子的故事。你觉得他们俩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米:会打仗。
顿了顿,米继续:狐狸肚子饿了,他想去吃猴子。然后他没抓到猴子,然后他想他还是去摘点葡萄吧!他看到在很高的树上,然后他就想应该

很咸,还是去抓猴子吧!
米妈:好,这是你的故事。今天妈妈来讲一个猴子与狐狸的故事。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土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大桃子。
(米妈开始讲,一边讲把鞋柜上的两个盒子拉开,当中的空档便成为河,摆上一个小药盒变成土墩。)
你觉得讲到这儿会发生什么故事?
米:猴子和狐狸要去抢桃子。
米妈:你注意没,这个桃树在哪里?
米:在土地上。
米妈矫正:在土墩上。土墩在哪里?
米:在河中央。
米妈:这个是关键点。狐狸想吃桃子,可是他过不了河;猴子也想吃桃子,可是也——
米:过不了河。
米妈:所以他们俩一开始挺好的,说我们俩商量商量吧!既然咱们俩都想吃桃子,可咱们俩又都过不了河,那团结力量大,咱们来商量着相办

法吧!过河要有什么东西呢?
米:船。
米妈:或者呢——桥!搭个桥!咱们一起搭个桥。过河之后,咱们把河中央的土墩上的桃树上的桃子——
米:每人一半。
米妈:对,这样才公平嘛!于是他们俩达成协议,开始工作。他们俩扛了一根——
米:木棍。
米妈:木头,光木棍不行吧!他们把河的这边架到土墩上。
(米妈和大米找了一根大米玩的粗吸管当成桥,架在了鞋柜上的盒子岸和药盒子土墩上)
狐狸和猴子都要过河了。因为这座桥很窄,只能一个一个通过。于是狐狸对猴子说你让我先过去,你再过!
猴子很善良,他就同意了。
(大米把一个小魔方当成狐狸过了吸管桥)
米妈:狐狸到了河中央,你知道他想到了什么?
米:先把桃子摘掉。
米妈:那猴子还是要过桥来啊,于是狐狸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米:他把那里移掉!(米指着吸管桥)
米妈:狐狸对着猴子哈哈哈哈——
米:但是他又回不来了!
米妈:猴子非常生气,你这个人太——
米:太不好了!
米妈:你太没有信用了!
米兴奋地抢话:反正他又过不来了(米吐舌头)!
米妈:狐狸只能说猴子大哥,快救我吧!我们是好朋友呐!你应该帮助我!你说猴子会怎样?
米摇头,喝着奶唔了一声。
米妈:猴子理都没理他,就走了。通过这个猴子与狐狸的故事——
米:你再讲一遍!
米妈:讲完啦!你觉得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从中学到了什么?
米:你不能自己一个人想着吃,然后就过不来了。
米爸插嘴:不能损人又不利己。
米妈:你觉得狐狸这个人怎么样?
米:很狡猾。
米妈:你觉得猴子这个人呢?
米:很善良。

楠楠(6岁7个月)
我儿子的回答是不能欺负人,会有恶报。

明明(6岁10个月)
我儿子说“要诚实”。他们这几天学校里有组织讲诚实小故事。
我接着问哪里和诚实相关,人家不理我了

天天宝(7岁)
他说告诉我们不能太贪心。我追问再呢?他说有好东西要和小朋友分享。

宣宇(7岁)
昨天孩子考完试了,晚上我给他讲狐狸和猴子的故事,讲完我问他,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宣宇答:“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帆帆(7岁7个月)
我问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他说告诉了我们这么一个道理:人不能忘恩负义,不然就是自讨苦吃。我进一步问他为什么是忘恩负

义呢?他说,因为猴子帮助狐狸架起了桥,但是狐狸过去后就把桥撤了,让猴子过不去,这就是把猴子的恩情忘记了,所以叫做忘恩负义,最

后狐狸回不来了,这就是自讨苦吃。

骆骆(7岁8个月)
骆的回答是: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我说,针对这个故事,回答完整一些。骆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能光顾自己,要是别人生气了,就

会不理你。我又引导:不能象狐狸那样…骆答:自私。最后骆的“最完整”答案是: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能象狐狸那样自私,好朋友要团

结。我又问:想不想知道别的孩子怎么回答的?骆说讲啊!“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做象狐狸那样过河拆桥的事。”骆说你把故事再读一遍,

听完,说:“这真是过河拆桥啊,过河拆桥是不是成语啊?”我问原来知不知道这成语,他说不知道。

牛牛(7岁11个月)
不能像狐狸那样好东西只顾着自己吃,自己玩。
狐狸把桥毁了,结果自己也回不去,自作自受。

美言(9岁)
申爸,我给给我闺女读完那个故事。我闺女一听就说为什么这些故事里都要把狐狸说的那么坏?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也是狐狸坏,说她们班里好

多同学都很喜欢狐狸的。后来自己又得出了答案,说可能主要是狐狸聪明,会想东西。我就问她,那你觉得呢,聪明的人就坏吗?她说不是啊

,我就很聪明啊,我可不坏。又继续想刚才那个问题,“猴子也挺聪明的!为啥不让猴子坏?”   “这故事就是想让人不要光想着自己呗,要

想多点。有好东西一起分享啊,那么多桃子,狐狸干嘛不让猴子也吃点?”
后来我和她说这是个成语故事,就是过河拆桥。我问她知道过河拆桥的意思了吧。她说知道了,我让她具体说说啥意思,她说知道,但不知道

咋说。我就没逼问孩子了,给她用我的话讲了一遍。
我发觉我闺女对评价人的不会多少词汇,除了好和坏,其余的就说不出来更多的。她不会说狐狸自私贪婪眼光短浅,只会说坏。英语词就变成

mean。这么大的年龄,我倒觉得这方面的词汇懂的,自己亲身体验地才能说出来,孩子对人性的复杂方面没有体验的,也不懂的。自然听的懂

那些词,但输出时是不会用的。她明显不喜欢中国古代故事里对狐狸的形象有一个偏见,她会觉得这让那些喜欢狐狸的人怎么面对啊。

清清(9岁6个月)
猴子聪明狐狸笨,我喜欢猴子。
为什么?
因为猴子知道其他地方也有桃子,狐狸回不来,它能吃到更多的桃子。
狐狸自私,因为两人说好了(要平分桃子),可是狐狸想要独享,结果狐狸吃到的桃子少。
如果桃园很大呢?
再大也只有一个桃园的桃子,可猴子知道还有很多桃园。
那你觉得猴子和狐狸之间的朋友关系呢?
不知道。真麻烦。
走了,自己看书去了。

大申(9岁7个月)
不能过河拆桥。


欢迎爸爸妈妈们继续回馈自己孩子的答案。
特别欢迎3岁、8岁还有9岁以上的孩子参与。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关注,获得 3 威望,恭喜啦!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8#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7:32:56 | 只看该作者
爱无言:
大申爸怎么不来了呢?我有点不安啊。



嗯,内什么,申爸在看大家有关阅读的讨论。
观点很强,很热烈。希望继续。

不过呢,申爸提出几点,供进一步讨论时考虑:
1、语文这门课,它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讨论之前,应该厘清自己所认为的,语文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才便于有针对性地讨论;
2、大家都是反方。现在,作为模拟辩论,你被分到正方,你怎么说。模拟一下试试;
3、语文这门课,应该有艺术性、知识性,这都没有问题。关键是语文的思想性。引入思想性是这门课最受诟病的地方。语文真的能够脱离思想性而独立存在吗?
4、阅读理解题。这种题本身错了,还是学校教错了,还是学生学错了。这种题到底应不应该出?
5、请大家留意“阅读”和“欣赏”的区别。莫把两者混为一谈。
6、上边23个孩子的回答,对阅读应该有些什么启示吧......

申爸正想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9#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7:34:20 | 只看该作者
嗯,那啥,要是你想知道,几年以后,你的宝宝学习的语文有多有趣儿,请来体验一下吧;要是你想知道,几年以后,你的宝宝学习的语文有多枯燥,请来体验一下吧;要是你想知道,几年以后,你的宝宝得分有多难,请来体验一下吧;要是你想知道,几年以后,你的宝宝得分有多简单,请来体验一下吧;要是你想知道,几年以后,你的宝宝的创造力是怎样被扼杀的,请来体验一下吧;要是你想知道,几年以后,你的宝宝的创造力是怎样被培养的,请来体验一下吧;要是你想知道,有趣是怎么变成无聊的,请来体验一下吧;要是你想知道,无聊是怎么变成有趣的,请来体验一下吧.....
如果你好奇,也来体验一下吧.....

这个《狐狸和猴子》这篇短文之后阅读理解题。爸爸妈妈们做一做吧,把答案公布在这里。注意哦.....不要抄袭别人的。
考试不带作弊的哦。

准备好了吗?
开始。

狐狸与猴子

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土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大桃子。
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猴子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想办法架桥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
狐狸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扛来一根木头,从这边架到河中央的土墩上,成了一座独木桥。这座桥太窄了,它们不能同时过去,只能过去一个,再过一个。
“让我先过去,你再过去吧!”狐狸对猴子说。
狐狸先过去了。狐狸想独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里去。
“猴子,请你回去吧!”狐狸哈哈大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
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

1、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1)“墩”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组词为________。
   (2)“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画,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
2、形近字组词。
    桃 (       ) (       )     哀(       ) (       )
    挑 (       ) (       )     衷(       ) (       )
3、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1)“猴子,你回去吧。”句中的“请”的含义是:
   A.讽刺(    )    B.尊重(    )     C.请求(    )
   (2)“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句中的“请”的含义是:
   A.讽刺(    )    B.尊重(    )     C.请求(    )
   (3)“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句中的“可是”可用下列哪个词语来代替:
   A.于是(    )    B.而是(    )     C.还是(    )     C.但是(    )
4、读句子,比较一下“笑”字所表达的不同的含义和思想感情。
   (1)“猴子,请你回去吧!”狐狸哈哈地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选择真确的打“√”。
   (1)本文主要写狐狸过河拆桥,狡猾自私,没有好下场。
   (2)本文主要写猴子聪明能干,不再上狐狸的当。
   (3)本文主要写狐狸狡猾自私,猴子嘲讽狐狸聪明反被聪明误。
6、结合全文理解句子,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
   (1)猴子没有吃到桃子,很生气。
   (2)猴子看着狐狸吃桃子,只得无可奈何地走了。
   (3)猴子知道不能和狐狸这样的坏东西交朋友。
7、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信你已经忘记当时你学语文的时候,具体是怎么回事了....后来呢,都是道听途书,还有道听途说的道听途说....
这是真实的,小学语文课里,孩子们要做的一道阅读理解题呦....
难得的体验机会。莫错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7:36:05 | 只看该作者
dinosaurbabe :
和昏昏鱼睡\lwxwyw同感,真痛苦。前面的问题像是在显微镜下观察身体表皮细胞,看到觉得索然无味。为什么不 ...


欢迎妈妈们谈感受!

这可是真的小学四年级的语文阅读理解题,爸爸妈妈们初看上去,感觉如何?做题过程中,感觉怎样?做完了,又如何?做完题之后,看看别的爸爸妈妈的答案,感觉如何?..........我们清理自己的思绪,感知别人的想法,思考孩子不久的将来要面对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0 05:09 , Processed in 0.08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