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831#
发表于 2015-7-15 00:35:12 | 只看该作者
大申爸 发表于 2015-2-3 14:37
第一次:“活”的观点和意图

大申爸爸的心思好细,为我自己的粗线条感到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1:12:37 | 只看该作者
一骆 :
我又问:想不想知道别的孩子怎么回答的?骆说讲啊!“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做象狐狸那样过河拆桥的事。” ...


感谢骆骆妈妈。

这是7岁8个月的孩子的回答。

欢迎其他的爸爸妈妈继续回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1:13:37 | 只看该作者
爱无言:
申爸,我给给我闺女读完那个故事。我闺女一听就说为什么这些故事里都要把狐狸说的那么坏?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


感谢感谢美言妈妈。

这是9岁的孩子的回答。

欢迎其他的爸爸妈妈继续回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4#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1:14:29 | 只看该作者
一骆 :
想问下申爸,大申现在还听天书吗?


天书?听啊。大申现在还听。不过,有两点变化:第一,现在大申肯安静下来,专心听了。第二,听着听着,就开始哇啦哇啦地评论,然后,就变成申爸和大申的讨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5#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1:16:17 | 只看该作者
316616466 :
记录记录孩子的近况:
听音频方面,因受到播放器Q12坏掉的影响,这段时间孩子用以前的mp3听《哈利4》,昨天 ...


给BB放回来吧,让孩子听足了昆虫记,他就不要了。
估计,当听足了的时候,他自己就会主动要哈利了。到时候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6#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1:17:10 | 只看该作者
lwxwyw :
狐狸和猴子的故事,我晚上给怡读了,问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她说,如果人家想吃桃子,总会找得到 ...


感谢怡妈。

这是6岁的孩子的回答。

现在,有大申(9岁7个月)、美言(9岁)、骆骆(7岁8个月)和怡(6岁)四个孩子的答案了。
从年龄的角度去看,大家已经可以看出些苗头了。再有更多的孩子的回答,趋势就会更加清晰和明显了。

欢迎其他的爸爸妈妈继续回馈。

[发帖际遇]: 大申爸 乐于助人,积极发帖,得到新儿教奖励 2 威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7#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1:23:10 | 只看该作者
插一件事情内什么,申爸想怎么把学校教育的宪章说清楚,顺路想到了一件事情,挺好玩儿。写出来,插到这里,记录保存下来。要不,不用到下午,申爸就忘了。忘了就白瞎了。

申爸呢,喜欢吹牛。为了说明某个观点,不顾别的,拼命地吹,结果,那观点是人给明白了.....内什么,一般而言,明白了,就会遭到坏银们的激烈反对.....可也造成了副作用。
很多人都以为申爸学习很好,其实不是。
申爸是生物、物理、化学和政治这四门课好,语数英这三门课不好。好的极好,烂的极烂。
回想起来,当年高考,考数理化英语政生七门,七张卷,满分710分。而语数英呢?总分才340分!还不到一半。这个,申爸沾便宜了。要是搁现在,语数英占绝大部分,申爸正好语数英烂,不要说北大,哪儿都考不上。
顺便说两句政治。当年,申爸的政治主要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不少的爸爸妈妈不喜欢这个东西。其实呢,据申爸观察,这些不喜欢的爸爸妈妈,是不喜欢“主义”。他不喜欢“主义”和辩证唯物论没关系。于他,什么“主义”都不是拿来喜欢的。
辩证唯物论确实是好东西。辩证唯物论这个东西呢,它是“做”的哲学,它不是“思”的哲学。一个人,他要是着眼于“做”,也就是着眼于怎么才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那辩证唯物论是再顺手没有的工具了;他要是着眼于“思”,也就是他自己怎么才能让自己把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想得圆满自己感觉更安适,至于孩子教不教育好,那是孩子自己的命。回头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没有尽到,就把责任推给“中国烂得令人发指的教育体制”,那样的话,辩证唯心论是再顺手没有的工具了。
在唯心的角度看过来,所有唯物的人,都太功利了.......它这个东西的本质是“做”么。任何动手去干的都会灰头土脸一身臭汗的,永远能不像坐在常春藤架下,优雅地品着香茗,做的白日梦里那么美好......思维太粗糙了。
其实呢,申爸承认,根子上想来,唯物的行为,理论上确实会导致“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是,一个人,他真的去做了,他会发现,这些担心的问题,实际生活中根本就不会出现。那是些上帝解决的问题,生活中的人实际上遇不到.......或者说,那些担心的问题只存在于思想者的思考世界,客观世界不存在那些个纯“想”出来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申爸在考大学的时候,确实把辩证唯物论这个东西琢磨透了。

扯远了,回来说这个学习。
我们呢,每个人头脑里都存放着一个世界的图景,自己独有的世界图景。这个图景是我们自己产生思想、产生感受的舞台。我们从一出生,听到的每一祝福,看到的每一张笑脸,受到的每一个爱抚;我们在成长道路上经受的每一个挫折,取得的每一个成功,感受的每一丝无聊,看的每一本书,听的每一句话......所有生活经验中的一切,点点滴滴,都汇聚起来,成为建造这个舞台的原材料,影响着这个舞台的形制。
我们每个人的舞台都是不同的。
这让每个人都不同、让世界丰富多彩参差多态的同时,这也是最令人抓狂的地方。
人们之间因为舞台的不同,很难沟通,很难共鸣。
唯心者擅于思考这类问题,思考得多,周详,强。借用他们的术语来表达这个意思,就是人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是最遥远的”。这个贴切。

这个,有学习好的牛人,也有学习不好的糟人。学习好的牛人永远也搞不明白,学习不好的糟人到底是咋回事:“就那么点儿东西,吭哧吭哧地弄了一整天,也搞不明白。你说TMD他长的到底人头还是猪头?”
“那些人TMD就是牲口。他出去奥林匹克集训,四个多月。开学没几天就走了,期末考试他颠儿颠儿地回来了。那牲口一个学期根本就没上课,可一考试,全给你得100。那是人么,你说?”糟人们对牛人们既羡慕又无可奈何地糟禁对方道。
牛人们和糟人们的舞台各自有一个角角,对方没有。他们对学习的感受,产生于自己独有的角角。双方只知道自己的,不知道对方的,互相对不上碴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8#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1:32:50 | 只看该作者
申爸沾了个大便宜:申爸的舞台上,这两个角落都有!
生物、物理、化学和政治的学习经验,让申爸搭建起了牛人的那个角角;语数英的学习经验,让申爸搭建起了糟人的那个角角。申爸碰到牛人,就用牛人角角的体验去应对;申爸碰到糟人,就用糟人角角的体验去应对。
申爸两个都有!
在这个事情上,申爸自己是很少有的特例。
除了指导别的孩子高考,申爸一直不知道这两种体验还有什么别的用处....其实,也没这么想过。

不少爸爸妈妈可能推测:申爸生物、物理、化学和政治学得好,估计是申爸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这几门课上面了吧?所以才学得好。语数英用的时间少,所以才学得不好。
实际的情况,正好相反。
申爸的生物、物理、化学和政治,除了上课的时候听课,课余时间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基本上不花时间去学。剩下的课余时间,都放给语数英了。可语数英就是学不好。
花的时间越多,学的越差。
上大学那会儿,申爸课余时间的一多半,都在看着英语书发呆。申爸的英语学得一塌糊涂,烂得要命。

申爸在理化政生这四门课上,摸到了某种学好它的窍门儿,而语数英没有摸着。

那啥,你找来一块塑料布,玻璃纸也行。你试着把它撕开。
那东西很结实,你使劲儿撕,把塑料都拽长变白了,也撕不开。
你拿把剪刀,在塑料的边缘剪个小口,然后,顺着小口轻轻地往上下一撕,塑料布就撕成两半了,一点儿也不费劲。
学习跟这个一样:你找到了那个突破口,不需要花什么力气,很容易就学好了。找不到,你就硬拽吧,把手都拽血茵了,也拽不开。

当初,申爸就想:要是没有语数英,只有理化政生这四门课,不要说中学那点儿内容,就是研究生,博士后的内容,到高中毕业,申爸也把它学完了。
只要找到了突破口,学习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情。
申爸干嘛对神童干兴趣?他们是找到了突破口的人。其实,他们一点儿也不神,就像纪录片中那个清华紫光还是什么公司的总裁说的,大家觉得相互都差不多,和外面的学生,也没什么区别。

可是这个事情吧,到了大申这里,申爸很快发现:申爸的体验,一点儿用不上。不管是牛人的,还是糟人的,对指导大申学习,全部没用。
本来申爸以为,只要大申长大了,能听懂申爸的话了,申爸的牛人体验就能起作用。
可是现在大申长大了,能听懂申爸的话了,申爸发现,屁作用不起。

大申的问题在于,怎么找到那个小口,突破口。
这下,申爸又抓瞎了。
怎么回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9#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4:57:3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有大申(9岁7个月)、美言(9岁)、牛牛(7岁11个月)、骆骆(7岁8个月)、帆帆(7岁7个月)、天天宝(7岁)、明明(6岁10个月)、楠楠(6岁7个月)、小猪(6岁3个月)、怡(6岁)、BB(5岁4个月)和齐齐(5岁4个月)十二个孩子的答案了。

欢迎爸爸妈妈们继续回馈自己孩子的答案。
特别欢迎5岁以下(尤其是特别小的孩子)和8岁的孩子,9岁以上的孩子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4:58:37 | 只看该作者
申爸把孩子们的答案整理到一起,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好序,便于爸爸妈妈们分析。

齐齐(5岁4个月)
我家齐齐听完狐狸和猴子的故事;
“宝贝你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齐齐停顿了一下说“不能骗人。”
“故事里的谁骗人了?”
“狐狸,本来说好,一起吃的,他又不让猴子吃了。”

BB(5岁4个月)
我家原话是这样的:狐狸不该那么做。
我问:那么做是什么。
孩子边笑边说:它不该把木桥推到下面去,它自己也回不来了。
我问:还有么?
孩子:狐狸很狡猾。
我问:对猴子有什么看法没?
孩子:猴子虽然没吃到桃子,不过能安全回家。

怡(6岁)
狐狸和猴子的故事,我晚上给怡读了,问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她说,如果人家想吃桃子,总会找得到的 。她说,狐狸不应该把桥推倒,虽然猴子过不来,可是他可以去别的地方吃桃子,可是狐狸自己也回不去了。   

小猪(6岁3个月)
讲了故事,问小猪:故事说了什么?小猪说:猴子太坏了。我:啊?!小猪笑了,接着说:是狐狸先拆桥做错了。再问,都说没了。

楠楠(6岁7个月)
我儿子的回答是不能欺负人,会有恶报。

明明(6岁10个月)
我儿子说“要诚实”。他们这几天学校里有组织讲诚实小故事。
我接着问哪里和诚实相关,人家不理我了

天天宝(7岁)
他说告诉我们不能太贪心。我追问再呢?他说有好东西要和小朋友分享。

帆帆(7岁7个月)
我问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他说告诉了我们这么一个道理:人不能忘恩负义,不然就是自讨苦吃。我进一步问他为什么是忘恩负义呢?他说,因为猴子帮助狐狸架起了桥,但是狐狸过去后就把桥撤了,让猴子过不去,这就是把猴子的恩情忘记了,所以叫做忘恩负义,最后狐狸回不来了,这就是自讨苦吃。

骆骆(7岁8个月)
骆的回答是: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我说,针对这个故事,回答完整一些。骆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能光顾自己,要是别人生气了,就会不理你。我又引导:不能象狐狸那样…骆答:自私。最后骆的“最完整”答案是: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能象狐狸那样自私,好朋友要团结。我又问:想不想知道别的孩子怎么回答的?骆说讲啊!“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做象狐狸那样过河拆桥的事。”骆说你把故事再读一遍,听完,说:“这真是过河拆桥啊,过河拆桥是不是成语啊?”我问原来知不知道这成语,他说不知道。

牛牛(7岁11个月)
不能像狐狸那样好东西只顾着自己吃,自己玩。
狐狸把桥毁了,结果自己也回不去,自作自受。

美言(9岁)
申爸,我给给我闺女读完那个故事。我闺女一听就说为什么这些故事里都要把狐狸说的那么坏?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也是狐狸坏,说她们班里好多同学都很喜欢狐狸的。后来自己又得出了答案,说可能主要是狐狸聪明,会想东西。我就问她,那你觉得呢,聪明的人就坏吗?她说不是啊,我就很聪明啊,我可不坏。又继续想刚才那个问题,“猴子也挺聪明的!为啥不让猴子坏?”   “这故事就是想让人不要光想着自己呗,要想多点。有好东西一起分享啊,那么多桃子,狐狸干嘛不让猴子也吃点?”
后来我和她说这是个成语故事,就是过河拆桥。我问她知道过河拆桥的意思了吧。她说知道了,我让她具体说说啥意思,她说知道,但不知道咋说。我就没逼问孩子了,给她用我的话讲了一遍。
我发觉我闺女对评价人的不会多少词汇,除了好和坏,其余的就说不出来更多的。她不会说狐狸自私贪婪眼光短浅,只会说坏。英语词就变成mean。这么大的年龄,我倒觉得这方面的词汇懂的,自己亲身体验地才能说出来,孩子对人性的复杂方面没有体验的,也不懂的。自然听的懂那些词,但输出时是不会用的。她明显不喜欢中国古代故事里对狐狸的形象有一个偏见,她会觉得这让那些喜欢狐狸的人怎么面对啊。

大申(9岁7个月)
不能过河拆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0 11:00 , Processed in 0.082016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