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751#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07:10:12 | 只看该作者
天天开心070121 :
申爸,我有个问题想请你帮我解答:已经进入有意识聆听的孩子需要再引他回到伴随聆听吗?


不是引回伴随聆听。
有意识的聆听,所有的孩子都能够。
但是,高水准的伴随聆听,很少孩子能够。

即便是伴随聆听,一般对意识的聆听的影响也不大。

点评

对,先做起来看。反正,操作又容易,看上去,也不会有啥不好的副作用。有了实践的经验,谈起问题来,就有针对行了。  发表于 2015-6-23 07:10
[发帖际遇]: 大申爸 捡到的钱包找到了失主,获得新儿教奖励 1 威望,恭喜啦!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2#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07:11:01 | 只看该作者
To 茗峰妈妈和泓泓妈妈和其他妈妈
各位妈妈,申爸需要学校的老师来帮忙。有老师的妈妈,能冒个泡,跟申爸说一声不?
那啥,茗峰妈妈教哪门课?泓泓妈妈教语文,是吗?

申爸希望知道:
语数英,一节典型的教学课程结束了,需要孩子掌握的东西的清单是什么?
申爸说不好这个意思,举例。
比如说,一节语文课上完了。
孩子们需要知道,这节课讲的是什么课,名字是什么;能够串讲课文的大意;分析重点的句子;指出里面新的修辞方法.....
从教学实践上看,一节课完了,到底需要孩子学到哪些东西?

申爸的意思,就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3#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07:12:2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申爸很多个贴子,现在终于能回馈一点点了。
小学六年级英语,用的是外研版(三起)的教材。
比如说Module6  Unit2  I’ve got some stamps from China

学习目标:
1.复习单词会读说听写:chopstick  knife  fork
2.灵活运用:have got   has got
2.掌握句型:1.I have got a knife and fork and chopsticks.
            2.I have got a knife and fork but I haven’t   got any chopsticks.
导学过程:
1热身2分
2导入3分
3呈现新知8分
4趣味练习7分
5小组合作,情景对话。10分
6拓展练习5分
7课堂检测。5分
这是现在我们一节示范课和精品课的标准。
刚代表学校去参加市里的精品课的赛课,就是按这个标准做的。
平时课堂上4和5步会有点时间上的差异。


一线老师一出手,就是不一样。极赞!
感谢小汐。

小汐,内什么,请教一些问题。

一个孩子,上完了Module6  Unit2的这节英语课之后,作为老师,你希望孩子在下课铃敲响那一刹那,具体哪些知识,他掌握了呢?或者说能做到哪些具体的事情....

申爸先来试着列出一些,如下:
1、能够背出句子1.I have got a knife and fork and chopsticks. 2.I have got a knife and fork but I haven’t got any chopsticks.
2、能够自己照着句型替换词语,比如,能够说:1.I have got a pencil and eraser and scissors. 2.I have got a pencil and eraser but I haven't got any chopsticks.
3、明白have句型用来表示“现在已经完成”了的动作;
4、能够默写出1.I have got a knife and fork and chopsticks. 2.I have got a knife and fork but I haven’t got any chopsticks;
5、能够朗读Unit2  I’ve got some stamps from China;
6、能够默写出chopstick  knife  fork三个单词。

问题:在一节英语课的完整学习循环结束了之后........完整学习循环是指预习、上课、课后作业、修改批改出来的错误并演练掌握出错的部分........上述这六条,哪些不是具体教学目的?

在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结束了之后,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哪些具体目标?

在下课铃敲响那一刹那........显然,此时一个完整的学习循环还只完成了前两个步骤.....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而言,孩子是能够做到了,还是“正在能做到的路上”,到什么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07:13:36 | 只看该作者
摆事实,讲道理(三):战略的馈赠
内什么,接着说读书哈。

话说,大申不肯提升自己读物的水准。申爸着急。
可是提升读物水准这个事情吧,老爸着急,它没有用。大申呢?人家还是稚拙淳朴呼哧儿呼哧儿地坐在沙发上,该看什么书,看什么书。管你老爸急不急。

申爸想尽一切办法,忽悠大申,去看高水准的书。大申呢?你有千般变化,我有一定之规。我不管你老爸怎么忽悠,我就看我喜欢看的书。对于申爸塞到手里的书,大申看上个十几页,几十页,有的时候,竟能多达数百页.......他读字的能力不是强么.......可是吧,读完这十几页、几十页、数百页之后,小东西又旧态复萌,把你这书往旁边一扔,乐颠颠儿地找本自己喜欢的读物,坐在沙发上,呼哧儿呼哧儿地看,一路看完。

看来,申爸塞给大申的书,确实不适合大申的水平。
可是,问题来了。是大申的智力还没有发展到能看那些书的时候,还是大申的知识积累还没有道看那些书的时候呢?
这两个问吧,看上去,好像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先天,第二个问题涉及到后天。
如果是第二个原因,申爸只要选择一个主题,在这个方向上,把大申的知识积累踩实了,一步一步走,大申很快就能看申爸想让他看的书了。这是可人为的。
如果是第一个原因,那就只能等了。你越折腾,反倒越慢。

从已有的现象分析,申爸倾向于认为,原因是第二个。
可是,选哪个方向,怎么才能把大申的知识踩实呢?
在申爸彷徨无计可施的时候,一股浑厚的力道及时赶到,开始起作用。
这股力道,来源于申爸“前天”的正确战略。

话说,在大申开始自己大量读图,读绘本的年代,申爸明白,你第一次带到孩子面前的东西,就意味着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
申爸设法给了大申巨量的科学主题的绘本。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战略性抉择。它的作用不在当时。它的作用在四年后的今天。
当时,大申开始读图。这个读图吧,你需要选择“图”书的侧重主题。“图”有很多呀!有历史主题的小人书,绘本;有温馨主题的幼儿读物;有科学主题的绘本;信教的家庭,还可以选佛教主题的绘本;基督教主题的绘本;伊斯兰教主题的绘本.....
侧重哪一类?
申爸的战略性思考很清晰:选择占主流,有话语权的主题。
为什么这么选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科学”这个主题,后续会有大量的资料。什么叫“占主流”,什么叫“有话语权的主题”?资料多嘛!你要什么层次,哪种深度的资料都有嘛。资料多,哪种深度的资料都有的主题,就叫“占主流的”。

申爸呢,对于千辛万苦找来的书,大申尝试一下,就不要,倒是看得开,不逼着大申硬往下看。既然怎么也不能提升读物的层次,申爸退而求其次,寻找有品位的适合大申阅读水平的书,给大申。
申爸选择的,也是迄今为止,大申读了最长时间的读物,就是《少年科学画报》。从1978年创刊号一直到1989年整整12年的过刊。
大申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全部吃掉。
哎呀,这下申爸高兴了。
《少年科学画报》终于看完了,申爸马上找来升级版,上海少年儿童的那个经典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一套大书,一大纸盒装着,十好几本。
书一到家,大申像白蚁啃木头一样,开始啃。
那劲头儿,实在吓人。

[发帖际遇]: 大申爸 接到新儿教神秘人物的邀请,收到了旅游经费 1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5#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07:14:29 | 只看该作者
摆事实,讲道理(四):找到了钥匙,“芝麻开门”
书回来了,申爸自己也仔细看了看。
《十万个为什么》是申爸小的时候看的书。申爸只记得当初自己很喜欢这书,可书具体是怎么回事,已经记不起来了。
这回,重温该书,申爸的眼睛碎了一地,那碎块,比泓泓妈的还小,还细。全是玻璃屑。

这什么书啊?
体例刻板,语言呆滞。就是一些信息,罗列堆砌在一块儿。里面信息的密集度,浓得化不开。申爸实在看不出哪里好。太枯燥了。
当然,书里面的知识相当地精准,叙述尺度确实是非常得体的。
其科学性毋庸置疑。
这书吧,从艺术品位的角度来看....无论从整体感觉,还是装帧设计、用纸、语言文字,就一个词来形容,丑陋。
这是申爸刻意找来给大申看,最丑陋的一套书。
丑极了。
这么有影响的一套经典,获得不了国家图书奖。你可以从这个侧面,想象一下这套书是怎么回事。

可是,这个事情奇怪了。大申他就是喜欢看。那看得,没黑天没白天,昏天黑地。看得如此投入,你给他iPad游戏,他都不玩。忙着看《十万个为什么》呐。很快,因为看书,考试就不及格了。回到家,连作业都偷偷不写,省出时间看《十万个为什么》。

孩子怎么喜欢看这个东西。并且,如此之喜欢。
这书有什么特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6#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07:15:3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到哪儿啦?
呵呵,这楼的主题一直都是“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可是,到目前为止,申爸还真的没有说多少具体的“发展”。这3443层的内容,26万的点击量,基本上都在纠缠一件事情:建构智力。
是的,一个人一生的智力,是在小学低年级建构起来,在中高年级加以巩固的。
小学,是关键。

为什么用这么大的篇幅,如此多的气力来说这件事情?原因只有一个,智力实在是一个人一生的分水岭。智力的建构实在是一个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到了大申这个年纪,如果你会看,一孩子的智力,就已经大事定矣。家长可回旋的空间,已经基本上没有了。
在孩子走出智力建构期之后,就只剩两种孩子:拥有良好智力的和不拥有良好智力的。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如果,申爸要想从总体上阐述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那就只能说共性。申爸只能把眼光放在拥有良好智力的那些孩子身上,阐述他们的发展。因为幸福,所以相似。
至于那些各种各样的不幸,申爸实在无能为力: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没共性,你怎么说呢?说什么呢?

嗯....那啥。伴随聆听、浸泡、天书.....年龄段、敏感期、判断的标志,资料......这些,全都有了,就摆在那里。建构智力,方向已定,步骤清楚。剩下的呢,就是动手了。
申爸知道,申爸明白,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总会有很多很多爸爸麻麻不断地提出各种各样挑战.....这个很正常,你选任何一个去做,都会有问题出来:“为什么不选那个?”如果你选了那个,他还会问:“为什么不选这个?”这样的爸爸妈妈,他们的真正问题其实只有一个:不想行动。
既然问题是这,申爸不会傻到去直接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回答了也白回答。你它这个事情,说一千道一万,孩子是你的孩子,行动是你的事情,不是申爸的事情。
对于敏于言而讷于行的爸爸妈妈,申爸只想淡淡地扔给你一个问题:“你敢把自己的孩子押上来赌吗?”
如果你够狠,你敢用自己孩子的智力来开赌,你就不动。
要是你嘀咕,不愿赌,那就赶紧扔开那些鸡零狗碎的“问题”。你觉得申爸推荐的资料不好,直接放你认为好的资料给孩子听就是了。最重要的不是资料,是浸泡。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2014年,申爸起锚,真正开始说“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关注,获得 3 威望,恭喜啦!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7#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07:22:00 | 只看该作者
小精豆 :
我教的三年级数学,一节数学课的知识点比较单一明确。我们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



欧耶!茗峰妈妈来啦,不跟你们打嘴架了,赶紧抓住茗峰妈妈,请教正经是要紧。

那么,可否这么说,衡量孩子是否掌握了一节课的内容,就看孩子能否独立做对课后的练习题?

数学这个事情,比较复杂,你让申爸再想一下,具体要问什么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07:22:18 | 只看该作者
泓泓妈 :
呵呵,看申爸和美言妈高手过招,有意思
接着回帖,申爸的意思是,想知道一节课下来到底孩子学到哪些东西 ...



这不好。老师们一下全来了,申爸有些想不过来.......

语文这门课,首要的教学问题是让孩子们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到课文中,或文字、或内容、或行文、或情感中的美感.....能这么说吗?

[发帖际遇]: 大申爸 花了 2 金币 资助失学儿童,真是热心人啊,你也想试试帮助别人的快乐吗?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9#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07:22:40 | 只看该作者
泓泓妈:
呵呵,看申爸和美言妈高手过招,有意思
接着回帖,申爸的意思是,想知道一节课下来到底孩子学到哪些东西 ...


如果说数学每节课的知识点单一明确,那么,语文就正好相反.....每节课的知识点都很多......这有点儿像磊房子,数学是一大块砖一大块砖地磊,磊一块砖,是一块砖......语文像用沙子起磊,一层层一点点地往高了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0#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07:22:58 | 只看该作者

  钱锺书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富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宫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这个分别。不但是住在屋里的人的看法,有时也适用于屋外的来人。一个外来者,打门请进,有所要求,有所询问,他至多是个客人,一切要等主人来决定。反过来说,一个钻窗子进来的人,不管是偷东西还是偷情,早已决心来替你做个暂时的主人,顾不到你的欢迎和拒绝了。缪塞(Musset)在《少女做的是什么梦》那首诗剧里,有句妙语,略谓父亲开了门,请进了物质上的丈夫(materiel epoux),但是理想的爱人(ideal)总是从窗子出进的。换句话说,从前门进来的,只是形式上的女婿,虽然经丈人看中,还待博取小姐自己的欢心;要是从后窗进来的,才是女郎们把灵魂肉体完全交托的真正情人。你进前门,先要经门房通知,再要等主人出现,还得寒暄几句,方能说明来意,既费心思,又费时间,哪像从后窗进来的直捷痛快?好像学问的捷径,在乎书背后的引得,若从前面正文看起,反见得迂远了。这当然只是在社会常态下的分别,到了战争等变态时期,屋子本身就保不住,还讲什么门和窗!

  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准备人回来过夜的,把门关上,算是保护。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使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义,不只是避风雨、过夜的地方,并且有了陈设,挂着书画,是我们从早到晚思想、工作、娱乐、演出人生悲喜剧的场子。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屋子本是人造了为躲避自然的胁害,而向四垛墙、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阴,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所以,人对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个。不过,这种胜利,有如女人对于男子的胜利,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让步——人开了窗让风和日光进来占领,谁知道来占领这个地方的就给这个地方占领去了!我们刚说门是需要,需要是不由人做得主的。譬如饿了就要吃,渴了就得喝。所以,有人敲门,你总得去开,也许是易卜生所说比你下一代的青年想冲进来,也许像德昆西论谋杀后闻打门声所说,光天化日的世界想攻进黑暗罪恶的世界,也许是浪子回家,也许是有人借债(更许是讨债),你愈不知道,怕去开,你愈想知道究竟,愈要去开。甚至每天邮差打门的声音,也使你起了带疑惧的希冀,因为你不知道而又愿知道他带来的是什么消息。门的开关是由不得你的。但是窗呢?你清早起来,只要把窗幕拉过一边,你就知道窗外有什么东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雾,是雨,还是好太阳,决定要不要开窗子。上面说过窗子算得奢侈品,奢侈品原是在人看情形斟酌增减的。

  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刘熙译名说:“窗,聪也厅内窥外,为聪明也。”正和凯罗(Gottfried 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着一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梅特林克戏剧里的情人接吻时不闭眼,可以看见对方有多少吻要从心里上升到嘴边。我们跟戴黑眼镜的人谈话,总觉得捉摸不住他的用意,仿佛他以假面具相对,就是为此。据爱戈门(Eckermann)记一八三〇年四月五日歌德的谈话,歌德恨一切戴眼镜的人,说他们看得清楚他脸上的皱纹,但是他给他们的玻璃片耀得眼花缭乱,看不出他们的心境。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障。晚上访人,只要看窗里有无灯光,就约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开了门再问,好比不等人开口,从眼睛里看出他的心思。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

  摘自: 《写在人生边上》,开明书店一九四一年初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1 03:24 , Processed in 0.084534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