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701#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51:15 | 只看该作者
guolittlepig :
我就换成了《三国演义》这次能接受了。他听时大部分时间搭乐高,其次是做手工,做逻辑狗等,可是手里要是没有事做似乎不大爱听呢。 ...



小猪妈妈,你家宝宝多大啦?
不是不大爱听,只要孩子不反对,走过去把故事关了,他就在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2#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51:41 | 只看该作者
guolittlepig :
过两天我把从小爱科学神奇的化学拿出来,他喜欢看。害怕是天性使然,还是别的呢? ...



幼儿的恐惧的这种心理活动,申爸实在没有什么想法。
申爸一直都以为,孩子天生是不害怕什么东西的,只要后天父母不暗示,不刻意引导孩子害怕,孩子就什么也不怕.....大申什么也不怕、黑、鬼、怪物、猛兽,什么有不害怕。申爸没有直接的经验,为什么幼儿会害怕。

从妈妈们的反馈来看,确实有很多孩子害怕。这个原因,申爸实在说不上。造成害怕的原因和矫正,也许美言妈妈可以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51:58 | 只看该作者
泓泓妈 :
小宝表现出来的这种害怕是不是天性使然,我的直觉,不是
会不会是你们给他提供的文化氛围、他所接触的书 ...



泓泓妈妈分析得应该有道理.....不是刻意引发的孩子恐惧感,而是给的读物资料过于温情的、治愈,导致孩子对普通中性甚至稍左的资料,产生了某种心理上的反应,造成了“恐惧”的心理表现....

别的妈妈,根据自己的经验,怎么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52:15 | 只看该作者
鲁素:
到一定程度,是孩子的阅读口味引导父母提供材料啊,我提供很宽泛的内容,鲁鲁从温情的14只老鼠到暴力的危 ...


一句孩子的阅读口味,给孩子选择读物,这只能说是一个方面。
小孩子,口味是很好改变的。从一个人一生的角度来说,多种口味的读物,更利于孩子的健康均衡成长。

所以,给孩子选读物,实在是最见功力,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要做好这件事情,不只要考虑一个方面的因素,还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全面衡量之后,才能确定一个读物。很多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又是相互打架,相互矛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5#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52:37 | 只看该作者
泓泓妈 :俺们家提供材料的方式和鲁鲁妈有点像,“发现他对某样内容有兴趣我再大量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主题式的扩 ...


哦....忘了说了。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很好办,就按照兴趣主题,给读物就行了。困难的时候在七岁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6#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52:53 | 只看该作者
fanfanyangzhou :
我家女孩,07年10月的,很喜欢看《恐龙大陆》,没表现出害怕,平时也看温情系列的。


冰冰能听哈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7#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53:16 | 只看该作者
鲁素 :
对了,还想请教大申爸,你每周都带大申听的音乐会,是年票吗?要孩子上了学才能去听吧?我们只听过亲子音乐会。那个不是经常有。 ...



听周末音乐会,孩子得到1.2米。其实,最小也得到6周岁才行,再小,坐不住。

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的票,一个季度买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53:55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读物问题(二)
爸爸妈妈们把已经知道的神经回路,摆在一块儿:
情绪;处理爬行动物形象的神经回路;处理危险地形的神经回路;处理昆虫的神经回路;进食吃饭的神经回路;和性相关的神经回路;和哺育后代,“萌”相关的神经回路;和智力相关的神经回路。
现在,看看这些。已知什么呢?已知这些神经回路,排在前边的,它引起的注意,要高于后边的.....哦,说一句,这话什么意思。一个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听昆虫记。这时候,你跟他说,可以玩儿iPad游戏啦。他立刻扔下昆虫记,抱起iPad,开起飞机来了。高敏感的神经回路可以打断低敏感的神经回路的活动。这称作中断。

给孩子选读物。怎么选呢?关键的时刻到了。
那啥,让我们来假设:如果孩子.....一个五岁半的孩子.....他生活在真空当中,接受不到任何环境中的刺激。
那会发生什么事情?
咱们只是想象哈,不是真的要把一个孩子做心理学的实验,给他扔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小黑屋里,折磨。
那是不人道的,不行。

孩子会焦躁不安,非常非常非常地痛苦。这种痛苦,在极端特殊的情况下,竟然还被记录下来过....回头申爸找来和爸爸妈妈们分享。先不说这个。
继续往下思考。
这个时候,如果你给孩子最低敏感度的资料,会发生什么事情?
孩子会如饥似渴如狼似虎地扑到这资料上,尽情地吮吸起来。
这为孩子内部神经系统的天然需要使然。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任何人类的最高成就,都是其天生潜力所必然。你只要给他条件,他自己就长成了。
好了,这个时候,你给孩子和智力相关的资料.....如果孩子是处在极度剥夺的情形下,那么,你给他唤起任何神经回路相的资料,孩子的表现都是同样地如饥似渴如狼似虎,从《纯粹理性批判》到好莱坞大片儿植物大战僵尸,全都一样。
如果是这样,你还等什么?直接给《纯粹理性批判》........申爸随便说哈,康德的这部集大成的哲学著作,以其晦涩难懂并且是人类理性的一面旗帜而闻名,申爸暂时拿来借用一下。这里只是借用一下,不代表申爸对《纯粹理性批判》有啥成见.....反正都是如饥似渴如狼似虎的么........

好的,思想实验我们先做到这里。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实际生活中发生了些什么事情,看看这个思路应该怎么起作用,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可以去实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9#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9:10:41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读物问题(三)
2011年2月。
大申入学后的第一个寒假。

申爸的思路是一贯的:对大申而言,头等重要的是科学体系;其次是以历史为基础,建立清晰而宏大的时空统一体。当然还有其三其四,暂不去说它。
在科学体系的建构方面,申爸有DK的科学画册,各种科学主题的绘本,少年科学画报.....但,这不足够。
这个东西,就如同看戏。
汝果欲理解戏,不能不坐在观众席上,以一个观众的身份,观看舞台上的悲欢离合,精彩演绎。
但只当个观众不够。一个粉丝和孟京辉,那还有十万八千里远呢。
老孟才是真懂戏的人。一个只知道坐在观众席上怕巴掌的人,永远也成不了老孟。
真懂戏,你得知道一部戏是怎么来的,编剧怎么把它写出来,怎么改编,怎么做舞台设计,怎么拉赞助,怎么选演员,怎么排练,怎么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元素:舞台灯光服装道具音乐舞蹈朗诵哑剧杂技魔术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感人的整体——戏的。
也就是说,你不能只在前台,得去后台,看戏是怎么弄出来的。
所有的都懂了,都通了,你才能算懂戏。

真的懂科学体系也一样。
DK的那些书吧,充其量,只能算是在观众席上看到的东西。
你得起身,去后台。
科学的后台是哪里呢?

大家有谁知道,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就叫做大家?
这是个老牌子节目,宁向东主持的,很多很多年了。
没观众。
可栏目也没被拿掉。一直保留着。
你说它这个中央台,国家电视台,这不好那不好,可真的还有好的地方。
比如,这个栏目,一直没有被拿掉.....尽管已经被挤到很垃圾的时间去播出了....这个,没有大视野,是做不到的。
这个栏目很重要。
重要在哪里呢?
这个栏目说的事情,其实就是科学的“后台”发生的事情。

后台么,永远都是混乱的没章没法的忙忙碌碌的火烧火燎的不激动人心的,一句话,没劲的。
这个栏目,它要表现的主题的性质就是如此。你不能指望它办得跟别的节目那样“好看”。打死它也办不成那个样子。
当初呢,宁向东就是访谈的方式.....宁的问题提得确实好,这个不服不行.....一桌一花俩沙发,主持人和学者面对面,聊天儿。

你和老孟聊天儿,只要一聊到戏,聊到演员,聊到表演,那家伙眼睛立马就亮了。
他说美剧好.....申爸不看电视,也不知道美剧好在哪儿....那美剧就一定好。他看的不是外表的光鲜灿烂,吸引人欲罢不能的地方。他看门道。服装,道具,演员的表演。特别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形下面.......这个,也必须是有经验的人,才能看出来,一部戏的预算到底有多“有限”.....制作组怎么把每一分钱都发挥到极致,取得最好的效果。
一部戏,摆在他面前,就像一头牛牵到庖丁面前一样,他能看到每颗螺丝每根螺母每个部件每个接头,看到里面所有的细节,跟透视一样。
可你说这些东西吧,对于一个追美剧的粉丝儿而言,它就是混乱的没章没法的忙忙碌碌的火烧火燎的不激动人心的,一句话,没劲的。
老孟就对这些混乱的没章没法的忙忙碌碌的火烧火燎的不激动人心的东西感兴趣。一说起来,眼睛就亮了。

对于科学的后台呢,大家呢,申爸开始给大申。
事实上,那个寒假和后边那个暑假,大申看了几百集大家.....基本上, 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到当时的每一期大家,都看了一遍。
话说,大申正看着大家,得意。申爸跑道论坛上吹牛,说大申在看大家。爸爸妈妈们的反应一致:啊?那个东西,也能看?
冬妈最逗,文笔犀锐,把个事情,比拟活了:老张你就是坑孩子,让孩子把个破碗碴当宝贝,咔嚓咔嚓嚼着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9:14:4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读物问题(四)
那个啥,《大家》可不是破碗碴,那确实是营养丰富的宝贝。
可问题是,大申能看《大家》,申爸怎么做到的?

其实,爸爸妈妈们把不同神经回路的敏感度摸熟了,很容易做到。
很多家庭,都把电视从孩子的生活中剥离出去。
看电视对孩子教育不好,已经成为共识。

可问题是,这个电视真的没用吗?
让我们精确点儿说话,不用“电视”这个词,改用“视频”这个词。
视频是一类东西的概称,它不是特指某一个节目。
非诚勿扰是视频,百家讲坛也是;喜羊羊是视频,大家也是。都是视频。
可前后的节目,显然是不一样的节目。后边的那个节目,可以给孩子看。

很多孩子都从来不看电视。
爸爸妈妈好好细儿,你去下载一期大家,播放给孩子看。看看孩子看不看。
他不看。
肯定的。

你要想让孩子对科学的后台也感兴趣,你得做点准备。
什么准备呢?
新建立一个神经回路。
当大家开始播放的时候,这个神经回路被激活了。它产生的作用和前面提到的那些神经回路产生的作用,一模一样。唯一的差别是,这个新回路是人工后天的,那些回路是孩子先天带来的。

这个新回路,是个什么回路呢?这是一个对科学家,人敏感的回路。
你读到这儿,就能明白,在这楼一开始的时候申爸提到的,大申怎么知道那么多科学家了。
对人敏感的神经回路怎么建立?这就很简单了。
男孩子,都喜欢枪。其实呢,是喜欢武器。这是天赋的神经回路,每个男孩子都有。
申爸利用这一点。
给大申看《国之大器》、《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原子弹》这些纪录片。
这些纪录片,其实是写人的。不过,里面有大量的武器的画面。
大申天然喜欢看这个。
这个看完了,申爸就开始给《大家》。
《大家》里面,也是哪方面的大家都有的。你这个时候,给大申文学艺术方面的节目,大申依然不看。
可是,《大家》里面,有武器专家.....研究枪的,研究坦克的,研究飞豹的,研究潜艇的....
这类主题的十几集节目看下来,大申就很喜欢看大家了.....天天追着申爸屁股后边问“新的下好了没有”.......
然后呢,给大申考古.....它不是在建构以历史为基础的大时空观的时候,相关的神经回路已经有了么.....最后,扩展到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主题。

这样,能看到的《大家》,大申就全看完了。

[发帖际遇]: 大申爸 今天心情好,魅力四射,得到了新儿教魅力女神奖励 4 威望,哇!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9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1 10:29 , Processed in 0.078524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