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691#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32:3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读物问题(一)

理解了神经回路可以提起孩子的注意,就很好办了。
先看几个应用的实例。
如果一个五岁的孩子,不喜欢聆听,怎么办呢?
你不能直接给孩子中华上下五千年。
你给他,他不听。
那怎么引导孩子聆听中华上下五千年呢?
很简单,利用神经回路引起孩子注意的特性,利用情景兴趣,再加上些耐心和时间,问题就解决了。
先给孩子昆虫记。昆虫呢,会激活孩子处理昆虫的神经回路,引起注意。孩子把昆虫记听完了.....其实是反反复复听了很多很多遍,听完了.....孩子就习惯聆听这种形式了。
接着呢?给夏洛的网。这个故事也会激起一些特定的神经回来,引发注意。
等夏洛的网听完了,孩子就已经彻底习惯聆听这种方式了。

这时候,再给中华上下五千年,孩子就顺理成章地顺着情境兴趣,往下听了。
这是我们曾经说过,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现在,有了神经回路引起注意这个工具,让我们分析一下,看能够得到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来。
[发帖际遇]: 大申爸 接到新儿教神秘人物的邀请,收到了旅游经费 4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34:11 | 只看该作者
泓泓妈 :
申爸,哈哈,“不看男孩团体流行的动画片会有社交的麻烦么”,您可能从来没想过这会成为问题吧,有些莫名其 ...



泓泓妈妈提到的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申爸插这个话题进来,说几句。

妈妈们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针扎火燎地。发现了某个问题,立刻情绪就上来了,好像不处理好,孩子就会受到人生不可挽回的挫折,就会失去爱,就会性格孤僻,利群索居。其实呢,事情本身可能预示着某种苗头,但是,偶发的一两件事情,什么影响也造不成。放松心情,从容应对就是了。

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你把它拿到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去,用大视野来看,敏感期的阶段不在幼儿园。
在小学低年级。
社会化的过程,确实贯穿于一个人的整个生命,但是,其他的时候,不需要爸爸妈妈特别关注,只要抓好敏感期就行了。
申爸对待大申的敏感期的策略是:一次让你玩儿个够。
什么意思呢?

在如小学之后,大申遇到的第一个群体化活动就是植物大战僵尸。
男孩子们都玩儿,女孩儿也玩儿。
大申从来没玩儿过,很是羡慕。
申爸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马上采取行动,以最大力度给大申补课。
申爸给大申的iPad,iPhone,PC上,全部装上植物大战僵尸,同时,申爸在iTune Store里面买了自己有生以来第一个正版的游戏软件,就是植物大战僵尸。当时,有个版本刚刚出来,还没有盗版....好像叫里约版还是什么....申爸就直接买了,给大申玩儿。
申爸不玩儿游戏,大申一个人玩儿。
因为已经养成了很好的习惯,大申能够做到,说好了玩儿二十分钟,时间到了,自己就停了不玩了。
于是,大申很快就把所有的版本,全都打穿了。
其实游戏这个东西,你要是放开了给孩子玩儿,他自己打穿了,也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接下来,是植物大战僵尸的攻略。在街边小摊上那种,一小本,比小人书都小,里面有截屏,布阵,怎么摆植物,怎么守关什么的。在学校,孩子们交流这个东西,大申喜欢这个东西;
还有就植物大战僵尸卡片,四方的,正面印着僵尸和名字,后面印着特点,忍耐度,特色什么的。孩子们交流这个东西,大申也喜欢这个东西;
再有就是僵尸金卡,硬塑料片的,圆形的,内容和僵尸看片差不多,只不过“金卡最高级,我们同学都没几个人有。连和和都没有”,大申评价道。
你不是喜欢这些东西吗?申爸和申妈到淘宝上,一次买回一纸盒箱,将近三百元的僵尸攻略和僵尸卡。大申高兴蒙了,欢喜扒擦地光拆封就拆了好几个星期。
“淘淘说他有三百张僵尸卡。”大申回来跟申爸说。
“那你说你有多少张?”申爸问大申。
“我不计其数张,数不过来,”大申得意地回答,“光伽刚特尔就有三十多张,都是金卡!”
估计孩子们比赛虚荣心来的。在这个上面,大申绝对赢了。大申赢了,也就一点也不感兴趣了。过了一年,申爸把满满一纸箱僵尸卡片,都扔到楼下的垃圾筒里去了。

申爸就这策略,现上吊现穿耳朵眼儿。
后来,陆续又有三次类似的行动。
一次是看《冒险小虎队》和《查理九世》。班上别的孩子都看,大申羡慕得很。申爸就一次买了有七八十本冒险小虎队,把所有能买的查理九世,都买了。彼时,大申神奇的阅读能力已经成型了,那阅读的牛刀,切这种小书,简直砍瓜切菜一样。每种也就看了一两个星期,就全看完了。看完了,也就完了。除了去学校和同学吹牛,大申再也没看这些垃圾书,也不再要了;
一次是星球大战,Star Wars。同学都看,大申羡慕得不行。申爸一次全都下载,七部,大申看个够。看完了,也就完了;
还有一次是什么来着.....对,是视觉大发现。就是那种在复杂的图片中找东西的那种书。流行,喜欢。申爸上了当当,把类似的书,买了满满一纸箱。大申看了两天,又回去继续看他的《少年科学画报》了。
申爸问大申怎么不看了。
“没意思,”大申评价道。

到现在,跟风似的喜欢某种东西的年龄过去了。孩子们自己喜欢自己的东西。大申到学校,拿《致命元素:毒药的历史》The elements of murder, a history of poison当课外书看。我问大申:“你没把你的书分享给同学看吗?”“我给豆豆看了,”大申说,“她不感兴趣。”“那没有别的同学看你的书吗?”申爸问。“他们来溜一眼就走了,”大申说,“他们不感兴趣。”申爸问:“他们为什么不感兴趣?他们都看什么书?”大申说:“这本书水平太高,他们看不了,就不感兴趣。他们有的人还在看《查理九世》,有的人看童话。”
“那你还想看查理九世吗?又出新的了。”申爸问。
大申:“不想看了,没意思。”
“那你看童话吗?”申爸感兴趣地问。
“哎,都是那些女生看。那都是假的,她们还老是看啊看的。”大申不屑地评价到。
大申到了男女互斥的年龄了。

流行的,一般没什么好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会变成孩子社会化的一个媒介物。当有社会化媒介物出现时,多给,给足,让孩子顺利渡过这个阶段,孩子还是要回到自己长期浸润的世界里面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3#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35:39 | 只看该作者
泓泓妈:
我担心的从来就是他会不会失去爱啊,会会不会性格孤僻啊。...



是很无厘头啊.....须知,一个妈妈,只要她担心自己孩子这些方面的问题,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要是积极地去采取行动,刻意地做些什么,就过头了。
确实有孩子在这些方面有问题。可那些问题孩子的妈妈,根本没考虑过这些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36:44 | 只看该作者
泓泓妈 :
不过笑完了再回来点评几句,申爸的方法绝对好,可是爸妈们学的时候有前提,请注意这句话

“因为大申已 ...


所以呢,还是的。每一步,孩子都有孩子应该在这一步解决的问题。把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把现在的事情做好,不要乱抓挠将来的事情。将来该解决的事情,有将来呢.....将来要想容易地解决将来的事情,有赖于现在做好的事情.....
[发帖际遇]: 热情好客的 大申爸 花了 1 金币 请坛友去旅游,有想去的吗,快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5#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38:38 | 只看该作者
打瞌睡的兔子 :
这是我家孩子的例子。大申爸不是说主要看孩子的反应吗?可是我完全找不到可以读了之后让孩子迅速入睡的状态啊,如果孩子不喜欢会明确提出来的~~~~~



呵呵,看来,小兔兔还没有习惯“听”这项活动。
不过,兔妈妈莫着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申爸想借着兔妈妈的这个话头,着重指出一下:
让孩子迅速入睡的,不是睡前的亲子阅读或者睡前听一段故事。
这么点儿活动量,完全不能让孩子的头脑疲倦,迅速入睡。
让孩子晚上迅速入睡的,是持续了整个白天的伴随聆听活动。像背景音乐一样播放着的故事,孩子分心二用,一边做别的事情,大脑一边在高效地处理听进来的词汇。听到晚上,累得到头便睡。

兔妈妈可以这样:用自己家的音响,播放中华上下五千年。小兔兔一起床,就开始播。不管孩子做什么,都播放着。不用理会孩子的反应,只要孩子在家,就播着,播放一整天就是了。明天早上就开始这么做,后天早上再来回馈,情况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6#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43:19 | 只看该作者
赞兔子妈妈,大兔兔哈。

兔妈妈是为数不多的,在孩子那里讲故事,播音频,遇到了问题,敢于回来鼓起勇气,发帖反馈问题的妈妈。
赞,大赞!

那啥,申爸知道,很多妈妈都在自家孩子那里播放了。相当多的妈妈,没有得到申爸所说的,预期的效果。
这问题就来了。
看到这里取得效果的妈妈们性高彩烈地高声谈论自家孩子如何如何听得入迷,如何如何到头便睡,如何如何如何听得快,都听到很高层次的资料了.....
自己呢,自惭形秽。没有及时开口询问自家遇到的问题,而这里又形了风,就更加不好开口问了。

其实呢,你要知道,在这里高谈自家孩子如何如何听得好的,是少数!

嗯.....申爸本人对大家的宝宝在聆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感兴趣。
遇到问题的妈妈,都开口说说吧.....尽量说得详细,具体些,让申爸能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好给点儿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4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忆 :
我来反馈一下吧,前面说过,儿子8岁三个月,小象,一个多月前开始听,三国,哈利都不太感兴趣。这几天我看了 ...


回忆,你家大儿子当初听三国时,具体什么情况?听的是评书还是原著朗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48:40 | 只看该作者
jian161021 :
每天读可怕的科学的时间选择什么时候好呢,是晚饭后还是睡前,现在都是她躺在被窝里后我给她读的,基本上都是读着读着睡着了,这样好不? ...



这样就是最好了。读着读着孩子就睡了,过几个月的时间,孩子就养成习惯了:一要睡觉,就想听天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9#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48:58 | 只看该作者
小精豆:
我家的也不喜欢《昆虫记》,试了几次都不要听,目前在听《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已经两周半了,还不要 ...


呵呵,茗峰妈妈,茗峰的这个状态,就挺好。
不过,已经听了这么长时间了,可以考虑在茗峰在家的时候,当背景音乐,播放着中华上下五千年了。
只要在家,就播放着,不管茗峰在做什么,也不用留意孩子对五千年的反应,播着就是了,反正也不影响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0#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8:50:31 | 只看该作者
千江一月 :
我就是不知道对这样的孩子要由易入难呢?还是一上来就给申爸指导里面高层次材料,非逼着他听呢?我看申爸的帖子都有两种观点,所以我也有点摇摆。但是我还是倾向由易入难。...



楠楠妈研究申爸写的东西,研究的最彻底。
确实,申爸在骑墙:有了聆听习惯了之后,孩子你给他什么,他就高高兴兴地听什么,不挑也不捡。申爸有经验上的缺失:大申刚一大量聆听,就直接进入习惯性的伴随聆听,所以呢,申爸对于不习惯聆听,甚至不习惯“听”的孩子,没有直接经验。
申爸在试,怎么才能引入到习惯性伴随聆听。
所以,就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给出两个思路的指导:由浅入深的渐进式引导和直奔主题的伴随聆听。
这一点,楠楠妈妈已经敏锐地抓到了。

现在,申爸改主意了。
申爸不再指导爸爸妈妈们具体怎么引导孩子进入聆听状态,而是给出引导所需要的原则,然后,由爸爸妈妈们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思路,引导孩子聆听。
这里面,有三个原则。掌握住原则,具体的操作,各自把握:

原则一,在5.5-7.5岁的适龄儿童,伴随性聆听,听天书,是其神经系统发育的必然结果。都会听的,只不过,需要一点点引导而已。我们先把目标放在5.5-7.5的适龄儿童身上,至于超出这个年龄范围的孩子,爸爸妈妈也可以依照这个年龄范围,制定自己的策略,引导自己的孩子伴随性聆听;

原则二,当孩子自己说“我不喜欢这个”“我不想听”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必在意。孩子说这个话,他自己的意思不是针对正在听的东西的。他的真正意思落在没有做的事情上面。
如果孩子正在高高兴兴地听夏洛的网,妈妈把上下五千年放出来,孩子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我想听夏洛的网”。孩子喜欢你给他听的任何东西,但不喜欢你把他正在听的东西拿走。遇到这种情况,就给孩子继续播夏洛的网,知道他真的听够了,不想听了,再换;
如果孩子希望这个时候,做互动式的亲子阅读或什么别的事情,而不是听故事,孩子也会这么说。这个很好办,你就把故事播放着,不要暗示甚至要求孩子听......申爸发现,这一点,对于很多妈妈似乎很难很难很难。妈妈们可以为孩子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什么困难的事情都能做到,反倒这最最简单的事情做不到。真奇怪.......如果妈妈们真的觉得做到“毫不在意”很困难的话,申爸有个建议:准备好环境。
什么意思呢?就是预先把故事播放着。孩子还没睡醒,起床之前,你就把故事播放起来。然后呢,一整天,就让故事那么播着。孩子在也播放着,孩子不在也播放着。这样的话,孩子一走进房间,就是故事背景,妈妈也习以为常了,不以为意了。

原则三,提醒-唤起-进入模式。如果妈妈们希望孩子不仅听,而且喜欢听,自己去开音响,自己听的话,那么,把提醒-唤起-进入模式演练熟就行了。
这个模式,不止适用于适龄的孩子。他适用于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举例来说,怎么做。
如果妈妈想让孩子喜欢听三国演义,原著朗读哈。
你直接给孩子放原著朗读,孩子不要。
你可以把老版的三国电视剧下载来,给孩子看上十集,电视么,孩子很喜欢看。看完十集,你跟孩子说,妈妈就下载这么多,没有了。
去干别的。
过了几天,你似无意地跟孩子讲,“诶,我发现了一个评书,三国演义,和你看的电视剧一模一样诶!”然后,你就把评书播放起来。最好从电视剧断掉的情节开始播放。你自己听,也不管孩子。
孩子马上就会给评书吸引了。
等评书播完了,过些日子,你跟孩子说:“妈妈还有朗读的三国演义,你要不要听?”
孩子当然要听。

就这么着,孩子就进入三国演义的原著朗读了。
这个模式,最精髓的部分是停那几天。
这个似乎很麻烦,但是,妈妈们不要忘了,要是妈妈编织了一个复杂的“提醒-唤起-进入”网,那就不一样了.....在三国电视剧停放的日子里,你可以唤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哈姆雷特“提醒”完了,孩子听评书;在听三国评书的时候,可以插入《荷马史诗》;在荷马史诗提醒完了,在“唤起”哈姆雷特......
就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时间轴上,总是在播种,施肥,收获。
可以想象,一旦滚起来了,你就在任何时候,都不断地有收获。

大申这些年,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也还在“滚”着,并且,越滚越多。

[发帖际遇]: 热情的 大申爸 经常请喝酒,得到了新儿教酒神奖励 2 威望,太爽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1 10:23 , Processed in 0.078946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