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651#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7:45:59 | 只看该作者
天书和它的作用
说到底,天书本身没什么用处。
在这个年龄,孩子听天书,有点儿像中药里面的药引子。药引子本身不治病。它存在的目的只是个媒介,让别的药起作用,起大作用。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申爸认为,大申的听天书,实在是个微不足道的个案。其他的孩子都是不听的。这确实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有三年半之久。
申爸发现大申听天书之后,就四处鼓吹天书。可惜,没有一例报告,说自己的孩子也听天书。直到前两个月,这里的爸爸妈妈开始让孩子伴随聆听,开始有大量的报告,说自己的孩子开始听天书。
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批的孩子开始听天书。

从实操的角度来说呢,事情是这样的:孩子能够伴随聆听,就能够听进去天书。而要让孩子能够伴随聆听,那只需要把故事播放着,不管它,就行了。
事情很简单。
可是很重要。

在那三年半的时间里,因为没有别的任何一个孩子报告,也能听进去天书,申爸老是疑疑惑惑的:如果道理是通的,那么,所有的孩子都应该能听天书才对;现在,没有别的孩子也能听天书.....那申爸的道理,恐怕不对。
申爸什么道理呢?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敏感期,孩子是把周围环境中的信息,完整地储存在头脑中的。这个意思就是说,孩子储存的信息,就像我们照的照片一样......数码相机照的照片.....
这是个令人疯狂的想法。原因很简单,要存储这么多“照片”,那需要动用的存储量,实在太大了。
这个想法疯狂尽管疯狂,可是,很多很多线索,指明,孩子的大脑很可能就是这么设计运作的。

有一种东西,叫做闪卡。
那个时候,大申还小,小不点儿。申妈带着大申去东方爱婴。去东方爱婴上课,听讲座。申爸不记得是哪一次,也不记得具体是什么时候,申妈听了闪卡的讲座,就买回厚厚一大摞子纸壳,白的,上面画着很多红色的圆点儿。那些画着一个两个五个七个圆点的闪卡还好说,能看清楚里面有多少个圆点。可是,画着七十个、七十五个、八十个圆点点的,就吓人了。密密麻麻的满页纸都是圆点,看得人眼睛花。申爸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申妈不管那个,一摞纸壳抱回来,就秀给大申看。大申躺在小床上,两只小手攥着小拳头,眼睛游移地四处流动,偶尔停留在闪卡上,惬意地笑了。就那么一瞬间,小眼睛又流走了。
据申妈说,这个东西很科学,孩子闪过之后,你给他放一张大点数的样卡,让他看清楚,然后,把这张卡混在很多张点数差不多的卡里面,一张张放给孩子。孩子马上就能把刚才那张大点数的样卡挑出来。
据说,这对孩子建立数学概念非常有益。

申爸吧,两点。
第一,数学概念,它根本就不是这么建立起来的。这个闪卡确实和数有关系,可是,你那个啥,即便这个东西能够把数给孩子建立得很好,数它本身也不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支柱。这个东西对数学没啥助益。充其量,可以对孩子的算术有些帮助。
第二,这个东西,能够那么贵地卖,那一定是有效果的!并且,这种效果是经过很多很多孩子验证过的。申爸很重视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东西。
不过呢,申爸不需要大申有这个效果。于是,隔两天,就偷偷地闪卡藏起来几张。到了最后,闪卡剩不了一半儿了。申妈那边,兴致勃勃地闪了几天,也就不坚持了。每天下了班,照旧抱着电话,开电话会。
闪卡的效果从来没有在大申那里表现出来。
申爸藏闪卡的原因很简单:申爸不要建立起这样的数学概念。
这个很好理解。就好比说,现在申爸感冒了,流行性感冒,正严重,喷嚏一串一串儿的。申爸肯定,你把任何一个健康人,放在申爸的喷嚏里面呆一会儿,他就也会感染上感冒。效果好极了。
就因为效果好,就来感染感冒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2#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7:46:47 | 只看该作者
闪卡这件事情,给申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凭什么能够准确地挑出大点数的卡片?
如果,这已经是为大量孩子验证过的事实,那就只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孩子把所有那一百多张卡片,都完整地记在了小脑袋里面了!一种印刻作用。
孩子有这个能力,可是,不等于用这个能力来记那么多没用的纸片。
上帝创造了孩子的这种能力,一定有它的作用的。
在人生之初,孩子更需要利用这种能力,把妈妈的形象、爸爸的形象、爷爷的形象、奶奶的形象、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外面的花园、树上的小鸟.......这些,对孩子的重要作用,可比那些纸片要大多了。
申爸也不和申妈吵....吵,讲道理是没用的,她已经信了这个东西....而是采用很温和的方式,隔两天,藏起来几张卡片。最后,卡片少得无法闪了,申妈也只好作罢。

几年以后,申爸翻心理学。
正好看到了印刻现象。实验心理学家是用鸭子来做这个实验的,还有图片,一群小鸭子,排着队,跟在心理学家身后,蹒跚地在草地上走着。
原来,鸭子这种东西,很可爱。小鸭子从壳里孵出来,第一眼看到的生物,它就把他当成妈妈。那位心理学家守在鸭窝前看着,出壳一只小鸭子,就拿在手里,确保小鸭子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于是,就有了那张照片,一群小鸭子排着队,跟着“妈妈”在草地上走。
鸭子这种东西,很低等的。要是人也和鸭子一样,那妇产医院里的助产护士可惨了:该有多少孩子围在她身边,不肯走,叫“妈妈”啊!
尽管人类的印刻不像小鸭子那样简单直接,可是,原理也差不多:小孩子把初生时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人,当成“妈妈”。
在这个意义上,用月嫂,得小心点儿。

这就是申爸嘀咕的原因。
按照这样的分析,人类一定有一个敏感期,让自己把听到的东西,印刻在头脑里面!
申爸认为,听天书就是这种印刻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3#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7:47:3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那个啥,接着说哈。

要是听天书真的是一种印刻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猜到,这一定是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有的一种行为。这是孩子的神经系统的一种本能反应,只要是孩子,就应该有。
前边那三年半,事实在和申爸做对。
事实似乎已经证明:这不是一种普遍性行为。
申爸也只好认栽。
可是,这个事情吧,申爸前此的那些分析,确实也看不出哪里有错儿。
现在呢,好了。这么多孩子都报告出“天书敏感期”,那就是“事实错了”。
皆大欢喜。
“事实”应该“错在”引导上。天书应该是一定的年龄,在伴随聆听之后,产生的一种现象。

现在,天书,它会起什么作用。
天书的作用不在当下,在未来。
这个和大量的伴随聆听不一样。大量的伴随聆听本身就是“药”,天书只是“药引子”。
孩子听天书,也是在听词汇。可是,和一个孩子,一天伴随聆听了十几个小时比较起来,听天书的那十几二十分钟,听到的词汇的数量,实在不值一哂。
我们抓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好了。不要纠缠于枝节。
孩子的天书,是把那天书印刻到大脑中去了。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大家的孩子么,现在五岁六岁....孩子们会长大。再过两年,孩子自主阅读了。
你猜猜看,当孩子把字都认识了,能自己看书了,他会看你给他读的《论语译注》吗?
当然不会!
《论语》超出了一个八九岁孩子的认知水平。孩子自然不去看。
这个时候,孩子喜欢《十万个为什么》。
就是说,孩子的阅读水平,不管你给不给孩子读天书,他的阅读水平还是从零开始。读物的水平就是教育部推荐给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的水平。每个年级,很清楚。超出自己年级水平的读物,他不要,读不懂;已经过了的低年级的,他鄙夷:小豆儿读的东西!

那读这个天书有啥子用?
申爸问大家一件事情:在座的,哪一位把《论语》、《道德经》、《易经》、《莎士比亚》、《荷马史诗》、《离骚》、《史记》.....全部读过的?
如果你给孩子当天书读过这些著作,你的孩子就能。
当然,在孩子刚刚开始自主阅读的时候,孩子的理解水平达不到这些天书的要求。可是,孩子他是会长大的啊,总有一天,他的理解水平,能够达到天书的要求了。
可是呢,要是没有听天书的底子,到了能达到天书水平的时候,孩子确实比较难接受这些书。它们的风格比较特殊。
有了天书的底子呢?印刻在头脑中的东西,立刻开始起作用了。孩子很愉快地就开始看起原著来了。

不用等到孩子能够自主看原著的年龄,事情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有很多解读论语道德经的讲座。在你的孩子八九岁,能够听讲座的年龄,你放论语和道德经的讲过给孩子听....这个比原著通俗....孩子会很高兴地听!可是,你放同一个演讲者,讲的非天书内容,比如《鬼谷子》,孩子就不要。

神奇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7:48:19 | 只看该作者
lwxwyw :
哈哈,申爸,我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外教,打算让怡 跟着学习。他是培训机构的老师,自己打算在外面办班,招收 ...


恭喜怡妈!
最开始的时候,不要学单词。学英语的语音语调,把英语句子模仿得惟妙惟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7:48:39 | 只看该作者
千江一月:
大概就是5岁左右,我从农村回到父母身边,然后开始学习普通话,这时我必然会接触到很多新词汇。当时 ...


从原则上来讲,有了观察问题的角度,这里的很多爸爸妈妈都可一个从自己的成长中给出例证。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开宝箱,分到了 3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6#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7:49:01 | 只看该作者
daimmy :
申爸能说说当时大申在数学学习方面是怎样一个状况吗? ...



大申学数学,大致也是这么个状况。
[发帖际遇]: 大申爸 捡到钱包找不到失主,花了 1 金币寻人,是不是你掉的,快回帖看看。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7#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7:49:20 | 只看该作者
yunyal :
给什么材料,孩子是否自己会选择?根据大申爸的叙述,不是顺应孩子的需要提供材料的吗,所以孩子是否喜欢 ...


Wendy都听完评书三国了?好快!
可以引导孩子听易中天品三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7:49:39 | 只看该作者
jian161021 :
看完这段后我的直观感觉是女孩儿这种伴随聆听,是不是要比男孩儿早一年呢?
对于男孩来说关键是5.5---7.5,而女孩是不是4.5------6.5呢? ...



祺祺妈指出的这一点,确实很重要。

现在,别的基本的问题都已经尘埃落定,该花些时间,弄弄性别差异的问题了。

可以肯定的是,女孩儿进入伴随聆听的时间,应该比男孩儿进入伴随聆听的时间,要早。
可问题是:到底早多少呢?

欢迎四岁半以上女孩儿的妈妈,多来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7:49:56 | 只看该作者
yuximin:
假如,大申到了需要学习数学的年纪,申爸就读数学书给大申听;

现在昊鹏到了数学敏感期了,请问给读哪些数学书呢? ...



给我家这么大的孩子听什么?去看轩轩妈的总结帖《“申爸的孩子们”的听读指南》。
[发帖际遇]: 热情的 大申爸 经常请喝酒,得到了新儿教酒神奖励 2 威望,太爽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0#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7:50:22 | 只看该作者
jian161021 :
又认真看了遍申爸的听读指南,呵呵,说实话,很多一直没敢操作啊。

对与读的困惑更大了,亲子阅读到底是 ...



嗐,祺祺妈,你知道吗?即便错过了聆听期,孩子也能够正常的成长。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要命了不得的。
其实呢,也不能这么说......父母患得患失,谨小慎微的态度,对于孩子来说,造成的伤害是最深刻的。深入骨髓。这种伤害,一旦形成了,很难去除......也学,只有美言妈妈她们有办法......

莫嘀咕。那些老是打孩子的,养出的孩子,不也老阳光了?想做就做,做坏了,就这么一次半次,有什么了不起?
你走哪一条路,都有上坡的时候。为了怕上坡,就原地呆着不动不成?

想试试,就放手到孩子那里去试试吧。要是真担心,也就算了。让他过去就好了。

[发帖际遇]: 热情好客的 大申爸 花了 1 金币 请坛友去旅游,有想去的吗,快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1 18:21 , Processed in 0.11192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