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561#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45: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申爸 于 2015-6-17 09:21 编辑

骆驼耐渴的秘密大申呢,语文考试。
语文考试,大申最害怕阅读题。因为,阅读题老是考些“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大申搞不清楚什么是“你自己的话”,所以说不出来,所以害怕阅读题。

申爸决定,带着大申做一些阅读题,教会大申什么是“什么是你自己的话”。
大申自己选阅读题目,结果选了一篇《骆驼耐渴的秘密》。
申爸读,大申听。一边读,一边分析文章,做后边的阅读题。
申爸开始读正文:“一望无际的荒漠里,阳光晒得沙粒滚烫,骆驼却可以忍饥耐渴地走着,走着。它半个月不喝水.....”大申舒服地摊在沙发上,一边吃香蕉,一边吃干吃面,一边听。大申嘴里嚼这干吃面,听到这里,发出“呜”的一声,表示有话要说。赶紧把嘴里的面咽下去,清清嗓子,说:“如果没有人,骆驼就不敢去沙漠了.....”
大申总是这样,听两句,刺激出来的乱七八糟的想法和说法,从嘴里就淌出来了。以前申爸总是上当,以为顺着大申的思路,可以启发大申思考,思考了,再把话题引回来,好事。可是,这个思考引发的思考,话题套着的话题,总是很快把申爸也给绕晕。陪着他转好几个小时,话题根本回不来。最后,被他绕得,申爸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这次,申爸吸取教训,决定尽快读下去,就顺口说:“嗯,对,没错儿....”试图弱化。
大申不管申爸弱不弱化,也不管现在要干啥,自顾自往下说:“因为它自己进沙漠,找不到绿洲还会渴死的。”
申爸继续弱化:“嗯,对。”申爸不理他,继续以厚重的中音往下读:“体重减轻100千克.......”
大申对申爸不鸟儿自己的话,倒是毫不在意。他的小脑袋,稍一刺激,就不知道想到些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顺口就往出说,你要是不拦着或者加以弱化,他就叽里呱啦说个没完没了。不过,大申说出来就完了,他倒是对申爸的毫不为意毫不为意。
大申打断申爸说:“等一会儿。我去拿点橙汁儿吧。”后边几个字,大申正吞咽说的,申爸没听清,就不满地提高音量问:“拿什么?”
大申一边爬下沙发,一边也高声说:“橙汁儿!”就光着脚丫子,往冰箱跑,拿橙汁儿。
申爸高声对大申喊:“你把你那半瓶的拿来都喝掉啊!”大申马上接口:“我都喝掉啦!”
大申稀里哗啦地开冰箱,拿了瓶橙汁,一边走,一边不满地大声说:“真奇了怪嘞,”申爸接口道:“为什么?”大申接着说:“我上午看还有三.....我上午加上那瓶我喝了半拉的,还有四瓶。现在就剩两瓶了。”
申爸顺口说到:“被你老妈喝了呗。”
申妈在卧室听见了,赶紧澄清:“在冰箱侧门儿上呢。”大申:“啊。”申爸也忙不迭地打圆场:“啊,被你老妈放在冰箱侧门儿了。”
申爸决定回到主题上来。开始了没两分钟,已经被打乱得乱七八糟了。申爸决定从头开始读:“一望无际的荒漠里,阳光.....”大申专心地拧瓶盖,稀里哗啦地用牙齿撕橙汁瓶上的保护膜。申爸只好离开文章,提醒大申:“诶,你要认真听啊,记忆,然后好复述。”大申:“我要照着看。”
大申的思维四面八方,四散流淌。活跃倒是活跃了,注意力都被用来想乱七八糟的事情了,根本没用于文章本身。前边和大申读的时候,申爸注意到这种情况,就想了个法子:申爸读完,让大申复述。大申听到的文章,被随着四散流淌,全都化到脑海中,不见了。赶到要复述了,脑袋里根本聚集不会来散走的内容。复述不出来。申爸就让大申看着文章复述。
大申说“我要照着看”,就指这个。
大申不乐意复述,开始耍赖。流畅地:“既然你让我....”马上,一字一顿地重复强调:“你--让--我.....”接着,不容申爸插话,快速地:“你让我读的时候,不用复述。那给我吧。我读吧。”大申一边说,一边把意思用语音语调和重音,来强调。
申爸冷静地:“你读也得复述啊。”
大申激动起来:“既然我读也得复述,那刚才为什么没复述哇?”刚才,爷儿两个读《仙企鹅登陆》,由大申朗读,读完,申爸引导大申看着文章,把内容复述了两遍。
在申爸看来,那就是复述。可是在大申,那不过是自己的思维又流淌了两遍而已。不算复述,因为他根本就没一毫儿刻意去记住的意思。
申爸有恃无恐,提高音量:“刚才没复述?复述了两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2#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48:1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思维,天生都是发散的。但是,没有理性的加入,光“发散”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理性和逻辑是要靠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到达各自的高度。发散不需要。发散是自发的。发散,能散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环境。
造物的思路是:让一些孩子获得某种环境,把发散推到极处。然后,在其中选出一些,接受理性和逻辑,而达到理性逻辑与发散思维的平衡........  
发散的获得,不能dominate,因为根本dominate不了。爸爸妈妈只能通过改变环境,让孩子自身内部的机制起作用,自己获得发散的能力。理性和逻辑正相反。一个人,不经过教育和训练,是不可能达到很高的理性逻辑水平的。
没有教育和训练,理性和逻辑只能在自发的低水平上徘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48:45 | 只看该作者
mingming_mummy :
我们小时候,每家情况差别不大,孩子们散养着,从小就是彼此交流的
而现在,孩子们的联系在小的时候主要是 ...


明明妈,明明多大啦?上幼儿园吗?
[发帖际遇]: 大申爸 花了 1 金币 资助失学儿童,真是热心人啊,你也想试试帮助别人的快乐吗?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4#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50:02 | 只看该作者
做好该做的事情,剩下的事情交给上帝解决
mingming_mummy :
昨天爬完了申爸这栋楼,晚上又加班看了阿卡卡西的帖子,http://bbs.liyueer.com/forum.php?mod=viewthread& ...


呵呵,明明妈妈提了一些非常好的问题出来。
其实呢,这些问题在申爸的日常生活中,解释过无数次了。可是,似乎,在网上,还没有说过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5#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51:50 | 只看该作者
“汝果能持否”:也来说说华德福明明妈的问题,先放一下。等申爸说完美言妈那边的事情,回来接着写。

下面的,申爸的四层楼的文字是写给对华德福感兴趣,但非华德福家长看的。请华德福家长绕道,谢谢!
如果你绕道了,对你们好,对申爸也好。
要是不.......哎,这哪里是申爸左右得了的事,随它去吧。

话说,申爸那个啥,看《少林寺》。当年,这片子红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申爸看到这片子的时候,当是十四五岁吧,正是青春萌动之时。
最心碎的情节是那个老和尚,拿着把剃刀,给李连杰剃度,刮一刀,问一句:“戒荤腥,汝果能持否?”李连杰答:“弟子能持!”
刮一刀,问一句:“戒杀戮,汝果能持否?”李连杰答:“弟子能持!”
刮一刀,问一句:“戒女色,汝果能持否?”李连杰抬眼,正看到满眼泪痕的牧羊女,可怜巴巴地期望地看着他。李连杰的眼泪,一下子就上来了。哆嗦这嘴唇,说:“弟子.....”说不下去了。
可恶的老和尚,又厉声问:“戒女色,汝果能持否?”李连杰不答,只往牧羊女那边看。
可恨的老和尚,再厉声问:“戒女色,汝果能持否?”李连杰咬咬牙,下了决心:“弟子.....弟子能持!”
然后,痛苦地低下了头,镜头化入,李连杰和牧羊女在小溪边嬉闹,音乐声响起: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小溪,小溪水潺潺.......
心碎呀。碎了碎了。

话说,给申爸神文的那个朋友。
我说给申爸那神文,干嘛呢。感情,是她想把儿子送华德福。
没两天,打电话过来了,说了她的意图。问申爸岁华德福的看法,给个建议。
这个这个这个,申爸对华德福不了解,没看法。当然也没建议。
她不依不饶。申爸也觉得,多年的朋友.......就是看在孩子的面上,也得帮帮她。
于是,申爸就依着大家给申爸的地址,找幸福大观园还有豆瓣什么的,去“了解”华德福。
那个楼爬得申爸那个腻歪。其实呢,那只不过是些被用来当枪使的花粉和受害爸爸妈妈,在那里半真半假地编故事,娱乐而已。
想在那里找到华德福的真相,缘木求鱼。

申爸得去找高手,三言两语给申爸解释清楚,这个华德福的本质是啥。
大隐于市。那些出头露面,在外边儿吵吵得响的......就像申爸这样的.....其实不懂啥本质。真正的高人,是那些静静地蹲在旁边观察,从不吱声的主儿。申爸不高,但是懂得,在每个领域怎么把这样的高人找到。

可是这些家伙吧,也那啥,脾气怪怪的都。手机打不通,空号。申爸只有QQ。QQ不在线,申爸就给留了个言,等着。
昨儿上午,申爸的朋友又来电话催了。申爸没法子,只好上QQ,一看,嘿,这家伙还真在线。

那家伙牛X,不到二十分钟,申爸就明白华德福到底是咋回事了。
申爸明白了。关上QQ,不由得佩服史代纳,这厮,真的大牛。要是这厮还活着,申爸肯定要找他,哥儿俩喝两盅儿,好好聊聊天儿。

话说华德福。
这个教育呢,表面上,在中国.....别的国家,申爸不晓得哈......能招到孩子,原因在于,很多家长对应试的正统教育,心存恐惧。舍不得孩子。
这个申爸知道。可问题是,同样是对应试教育恐惧,还可以把孩子送私塾啊什么的,不一定华德福。
华德福呢,在教学上,坚持艺术化的方式,没有教材。这个申爸也知道。就是因为这个,骗子看到了机会,搞得跟传销似得。可是,这肯定不是史代纳的本意。中国能传销起来,是因为“德国造”,史代纳那个时候,爸爸妈妈接触的都是“德国造”,根本没传销的土壤和基础。至于有人要上当,那是他们活该,申爸一点儿不以为意。反倒是,这个艺术性,会吸引大批新潮妈妈。尤其是那个什么黄色娃娃之类。
可是吧,这个事情。华德福存在在这世界上,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它之所以能留存这么久,如果谁认为以前的华德福家长都是傻瓜,那肯定意味着世界上至少有一个傻瓜在。

申爸不满意于这些解释,继续追问本质。
那家伙见骗不过申爸,也就说了实话:“华德福是培养真正快乐的人的地方。华德福把孩子的教育分成三段,0~7、7~14、14~21,第一阶段发展意志力,第二阶段发展情感,第三阶段发展智力.....”
好了,不用再说了,申爸明白了。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关注,获得 1 威望,恭喜啦!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6#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52:15 | 只看该作者
解读和说明那啥,申爸来解读和说明,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牛人就是牛人,他知道告诉申爸什么,申爸就能明白了。
放下牛人不提,咱们专注于华德福的使命。
其实呢,那些爸爸妈妈不要埋怨华德福不告诉你它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人家已经明白无误地宣称了自己的使命:“培养真正快乐的人。”至于,读不懂这句话,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史代纳的问题。
申爸搞不清楚“快乐”是个怎么回事。申爸从来不琢磨这类问题,因为申爸深知,不管你是谁,你琢磨了快乐这件事情......琢磨明白琢磨不明白还是回事......那你就不快乐了。
申爸宁可不知道快乐而快乐地活着,也不为了知道快乐而不快乐地挨日子。

尽管申爸不知道快乐是什么,但却知道用什么法子可以快乐。
其实,也不是申爸发明的,老子说的,“民无欲”,“弱其心志”,“使民无知”。无知无欲无志,人就快乐了。
真的,申爸不开玩笑。
这是至理名言。
不信,看佛教的说法,戒嗔借痴借欲什么的......反正好多,申爸说不上来。申爸不擅长佛学的术语。
这是基础知识之一,先放这儿。

基础知识之二呢,大家要知道“入世”和“出世”是怎么回事。
谈到出世,一般人脑海里首先想到出家,当和尚。出家,当和尚,一般认为是出世。可事情也并不那么简单,还有鲁智深那样的花和尚。
事实上,不出家,也可以是出世的。
释迦摩尼就认为,人生就是苦难的根源。柏拉图也认为,身体是灵魂的监狱。有的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子,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子。所有这些看法都主张人应该从被物质败坏了的世界中解脱出来.......从释迦牟尼柏拉图的例子来看,今天遇到的什么“物质主义”,实在不是什么新东西。古已有之!.......一个人要想取得最高成就,就得抛弃社会,抛弃生命,才能取得最后的解脱。凡是有这样想法的人,都是出世的。
出不出世,实在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职业谋生手段等,没啥关系。

入世呢?怎么说?
入世的人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他们谈道德。因为觉得超越道德的价值无从谈起,不愿去探讨。
站在入世的立场上,出世的哲学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消极;站在出世的立场呢?入世的人过于实际,因此也就肤浅,市侩。它诚然积极,但是像走错路的人的快跑,跑得越快,错得越远。

基础知识之三呢,在于人的理性和世界观是什么时候发生和形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7#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53:00 | 只看该作者
接着说哈。

这个理性和世界观。
让申爸一下子明白的,就是在那句话“第二阶段发展情感”,这第二阶段,是指7~14岁。
按照一般说法,在7~14岁......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孩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孩子树立起理性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初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这是一个指南性的陈述,在不同的国家,不一样。好比在中国,这个陈述就是:培养孩子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初步建立辩证唯物的思维方式,学会科学地思考云云。

如果,在这个世界观建立的关键阶段,拿“情感”代替理性,那么,孩子还是会建立起世界观,只不过,是某种特殊的世界观。
理性是个什么东西?
科学精神是纯粹的理性基础的。以科学在目前的主流地位,如果华德福拿情感代替理性,那很容易被指“反科学”。
可是,那些指责华德福“反科学”的家长,实在不应该把孩子送到华德福。
在世界观建立的过程中,理性起了关键的作用。理性会让人们“反思”自身。通过这种反思,世界观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可是,走出这个年龄的孩子,总会带着某种世界观走出来的。如果,孩子的“理性”被刻意压低,用情感取而代之,那么,孩子就很容易不加批判地接受某种现成的世界观。

这就是华德福教育的精髓所在。

华德福很容易把一种不争、不智、不痴......的世界观植入孩子头脑中。
呵呵,还记得上面,老子和佛家是怎么说的么?

这样的人会快乐。爱,被爱;淡淡的,从容的,与世无争的快乐。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53:22 | 只看该作者
可是,且慢!

假如,孩子是一个孤儿,没有任何亲人,他从一幼儿园,就华德福。这孩子有福了。

现在,如果是你的孩子,那么,你要留意,你自己,将会是让孩子进天堂还是进地狱的决定者。

......看到身边所有别的孩子都识了字,能读能写,你的孩子还只能抱着黄娃娃,找你讲故事,满脸幸福样......
想到这,汝果能持否?
如果你不能,最好不要送孩子去华德福。因为在华德福,这一天早晚会来;

......看到身边的所有别的孩子,都谈论蝙蝠侠,植物大战的僵尸,飞虎小虎队还有查理九世。你的孩子独自孤零零地坐在一边,抱着他的黄娃娃,羡慕地看着,听着。他融不进去,别人也不理他........
看到这种情形,汝果能持否?
如果你不能,最好不要送孩子去华德福。因为在华德福,你的孩子总会是这个样子,除非他整天都跟同是华德福的孩子在一起,不迈出大门一步;
.......看到和你的孩子同时出生,左邻右舍的孩子,都忙着在中考,补习班,你的孩子.....十五岁的孩子.....抱着他的黄娃娃,幸福地腻在你的脚边,快乐地看着熊宝宝的艺术的图画.......
看到这种情形,汝果能持否?
如果你不能,最好不要送孩子去华德福。因为在华德福,你的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如果你认为这正是你追求的,例外.....
......看到你的孩子,走出大门,快乐地跨上他的自行车,慢慢地顶着大风往前骑。而别的左邻右舍的孩子,早已经启动汽车,打开空调,在温暖的车里,一溜烟没影了.....
看到这种情形,汝果能持否?
如果你不能,最好不要送孩子去华德福。因为......

当然,有不少爸爸妈妈,觉得上述无所谓。能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上述那些,把孩子换成你自己。汝果能持否?

要是上述所有问题,你的答案都是“能持”。
恭喜你。
你找到了最适合于你的教育方式。
如果有哪一个不能,那申爸劝你慎重。当然,最后的决定还得你自己做。

华德福,确实是能够造就快乐的人的教育体系。不怪它能够活得这么长久。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

子非鱼。
你可以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但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世界上,确实可能有人生的目标就是快乐的人。除了快乐,别的都无所谓。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的人。他们是真诚的。我们觉得受不了的事情,在他们那里,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他们找到了华德福,这是他们的造化,也是他们的孩子的造化。
你如果不了解华德福的本质,也就算了。如果了解了,那么,最好不要去骚扰他们。保留一块安静的角落,给他们生活自己的生活。
任何人都可以宣讲自己的观念,但是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粗暴地干涉别人内心世界。

去华德福是他们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
是故,这篇文是写给那些打算送孩子去华德福的爸爸妈妈们看的。
也仅仅是给他们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9#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55:0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这样可不太好哦哦哦.....妈妈们,爸爸们,大家这样可不太好。

申爸光顾着说华德福了,没顾上看爸爸妈妈们今天的往来回帖。
mingming_mummy在2376#里,不过是小心地、礼貌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早来的爸爸妈妈抱团儿的暗讽,这可不好。

我们需要知道,我们认同申爸提到的那些经典,但不是所有人都读过,也同样认同那些经典的。当然,申爸觉得,mingming_mummy似乎没有读过那些书。但这不是mingming_mummy的错儿。咱们这些人,以前有谁又对那些经典很熟悉呢?
咱们都在学习。

不过,mingming_mummy,申爸觉得,爸爸妈妈们说得也有道理,值得你去尝试一下。申爸推荐的那些书,资料,孩子们很乐意接受,确实让人吃惊.....本来以为这么小的孩子,本不会要这些东西的,可事实不是这样。
申爸建议mingming_mummy找一两种,给孩子试试。咱们大人不管怎么觉得,毕竟是大人的事情。教育好孩子,归根结蒂,还是要看孩子。

说穿了,BB妈的话是底线:那些又不是什么不好的书,就是没用,给孩子试试,又能损失什么呢?
教育孩子,归根结蒂,是要去做的。

那啥,前边申爸刚开了个头的帖子,本不是想写这个话题的。申爸是想写孩子的玩伴和接地气的事情。
可惜,今天写不动了。这华福德累得申爸胸口疼,明天再写吧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大申爸 头上,大申爸 赚了 1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0#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09:22:05 | 只看该作者
景硕妈 发表于 2013-11-27 17:53
昨天晚上忘了读到哪里了,我就在那里翻来翻去,说读到哪了?他说你读一句我听听,我就读了几句,他说这个听了,又翻到一章又读,他说这个没听。我确实很吃惊,就从没读的地方开始。不过读的时候他提了一个要求,说我一边看铠甲勇士(一本图画书)你一边读就行,我能听见。我也没阻止他,就这样读了四五两章,睡觉比较快。



景硕妈妈,景硕现在就是最佳的状态。听故事,一边听,一边玩儿自己的;听天书,一边听,一边看自己的书。你都不知道读到哪里了,可他记得。说好听,但说不出哪里好听,听的天书,目前.....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样.....看不出对孩子有任何影响。
等到孩子长大,到了自己能够读天书的年龄.....论语是9岁,老子怎么也得到13岁以后了,这颗“天书”的闲棋,会起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景硕要听《神奇校车》,就让孩子尽情地听。总有一天,会听腻的。到时候再换。景硕妈不用着急,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给景硕来听故事呢。

那啥,轩轩妈,忽然想起来,把《离骚》、《九歌》、《汉乐府·国风》、李白的《蜀道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木兰辞》、贾谊的《过秦论》、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放到天书名单里面去吧。应该还有几篇,申爸一时想不起,等想起来,再加。申爸一直觉得,大申的天书少了点儿什么,今天才想起来,少了这些文章。

米爸,那啥,现在,至少三个孩子(大申,怡和景硕),已经表现出“天书敏感期”了。申爸当初的感觉是对的:所有的孩子,都能引导出天书敏感期......但问题是,目前不知道这个敏感期是怎么引导出来的。关于这个引导,米爸有啥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9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2 13:15 , Processed in 0.081558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