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551#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20:28 | 只看该作者
大申抽空儿,给自己炒了一小盘辣子兔接着写哈,大申的阅读。
话说,大申开始自主阅读,申爸因自己没有任何想法....把大申引向愉悦性阅读的想法.....而焦急。
没想法就没想法吧,反正,先让大申读着。读什么呢?读那些尽管不是在策略规划之中,但也不错不了的书。

历史。
申爸选了吴姐姐讲历史,买回来,一大堆。大申不要。坚决不要。
哎呀!这个事情,不对啊。大申那么喜欢听上下五千年,对于和上下五千年的主题相近,但叙述不同的书,应该高高兴兴接受才对.....可是,大申确实不接受。威逼利诱,只看了三五十页,就扔一边,不看了。
按照申爸自己的感受,选书是按照主题来的。只要自己现在对某个主题感兴趣,这个主题下面所有质量好的书,都想读。
大申不是这样。
申爸就再试。
既然不要吴姐姐,那林汉达如何?
也不要。
申爸急了,找来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字稿。一模一样的,一个字儿都不差。
申爸给大申文字稿。
大申看了一眼,扔到一边。跑过去,把Nano打开,找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开始播放。
然后,舒服地坐到沙发上,拿起一本他小时候的科学书,认真地看起来。就想以前听故事的时候一模一样,只不过,这回是看字,不只是读图了。
大申经过哈利·波特的磨练,阅读文字,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这是咋回事?
在大申的头脑里,似乎.....把资料分成两类。一类是听的;一类是读的。尽管读字的技能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但听类的资料,大申坚决不读其文稿......听的就是听的。
很明显的事情,同样内容的东西,当孩子聆听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没有问题的时候,孩子能听的,不能读。
在这个意义上,聆听并不等于阅读。
似乎....好像.....孩子的大脑,用不同的机制,来处理听进来的信息和读进来的信息。
大申听什么,大家已经知道了。
那么,大申读什么?
原则上来讲,大申读儿童读物。比如说,假设有《基督山伯爵》的有声书,大申听《基督山伯爵》,这肯定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大申读《基督山伯爵》的简易读物,拼音版也好,简写版也好,大申都没问题,喜欢读。可是,当申爸把上海译文版的《基督山伯爵》借回来,无论如何,大申不读。
书的形式对孩子选择什么读物来读,至关重要。
邪性了。
看来,那些垃圾简易读物,不是没有存在的必要。
大申读什么呢?你把出版总署推荐给青少年的阅读书目拿来,那些适龄的读物,大申都喜欢读。当然,要是那些读物有有声书,大申听那些有声书,肯定没问题。大申的聆听能力已经让他喜欢听任何东西。

很明显,大申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接收进来的信息,申爸借用康德的分类方法,把大申处理听进来的信息的方式,称作感性的;把处理读进来的方式,称作知性的。
对于理性的书,不论其形式是什么,大申都不要。

现在,可以回馈美言妈的问题了。
美言妈强调的一个核心,就是要给适合孩子发展水平的资料。
从大脑的知性处理角度来说,美言妈完全正确。不管申爸如何努力,也不能让大申超越其知性发展阶段,去阅读更高层次的书。

可是,申爸要强调的,不是知性这条发展路线。
在孩子五岁开始,一直到八岁,这四年的时间里,孩子的思维发展,长出了一个杈。这个杈从知性发展的主干上萌芽,也可以长得枝繁叶茂,甚至,在枝杈最繁荣的时候,长得比知性的主干都粗壮。可是,不管枝杈怎么疯长,枝杈就是枝杈,它不是主干。等过了7.5岁之后,这枝杈开始收缩,逐渐钻回到知性的主干里面去,消失,不见了。

哈利·波特有声书也好,儒勒·凡尔纳也好,各种天书,什么什么也好,这些东西本身,在大申九岁的时候,全都看不出对大申有什么影响。这些东西,不过是一小盘辣子兔里面的辣椒而已。调味品来的。

大申留下的,只是辣子兔里面那少少一些儿兔肉。这些兔肉,沾上了浓烈的已经丢掉的那些辣椒的气味。

在知性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大申忙里偷闲,给自己炒了一小盘辣子兔。

那么,那些具有浓烈气味的兔肉,在大申那里,又起了什么作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21:21 | 只看该作者
米米爸爸 :
5)扼杀想像力和专注力
想象、创造和幻想大不同:
想象,是现有基础上组合,重组以前没有的东西,有真实基础;
创造,在现有的基础上创造,也有真实基础;
幻想,没有真实基础,不利孩子的发展。
8、0-6岁,不要问孩子为什么。如果问了,孩子会随便给个答案。
...



米的幼儿园,超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22:01 | 只看该作者
duducurl :
最近我在李中莹的NLP亲子关系法里看到的一种提法可能与申爸说的这种情况有某种关系,那就是学习模式分为内 ...


呵呵,现象都是同一个。
这现象如此明显强烈,应该很多人都觉察到,并且试图给予理解和解释的。

不过,大家用的术语不一样。申爸比较倾向于“正统的”术语体系,采信目前公认的哲学体系和科学体系里面的术语来解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4#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23:36 | 只看该作者
duducurl:
最近我在李中莹的NLP亲子关系法里看到的一种提法可能与申爸说的这种情况有某种关系,那就是学习模式分为内 ...



哦,对了,嘟嘟妈妈,李中莹在他的书里,提没提到,如何启动孩子的内视觉、内感觉和内听觉,来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申爸是指那种明确的毫无含糊的建议。作者指出,只要这么做,就能怎么怎么样。
要是给出的是修炼那种,就算了。修炼都是没搞清楚充要条件,觉得差不多,就胡干,干对了,就证明自己的法子灵,干得不对,就说你的心不诚.........修炼地没用,不要。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财神路过,得到 5 金币,愉快的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5#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39:26 | 只看该作者
1009921868 :
大申爸,因为今年前几个月,女儿看动画片比较多一点儿,现在不给她看了,她还是有点儿想看.我想在寒假安排给她看 ...



汝岷妈妈,看蓝精灵吧。大申当年就是看这部动画片的。是电视剧版的,很长。上个世纪,广东电视台曾经引进过,就是“在那海的那边山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那部动画片的英文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6#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40:16 | 只看该作者
上海菁爸 :
唉,这老胳膊老腿的,又整日被烟熏,楼是爬不动了,索性儿不爬。申爸太坏,到处挖坑,总喜欢让人去爬,从不 ...


诶诶诶,菁爸菁爸。那啥,这说话得讲良心不是?哪里是申爸喜欢盖高楼来的?这不是说的事情忒复杂,说到现在,也说不明白么......连米爸和美心妈都不明白,申爸算是没指望了。
那啥,菁爸你好好儿说说你的四个C,申爸忙去啦.......

我就不信,我说不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40:56 | 只看该作者
爱无言 :
美言妈:大申对你的威逼利诱不接受,我看的挺高兴!哈!
申爸,看过《卡尔威特的教育》吧?卡尔威特还有好多小孩子完全可以在很小的年龄知性处理成人的书籍。大申现在不看这些书籍,是他潜意识里有着成为自己的力量,当然这也是你潜意识里允许他做的。你就偷着乐吧。
这也是前面我一再强调你家的情况,你和大申妈给孩子提供的其他的那几点最重要的东西。没有这些,有些乖孩子可会在很小的年龄配合父母去做任何父母想让他们做的,看成人书籍有什么问题啊,成为天才都没问题。
但孩子长大了以后的痛苦呢? 卡尔威特后面的人生呢? 当然也许不听不成为天才,长大后人生也会痛苦,好歹卡尔威特还是名校教授呢,这我就无话可说了。

米米爸爸:这一点,和美言妈同感,不觉得卡尔威特长大了多好。而且,当时营销的时候,有一句话,说是根据哈佛图书馆馆藏孤本翻译云云。既然很好,又是教育这个代代有无数人关心的话题,成为孤本没人看,显然,其价值可疑。




这两个坏人,一唱一和的,净和申爸做对。
不过,也是,申爸到老也没把事情说明白。刚才,申爸忽然想明白了,以前吧,申爸说的方式不对头。
编完了辣子鸡的故事,申爸信心大增。这回,用编故事的方式,说。
估计,只能有这种方式,才能把事情说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41:53 | 只看该作者
zlinging :
申爸布置的任务,我现在来完成。
我根据自己家孩子的情况列出了阶段性的计划,各位妈妈参考下就好了,这个 ...


轩轩妈,关于《三国演义》,是这样的。
1、如果爸爸妈妈自己特别喜欢三国,又想把三国给到孩子,就像轩妈于《红楼梦》那样,三国就特殊,什么时候给孩子,随爸爸妈妈的意愿,不必理会这里的建议;
2、对于从来没有刻意给过有声读物,也没有读过天书,现在已经上了小学的孩子。给三国演义评书。评书完了,可以给原著的朗读。这主要是考虑到,第一,孩子可能还没有聆听的习惯;第二,孩子没有很多时间来听故事了。用评书来培养聆听习惯,同时,这部小说也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亦是,这小说可以引导孩子去百家讲坛。这是一箭几只雕的勾当;
3、百家讲坛在孩子8岁半以后,最好9岁再给。就像现在大申这么大再给。对于已经上小学了,已经八九岁的孩子,他们没有聆听习惯的话,能否接受百家讲坛,申爸很疑惑;
4、对于还在幼儿园的小孩子......目前跟着这份指南走的孩子,申爸不建议给《三国演义》。等到孩子8岁,直接给三国原著,然后直接去百家讲坛。用不着那么麻烦。或者,不给三国演义,直接去百家讲坛就可以了。
《三国演义》,不管是评书还是原著朗读,对于大申而言,就是一个娱乐的资料。申爸到现在也不肯给.....娱乐么,什么时候给都行。

一份资料,是娱乐的还是愉悦的,是天书还是亲子阅读的资料,不是固定不变的。娱乐的还是愉悦的,天书还是什么,都是相对的概念,取决于孩子的年龄、以前聆听或者阅读的情况.....这是不叫难理解的部分。




[发帖际遇]: 大申爸 文章写得好,得到了新儿教神秘人物奖励 5 金币,太好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9#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42:16 | 只看该作者
说有一个书院。
有一天,有个人,撞上门来,跟知事死缠烂磨,要求能够借地方歇息。
知事不敢做主,又被缠得过不去了,就找到书院教事主持来请示。
教事主持说:“我们这里是书院,读书人做学问的地方。想歇脚,请他到客栈去。”
知事回来跟那人说了,那人便道:“我也是读书人,秀才,也会做学问!”
于是又缠。
知事缠不过,就又来和教事主持请示,说:“那个人也是学问的,还是秀才呢!”
教事主持便说:“你拿论语去给他,他要是能读,才收留歇息。要是不能,赶出去吧。”
过了一会儿,知事跑了回来,大惊失色,道:“那人轻蔑地那手掂量了下论语,说:‘不够!不够!’”
教事主持听了,也觉得诧异,说:“此人的学问有这么好?那好,把中庸孟子也拿去,让他读读。”停了下,补充道:“此人一定饱读诗书,经对他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顺便,把庄子老子也拿去,试试看。”
须臾,知事又跑回来,气喘吁吁地说:“那人把书摞在一块儿,拿手比量了一下,说:‘太矮!太矮!’”
教事主持听了,也大惊失色,道:“此人竟有如此学问!经子都不在话下。让我去当面请教!”临走,还不忘抱着一大摞资治通鉴,准备亲测那人的学问深浅。

那人见教事主持抱着一大摞书来了,高兴的跑将上来,掂起一小摞,和刚才的书摞在一起。用手比量了一下,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和衣躺下,枕着那摞书,睡着了。


书呢,当然是用来看的。可没人说不能拿来当枕头枕。
那人当枕头枕的时候,枕的是书的高度。管它什么经史子集,只要有高度,撑住脑袋,就行。
成人的故事天书呢,当然是用来理解大意,汲取思想,学习知识,知性处理的。可没人说不能拿来当一个词汇串来听。
孩子当词汇串来听的时候,用的只是里面的词汇。管它是童话故事学术论文还是论语圣经,它们肯定都是由词汇构成的,由词汇构成的就听,那孩子自然给什么听什么了。

但孩子的大脑,在适当的年龄,本能地处理过足够多的词汇之后,在智力层面表现出来的结果,十分惊人。下面接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0#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8:45:09 | 只看该作者
uducurl :
已经看到一个内视觉的培养案例,是通过家长和孩子比记忆力的游戏来开发的。后来,孩子可以凭借在心中创建图像,声音,动作等方式——书上的原话是“放电影”的方式,来记住不同的东西。 ...



这是一些思维技巧,形象思维。用形象思维,来辅助记忆。思维导图比这个根深刻一些。嘟嘟妈瞧瞧,他后来还说了些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2 12:06 , Processed in 0.105875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