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511#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2:00:06 | 只看该作者
再详细说一遍


这个聆听,申爸一直没说清楚,再详细说一遍。

孩子在五岁以后,他的神经系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一个天赋能力,可以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听有声读物。
孩子的这种聆听,更准确地可以说成是,孩子为自己的智力发展,在周边的环境中吸取养料。这养料就是有声读物中蕴含的词汇。
既然是这样,原则上,给孩子听的有声读物,只要是由词汇构成的,就可以。不必考虑“深浅”的问题。艰深的有声读物,也是由词汇构成的,浅显的有声读物,也是由词汇构成的。既然孩子听词汇,“艰深”的也好,“浅显”的也好,就没什么区别。

准确地说,我们的宝宝们有两种聆听。
一种是亲子互动式的聆听,重在培养亲子之间的亲昵感情,重在互动。孩子要提问,对答,复述什么的。亲子互动式的聆听,要求孩子专注。听就是听,不要同时做别的事情。
申爸说的聆听,是另一种聆听。这种聆听是单向的。音响中就放着故事,孩子该干什么干什么,大人也该干什么干什么,就当故事不存在。这种为了智力建构提供养料的聆听。唯一的要求是大人不要破坏聆听的氛围:不要去问孩子听了没有?听懂没有?有什么问题没有......任何试图从孩子聆听时获得孩子是否真的听了的努力,都是在破坏聆听的氛围。

那......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听了呢?看晚上入睡速度。如果孩子确实听了,听了很长时间,晚上道过晚安,孩子的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立竿见影。
如果你放了故事,孩子没有表示反对、不要,孩子晚上又折腾,久久不入睡,那只能意味着一件事情:大人破坏了孩子的聆听状态。这需要大人调整:一定要当做完全没有这么回事一样。

这种聆听,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听!爸爸妈妈完全无法从孩子口中,得到是否听了的确证。一旦孩子开口评价是否听了,那孩子就不在状态.......

爸爸妈妈们把这件事情想得太复杂了,惴惴不安,适得其反。
只要孩子不反对,就让音箱播放着有声故事.......就这么简单点儿事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2:02:14 | 只看该作者
小精豆:
说说茗峰的情况吧,这两天我有点沮丧,《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只听了一遍(51集),又开始听《小熊温尼 ...



茗峰妈有点儿着急啦。莫着急。
茗峰还太小。大申听夏洛的网,也是到了五岁十个月的时候才勉强开听。在此之前,只听睡前小故事,稍复杂点儿的故事,就不要。
茗峰才五岁。不要小看这十个月,孩子小的时候,差一个月都差得很多呢。

再给茗峰听听孙敬修的故事,看看孩子喜欢不。

[发帖际遇]: 热情好客的 大申爸 花了 2 金币 请坛友去旅游,有想去的吗,快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22:11:08 | 只看该作者
人有病 天知否(十三):科学知识与辣子兔里的辣椒

申爸呢,打小从农村长大,没见过什么世面。
都大学毕业好几年了,才第一次见到辣子鸡这道菜。其实,回想起来,第一次见的,不是辣子鸡,而是辣子兔。
服务员端上来一巨大盘子,申爸一看,天哪,红彤彤,全是辣椒!申爸不明所以,这辣椒,怎么吃?
人家会吃的人带头,用筷子在辣椒堆里扒拉,刨。刨里面黑乎乎的小兔肉粒吃。
申爸才明白,原来,吃这道菜,是得刨的。
别看刨出来的兔肉小粒,黑乎乎的,粘着辣椒末,其貌不扬,可味道鲜美,赞极了。
一大盘子辣子兔,其实全是辣椒,兔肉没多少。刨一会儿,刨完了。
辣子兔的盘盘太大了,放在餐桌上害事。既然肉刨完了,服务员就过来,把盘子撤下去。
申爸眼睛盯着仍是满满的盘子,脑袋随着服务员转,口里不自觉地说:“这么多辣椒,还要吗?”显得特没见过世面。
朋友们嘻嘻哈哈地笑申爸:“那个,怎么能再要呢?用完了,就扔了。”
啊?这就扔啦!那么多辣椒,多可惜啊。申爸就想。
以后,每一次吃辣子鸡辣子兔什么的,申爸就想,这么多辣椒,多可惜啊。
后来,这可惜也延伸到了水煮鱼里面的辣椒。

人的成长,也是一样。
大申能够说出那么多有关飞鱼的事情,大人听了,觉得很新奇。说到底,大申说出来的,不过是满盘辣椒里的几小块兔肉而已。和辣子兔一样,大申的话,也极度鲜美,味道超赞。

辣子兔里面的辣椒,其实是不吃的。放那么多辣椒,是当调料用的,借味儿。那些兔肉,只有焖在大量的辣椒里面,才变成鲜美好吃的辣子兔的。
大申看了很多很多科学书。这些科学书里面的科学知识,其实和辣椒一样,都是调味品,不是用来吃的。
食客把辣子兔里面的兔肉刨完了,剩下的辣椒,也就没用了。
大申的科学知识,涌现出大申的智力之后,大申把形成的智力拿来有用,剩下的科学知识,也就没用了。

学校教育,教的内容,就是那些科学知识。
这些科学知识不过是调味品,其本身没用。
可是,要是没有这些调味品,就做不出鲜美超赞的辣子兔。

很多人.....差不多上所有人......都没有明白调味品的作用,以为那红彤彤的辣椒,是用来吃的,于是,在论证学校学习有用的时候,就拼命地论证那些辣椒如何可以吃。
被辣过的人,一听,就知道是扯淡:你自己想想,你日常的工作,有多少用到了你学过的那些科学知识?论证者不吱声了。诚实地说,他自己的日常工作,确实也用不到一丁点儿那些学过的科学知识。可是,不死心,想了想,就又论证说,你看人家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要是没有学校学的数学知识,能发现相对论吗?反对者一听,似乎也有道理.....可是,总觉得,这爱因斯坦伟不伟大,管我屁事?
就这么鸡同鸭讲,一直讲不到一块儿去。
他们都忽略了藏在红彤彤的辣椒底下的小兔肉粒。
为了烹饪好那些小兔肉粒,才是弄这么多辣椒到菜里的原因。辣椒本身不是菜,不能吃。

孩子的兔肉粒,就是智力。
智力是焖在大量的科学知识里面,才让孩子的思维变得愈加伶俐鲜活的。
确实,谁的日常工作中,都用不到学校学的那些科学知识。可是,那些科学知识窜出的味儿,不止在每个人的工作里,在每个人的生活里,也都闻得到。
那味儿,就沾在智力上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4#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22:11:35 | 只看该作者
人有病 天知否(十四):科学知识是必须的吗不是。
在人类中,智力良好的人,哪个世代都有。在科学知识体系形成之前,智力良好的人,也不少见。他们的智力,显然没有沾着“科学”味儿。
那你干嘛为什么非要给孩子看科学书啊?
申爸一直在讲,通向顶峰的路,从来不止一条。申爸说看科学书,不过是因为“这条路肯定走得通”,仅此而已。至于其它的路,有没有?肯定是有的。至于那个家长找来给孩子走的路,走不走得通,目前还不知道。
即便还有人找到路,走通了,那么,申爸觉得,科学知识这条路,恐怕还是最直最平坦最近的路。
为什么呢?
首先,科学知识的周备性。
前边说过,孩子最终形成自己的判断,是有一个过程的。这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在逻辑上连在一起的信息,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的信息,都不可能。
科学体系因其周备性,在其划定的范围之内,提供任何角度,任何线索的周备信息。
孩子的智力要建构,要练习。练习呢,得有足够多的习题。科学体系天然会给孩子提供足够多高质量的习题,让孩子想怎么练就怎么练,想练多少就练多少。
哦,对了,顺便说一下,和科学体系有相当地位的,还有哪些体系。这很重要哦....
那是相当地多:世俗人伦体系、佛教体系、基督教体系、伊斯兰教体系、儒家体系、道家体系、语言训诂体系、自然感知觉体系、华德福体系.......甚至,什么什么鬼功,就是老往人民币上印字那个,也是一个体系.....多不胜数。
不管是谁,他想让孩子建构起一个良好的智力,就必须选择一个体系。这都不明白,在各体系乱走,美曰:保持孩子的多样性的爸爸妈妈,最后肯定会得到一个多样性的孩子,就是智力不怎么着。
申爸这么一说,有人可能看明白了:哈哈,申爸,你别装神弄鬼了!你不是就是在说世界观吗?
啊,对呀。爸爸妈妈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世界观,智力就自己从这个世界观里建构起来了。建构起来的智力的水平和世界观的周备性正相关。
其次呢,体系的主流性。
今天,即便是最坚定的反智主义者,也承认,科学占主导地位。
主流性保证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受到刺激,进行思考。你很难想象,一个建构伊斯兰教体系的孩子,走在北京的大街上,他一天会遇到多少引发他深入思考的事情。可是,同样一个孩子,走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上,就完全不一样了。
笃信犹太教的犹太人,为什么那么抱团扎堆?就是这个原因。
于申爸而言,什么佛教体系、基督教体系、伊斯兰教体系、儒家体系、道家体系、语言训诂体系、自然感知觉体系、华德福体系.......统统不在考虑范畴之内。
申爸只考虑两个范畴,一个是科学体系,另一个是世俗人伦体系。
对于刚开始的孩子,儒勒·凡尔纳、神奇校车、可怕的科学,这些是科学体系的资料,《论语》是世俗人伦体系的最高经典。
到了这儿,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申爸一直强调儒勒·凡尔纳、神奇校车、可怕的科学反复听,反复看。一百来本《可怕的科学》,“如果经济允许,全买”。你可以理解,为什么申爸一直在建议再建议: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华文化基础教材》。后者就是《论语》,四书。
最后呢,体系的“非断头”性。
这个很重要,单独拿出来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22:12:23 | 只看该作者
人有病 天知否(十五):走路不走断头路,行船不行险恶滩(之一)
哎呀,这个事情,它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么。
申爸怎么也想不到,这也会是问题。
可是,这怎么就不会是问题?

孩子五岁了,绘本为什么要都收起来?
这个问题,实在把申爸给问烦了。

绘本妈妈们,你们自己回想一下,体会一下:
在绘本妈妈们很小的时候,那是个粉红色的世界。地上都是绿草,弯弯的月亮永远挂在天上,闪烁的是美丽的星星,风总是和暖的,雨全是细润的,花总是开放的,水总是温柔的.....
可是,在绘本妈妈有了孩子之前,绘本妈妈自己回忆一下,你有多长时间没有想过绿绿的草地弯弯的月亮了?
绘本妈妈得生活,得上班,得做家务,得学习考证.......
这些,多么枯燥,多么无趣,多么不得不啊。

申爸觉得呢,上班,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往往啊,走在上班的路上,都觉得自己的步子太慢,恨不得马上飞进办公室,好开始有意思的工作。考证,难吗?好长时间没有坐进教室学习啦!听听老师讲课,看看同学睡觉,想想别人提出的又愚蠢又聪明的问题,多惬意的事情啊!学完了,考个证。没进考场之前,申爸就知道自己的那个证是跑不掉,没问题的。考个试,不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么?好长时间没考试了......
你这个事情,上班考试做家务,你高高兴兴,觉得很有意思,也是做;你愁眉苦脸,觉得很没意思,也得做。
为啥不高高兴兴地做呢?

申爸觉得吧,这是心态的问题。
可是,后来,申爸仔细观察那些愁眉苦脸的人,发现,这固然表现为心态的问题,可是心态,它后面还有什么原因,决定了愁眉苦脸心态。那个原因不解决,心态调整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6#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22:45:14 | 只看该作者
lwxwyw :
申爸,我想问一下,那个《老子今注今译》后面的历代老子著书评介,有附录一到五,这个需要读吗?我家昨 ...



应该不需要。现在,读一遍《老子今注今译》,就足够了。读多了,也没啥用处。哦,对了,怡妈,你家读得这样快,可以考虑把卞之琳译《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和罗念生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买回来,读完了《论语》,读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7#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22:46:42 | 只看该作者
lwxwyw :
申爸,您上次推荐我买了《 阿西莫夫科学指南》,我打算《论语》读完了再读这个《阿西莫夫》,我想问一下: ...


第一,把读天书的时间加长,多吃十几二十分钟孩子听故事、做游戏的时间,值得。这个天书很重要很重要。要是不重要,米爸不会日夜思服,念念不忘的。米爸那眼力,那思维的缜密性,没的挑;至于天书为啥重要,“人有病 天知否”还在进展,到时候,申爸就说了;
第二,《论语》不需要读第二遍。是目前不需要。老子、论语重要,肯定要读第二遍,不过,不是现在,是一年以后。怡妈自己记得,申爸到时候肯定记不得。
第三,把读天书的时间分成两段:一段读阿西莫夫,一段读论语。也就是说,科学的主题的天书,永远占一段,剩下的,读其他主题的天书。
事实上,大申的天书时间,被申爸切成了三段.....
怡妈不怕没书读,申爸这里有的是,要多少,有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8#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22:47:04 | 只看该作者
lwxwyw :
申爸,您上次推荐我买了《 阿西莫夫科学指南》,我打算《论语》读完了再读这个《阿西莫夫》,我想问一下 ...



至于《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现在就不必给怡读了。目前就读杨伯峻就行。《中华文化基础教材》在怡九岁整的时候,读给她听.....或者,到时候,她自己看,也行。
《中华文化基础教材》比较浅显,是真正用来“理解”,让孩子“掌握”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9#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22:47:32 | 只看该作者
yunyal :
我家姑娘还在听袁阔成的三国,从69回听到220多了,其实有很多可能就是在那边放着她干别的事情去了也没在听,做作业也爱放着,不过我观察好像也不影响她写作业。 ...



不过,说真的,申爸不主张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听故事。
确实,孩子可以分心二用,现在能一边写作业,一边听故事,两不耽误。

可是,这个分心二用的能力,早晚会消失的。到了那个时候,写作业听故事已经成了习惯,就麻烦了。
把故事关掉,专心写作业,不是为了眼下,而是着眼将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0#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23:00:58 | 只看该作者
ananjingyuan :
申爸,有加入的方法吗?怎么才能找到啊?


QQ群 445778206 群名字叫做 5.5-7.5岁孩子思维发展。

那啥,怡妈,能把群号放在你的签名里吗?有妈妈要加入,比较容易找到。

点评

我是,小乖乖,你好,已分享。每天QQ群和微信都会有直播讲课和重播,可以进去看看。  发表于 2015-5-28 00:02
大申爸,你好。你的点评内容过长,看到“2014小学一年:”后面的内容就看不到了,能否以发帖的形式把qq号码分享一下呢,谢谢!  发表于 2015-5-22 07:52
QQ群:总群:293220013(加群验证备注:用一句话描述“伴随聆听”)。分群:0-5.5孩子健康成长:318996652,5.5-7.5孩子思维发展:445778206,2016小学一年:192395302,2015小学一年:206314097,2014小学一年:...  发表于 2015-5-21 23:07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开宝箱,分到了 1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2 13:43 , Processed in 0.084492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