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501#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1:46:14 | 只看该作者
人有病 天知否(十):“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句话有非常的争议。就因为有那么大的争议,才说明,这句话肯定是切中了某种本质。要是一句废话,不会有人去更加废话。

人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才有意义。
既然是过程,不是一个存在的切面,那么,一头一尾非常重要。
人是怎么来的,人是怎么走的。
这就是头和尾。
头和尾,在客观上是怎么回事,孩子搞清楚了,他就以自己为尺度,建立起了观察世界的框架。
这个框架非常重要。

早上,大申在吃煮鸡蛋。
申爸从厨房出来,发现大申根本没吃,而是在扒鸡蛋黄。掰成一个个小碎块,弄得满桌子都是。
“你干嘛呢?”申爸不满地问大申。
“爸爸,我怎么找不着精子?”大申一边皱着眉,继续扒蛋黄,一边不满地说。
申妈走过来,接着话茬说:“这个鸡蛋是从养鸡场出来的,那里没有公鸡,所以鸡蛋都是没受精的。你找不到精子。赶紧吃饭。”
大申知道,要是没有公鸡的话,就没有精子。也就把碎蛋黄收了,开始吃饭。

家长们带着孩子去延庆玩儿。一些家长在和农家院谈住宿的价格,孩子们四散开,找自己感兴趣的玩儿。
马路下边就是水沟。那里吸引孩子们,大家蹲在水沟旁边,看水里有什么。
水里有一只小蝌蚪,摆动着小尾巴在游。
孩子们高声喊:“蝌蚪!蝌蚪!”
大申大声说:“快看,蝌蚪!跟精子似得。”
身边的大人马上变了脸色,都不做声了,看着大申。
大申跟没事儿人儿似得,抓起一根枯树枝,去捅蝌蚪。申爸接口道:“嗯,确实和精子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1:47:19 | 只看该作者
大申在看个什么纪录片。
屏幕上,计算机动画在演示,水螅的一个枝芽掉下来之后,如何长成一个完整的水螅。
这是无性生殖。
大申看完了:“水螅很低级,”他评价道。
“为什么水螅低级?”申爸转过身,问大申。
大申:“你想啊,它连卵都不会生,掰下来一块儿,就活了,还不低级?”

清晨。雨过天晴。
申爸和大申去上学。天气清爽宜人,大申高高兴兴地踩水坑,跟在申爸身后连蹦带跳地走。
大申发现了水坑里有一条蚯蚓。
大申来了兴致,找个小树枝,把蚯蚓扒拉到干的地方。
然后,大申拿小树枝,把蚯蚓切成两段。
快迟到了,申爸不耐烦,不住地催大申快点儿走。
大申切完了,把两段蚯蚓都挑到草坪上去,说:“看看,还是我好吧?我让你再生出一条蚯蚓。”
申爸好奇:“你怎么知道,把蚯蚓切成两半,蚯蚓都会活的?”
大申不回答。他想不起来是怎么知道的了。这个,似乎是申爸告诉过他的。也许,是从哪本书上看来的。
大申不回答申爸的问题,反倒问自己的问题:“蚯蚓产卵吗?”
申爸:“当然产卵。”
大申:“哦.....那,它比水螅高级。”
申爸:“为啥?”
大申:“产卵的,就比不产卵的高级。你看,树,低级,只能掰个芽,栽活了,不产卵,也不会动。树最低级。”
申爸知道树最低级。可大申是怎么知道这个的呢?这一定不是某本书上直接写着的。任何一本书都不会这么写,写这种综合性的知识。书本只能写某些片段:讲进化论的说动物比植物高级;讲动物的书说卵生动物比单性繁殖动物高级如此这般。
要讲出这种综合性的知识,只能靠孩子自己把这些知识综合起来。

大申在看BBC的Life。
屏幕上,一群待产的雌飞鱼,找到了一根漂浮在海上的棕榈树枝。飞鱼们亟不可待地冲上去产卵。产了太多的卵,沉重的粘液状的卵块把棕榈树枝压得渐渐沉入海底。
这时候,雄鱼过来了,为了让精子给更多的卵受精,冒险钻到卵块里面,喷出浓雾状的精液。
为了繁衍,可怜的雄鱼被卵块缠住,挣扎不脱,慢慢地失去活力,随着棕榈叶慢慢地沉入海底长眠。
大申在沙发上,兴奋地喊:“快游,快游!”
申妈正好走过来,看了一眼屏幕:“大孩儿,那条鱼死了,不能游了。”
申爸知道申妈所指不对,就说:“不用着急,有很多很多卵,这颗游不到,可以游下一颗。”
大申:“那也得快游。只有游得最快的,才能钻进去。”
申妈不明所以,看看大申,瞧瞧申爸,摇摇头,走了。晾衣服去了。

大申在看克隆的纪录片。看多莉。
大申忽然问:“老爸,人比绵羊高级多少?”
申爸不明所以,大申干什么这么问。懒得深究,就想,既然都是哺乳动物,那应该高级得不多。
就告诉大申,高级得不多。
大申来了劲头,乱七八糟地开始说:“一个细胞就能克隆出多莉.....那人也能!人比绵羊高级得不多.......太好啦!我把我的小手指头贡献出来,”大申说着,扬了扬自己的小手指,继续说,“就克隆出一百万亿个大申。”大申的意思是说,别看小手指头小,里面可也有很多很多体细胞。有多少呢?他也不知道,就信口开河,说一百万亿个.....不管具体的数字是多少吧,反正,很多就是了。
“哈哈,世界上到处都是大申!”大申兴奋地接着说。
想到一个大申都够申爸受的了,这克隆出来一百万亿个大申,那申爸哪里还有活路?申爸就愁眉苦脸地跟大申说:“用不着剁小手指。你拿个棉签儿,在上牙堂上蹭几下,棉签上就沾了好几十万个细胞。用这些细胞就够了。”
大申不满意,觉得好几十万个少,就不干,非要剁手指不可。
申爸继续解释道:“你拿棉签蹭一下,也不疼,是不是啊?有几十万个,先去克隆。等小大申都克隆出来了,需要新细胞,再蹭呗。免了你没了小手指,成残疾了。”
大申大加赞赏,觉得这个再生的主意很不错。

隔天,申爸看到大申坐在沙发上,一边看书,一边弄个棉签在嘴里蹭,不时拿出来,仔细瞧瞧。大约是瞧到底有没有“几十万个细胞”沾在上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1:48:10 | 只看该作者
斌斌妈 :
宝妈15:54:39 申爸,我儿子0805的。在此之前没听过故事。很喜欢看绘本,没事他就拿绘本看。有 ...


宝妈,你家儿子很好啊!一开始,就能这样听上下五千年。就这样播下去就行。不用重复,孩子要是不反对,就一直播着,也不必去问孩子是不是听了。
只要孩子在家,就播放着,看孩子晚上入睡速度是不是很快。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关注,获得 5 威望,恭喜啦!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1:51:34 | 只看该作者
大申爸-京-0406B(1176334719)  
一个基本的想法是:有关科学的,历史的资料,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应该涉猎一些。只不过,程度上可能会有些不同。女孩儿似乎应该给些特别的针对女孩儿的资料。
申爸不知道那些特别的针对女孩儿的资料,什么最好。一个基本的想法是:有关科学的,历史的资料,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应该涉猎一些。只不过,程度上可能会有些不同。女孩儿似乎应该给些特别的针对女孩儿的资料。
申爸不知道那些特别的针对女孩儿的资料,什么最好。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开宝箱,分到了 5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1:52:38 | 只看该作者
大申爸-京-0406B(1176334719)  
每个妈妈,有两件不同的事情:一,亲子阅读资料;二,天书资料。亲子阅读资料,每个家庭自己寻找合适的,读,亲子互动就行了。亲子阅读的资料,在孩子到了5岁之后,最好不要读温馨绘本和童话故事。天书呢,每个孩子都可以试试论语和老子。这个只是时不时试试,看孩子接受不接受。如果接受,就每天花些时间,继续读下去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请喝酒,并获得 2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1:53:09 | 只看该作者




申爸还清楚地记得,那时候,申爸还没有大申,回老家。回老家呢,去看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小学同学。

申爸的小学同学,在老家生活,早已经生儿育女,孩子都挺大了。不像申爸,独自在北京闯世界,举目无亲,没钱没房子,生了孩子养不起。不敢生。
至今回想起来,别的事情都忘记了,申爸只是还记得一件事情。同学对六岁刚上学的儿子谆谆教诲:“你别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书,看书得看有科学知识的,有教育意义的书。”
这话是纯朴的,也是迂腐的。

“科学知识”是一个神奇的魔咒。
不管爸爸妈妈信奉哪个宗教、是男孩儿女孩儿、在城镇乡村,“给孩子科学知识”,这是唯一不遭到反对的举措。
科学是个乱七八糟的范畴。这两个字承载了太多的内涵,以至于我们提起它,每个人脑袋里面,想到的对象,都不一样:从最具创意到最呆板迂腐,从傻乎乎脏兮兮的理科男和冲着镜头微笑的爱因斯坦,全都有。各种情感都会被激发起来。

申爸会不断回到科学这个范畴上来。为了行文方便,目前,申爸暂时把科学限定在自然科学这个范畴里面。至于其它的更复杂、更微妙、更有价值的部分,留待以后........这个楼,实在不知道会垒多高......

现在,让我们来看大申。
看看大申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大申在看飞鱼给卵受精的时候,坐在沙发上兴奋地大喊“快游”。申妈以为大申是对那条快死的鱼说话,其实不是。大申是在对雄鱼喷出的看不见的精子喊话。
在喊“快游”之前,大申都知道些什么呢?
大申知道那条鱼是雄鱼,喷出的浑浊液体是精液。这个,是Life的纪录片里面说的;精液里面含有精子,这个应该是In the Womb里面说的....这个申爸不确定,大申到底是从哪里知道的;精子游向卵子,最健壮游得最快的一个取胜,这个是In the Womb里面说的,准没错儿。
大申在看纪录片的时候,把刚刚看到的信息,与以前头脑中存留的信息,联结了起来。联结了起来,还不算完,他还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嘴里喊出“快游”这两个字。
所有这些事情,大申的小脑袋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
人有病 天知否(十一):知识和知识的种子
这就是智力。
现在,让我们再看看其细微的结构。
有三个信息:一、那条鱼是雄鱼,喷出的浑浊液体是精液;二、精液里面含有精子;三、精子游向卵子,最健壮游得最快的一个取胜。
这是三个各自独立的信息。
这些独立的信息,只有头脑能让它们“活”起来。大申的头脑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出结论,然后,喊出来“快游”。

严格意义上,DK的书上给出的,不是知识。那些图片,图片的文字阐述,只不过是一些信息,关于自然科学的一些信息而已。
这些信息被孩子建构在头脑中,随时准备着,寻找合适的时机,让孩子形成观念,给出结论。
只有能够形成观念,给出结论的时候,那些信息才变成了知识。
知识是一个动态过程中的概念。
静态的只是信息。
充其量,DK的书上给出的,可以称作“知识的种子”。
这和我们要讨论的“把什么资料给到孩子听”有什么关系?
关系非常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1:53:35 | 只看该作者
人有病 天知否(十二):周备性
红色Hop On Hop Off旅游巴士飞快地冲下一个小山坡,申爸坐在上面,一抬头,看到了远处山顶上的雅典卫城。这时候,耳机里台湾腔的语音导游正在说:“希腊人第一次建立起了一个完全已知的世界.........”

Hop On Hop Off不知道是哪个公司的品牌,很多城市里面都有这观光巴士,双层的,坐在上面,一边听语言导游,一边观看沿途的景色。那个语音导游的脚本,写得超赞。给那个公司写脚本的,是一些大手笔。

什么叫“建立起了一个完全已知的世界”?
科学的最大特点....我们说自然科学好了....自然科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边界性。自然科学是有边界的,边界里面,已经探索清楚的部分,那就是清楚的。不管是谁,他只要会看,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清楚的。这样的世界是“完全已知的世界”。很显然,“完全已知的世界”不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它只是我们身边的世界的一小部分。

完全已知的世界有什么特点呢?特点就是“周备性”。
我们看上述大申的例子,来理解周备性。
大申要得出“快游”这个结论,有三个前提。这三个前提,缺失了任何一个,搁谁都不可能得出“快游”这个有价值的结论的。鱼也好,人类也好,受精也好,精子的形状也好,卵也好.....所有这些知识,都在目前科学的边界之内,具有周备性。如果上述这些知识,三个前提,有任何一个,人类还没有探索清楚,那就不是周备的。不周备的知识,得不出有用的结论。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
有关自然科学,有很多很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尽管多,可是它们的个数却是有限的。事实上,申爸推测,就我们目前自然科学的知识点而言,大约只有几千个......甚至,不超过3000个.....我们感觉起来,好像“知识”(这里单指自然科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么.....可事实上,真正的有价值有用的知识点,根本没有那么多,只有有限的一些。就申爸自己而言,在申爸接触的所有的书,听到的有声读物,看到的纪录片,里面所有的知识点,申爸全都知道。
这就是申爸给大申读《可怕的科学》感觉到很无聊的原因。
多乎哉?不多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1:56:09 | 只看该作者
316616466 :
我家孩儿5岁2月,申爸推荐亲子阅读:可怕的科学里面的《臭屁的大脑》、《改变世界的科学实验》、《可怕的 ...


赞BB妈妈。如果妈妈们遇到自己知道的事情,正好有其他人来问,就帮忙告诉一声。
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1:56:35 | 只看该作者
316616466 :
问题来了,申爸我们读天书的时候要不要解释呢?如果不解释孩子又一直问怎么办? ...



本质上,申爸所谓的聆听能力,对于5.5-7.5的孩子而言,特指孩子从有声故事里面吸收词汇,建构他的智力基础。
这个过程是一个默声过程,孩子没有问题,就是听。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亲子阅读的互动习惯,只要妈妈一讲,他就要问,那就把读天书的事情,往后推推。推到孩子已经有了聆听习惯后再讲,他就不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0#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1:57:15 | 只看该作者
fdshaoyun :
生命怎么能没有意义呢?生命怎么可以没有意义呢?人为什么比动物高级,不也就在这个意义之上。所以,在佛 ...


大申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开始就有意义的。意义是想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2 13:51 , Processed in 0.079309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