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0:3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申爸 于 2015-4-10 10:34 编辑

大申的典型一天

时间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申爸不可能再像记录昨天的事情一样,精确地采样大申那个时候,一天中具体干了什么。只能根据记忆,抽象出大申“典型”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早上5:45,大申自己醒了。这个时候,申爸早醒了,在书房看书或者上网。
大申自己爬起来,跑到卫生间,来个大哗哗。妈妈仍在睡。事实上,大申起床,妈妈十有八九不知道。
然后,大申自己跑到客厅,把厅里的灯都打开,按下Nano的播放键,音响就开始接着放昨天故事。

申爸在书房,听到故事响了,就知道大申起床了,在书房喊:“去洗把脸!”
大申也不吱声.......他不乐意洗脸.......到狗窝那里,拽一本什么书,坐在沙发上,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有的时候,昨天晚上玩发射机器人玩high了,大申也不看书,继续操纵他的机器人,嘴里一边“嘟嘟嘟”地模仿开枪的声音,一边让机器人开枪。
一边玩儿,一边听他的故事。
申爸有时候出来看一眼,有时候,根本就不出书房。
“你小声点儿!你妈还睡着呢!”申爸从书房给大申说。
大申过去把音响的声音开小点儿,可嘴上的“嘟嘟嘟”的声音,还是那么大。
这个时间是留给大申自己的时间。大申利用这个时间,干他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干什么都行,申爸不管.....申妈当然更不管,还睡着呢,她怎么管?.....

六点五十五,申爸走出书房,跟大申说:“去,洗把脸。”大申不乐意,申爸就说:“你要是不洗脸,丽妈妈会说,这个小孩儿,太脏,眼睛里都是眼屎,不能让他给小朋友摆饭碗。眼屎掉到饭碗里,多脏啊!”
大申不说话了,自己跑到卫生间,稀里哗啦地放水洗脸。申爸把大申弄得乱七八糟的玩具,往盒子里扔。
他自己洗,申爸也不管。不一会儿,大申满脸的水,就跑出来了。申爸说:“三把屁股两把脸.....”
大申不想当“屁股”,赶紧争辩说是洗了“两把”,绝对没洗“三把”。
申爸跟大申说:“快七点了,你走不走,要走,就快穿衣服。”
大申忙不迭地去关Nano,一边关,一边跟申爸说:“你别动啊,我晚上接着听。”
申爸:“谁动你那玩意儿啊。你让我动我都不动。”
大申坐在沙发上,自己穿好衣服,申爸也把玩具都整理好了。

爷儿两个高高兴兴地出门儿了。
早上上学路上是最黄金的时间,大申兴致正高,申爸也打叠起精神,慢慢走,仔细聊。
大申会问各种问题,或者,申爸给大申讲什么科学知识。
到了园门口,大申问:“今天谁接我啊?”
申爸说:“你妈接!”
大申起腻:“你接不行吗?”
申爸说:“不行,爸爸今天有事儿。”他喜欢爸爸接,路上好聊天儿。每天上学路上的一刻钟,都聊天儿。
时间还早,幼儿园门口一个小朋友都没有。丽妈妈已经远远地在楼上和大申招手了。谁接的问题,管不了那么多了,大申小鸟儿似得跑进了幼儿园。

至此为止,大申起床已经1.5个小时了。

这1.5个小时,用来这么统计:
大申听故事听了1.25个小时;
大申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干了1.25个小时(事实上,自打大申5:45起床,到上学,就没人理他。这段时间就是留给孩子干他自己想干的事情的。大多数时候是听故事,很多时候,也看DVD。在同样的时间里,申爸申妈也都在干自己的事情。申妈睡觉,申爸看书或上网);
大申自己玩儿了1.25个小时(如果是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那就看了1.25个小时的书);
高质量的陪伴,0.25个小时,是指路上的聊天儿。路上聊天儿对大申很重要,申爸在爱网里有记述。

总共是4个小时。

1.25+1.25+1.25+0.25=4个小时。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在新儿教发帖时心情特好,花了 2 金币请回帖人喝酒,想喝,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6:35:21 | 只看该作者
yunyal :然后我发现了,孩子放学以后到我回家以前,其实时间倒是很充裕的。得把那段时间充分用起来。



yunyal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只是,词句稍微调整一下就更好了:从“然后我发现了,孩子放学以后到我回家以前,其实时间倒是很充裕的。得把那段时间充分用起来。”改成“然后我发现了,孩子放学以后到我回家以前,其实时间倒是很充裕的。得把那段时间留给孩子自己支配,去做孩子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听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6:38:42 | 只看该作者
olingyd :听英文的MP3  孩子没有在这个语境中  是否只是一种背景了   还不如看原版的英文动画片 至少孩子知道大概的意 ...


看原版动画片是最好的方式。
不过,孩子看动画片,在时间上是“独占”的。就是说,看动画片的时间,孩子只能看动画片,不能“一心多用”。所以,能少看,尽量少看。况且,视频看多了,会造成信息过载,影响视力。

很多事情是矛盾着的,需要取得平衡。
在考虑到看动画片的负面问题之后,为了学好英语,光靠看动画片,就不足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6:39:30 | 只看该作者
最新的统计数据:

参与反馈的妈妈人数:14
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平均为4.5个小时,占一天总时间的19%;
妈妈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为1.5个小时,占一天总时间的6%;
孩子不在园,也没在睡觉,但不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为2.4小时,占一天总时间的10%。

谢谢jian161021和316616466两串数字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6:45:54 | 只看该作者
大申的典型一天

晚上,申爸回到家里,姥姥已经把饭做好了。
申妈下了班,直接奔幼儿园,去接大申。
孩子们17:30从幼儿园出来,哪个都不肯回家,在小区里一阵疯跑,把人家园丁的水龙头水管弄得乱起八糟。不玩水管了,就围成一堆,蒜瓣儿似的,蹲在那里抠蚂蚁窝。妈妈们站在孩子们身后,每个胳膊上都挂着小家伙的书包,也围在一块儿聊天儿。
有些妈妈是要回家做饭的,不能陪着孩子在外面玩儿太久。这些妈妈就焦急地催促自己的孩子,赶紧回家。妈妈到家还得做饭呢。
孩子早已在幼儿园吃得饱饱儿的,哪里管妈妈是否着急做饭。就是不肯回家。

这个时候,大申养成的习惯起作用了。
申妈跟大申说:“大申,再玩儿十分钟咱们就会回家!”
大申当然不乐意,就谈判说:“不行,十分钟太少,我要再玩儿二十分钟!”
申妈当然乐得做顺水人情:“那说好了,再玩儿二十分钟。”
二十分钟到了,差不多6:15的样子。
大申也不赖帐。尽管恋恋不舍,可是毕竟“说好了”,大申不太高兴,可还是跟着妈妈回家了。
一小撮孩子,走掉了一个,军心就散了。其余不肯回家的孩子,也都陆陆续续跟着妈妈回家了。

这45分钟是大申户外活动,锻炼的时间。天天如此。

大申跑进家门,那边厢把鞋呗儿一甩,这边厢已经抄起Nano,开始播故事。
全家人开始吃饭,除了大申。
大申一个人坐在客厅的地板上,把自己的硬币全都倒出来,一边听故事,一边自己摞硬币玩儿。
到了6:45,大家吃完了饭,申爸回到书房,或者看书,或者上网,去做自己的事情。这段时间是申妈陪伴时间,申爸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情。申妈呢?早已一天没亲近大申了......申妈早上就没见到孩子......那边厢,娘儿两个滚在沙发上,“心肝儿”“宝贝儿”,亲个没够。大申也扔下手里的硬币,赖在妈妈身上,“我爱你”“我亲你”爱个没完。两个要多肉麻有多肉麻。腻完了,两个爬起来,合作,继续摞硬币玩儿。

过一会儿,大申跑到书房门口,兴冲冲地得意地跟申爸喊:“老爸!快来看,我们摞的硬币快有我的腿高了!”
申爸懒得理他们,就顺口说:“好!”
现在是申爸自己的时间,老妈的专门陪伴时间。大申全部托付给老妈。老爸用不理他们。
过一会儿,娘两个在厅里大呼小叫:“哎呀呀,不好啦。要倒了要倒了!老爸快来帮忙!”“倒拉!倒拉!老爸快来救命!”
老爸才不去“救命”。
然后,就听得“哗啦”一声巨响,硬币塔彻底倒掉了。
然后,就听得娘儿两个在地上爬,稀里哗啦地把硬币往一块儿收。老妈大叫:“大孩儿,电视柜底下还有好多,老妈够不着。”
大申:“我爬进去捡......接着,你倒是接着啊!”
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老妈的电话。
妈妈对孩子说:“大申,你先玩儿一会,老妈打个电话,就来!”
大申说:“那我先看一会儿书,你打完电话就来啊!”
老妈回卧室打电话,大申从狗窝里挑本书,坐在沙发上,自己一边听故事,一边看。
满地都是硬币。
老妈每天晚上都有工作电话,一打就是半个小时。

半个小时之后,老妈出来了:“大申,老妈觉得,咱们不能搭得细高细高的。那样容易倒。咱们得把底下搭得粗,上面细,就不容易倒了。”
大申不管什么底下上面,就按老妈说的搭。
娘两个一边商量,一边听故事,一边搭硬币塔。

到了8点半了,申爸走出书房。娘两个已经搭起了一大堆硬币基座。
申爸若无其事地说:“老爸要讲故事了,有想听故事的没有?”
大申扔下硬币,高声说:“有!我听!”忙不迭地去关Nano。跑进卧室,准备听申爸讲故事。

至此,距离大申18:15进家门,已经2个小时15分钟了。大申听了2.25小时的故事;申妈高效陪伴了1.25小时,大申自己看了0.5个小时的书。申妈工作了0.5个小时打电话。这段时间,也应该算作他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间,是2.25小时。

申爸走进卧室,拿起书,开始接着读天书。大申坐在申爸脚边,静静地听一小会儿,然后,自己也拽过一本书,认真地看。一边看,一边听。
大申走了,和老爸去听天书了,老妈在客厅里,把大申的脏衣服从书包里都拽出来,扔到脏衣服筐里,然后,往书包里装一套干净衣服,把明天要穿的干净衣服,摆在沙发上。至此,老妈的陪伴时间结束了。老妈“下班了”。老妈可以一直不管大申,专注老妈自己的事情,直到明天放学。
从老妈的角度看,老妈一天只管放学之后的45分钟,看着,别出危险;吃过饭,老妈管1.25个小时,高效陪伴。一天两个小时。剩下的时间,老妈不用操心。

读到9点多,申爸问大申:“还听吗?”大申有些累了,不过,还是表示:“再听一会儿。”于是,申爸继续读,大申继续看他的书。
到了21:15,大申爸说:“行了,今天就读到这儿吧。赶紧洗脸刷牙睡觉。”
大申把书一扣,自己跑道卫生间,哗啦啦地洗脸,刷牙,然后,用冲牙器“吱吱吱”地冲牙齿。老妈正抱着电脑在卧室回邮件,听到大申冲牙,就高声喊:“冲得干净点儿!大孩儿。”
大申嘴里含着水,含含糊糊地答应着。

大申满身是水,爬到小床上,自己盖好被子,和申爸说一声“Good Night.”然后闭上眼睛,准备睡觉。申爸给大申关上灯,到卫生间去,把扔得乱起八糟的牙刷牙膏收拾好,把粘在洗手盆上的牙膏块儿冲进下水道。
回到大申那里,小家伙均匀悠长地呼吸着,睡着了。
这前后,两分钟的时间都不到。

大申和申爸在一起,看了0.75小时的书;加上0.75小时的高效陪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6:46:2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对大申典型的一天,我们也做一个统计。
大申的一天,
听了3.5个小时的MP3故事,听申爸读了0.75个小时的书;
自己看了2.2个小时的书;
运动了0.75个小时;
高效陪伴是2.25个小时;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间最长,应该算是5.25个小时。

早上从5:45到7:15,是1.5个小时,晚上从17:30离园到21:15入睡,是3.75个小时。大申一天里面,不在幼儿园又没在睡觉的时间,就是5.25个小时。

可以看出来,大申只要在家,就播放着MP3故事。除了听申爸读书、看视频、在路上和运动的时间,大申都在听MP3的故事。可是,所有的听,都不是坐在沙发上“专注地听”,而是一边干别的事,一边听。
这里,引出孩子最重要的能力:分心二用的能力。
因为小孩子的前额叶还没有开始发育,大脑处于“无政府状态”。大脑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每个脑区,各个部分,各干各的。这是一个缺陷,更是一个恩赐。这种机制可以保证孩子并行高效地处理头脑接受进来的各种信息。这种处理的结果,就建构起了我们所说的“智力的基础”。
对于我们成人,因为有完善的前额叶指挥和协调大脑,我们已经丧失了并行高效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只能集中注意力于一件事情:要么听,要么玩儿。不可两者得兼。
显然,孩子没有这个毛病。
他可以一边听,一边玩儿。两不耽误。

理解小孩子大脑的这个生理特点,是培养好孩子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6:49:03 | 只看该作者
Helen_0801:这个分心二用的能力,孩子几岁后再刻意的训练就没大效果了?7.5岁之后?


其实,根本谈不上“训练”,更谈不上“刻意”。你就把故事开着,放在那里。就这么简单。

准确滴说,是把孩子放在一个有故事的环境里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6:50:15 | 只看该作者
阳阳妈2010 :是呀,陪伴的方式哪有那么固定,那么多讲究。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时,心在就行了。

昨晚上睡觉前,阳阳 ...


就是“心在”难做到。
只要做到了“心在”,和孩子做什么,倒真的不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6:50:44 | 只看该作者
molingyd :今早朵拉在吃早饭的时候我给放了电脑里的《森林里的躲猫猫大王》,因为时间紧她爸爸就催她吃,大概吃了20分 ...


小孩子不一定认真听。她在做别的事情。可是她确实学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7:26:48 | 只看该作者
米米爸爸 :利用?利用没问题,如果真的对孩子大大有益,利用又何妨?

当然不能证明一定不是孩子所需,但反过来 ...



这个这个....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这是不能证明的。
这是基本事实。得去看孩子。

这就好比说,地球绕着太阳做椭圆轨道运动。这首先是事实,然后,托普勒才发现了地球与太阳的连线,在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再然后,牛顿发现了平方反比定律。
这是历史的真实。

现在,在中学的孩子们看来,似乎是牛顿先发现平方反比定律,这个定律决定了地球绕着太阳做椭圆运动。
这种错觉是很普遍的,但不正确。
库恩的那本书就讲这个事情。

孩子需要词汇,这是基本事实,就如同地球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动一样的事实。
这个事实可以观察到,但不能证明。
事实是不能“证明”的,只能被观察到。

申爸倒是想到了一些例子,说明这些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9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1 10:43 , Processed in 0.081540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