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09:02:07 | 只看该作者
BB妈: 发表于 2013-10-19 12:05
申爸真是个好爸爸,还是个大好人,把自己的教育经验无私奉献给大家。很庆幸能够在孩子5岁之际看到这篇万能贴 ...



在大申五岁左右的时候,申爸给孩子读了中文版的原著《小熊维尼》。亲子阅读。这是大申听的第一部长篇。在此之前,大申听了非常多的睡前小故事,特别是《小喇叭》节目,整个四岁,天天晚上听。
在听了《小熊维尼》之后,大申就对《小喇叭》不感兴趣了。除了里面的《天天猜猜猜》栏目,其他的栏目就拒绝再听。
之后,申爸给大申了很多长篇的童话故事。
这些故事,申爸在爱坛里有详细的记录:先听哪个,后听哪个,哪个听得多,哪个只听了一遍。
哪位爸爸妈妈好心,可以把爱坛里的那些资料整理一下,转帖到这里来。

再后,就切入到《哈利·波特》。大申听哈利的年龄应该是五岁五个月大.....具体的年龄,爱坛里也有记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09:03:2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文化这个大氛围里面。对于男孩子而言,如果孩子已经超过六周岁,申爸建议直接听三国的评书。先试试孩子接不接受《三国》原著朗读,如果接受,原著朗读最好。要是不接受,就评书。 五岁的孩子,申爸个人的建议,走申爸给大申选的读物。因为有足够的时间,所以,不用着急三国。至于女孩子,如果爸爸妈妈不在意三国,那就也三国好了。如果在意,申爸暂时没有可推荐的聆听资料。女孩儿申爸没有直接经验。 四岁五个月还是太小了。等到5岁的时候,再给孩子听《夏洛的网》吧。先听睡前小故事和《卡梅拉》。你家孩儿还小,有得是时间,不用着急。冒进和不足,都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09:06:06 | 只看该作者
Memory........第二场互动

融融言言 :我也记得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听评书,写作业时都偷偷的声音开很小声听,怕被大人发现。然后是开始看《天方夜谭》等神话小说,借来的,有时候一天就这样看下去,现在还记得那时如饥似渴的样子。 ...



哈哈,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吧.....
上一次集体活动,我们用我们自己回馈的数据,告诉了我们自己:我们一直觉得,我们全身心地养育孩子。“时间全花在孩子身上了。”
可是啊,我们的统计结果告诉我们:每天只有1.6小时的有效陪伴。
多乎哉?不多也!

接下来,咱们再开一场互动,看看我们能得到哪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像融融言言那样,在十岁之前,你有过这些经历吗:
1、听评书入迷。或者听小说入迷;或者看戏看电影入迷;
2、看书入迷。
3、不管是几岁,看《辞海》啊、《百科全书》啊甚至看地图入迷。
(这三天里面,有的就详细说说。尽可能回忆当时细致的情形。没有的就不用提了。)

如果你有这些经历,那么,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特别是,你最早做这些痴迷活动的时候,是几岁?还能回忆起来吗?多想想相关的事物,便于定位自己当时多大。

如果有,写写吧。


世界上有一种事情,叫做“参与”。参与呢,会让一个人系统地梳理自己的思路。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也像你一样,有这些好的痴迷的事情,那么,最好的导师就是你自己!
为了帮助孩子,你首先得把自己当时的情形,回忆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8:45:48 | 只看该作者
yunyal :这几天我自己把哈利波特翻了一下,有点担心7岁小朋友看了会不会做噩梦啊?以前看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就会反 ...


这确实分孩子。有些孩子会害怕哈利。这种害怕,是后天教育造成的。

孩子天生的恐惧只来自一个源头:对身体的伤害。这是人的本能。

比如说,第一次让孩子一个人睡,孩子会跑出来找妈妈。如果没有后天的某种“害怕”教育,孩子跑出来的原因是对妈妈的依赖,而不是对“黑,自己睡的害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8:48:16 | 只看该作者
愉乐的和娱乐的
皮皮妈 :另外,小问题,申爸提到上学后不要看动物小说怎么讲?



嗯,愉乐(yuè)的和娱乐的。

皮皮妈妈发了贴,询问申爸为何反对“动物主题”的小说。
本来,申爸是会回答这个问题的,不过,那是在说完了思维发展的关键问题之后,作为附加问题来谈的。
不料,皮皮妈自己又跟了一条评论,强调这问题的重要性。
看来,这个问题确实重要.........申爸把它提前说吧......至于系统性,申爸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已经够乱的了。
当有头脑的爸爸妈妈明白了申爸说的是怎么回事,开始有针对性地提高质量问题的时候,“系统性”就命定去见鬼了。

精确地说,申爸不笼统地反对动物主题的小说。申爸反对娱乐孩子。

申爸不去远处举例,就拿手边的东西当例子好了。
申爸十分清楚,申爸的文字,对某一类人,是十分有吸引力的。这类人中的任何一位.......他不知道也就算了.......只要他开始看申爸的文字,渡过了最初的引入期,那他可就跑不掉喽!他会一直不停地看下去。
在这座楼里通宵达旦的爸爸妈妈尽管不多,但可能有。可是啊,在孩子睡了之后,一口气看到三点四点五点东方发白的爸爸妈妈,可不再少数。
所以呢,申爸就举这个做例子。
正好呢,看这个帖子的,也就是这些爸爸和妈妈。

现在,你先别往下看,闭上眼睛自己体会一下:申爸的帖子,到底什么地方吸引了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8:49:23 | 只看该作者
愉乐的和娱乐的

哦,对了,确实值得读帖的爸爸妈妈好好体会一下:申爸的帖子,到底什么吸引了你?
这个问题的答案,对我们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08:07:54 | 只看该作者
那啥,申爸一直觉得,申爸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和很多妈妈有一些根子上的不一样.....可不一样在哪里呢?申爸自己一直抓不到那“不一样”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美言妈直接指出了,让申爸从另一个角度,用申爸的话来说:第一,申爸是从发展的角度来对待大申的。就是说,大申不同的年龄,会处在不同的神经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申爸不用成人成型的神经生理、心理所产生的感受,来指导大申。而是一直试图还原“大申这个年龄”的神经生理、心理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然后,用这个阶段的特点,来对待大申。比如,在大申7.5岁之前,申爸发现大申可以一心二用;进而发现大申大脑的中心控制系统没有发育成熟,大脑各个区域各自为战,处于“无***状态”,那么,申爸就把所有能同时做的事情,都同时做。让大申一边玩儿,一边听故事;一边画画,一边听故事...在家里,一边干什么,都一边听故事;现在,大申9岁了,中央控制单元开始加速发育,孩子的行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比如, 以前只要大申在家,申爸问大申:“听Magic Tree House吗?”大申立刻表示:“听!求求你啦,帮我把Magic Tree House打开吧。”现在呢?当大申自己觉得自己需要专注地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大申会说:“听!等我把”劳动课的手工做完就听。”大申正在专心做劳动课的手工。昨天晚上,申爸继续给大申读《中华文化基础教材》,大申一边听,一边做手工。一边做手工,一边和爸爸讨论。这么着,听了20分钟,大申爬下床,拿着手工走了跟爸爸说:“我先不听了,明天再接着听。我先把手工做完。”他已经感受到,他需要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同时对付好几件事,已经本能地不干了。第二呢,美言妈提醒了申爸,申爸自己一直是在关注“教育之前”。比如说,申爸关注阅读,就一直在想,怎么培养起大申阅读的能力。阅读的能力一旦培养起来了,申爸就不去关注阅读这件事情了。大申有了阅读习惯,接下来的阅读,就变成大申做他自己喜欢的事了。不给做,也不干。申爸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养成某种“习惯”上了。习惯一旦养成,申爸的注意力马上转移,思考怎么培养下一个“习惯”。申爸给大申养成了一系列的习惯:必须参加集体活动;必须踢足球;读书;听故事;写作业;看Documentary;做手工......真的很多。然后,大申时间就在这些习惯中消耗掉了。大申具体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申爸清楚那件事一定是以前养成的一个习惯,是好事情,申爸就不管具体的事,随大申去做。申爸的精力正放在怎么养成下一个“习惯”上呢。以前,在爱坛的时候,申爸总结过这种现象,叫“享受前天的成果,做昨天的事情,规划明天的前景”。每天都是这么过的。 申爸不手忙脚乱,每天都在忙当天发生的事情。所以,预测,前瞻,地图,全景,整体图景....这些东西于申爸是头等重要的事情。齐齐妈提到的那些同事,她们不是这么过的,也不是这么一种思路来教育孩子的,她们对于“前瞻”什么“思维”,自然不感兴趣。
[发帖际遇]: 热情的 大申爸 经常请喝酒,得到了新儿教酒神奖励 4 威望,太爽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08:11:21 | 只看该作者
美言妈的视野是申爸所不具备的。申爸只知道大申一个孩子。家里的状态呢,申爸觉得,它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也一直是这个样子的。可这种申家“本来应该”的事情,恰恰是最“不一样的”地方。申爸自己是看不到的。美言妈倒是提醒了申爸:大申班级的集体活动,申家和别家不一样。首先,申家每一个集体活动,全部参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这样。而每次活动,大约都只有十七八家左右参加,剩下的家庭,因为“有事”,没有参加。最大的不同在于,申家参加集体活动(在周末),永远都只是一个家长跟着。申爸跟的多,偶尔申爸出差有事,申妈跟着。别的家庭,要么不来,要么一家三口一块儿来。这一点,同学家长都发现了,问申爸:“你们家怎么总是一个人来参加活动?”那是因为,爸爸带着大申去参加集体活动了,剩申妈在家,她就能干自己的事情了。睡觉、回邮件或者做美容彻底打扫房间什么的,申妈不用跟着大申跑一天,等爷儿俩晚上回家,申爸累了,申妈休息够了,陪儿子的兴致正浓,申爸就把大申一扔,自己干自己的事情去了。大申精力充沛,不累,正好让老妈把他剩下的精神头儿消耗掉。这不是挺好的安排吗?为什么要一家三口同时参加,同时累得精疲力尽呢?这在申家是识,没有任何疑问。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可是,别的家庭,要么不参加,要么就一家三口一开儿来。看来,在基本安排上,确实有比较大的差异。美心妈要不指出来,申爸就看不出这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08:11:55 | 只看该作者
接着说“动物”的事情哈。

两年之前,申爸在网上溜达。无意中发现一个包,下载的包。包子的说明说,里面是网络小说,全是text格式的。
申爸很好奇:文本文件压缩了之后,会变得非常非常小。那个下载包有1.5G.....1.5G的压缩文本.....我的天哪,那解压缩开来,该有多少东西啊!
申爸把它下载了来。
解压缩就用了将近15分钟。太多了。
终于解压好了,申爸进到目录里去看。
额的那个神呐!如果申爸以前从来不知道“惊呆”是一种什么感觉,那一刻,算是教会申爸体验“惊呆”是种什么感觉了。申爸被惊呆了:里面全是小说。玄幻、穿越、武侠,一望无际,无边无涯。
资源管理器打开那个目录,就用了巨长的时间。鼠标变成一个小圆圈,电脑资源全耗在读取目录文件上了,点哪里都不反应。
readme.txt里面说,这个包子里收集了23万部小说。

23万部!申爸彻底倒了。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请喝酒,并获得 5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08:14:27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孩子要抓住重点关键.....其实,做任何事情也都是这个样子,抓关键。关键是什么?对孩子来说,智力+情感=一切。智力是孩子的天赋加上关键时期外界提供的环境建构成的。这个建构的过程是自动完成的,不需要干预,也没法干预。说穿了,从实际的操作层面看,就是在孩子5.5-7.5之间,给足孩子故事小说有声读物,孩子自己就获得了良好的智力了,就这么简单。当然,具体给什么故事小说有声读物,这也重要。就是申爸现在正在说的话题。说得精确点儿:这个建构的过程是个内在的过程,它自动完成。这个过程本身不需要干预,也没法儿干预。整个过程(孩子吸收词汇,涌现概念和观念)都在潜意识里面完成。人类发展处良好的智力,是种本能,每个孩子都能。必要条件只有一个:合适的时间,给足足够质量的聆听的资料(个别孩子可能是阅读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1 10:56 , Processed in 0.080274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