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rubyduoduo :五周岁之前孩子的安全感基本建立了,是否只要每天有高效陪伴就可以,但时间不一定要长?关键在于固定时间 ...
如果问申爸对顺妈的问题的回答,很简洁:No。
申爸以为,对孩子的教育而言,
智力+情感=一切
这座楼其他的绝大部分,都在说“智力”,只有这一点点在说“情感”。
孩子的良好的“情感”是怎么形成的?最主要的来源,恐怕就是妈妈高质量的陪伴。除了这个,其他方面的贡献,不能说忽略不计,肯定也不大。
如果一位妈妈不相信所谓心灵感应的胡诌,那么,她影响孩子的唯一途径就是:高质量的陪伴。不管自己多么想,不和孩子全身心地亲密接触,想的都是空想,啥用也没有。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要求独立之前,妈妈的高质量的陪伴,多多益善。
当然,陪伴的具体方式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变化。大申已经不怎么感冒亲子阅读了:“听着费劲。读了半个小时,也没读多少。还不如我自己看,一转眼就看完了。”
可是,大申会聊天儿了,他喜欢在晚上关灯之后,和妈妈聊他对各种事情的观点,看法。
“你们昨天晚上又聊什么了?都十点半了,你们两个还咯咯唧唧个没完。”申爸问申妈。
“哎呀,大申可是懂事了。大申的很多观点,很深刻,很有意思。太有趣儿了。可是,聊的事情,我都忘了。等我想起来,我告诉你。”申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