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Xien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教讲座第二期:数学?怎样学好数学!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23:12: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impley 于 2013-5-29 17:35 发表
[size=13.63636302947998px]小学数学的学习不必在意,一般人到初中才具备数学思维,过早过多的学习训练没有必要。  



赞同。
而且,不止数学如此,其他的很多学科,莫不如此。包括作文,也包括科学。
小学阶段的任务,就是唤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他的,学有余力,什么都可以学,假如学起来已经有些累了,父母就应该适当的释放压力,而不是让孩子疲于奔命。


我对小学在学业方面的期望始终是:最低限度的要求,最大限度的自由。
只要达到最低限度的要求,孩子在学业方面就不该需要再费心了。
更需要费心的是做家务、时间管理、任务管理、认真倾听、社交礼仪,等等等等,都比学业重要。
每个学校阶段,该有不同的任务。把该在中学阶段完成的任务下放到小学,孩子吃得消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13-5-29 23:20: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impley 于 2013-5-29 22:09 发表

一题多解的意义在于深化对问题的认识,通常我们在会解决某一问题后,并不一定对这个问题认识很清,如果仅仅满足于会解决,就不需要一题多解。而一题多解的意义则在于认识问题的本质。它体现的是一种反思能力。
所以,对小学生不应该要求一题多解,因为小学生不具有反思能力。只是机械地会一题多解意义不大(所谓机械是指不是从反思的角度,而仅仅是为了多解而多解)...



首先,一题多解是建立已经有好的学习习惯基础上的一种提高。

对于反思的能力,我认为要从小学的整个学习过程去考量,学生不是一进入初中就有反思能力了,需要有一个过渡阶段。对不同的学生而言,反思能力的起点和发展的过程是不同的。所以,我赞同,不要机械地去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本身的意愿,愿做就做,不愿做就不做,一周一题可以,一天一题也可以。

在小学一二三年级,一题多解主要是对老师讲的。这个年龄的孩子多多少少都还保留了自然的天性,还未被训练出统一的思想模式。一个适合孩子能力的数学问题,往往每个同学的想法都不一样。老师应该接受这些想法,尊重这些想法,保证对这些想法进行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谬误自动显现出来。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这样一个现实,“有的人想的跟我不一样,我想的跟别人不一样也是正常的。”当然,这种要求对中国老师来说,根本做不到,现实环境太残酷。至少老师不要因为孩子的想法有错、粗陋、幼稚,或者与教材或者与老师的不同,就予以简单地否定,这可能使孩子的天性中的自由思想被泯灭,那就太糟糕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3-5-29 23: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23:24: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3-5-29 23:20 发表

[size=13.63636302947998px]在小学一二三年级,一题多解主要是对老师讲的。这个年龄的孩子多多少少都还保留了自然的天性,还未被训练出统一的思想模式。一个适合孩子能力的数学问题,往往每个同学的想法都不一样。老师应该接受这些想法,尊重这些想法,保证对这些想法进行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谬误自动显现出来。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这样一个现实,“有的人想的跟我不一样,我想的跟别人不一样也是正常的。”  



这样当然是最理想的了。

我在国外的课堂上常常见到鼓励不同的想法,国内则老师以完成教学计划为目标,她们设计了什么,就一定要做到什么。。所以孩子的想法就只能越来越少了——脑子特别聪明的除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3-5-29 23:37: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eno 于 2013-5-29 23:24 发表



这样当然是最理想的了。

我在国外的课堂上常常见到鼓励不同的想法,国内则老师以完成教学计划为目标,她们设计了什么,就一定要做到什么。。所以孩子的想法就只能越来越少了——脑子特别聪明的除外。


实际上,脑子特别聪明的,在一个不能接受和容纳不同想法的环境里边,会很惨。他既得不到老师的赞赏,也得不到为等级服务的教育制度的任何人生奖励,得到都是批评、打击和嘲笑,如果他不试图扭曲自己的话。

而如果他能够扭曲自己,适应这样的环境,装作老师喜欢的样子,避开批评、打击和嘲笑,甚至得到那些人生奖励,结果可能更惨--生不如死。对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来说,自由就像空气一样重要。

在小学来说,更大的麻烦还在于,未来的“爱因斯坦”可能潜伏于“差生”中,根本无法识别。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3-5-29 23: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3-5-30 09:42:30 | 只看该作者
提起数学, 我每天早上起床都要想一想, 今天给她补充点什么呢?
头疼啊, 这是智力和兴趣的科目, 和英语不同, 和汉语又不同。

孩子不同, 用得方法也必须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3-5-30 11:30:09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那些好的题目就是,不需要借助任何现成的知识,没上过学的人动脑筋也可以解决的。

比如,在孩子学习长方形面积之前,就可以出这样题:给你100元钱,去买房,一个房间是3*6,一个是4*5,你觉得买哪个好?
当然,更彻底的做法是连数字也不给出,直接直观给两个房间的缩小模型。
这个题虽然很简单,但在不知道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情况下,就必须自己来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ccpaging + 2 + 2 房价没那么便宜。布或者墙纸?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3-5-30 11:39:44 | 只看该作者
上面那个题,可能一些孩子会解决,但解决的方法可能不一样:
1。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只管用乘法。
2。感觉上是用乘法,但讲不出道理
3。动手实践,实验证明。
4。分析推理。
应该说,2,3都是令人满意的,4的层次最高,不必奢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3-5-31 21:28:08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只想快点完成作业,一题多解,似乎有点埋没天性。也不排除有些小童从小爱思考。普通孩子都不喜欢费事思考的。
平时维护亲子关系时,加入些思维训练,比如说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平等并尊重孩子的看法,在交流过程中,思维更容易传达和影响。
比如面积,对于低幼年级的小朋友,其实不是个很好理解的概念。真正要理解面积,成 人都不见得有几个能说得清,可是我们的作业题却一直在委屈孩子重复又重复,到最后,只不过记住了公式以及公式的七十二变。早忘了公式所表达的原始概念。
不是说不要解题,如果解题能厘清一些混沌的概念,并由此冒出些思维的火花,这个题就解得比较值。可很多时候是不值的。
对初中生谈数学可能会好很多。

[ 本帖最后由 tricom163 于 2013-5-31 21:3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Xieno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3-6-6 13:15:51 | 只看该作者
好贴,请问一年级口算对将来的数学能力有必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13-6-6 13:17:42 | 只看该作者
将精华都摘录下来,供LG学习,我们分工。数学归他,但是他不上这儿教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14 , Processed in 0.125580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