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ccpet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问题:如果把古代汉语叫是国学,现代汉语应该叫什么?复古教育明智还是不明智?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4-13 20:3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shwyyan 的帖子

前一段的观点我很赞同,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继承。
后一段的观点我有些疑意。说中国的文化,从古至今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缺乏人性和爱的光芒,缺乏对人个体尊严和人格的尊重,这个观点我不赞同。中国古代的儿童教育是最具有爱和人性光芒的教育。我指的古代不是清朝实行八股文后,只为考取功名的教育。过去的私塾先生都会编教材。我亲眼看过明朝私塾先生编的蒙学教材,太具童真,太有意思了。这些教材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中国古代小孩子就开始学习音韵,对对子,写诗,这是最自由,最发挥个性和创造力的。
现在很多人对于对于孩子学古文没有信心,是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教。中国汉语有自己的功能和特点,学法和教法也和西方语言不同,shwyyan版主痛心那些读经楼里读经的孩子。其实这些家长是对中国文化有感情的。他们是想传承中国文化。虽然方法有些不对,但我对这样的家长一直是心怀敬意的。
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化的确远远高于现在的西方文化:哲学天文,物理,数学,医学就更不用说了。心理学超过西方的有诸葛亮的《马前课》《奇门遁甲》。德国物理学家研究的舒曼共振,中国的道家早已掌握。人体和宇宙的关系,怎样获得宇宙能量,这样东西西方医学界目前奋力研究。不知道为什么德国科学家用太极理论发明了治疗仪,而中国人自己却没有。西方目前最先进的自然疗法Osteopathi和中医的很多理论不谋而合,三十几个治疗点都是中医的穴位相同。
中国的文化好,大家都知道,那我们如果知道古代是用什么方法创造学习传承的,自然是用与现代教育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果中国古代的教育不是尊重个体,不尊重人性的,那又怎样创造出这么多文明和文化的呢?否认中国古代教育肯定是不对的。误解中国古代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和可以理解的。因为文字300年一变,除了中国的古文因其特殊,乃至于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如果汉语继续简化,继续白话,就和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一样,300年后没有人能读懂。中国文化也要断层了。
我们该呼吁和研究怎样传承中国文化,怎样学习汉语,而不是继续按照西方语言的教育模式进行汉语教学。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4 金币 +54 收起 理由
huangyezi + 2 + 2 讲得太好了,学习一下。
ccpeter + 2 + 2 怎么可能?
Xieno + 20 + 50 期待更多更详细的介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2-4-13 20:39: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4-9 16:03 发表


    教育脱离不开政治的。儒家思想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实际上和孔子的本意未必完全一样。读经让孩子做到仁义礼智信肯定荒谬。但是读经奴化孩子,却往往不荒谬。
    坚持孩子应该读经的,我相信很少是真正民 ...

中国古代的教育资源从不困乏,而是太庞大太先进了。我第一次看到那些从故纸堆里掏出来的蒙学教材,我都傻了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4-13 20:4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peter 于 2012-4-9 10:43 发表
汉语在人文领域在没落。上面提到的平等,自由,公正,责任,规则等内容基本使用中文,没有书可学习的。这就是说想学,而没有办法学得到。而且学生学习一方面是从书本中来,而且还要通过周围的环境来学习,从成年 ...

为什么不能探索古文教育,什么叫较落后太多?现在已经有五六岁会真正作诗,对对子,看懂简单古文的孩子。掌握了方法,教孩子读古文,读故书,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2-4-13 20:48:56 | 只看该作者
复古教育我认为用词不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2-4-13 21:36: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peter 于 2012-4-2 11:48 发表
中文在白话文运动之前,一直是说话和文字分开的,说话是现在的白话,文字就是文言文,即现在的古文。
在任何国家,先得是说得明白,才能是写得明白。白话文运动之后,说话和写出的文字是一致,这和英语是一样的 ...

大人说不明白是因为大人没学好,大人学不好不能证明汉语是难学的,不能说明白话文的教育改革是先进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huangyezi + 2 + 2 我很赞同。
ccpeter + 2 + 2 中国的文言文是违背语言基本原则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2-4-14 11:35: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和睦家学园 于 2012-4-13 20:33 发表
前一段的观点我很赞同,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继承。
后一段的观点我有些疑意。说中国的文化,从古至今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缺乏人性和爱的光芒,缺乏对人个体尊严和人格的尊重,这个观点我不赞同。中国古代的儿童教 ...


    我有一个很冒昧的请求,您可以不可以把您看过的蒙学教材分享出来,让大家也学习学习。下面谈正事。

    中国古代小孩子就开始学习音韵,对对子,写诗,这是最自由,最发挥个性和创造力的。
    这典型是王财贵式好学生的语言。这个结论下的,惊天地泣鬼神。我自己爱好写古诗,诗词歌赋都能拿得起来,一直也坚信活诗文胜过死读经。当你知道的越多,就越应该有所畏惧。

     中国古代的儿童教育是最具有爱和人性光芒的教育。我指的古代不是清朝实行八股文后,只为考取功名的教育。过去的私塾先生都会编教材。我亲眼看过明朝私塾先生编的蒙学教材,太具童真,太有意思了。
    教材编得好有童真有意思,就等于教育由爱和人性的光芒?这个逻辑太强大了吧。在古代私塾教育,政府是不管的,民间做这个事情的自由度比较大。问题是某个人或者局部的蒙学教材好,等于全国都如此吗?《龙文鞭影》《女儿经》《幼学须知》《小儿语》《续小儿语》这些是否流传更广?另外很遗憾的告诉您,明朝开始实行的八股文,您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现在很多人对于对于孩子学古文没有信心,是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教。中国汉语有自己的功能和特点,学法和教法也和西方语言不同,shwyyan版主痛心那些读经楼里读经的孩子。其实这些家长是对中国文化有感情的。他们是想传承中国文化。虽然方法有些不对,但我对这样的家长一直是心怀敬意的。
     我反感目前体制学校内语文和英语教学的方法,非学习语言的正道。语言学习不论中西,具体方法可能会略有差异,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我尊重那些从内心深处懂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的父母,而非以打者爱和看上去很美的名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的父母。

     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化的确远远高于现在的西方文化
    国画大师吴冠中 说过:“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我觉得这句话不仅仅可以用到艺术,文化业同样适用。真的不需要分个高低,好东西学习和继承下来就可以了。试图以祖先压倒别人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往往意味着自己的匮乏和贫瘠。我相信例外不多。中华文明胜在延续性。
   
    中国的文化好,大家都知道,那我们如果知道古代是用什么方法创造学习传承的,自然是用与现代教育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果中国古代的教育不是尊重个体,不尊重人性的,那又怎样创造出这么多文明和文化的呢?否认中国古代教育肯定是不对的。误解中国古代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和可以理解的。因为文字300年一变,除了中国的古文因其特殊,乃至于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如果汉语继续简化,继续白话,就和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一样,300年后没有人能读懂。中国文化也要断层了。
    我们知道,历史在不断的进步。近二三百年来,人类文明取得的辉煌成就,远远超过过去几千年的综合。自然经济农耕文明被市场经济工商文明替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两种文明背景对教育的要求完全的不同。尽管现代文明也有很多的缺陷,是我们应该想办法去解决和弥补的。但是不能因为爱好自然,人就回到树上去。有人说过:“唐宋在日本,明清在南韩,民国在台湾。”  这六十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一次灾难与毁灭。中国文化如果真的断层了,您应该追问执政的那群人,问题是您敢吗?


   您和楼主不过是二极管的两端,表面相反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和睦家学园 + 5 + 5 谢谢您用怎么多的文字和我对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2-4-14 11:38: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和睦家学园 于 2012-4-13 20:39 发表

中国古代的教育资源从不困乏,而是太庞大太先进了。我第一次看到那些从故纸堆里掏出来的蒙学教材,我都傻了眼。


您懂什么叫困乏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和睦家学园 + 1 + 1 想搞文字狱,还是要搞批斗,搞阶级划分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20:25: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和睦家学园 于 2012-4-13 20:33 发表
前一段的观点我很赞同,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继承。
后一段的观点我有些疑意。说中国的文化,从古至今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缺乏人性和爱的光芒,缺乏对人个体尊严和人格的尊重,这个观点我不赞同。中国古代的儿童教 ...


孩子这两天学了一个英文课文,讲的是古代运输问题,说的是,在古代,旅行基本是依靠人的双脚行走,粮食和水的补给很困难,所以远征军到达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旦有民族把远征军的运输和补给这个问题解决之后,中国基本就总是处于被侵略和奴役中。

中国古代的衰落,表面上是国力的落后,实际是文化的落后,思想的落后,而这种落后,归根结底是教育的落后,是象形字的落后。国内有二次要将象形字改为拉丁字母的努力,一次是白话文运动,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这说明伟大的领导者们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中国与西方在各领域最主要的差异是:中国人只是想出来了一些观点,但在观点这个层面停滞不前,而西方人不仅是想出来一些观点,而且通过不断探索,把这些观点建成了现代的各科技体系和领域。比如指南针,中国发明这个是用于算命,看风水,而西方是用于航海。

把某个观点的提出等同于某个科学领域建立的态度,与把观点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领域(西方所作的),中间的距离还很长很长。这就好象是梦,谁的有权利作梦,但是把梦变成现实,却不容易。“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化的确远远高于现在的西方文化:哲学天文,物理,数学,医学就更不用说了。” 这是没有可能的!

“中国的文化好,大家都知道”,不是这样说的,应该是“中国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大家都知道”。判断文化好与不好,过于感性,没有标准,各国人都说自己的文化好,但是中国年轻人的确是最喜欢欧美的文明,但尽管如此,中国的年轻人也会说中国的文化好。

“文字300年一变,除了中国的古文因其特殊,乃至于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的古文是违背语言基本准则的,这个问题,我新开个帖子,再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和睦家学园 + 1 + 1 连中国的象形文字也要灭了!真勇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2-4-14 23:30: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peter 于 2012-4-14 20:25 发表


孩子这两天学了一个英文课文,讲的是古代运输问题,说的是,在古代,旅行基本是依靠人的双脚行走,粮食和水的补给很困难,所以远征军到达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旦有民族把远征军的运输和补给这个问题 ...


       您的这个调调让人无法接受。她全盘接受,您是全盘否定。这科学吗?在公元500年到1500年这段时间那几个主要的王朝实力之强,文化之繁荣,是当时欧洲国家无法向背的。这东西能比吗?比有意义吗?融合是一个大的趋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学习的事。
       中华文明有自己的独特性,有很多很多精粹值得传承。这六十年对中华文化的摧残和迫害之烈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这样一种禽兽行为,您居然为其唱赞歌。
      我为读经妈妈们悲哀,但更为您悲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和睦家学园 + 10 + 10 白费之二百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0:5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9 shwyyan 的帖子

我本意并不是全盘否定,只是还没有机会讲到优良的部分。
因为我们作为小学生家长面临的,不是简单学习已经由成年人的老师和学者把优良的古代传统,这部分是应该的,我们真正面临的,是一个不负责的群体,不顾小学生学习规律,不分良莠,硬塞给小学生不应该学习的内容。
比如弟子规:只讲到了尊师,但是学生不应得到老师同样的尊重吗?现代文明不是讲老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吗?
除了弟子规,有没有对老师进行约束的“从师规”或者“师子规”,这种不平等的教育,当然受到老师的喜欢,但是学生的权利由谁来维护?难道只能等到象前二天江苏启动中学的江成博学生,一个未成年人,使用手段,对老师和教育进行控诉?难道这不是中国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不负责?这不是老师对未成年人的学生的不负责?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超级老爸 + 1 + 1 我很赞同。
treehouse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35 , Processed in 0.462690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