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ccpet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问题:如果把古代汉语叫是国学,现代汉语应该叫什么?复古教育明智还是不明智?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2-4-20 13:13:30 | 只看该作者
在生活中,我见到了太多迷信应试教育的老师和家长,不批驳这个错误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如何让他们清醒过来?!
   批教育,您一肚子话,让您正儿八景的帮帮父母们吧,似乎在这个论坛我没见过您做过什么?
就算您想做,我还有些担心,感觉还不如不做好。
   我只一句话,不帮忙可以,别帮倒忙。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2 + 2 谢谢您的提醒!
ccpeter + 2 + 2 有些家长已经习惯老师的折磨了。不折磨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2-4-20 14:04:35 | 只看该作者
太诧异了。
我是觉得科普教育中家校相互配合应该是一个比较实际的做法。
毕竟我们这些家长不是专业教育人才,面对的通常也只是自己的孩子,如果能够依托一定的系统,加以拓展,可以省却很多的精力。这当然不是什么真知灼见,但也还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不妥。
如果前面的发言对楼主有所伤害,恳请原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2-4-20 15:2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2 zty1122bb 的帖子

我看了您的帖子,的确觉得有点不妥。
我没说,是因为我要是说了,就会“政治不正确”。

不过,没办法,还是得说。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孩子是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生长的。
作为全职爸爸或全职妈妈,我们多花些时间精力,的确可以和学校教育拔河,帮孩子解毒。
但是更多的要工作的父母呢?他们怎么办?为了生计,他们肩上的担子已经不轻了,还要去理顺教材,挖空心思陪孩子做这做那,可能吗?
我和很多处于这个社会中下层的人(木匠师傅、安装工人、送快递的、做保险推销的,等等等等)交流过,他们的生活状态,我看到了、听到了。
布置的家庭科学实践有的同学不能认真完成,根源是家长不配合。植物标本少有家长与孩子去采集,去博物馆、科技馆的孩子不多且以幼稚园及小学低年级孩子为主(很可笑),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却反而少见。家长多数科学意识差,动手能力更是不堪,最喜欢向学校一推了事。这里除了升学的扭曲,家长主观上的意识落后也是主因。

那些农民工,他们在城市里一呆十几年几十年,孩子小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在他们身边,怎么去跟孩子采集植物标本?怎么去博物馆科技馆?他们就算有超强的动手能力,也没法和孩子一起做任何事!他们喜欢向学校一推了之吗?他们不想!但他们做得到吗?他们做不到!
我说的这些人,他们才占了我们家长中的绝大多数!
ccpeter不是,我不是,您也不是。

何况,采集植物标本、博物馆科技馆,我读书所见,在西方国家的教育里,都不是家长带着孩子做的,而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我亲身的体会也是如此。我已经两年没带孩子去过科技馆了,甚至我的孩子回家读的书全是小说,一本科学类的书都不读,拒绝读。但孩子的科学知识一点不见少,是怎么做到的呢?都是学校里,那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带给他的。他记忆力好,理解力强,对这些活动有兴趣,自然就比同学知道得多了。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确要结合起来,孩子才能真正教育得好。
但学校教育该做的事,我们为什么不提,不讨论,不到学校去提要求或建议?因为怕吗?怕自己的孩子成为这些意见的牺牲品,所以为这个制度唱赞歌?
如果我的孩子还在公立学校,说不得,我可能被迫要当一头愤怒的狮子,为孩子找回他们爱上的科学课、体育课,以及其他扩宽他们视野的课,而不会忍气吞声让老师把这些课挪作他用的。

现在的社会阶层已经逐渐固化,流动已经很少了。
考试制度本来可以给底层的百姓带来改变阶层的机会,但由于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等等各种原因,这条路越来越不是真正底层的老百姓走得通的了。
所以您作为一个应付现行体制游刃有余的爸爸,我佩服。但为这个制度唱赞歌,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家长或老师这一点,我很不佩服。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2 + 2 谢谢指点。我本身也是家长,也有很多不足。
shwyyan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15:39: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ty1122bb 于 2012-4-19 20:04 发表
虽然楼主已经表示不再多说了,但我还想多说几句。中国的义务教育没有楼主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切正在发展。
拿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的”科学“课程来讲。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星期两节。教材分为科学课 ...


如果增加科学课程是个进步的话,哪么这十五六年来的学生在这种体制教育岂不都成了牺牲品?这个责任应谁来承担?

你所说的科学课程,从页数上就是个偷工减料的,抄美国作品的东西。“每本120页,很不得了”,盼到救星了?

用英语学习美国一年级的科学教材就有1000多页(包括图)。你孩子都几年级了?美国教材和中国现行的教材基本有三到四年的差距。也就是现在的科学课程也就是K级水准。你已经被国内教育和老师折磨得忘记自我了。

学习不仅是知识点的问题,还有一个深度和广度的问题,也就是兴趣扩展的问题。这不是你到动物园,植物园就能解决的。

比如说现在有一个学生群体,分别爱好上了植物,动物,物理,天文,他们应该作什么?看书,上网,买设备。但是有中文专业领域的书(剑桥百科类就不用提了,最基本的知识)吗?有,很少,而且大多是几年前的翻译作品。全不?不全,最基本的介绍有,有深度和最前沿的,连中国的学者和教授还没搞明白呢?他们连翻译的单词都搞不懂呢?小学生如何看得到,买得到?上网,最新知识全是英文的。所以任何有兴趣的小学生,初中生也只能是象你所说的,到动物园,植物园看看而已,这是兴趣的培养吗?这是扼杀。

可是如果是从小学开始用英语学习这些知识,你的爱好可以一直都有书的保证,你能通过网络知道最新的专业知识发展,除非你放弃,否则可是一直走到学术的层面。

我从不反对用中文学,只是现在的小学生等不起,不要心存幻想。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2 + 2 不存在增设,1975年小学常识课就已恢复。
我爱飞飞 + 3 + 3 最前沿的东西,的确是英语的居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2-4-20 16:13:58 | 只看该作者
最前沿的东西,的确是英语的居多。

我儿子学校的探索课一直没有教材,深为某些家长所诟病。
因为家长看不到教材,不知道孩子学了些什么。
但学校就是不“改”。
为什么?
因为书被“固定”了,而知识不是。
所以他们学校的探索课有很多链接,其中一些甚至通向英美高校的专业研究网页。当然,更大部分的还是适合低龄孩子的充满趣味的科技知识页面。




可惜的是,这些网页里,几乎100%都是英文的,找不到什么中文网页。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4-20 16:4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hwyyan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2-4-20 16:42:0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我爱飞飞”的指正。
我只是讲一些个人感受,如果只能在体制内学习,权宜之计可能更加有效。
至于说国外的教程更加丰富,这是事实。因为我们也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但若只能是课余时间进行,更加不易操作,毕竟时间有限。
与学校的沟通,自觉还是很充分的,科学课程更是如此,我们甚至还有一点点带动作用。

不管怎么说,我们的一点体会都只是个人的个别情况。如果有冒犯的话,还请原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您并没有冒犯我,不存在原谅的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2-4-20 17:06: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ty1122bb 于 2012-4-20 16:42 发表
感谢“我爱飞飞”的指正。
我只是讲一些个人感受,如果只能在体制内学习,权宜之计可能更加有效。
至于说国外的教程更加丰富,这是事实。因为我们也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但若只能是课余时间进行,更加不易操作,毕竟时间有限。
与学校的沟通,自觉还是很充分的,科学课程更是如此,我们甚至还有一点点带动作用。


您并未冒犯我个人。
我只是觉得您对现在的制度太满意了,这样就算是可以接受的了,只有家长和老师才是该责备的。。。
我对您本人没有任何意见,但您的这个观点,我不赞同。

科学课一周两节,这个量算是合适的吗?
数学课反而那么多——有多少数学是孩子们学了再丢开永远都不用的呢?我高考的时候,数学120分考了110多,全班第一,但是多年不用,指数、对数、幂、函数这些东西,现在通通忘精光了!

即便我不能推动制度进步,我也一定会看到并说出其中的问题,希望更多的家长注意到。我们交了税,义务教育是我们天经地义该得到的。学校教育不够好,我堂堂正正有理由要求更好的!忘了在哪里看过一篇文章,计算过一个普通人的一生,明里暗里交的税,可是高达100万了。——别说你工资低就没交多少所得税,你买菜买米喝水用电,没有一样不交税的。说不定越穷的人,交的税反而越多。不明白的话可以去看《富爸爸穷爸爸》。

当然我最不满意的还是语文教育。
不集中精力收集数据,组织人力研究教学,发掘好的本土作家,把语文教学和品格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探索教育有机的融合起来,将来说不定真有更多的人像ccpeter一样,要让下一代用英语生活了。
我并不一定觉得ccpeter的想法绝对正确,其实在非母语环境之下学英语不容易,用英语学习的要求更高。但我看了他说的,的确能理解他为什么有那样的想法。
要想我们的中国孩子都有一个好的母语环境,都还愿意选择用中文学习,我们的母语教育一定要努力,这也是我关注语文和国学版的原因。

不过我在这里活动,更愿意探问如何搞好语文教学。——有条件能自然自如的具备母语条件,可以自由使用英语交流和学习,那自然是另外一回事。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2 + 2 也不满意,但在体制内不能发牢骚,自己 ...
shwyyan + 10 + 10 您说的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2-4-20 19:09: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4-20 17:06 发表



我只是觉得您对现在的制度太满意了,这样就算是可以接受的了,只有家长和老师才是该责备的。。。


觉得这是对1122爸爸的发言的误读,如果1122bb对现有体制太满意,就不会在儿教盖高楼了,也没必要在家里制定什么读书会之类。
我觉得现在应该没有人对目前的社会,教育等等制度有太满意的。
我所读出的是在目前我们无法撼动现有体制的条件下,不如退而求其次,就像您家孩子上国际学校,或在家上学;
若必须在体制内,那积极的配合学校目前现有的体制,并力所能及的做些事情,我觉得是好的选择。
当然,若自己的口才好,有学识渊博,可以说动校长增加课程,自然更好。或者有能力让高层采纳自己的教育观念并推行,那更是美事。
否则,觉得一切还是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出发,去做自己能实践的事情比较好。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他写的帖子摆在那儿,我没法不读啊。误 ...
shwyyan + 2 + 2 配合体制,就意味着对孩子犯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20:15:01 | 只看该作者
近15年的教育产业化,让家长都已经由从对教育的希望至教育的失望,以至于教育的绝望。
现在等到15年后的今天,不是一个教育的大变革,相反是硬塞给小学生几本古文经典,让小学生每天早课诵读,搞几个科学课本,也都是点到为止,一切都是流于形式,再不要心存幻想。
国人心存幻想是由日本人在侵华时发现的心态,因为当很多日本士兵对国民和士兵进行虐待和杀戮时,他们发现中国人都想着日本士兵能够象客人一样对待自己,这也是古文经典教育的结果和悲哀。
现在的体制内小学生的结局,不用等到高中毕业,比现在高中毕业生好不到哪去。而与国外学生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因为教育是不进则退。
中国至今没有信仰,不知道教育因和而来,方向在哪,教育彻底改变的动力是非常小的,流于形式是中国老师最擅长的,而大部分家长已经习惯了受虐。
在体制内上学,虽然与魔鬼打交道不容易,但是如果家长都不改变,孩子发展的空间会受到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2-4-20 23:41: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peter 于 2012-4-20 20:15 发表
国人心存幻想是由日本人在侵华时发现的心态,因为当很多日本士兵对国民和士兵进行虐待和杀戮时,他们发现中国人都想着日本士兵能够象客人一样对待自己,这也是古文经典教育的结果和悲哀。


看了先想笑,又想哭。
现在大家都知道有文化差异这件事,那时猛的来了外国人,大家就懵了,忘了人心难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这些老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28 , Processed in 0.105311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