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ccpet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问题:如果把古代汉语叫是国学,现代汉语应该叫什么?复古教育明智还是不明智?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19:41:09 | 只看该作者
一虎一席谈中,有个黎明老教授讲过:古文要留在文学的层面,留在学术的层面,就象拉丁语一样。教学大刚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古文,就不要象现在这样,学校或什么协会,或者老师以强制的方式来增加小学生学习古文古诗的数量。每个家长有自己的选择,大家互相尊重对方的选择。尽管学习是自愿的,但是实际上,小孩子在老师手里,名义是自愿,哪一个不是强迫?这些教古文的老师都是如何学古文的?他们从古文中学到了什么?
另外不要把古文的学习再成为教育收费的一个借口,因为古文是没有版权的,可是一本学生学习古文和古诗的书价格却是不菲!?
很多家长都说过:如果古文说过的有好的道理,白话文说不明白吗?白话文的体载的作品没有吗?老师和汉语教育工作把精力放在于时代同步的创作和教育不好吗?
让小学生学古文,本身就是汉语工作者和老师不负责的作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4-6 20:13:15 | 只看该作者
ccpeter 2012-4-6 19:28 威望 +1 您误解了。
ccpeter 2012-4-6 19:28 金钱 +1 您误解了。
=============================
不觉得误解了您。您对于野蛮的崇拜,对于蒙元辱华的幸灾乐祸,实在是再明白不过了。
对于古汉语的不肖是您个人的事情,用不着摆出一大套话来编制理由,不会有很多的人与您争辩。
但请对祖先口下留情,不要引起众怒。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ccpeter + 1 + 1 你再次误解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4-6 20:31:54 | 只看该作者
动不动拿祖先来压人是读经者惯用的方式.
南怀瑾在反驳进化论时说:你们可以承认你们的祖先是猴子,我是不会承认的.
他在说这话时明显带着一种道德的谴责.

我认为,就事论事,反对就反对,摆事实讲道理.而不能从道德的角度来应对逻辑.不是说不能说道德,那是另一个范畴的问题.
读经者通常就是这样胡搅,把情感,道理,语气等混到一块,以气壮代替理直。
附带说一句,ccepter的言论不无偏激,但我认为在这种国学热的时代背景下,泼一下冷水不无好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和睦家学园 + 1 + 1 已经有很多人总结和反思读经运动,读经 ...
ccpeter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4-6 21:25:19 | 只看该作者
换另一角度,如果小学生不学古文经典,应该学习什么?有哪些东西是古文所没有的?
1、平等。
人人平等,是社会制度的基础。古文经典没有平等,他只是讲主与仆,君与臣,即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关系。在这个不平等关系的大前提下,古文作者有感而发,写出的古代汉语,即现在的国学。从所谓的国学当中,学不到平等,学到的只是如何安心于不平等。
2。自由。
现代的人在平等的基础上,享有自由。美国系列教材小学一年级就讲什么是自由:自由是人的选择的权利。可是在中国古代,人与人是不平等的,如何谈得上自由?所以鲁迅讲,国人只有作奴才的自由,没有作奴隶主的自由。
3。公平。
在一个没有平等,没有自由的古文经典世界当中,当然就更谈不上公平。公平只有期待奴隶主的施舍。
所以学习古文经典,学不到人人平等的宝贵,学不到自由的价值,更学不到公平的意义。
4。没有平等,没有自由,没有公平,更谈不到责任。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被比他人数少很多的民族所侵略,因为人人都没有责任感。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日本进攻南京,10万国军向不足5万日军投降。这就是儒家思想的教育结果,没有平等,没有公平,当官的都跑了,我恁什么要承担 救国的责任?唐生智跑了,跑不了的,全都投降。将士没有想到,10万国军身后,南京全城老少妇女需要保护吗?没有责任感的教育,最终整个民族要为此负出代价。难道这种想法不也是宋,明时期的写照?

平等,自由,公正,责任,规则是西方国家从小学就开始教育的课目,而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不仅没有突出这几项,相反我们现在还要把古文经典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目,占用课余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这是把平等,自由,公正,责任,这些现代思想从我们民族后代的思想中铲除。

这就是为什么说提倡让小学生学习教学大刚之外古代汉语的汉语工作者和老师不负责的理由。

[ 本帖最后由 ccpeter 于 2012-4-6 21:3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瑜珈 + 5 + 5 您的很多话我觉得有点偏激,这段话我赞同。
shwyyan + 9 + 9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4-7 00:40: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peter 于 2012-4-6 21:25 发表
换另一角度,如果小学生不学古文经典,应该学习什么?有哪些东西是古文所没有的?
1、平等。
人人平等,是社会制度的基础。古文经典没有平等,他只是讲主与仆,君与臣,即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关系 ...


     这些的确是孩子应该学,而且是中国古文经典中最缺乏的。所以我一向的观点很明确,反对小学和学龄前的孩子读古文,特别是读经。中国古文经典缺乏人性和爱的光芒,缺乏想象力。作为孩子,无论学不学习古代经典,都不会影响孩子将来成为优秀的人。
     但是作为一个中学西学都有相当了解的人,我反对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偏激态度。古文经典也不只是儒家一家。即便是儒家,尽管天生残疾,也还是优秀的成分居多。全是垃圾如何去愚民,九句真话一句假话,才能让假话作用发挥到极致,是吧?当您有足够的能力,能够批判的学习,将那些优秀成分占为己有,不也是很愉快的事情吗?
    中国的古诗词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堪称全世界诗歌里最灿烂的一部分。像《静夜思》《春晓》等等一大批,语言浅显易懂,脍炙人口的好诗篇,里面没有一点点奴化的影子在里面,很适合孩子吟诵(特殊注明不是背诵)。
    我们不仅要懂得批判,更要懂得建设。
    在众多版主和会员里面,我这样持比较客观态度的,本来应该是居中的观点,但是现在被人放到反对的一方。就是因为这股不正常的风气,让重心偏移掉了。我很赞同simpley 网友的话。您的言论不无偏激,但我也认为在这种国学热的时代背景下,泼一下冷水不无好处。

[ 本帖最后由 shwyyan 于 2012-4-30 17:3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瑜珈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4-7 06:40:18 | 只看该作者
从来没有带孩子读经,也不打算这样做。因为自己的学识太浅,仍在学习,不足以应付。
在这里,只是希望在谈论历史的时候,对先人口下留情。实在谈不上以国学压人,只是尊重,只是礼貌。
蒙元对汉人的欺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与其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践踏一样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是灾难。警示后人是应该的,但上面的提法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ccpeter + 2 + 2 我都是有节选了,比这更凄惨的还没敢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4-7 10:54:01 | 只看该作者
读经在学校的推广一方面是好事,体现了越来越多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但是另一方面,现有的中小学教育师资能否胜任,是否会培养出比之前更多的不爱思考的孩子。我很担忧。
中国的小学教育现状是:大量的素质低下的老师充斥教师队伍,真心热爱教育事业、思考过中国教育困境的教育工作者少之又少,决策层受制于体制,以及被荼毒于官场文化。所谓的课改总是触及不了实质。
对比国外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总是感叹我们灌输的多,启发的少。背诵的多,探究的少。

如果在诵读经典的同时,如果能引导孩子有主题的展开辩论,探讨,形成思辨气氛浓厚的课堂氛围。甚至能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带动那些有语言、哲学天分的孩子进一步探究式的学习。而对于天分一般的孩子,也能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这样的话,读经教育才有意义。
但是,又有几个老师、几所学校能做得到呢?又有几个家长能做的到呢?

所以,做家长的,如果真心喜爱古典文化,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时应该不晚。

另外,非常同意shwyyan版主的观点:中国古典诗歌对于世界美学的贡献。在这里,确实能找到养心养性养眼的佳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4-7 11:30:04 | 只看该作者
从我个人来说,我非常喜欢唐诗,那些论语等所谓的经也曾经喜欢过.但现在喜欢的程度有所降低,特别是"经"被一些大师作为忽悠的工具,看到一些人故作神秘地谈经就反感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ccpeter + 2 + 2
瑜珈 + 5 + 5 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4-7 12:10: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润妈 于 2012-4-7 10:54 发表
读经在学校的推广一方面是好事,体现了越来越多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但是另一方面,现有的中小学教育师资能否胜任,是否会培养出比之前更多的不爱思考的孩子。我很担忧。
中国的小学教育现状是:大量 ...


读经在学校的推广根本上就是一个坏事。您自己的两方面就互相打架,论据互相拆台。
在广大父母和老师没有能力做的时候硬做,只能是坏事而已。

这两年的国学读经热,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无关。一年20几万起群体性事件,统治者如同做到火山口上,大量官员把老婆孩子送到国外,富人大量移民,维稳费用超过了军费。在这个背景下,有人把自己吐过吐沫,踩上一脚的孔夫子搬出来,其心可诛。

整个中国人的思维,受儒学的影响,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不管朱熹、杨伯峻、钱穆还是李泽厚,他们都是一脉相承,能够上到台面上的所谓国学大师,基本上跳不出这个窠臼。在这个背景下,怎么探究?所谓的探究式读经,根本就是骗人的。您说的这个更准确叫思辨式学习。这种学习的前提条件,一是要有多元化的观点,二是孩子自身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在这两点都有非常大欠缺的情况下,往广大父母三思而后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ccpeter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4-7 13:28:05 | 只看该作者
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闹剧。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让国学大师季羡林看到只能说无知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ccpeter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7 , Processed in 0.088443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