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雨雨点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两位家长关于是否打孩子的讨论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5-6-14 10:16:54 | 只看该作者
独孤求败+-->引用:独孤求败 [/COLOR]

楼上的, 你是身在山门找不到菩萨, 要没有看的

澄清一下, 我绝对OMOM 很对, 我是引用Omom的至理名言让hj7642065看了理解不要又问相同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5-6-14 10:59:27 | 只看该作者
打,还是不打这是一个问题。
以我6年的育儿教训得出,打是不可逾越的,但打是为了不打,当打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武器,就很危险了。
可以这么说,打是家长最懒惰的教育方法,为什么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只好用打解决问题。问题在孩子生活细节的教育上有漏洞,其实,孩子身上的大多毛病都是家长身上的毛病,所以举手之前检讨以下自己吧。
当然家长不是先知先觉,许多东西发生了才意识到孩子的坏习惯必须纠正,用打及时警告也是必要的,但错误更多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子不教,父之过。
打一次孩子为自己扣掉10分。
我们能保持80分还是可以接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5-6-14 12:25:04 | 只看该作者
zyao+-->引用:zyao .....其实,孩子身上的大多毛病都是家长身上的毛病.....

您的观点我同意, 但是"......其实,孩子身上的大多毛病都是家长身上的毛病...."这句话有问题, 我绝对孩子身上的大多毛病都是家长身上优点的另一面, 家长勤快, 孩子就经常懒惰因为家长包办了, 家长奋斗孩子享受, 老子英雄孩子狗熊的在现代社会还不少, 当然先天优良基因遗传的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5-6-15 12:24:48 | 只看该作者
Nikki and Felix+-->引用:Nikki and Felix 家长勤快, 孩子就经常懒惰因为家长包办了, 家长奋斗孩子享受, 老子英雄孩子狗熊的在现代社会还不少, 当然先天优良基因遗传的例外.
这种勤快是过了头的勤快,不动脑筋的勤快,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剥夺了孩子动手实践的机会。
这种奋斗是无奈的奋斗,只顾眼前的名和利,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孩子要啥有啥,还有什么奋斗头。
孩子,尤其是小孩子,身上有的,无论好还是坏,你不能否认都是抚养他的大人给的,连这一点都不肯承认的话,很难让孩子心服口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5-6-15 18:47:34 | 只看该作者
zyao+-->引用:zyao 这种勤快是过了头的勤快,不动脑筋的勤快,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剥夺了孩子动手实践的机会。
这种奋斗是无奈的奋斗,只顾眼前的名和利,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孩子要啥有啥,还有什么奋斗头。
孩子,尤其是小孩子,身上有的,无论好还是坏,你不能否认都是抚养他的大人给的,连这一点都不肯承认的话,很难让孩子心服口服的。

让那些浙江的私人老板学习学习你的发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5-6-16 12:01:29 | 只看该作者
估计那些老板是没有兴趣听这些关于打与不打的讨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5-6-16 14:24:02 | 只看该作者
zyao+-->引用:zyao 估计那些老板是没有兴趣听这些关于打与不打的讨论的

怎么让那些老板也保鲜保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5-6-16 23:55:0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太长了,一直没敢进来看,现在看一下感觉也颇多受益。   

这里的好爸爸妈妈真多,NIkki,Qmom,雨点爸爸,Zyao....

自己孩子还没到2,3岁,不是男孩子,可能还体会不到家长的很多具体烦恼。不过从学到的一点心理学知识结合大家的案例倒是有一点想法。

2岁到4岁孩子是秩序敏感期,所以孩子会因为下地铁的顺序不对而大哭大闹,常常有大人觉得糊涂脑子的时候。也常常有占有别人的东西可是却不给别的小朋友动自己玩具的“小气“。如果我们知道了这点,可能就不会责怪孩子的苯脑瓜和无理取闹。就不会让自己情绪败坏。

大人能做什么来帮助孩子?我还没完全想好,但是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有一个不能接受的改变和适应突然来临正苦恼哭泣时候,别人不但不能理解,却反倒打我们一顿,我们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呀?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当时的情绪,首先要同情孩子。这么大的孩子会遇到那么多的问题,而且都是无法和人交流,无人能够帮助的问题,孩子其实真的很可怜。我们院子里的两个小男孩就是这样的,总被姥姥呵斥,也总被妈妈责怪为“独“。挺为小人儿难受的。也许我们拥抱着孩子告诉他们我们知道他此时的愤怒,和他们分享一下我们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可是现在爸爸着急不能再去下一次地铁等,孩子自己会平静下来。我用过这样的方法和邻居小朋友,他眼泪没干但是没有声音了。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也和大人一样,要么发泄出去,要么得到别人的安抚。小孩子都不愿接受大人的说教但是喜欢大人的分享。

小孩子的控制能力还很弱,因为前额叶还没发育好。所以总会有一些自由过度不符合社会规则的行为,要帮助他们掌握改变,最好的办法是冷处理,就是不要强化。他再用鳄鱼泪或者大声喊叫,所有人都不要理睬。得不到注意,无法控制大人,孩子自己就会反省了。有时候惩罚时用关禁闭的方法或者禁止他玩最感兴趣的事情,也许会有效果。关到卫生间半小时,当然前提是他对卫生间不感兴趣,别是他在里面玩水不亦乐乎。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妈用不许我出去找小朋友玩来惩罚我,自己一个人在屋子里静下来就会明白妈妈的辛苦了。

非常赞同让孩子自己体会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安全的探险。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这样的能力,如果总是禁止警告他不要做这个不做那个,他的好奇心会更强,反而更危险。而且孩子也会更叛逆。要摸电扇就开小一点让他快速摸感觉到疼,并且用小电扇模型给孩子玩,孩子感兴趣为什么它会转,引导他自己拆卸安装,也许就培养一个小发明家呢!

小宝宝属于热烈兴奋,情感外露的就会禁不住去打妈妈。我赞成Nikke的做法,让他感同身受妈妈的体会,学会别的表达情感的方法。猜测很可能Nikke家里人也属于很热烈的。   

对孩子树立起权威感,打可能不是好方法。Nikke儿子如果4,5岁已经懂事了,还打爷爷奶奶,那就不是情感发泄的问题了,绝对要禁止他的行为。说教和讲故事学尊老爱幼都不能改善,紧闭惩罚所有喜欢的东西都不给买也不能制止他,那就要打!

一个家庭中父母有良好健康的情绪人格,孩子才能成长的健康快乐。所以有时候父母的不良情绪也要发泄,孩子又是特别淘气,那么打一下也无大碍,大人调节好了要反省教育方法或者改善生活节奏,找出自己心里问题并解决。其实只要亲子关系健康,孩子活泼可爱,即使打几次,长大了孩子也不会就有人格障碍。长期处于低落情绪和暴力中,孩子才会成为心理障碍和问题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5-6-17 16:45:38 | 只看该作者
dyly+-->引用:dyly 2岁到4岁孩子是秩序敏感期,所以孩子会因为下地铁的顺序不对而大哭大闹,常常有大人觉得糊涂脑子的时候。也常常有占有别人的东西可是却不给别的小朋友动自己玩具的“小气“。如果我们知道了这点,可能就不会责怪孩子的苯脑瓜和无理取闹。就不会让自己情绪败坏。

大人能做什么来帮助孩子?我还没完全想好,但是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有一个不能接受的改变和适应突然来临正苦恼哭泣时候,别人不但不能理解,却反倒打我们一顿,我们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呀?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当时的情绪,首先要同情孩子。这么大的孩子会遇到那么多的问题,而且都是无法和人交流,无人能够帮助的问题,孩子其实真的很可怜。我们院子里的两个小男孩就是这样的,总被姥姥呵斥,也总被妈妈责怪为“独“。挺为小人儿难受的。也许我们拥抱着孩子告诉他们我们知道他此时的愤怒,和他们分享一下我们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可是现在爸爸着急不能再去下一次地铁等,孩子自己会平静下来。我用过这样的方法和邻居小朋友,他眼泪没干但是没有声音了。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也和大人一样,要么发泄出去,要么得到别人的安抚。小孩子都不愿接受大人的说教但是喜欢大人的分享。

小孩子的控制能力还很弱,因为前额叶还没发育好。所以总会有一些自由过度不符合社会规则的行为,要帮助他们掌握改变,最好的办法是冷处理,就是不要强化。他再用鳄鱼泪或者大声喊叫,所有人都不要理睬。得不到注意,无法控制大人,孩子自己就会反省了。有时候惩罚时用关禁闭的方法或者禁止他玩最感兴趣的事情,也许会有效果。关到卫生间半小时,当然前提是他对卫生间不感兴趣,别是他在里面玩水不亦乐乎。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妈用不许我出去找小朋友玩来惩罚我,自己一个人在屋子里静下来就会明白妈妈的辛苦了。

非常赞同让孩子自己体会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安全的探险。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这样的能力,如果总是禁止警告他不要做这个不做那个,他的好奇心会更强,反而更危险。而且孩子也会更叛逆。要摸电扇就开小一点让他快速摸感觉到疼,并且用小电扇模型给孩子玩,孩子感兴趣为什么它会转,引导他自己拆卸安装,也许就培养一个小发明家呢!

小宝宝属于热烈兴奋,情感外露的就会禁不住去打妈妈。我赞成Nikke的做法,让他感同身受妈妈的体会,学会别的表达情感的方法。猜测很可能Nikke家里人也属于很热烈的。   

对孩子树立起权威感,打可能不是好方法。Nikke儿子如果4,5岁已经懂事了,还打爷爷奶奶,那就不是情感发泄的问题了,绝对要禁止他的行为。说教和讲故事学尊老爱幼都不能改善,紧闭惩罚所有喜欢的东西都给买也不能制止他,那就要打!

一个家庭中父母有良好健康的情绪人格,孩子才能成长的健康快乐。所以有时候父母的不良情绪也要发泄,孩子又是特别淘气,那么打一下也无大碍,大人调节好了要反省教育方法或者改善生活节奏,找出自己心里问题并解决。其实只要亲子关系健康,孩子活泼可爱,即使打几次,长大了孩子也不会就有人格障碍。长期处于低落情绪和暴力中,孩子才会成为心理障碍和问题人物。

精彩精彩!赞一个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5-6-24 11:48:28 | 只看该作者
心香如意+-->引用:心香如意 打孩子就是暴力,借着“教育”的名号来施展暴力,只因孩子比你小,不能反抗而矣

我们痛恨男人打女人,老公打老婆

成年人打成年人尚且让那么多人特别是女人、妈妈痛恨

那么,怎么能容忍成年人打未成年人?


赞成打孩子的人,还美其名曰是一种教育手段,真搞不懂是什么逻辑思维!!!


     看了这么多高人的评论,本人受益匪浅, 看了楼上的评论,更是由感而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不赞同"滥打",也不赞同"不打",(我所说的"打"的概念还包括其它的一些比较严厉的惩罚手段,因为我觉得打和其它一些比如体罚等教育方式 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滥打"的坏处大家已经说的很多了,我也不用再???至于"不打",可能对于现在大多数父母来说,可能不太现实,因为我觉得这种不打理论是有前提的,父母要有充足的时间来陪着孩子,且必须是父母,不能是爷爷奶奶或是保姆,试问中国有多少父母可以不要工作,不要事业来陪着孩子,如果真能不工作,那样可能该讨论的问题就不是教育了,而是生存温饱问题.
     所以我觉得在有限的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内,"打"或是其它惩罚手段或许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教育孩子和纠正错误的方法,关键是要孩子明白一些坏的习惯(当然什么是坏,什么是好的界定,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里就不评述了)是要受到惩罚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受到惩罚,哪里错了,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爱他的,但作错了事就必须改正,否则就会再次受到惩罚,我觉得这与"暴力男人打女人老公打老婆成年人打未成年人"   跟本不沾边.古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人作错了事,就要受到惩罚,违反了国家法律,就要判刑,国家执法机构有权也有义务来执行这些处罚,这难道也是"暴力",那么也可说成"以大欺小"或是"国家欺负个人"喽......
     在家庭中,孩子的心智尚不健全,父母作为孩子的合法监护人,有权力也有义务对孩子的坏习惯加以纠正,对屡教不改的错误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惩罚,当然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是对家长的一种考验,要求孩子作到的,家长首先要作到,对自己犯的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样孩子才能心服口服.让孩子明白作错了事,要受到惩罚,是为人处事的一种客观规律,毕竟孩子不可能永远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我想让他们尽早明白这个道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强,自律的品质,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也有很大帮助.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是一个一岁孩子的父亲,我对儿童早教也很迷茫,以上仅仅是本人的一点浅见,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指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0:30 , Processed in 0.10611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