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classictime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成长记录] 计划使用双语学习初中课程的2016初中小伙子

  [复制链接]
26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1 20:3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lassictimes 于 2016-11-21 20:33 编辑

和老师沟通了,老师还是通情达理的,语文不再有严格的古文作业,其它各科正常,数理化相通的。
实际选择学生,有各种途径,德国在初中是三门语言,美国是AP+综合,
但是中国的应试,以作题的速度和准确来判断,是不是缺乏了教育的内涵?
家长会班主任讲了:
现在的中考,更有利于女生!!!!!!!
每科错二分,这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训练,而不是学习内涵,而在这方面女生要整体优于男生。比如,中午休息,男生都在外玩,而女生更多是写作业,看书。
所以现象就是一流高中的公费生,女生人数远超男生。
既然教育专家认为这是教育考试的公平,我是非常的不理解!
教育应该是学习内容,以及行为的培养,这些却都没有,或少很多,这就不是我理解的教育,至少应该说全世界的通行的小学初中教育,都不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1 20:57:06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了古文和小字,英语现在又正常了,再加上日语,日语学习以前帖子都讲过了。
英语仍是以美国初中课为主,目标托幅,日语,现在还不了解,因为家长都不会,但是目标是初中毕业至少N3,或N2。
这又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慢慢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1 21:0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lassictimes 于 2016-11-21 21:01 编辑

英语历史课,讲到了欧洲船海,然后又讲到了明朝的太监郑和也出海远航,
为些,提出问题,
为什么欧洲开启了探险旅程,发现了新大陆,澳洲,南北美洲等,而中国在郑和之后却封海闭关?

有没有想讨论的家长和同学呢?标准历史书答案可不要参与,要深层次的原因分析。

点评

目的是一方面,关健下西洋的航海设备和技术从哪来的呀?为什么明朝又销毁了呢?怕不是很简单的  发表于 2016-11-24 22:53
下西洋,郑和可能有自己的目的,可是一定是在朱棣的目的主导之下的  发表于 2016-11-24 08:38
你是想说朱允炆的传说吗  发表于 2016-11-24 08:34
你可知道郑和的身世?  发表于 2016-11-23 22:44
政府目的不同,欧洲出海的目的就是要打通贸易通道,求仁得仁  发表于 2016-11-22 0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发表于 2016-11-22 10:02:07 | 只看该作者
这对女生是不公平的。女生付出了,理应得到回报。

学习的内涵无论男女生都是可以掌握的,至于为何出社会后,表面看上去男生表现优于女生,有很多原因,首先这本身就是个父系社会。很多机会女生就是想抓这个社会也给不了。在这种不利条件下,都常常出现阴盛阳衰的场面,男生更应该去面壁。

当然男生有男生的优点。只能说没有完人,各有特点。

点评

应试还只是明面上的规则,相对来说好对付,那些潜规则则制约了更多人的发展。  发表于 2016-11-22 1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22:55: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lassictimes 于 2016-11-23 22:57 编辑
tricom163 发表于 2016-11-22 10:02
这对女生是不公平的。女生付出了,理应得到回报。

学习的内涵无论男女生都是可以掌握的,至于为何出社会 ...

在规则下,谁付出,谁应得回报,这也公平。
但问题是,现有的教育是应试规则,学习的内容反不是第一位的,这个规则下的回报,就存在形式的公平,实质内容的不公平。
这也是家长理解各异,各种各样,有不懂的,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有体制内的,也有送国际学校,当然也有早早把孩子送出国的,也有人家,到美国香港生孩子的,直接脱离苦海的,
不过这个话就面太大了,
不管走哪条路,最后都会在23岁重新汇集,谁的本领大,或爹妈本领大,谁就胜出。
现在男孩女孩都争着往外跑,指有能力跑的,如果这是一种表达方式,也算是给中国投了一票。
赞成还是反对,大家自己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23:08:56 | 只看该作者
不过,孩子的成长过程最重要,我想为人父母,不单是提供生活,更重要的应该是体会和加入孩子的成长过程,
历史上经常有的就是尽管父母身为奴隶,但从来都是教育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向往和争取自由的人,
也许这就是文化、信仰的不同,
很少有一代一代相传的,都是奴性,而且到了现代社会,大家还一起为此叫好,
不过大千世界,这样的人种也是存在的,
[发帖际遇]: classictimes 找回了丢失的钱包,得到了 4 金币,感谢好心人。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23:30:58 | 只看该作者
日语学习进入日程,孩子也同意了,英语也在继续,计划周六日,周五,以及假期,算算时间紧了点,不过积累下来,在加上高中找个日语学校,应该是能够和外国语学校保持一致,因为现在的初中日语学习,校内部分和英语一样,基本都是应试教育,轻松赶上。
这样高中考托福,成绩高,日语可以作为AP课,日语好,英语托福不高,可以选择东渡上学,
也不知道孩子能不能接收这样的学习,他自己很轻松的样子。
三语,需要一个平衡能力,特别是有个拖后腿的应试语文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classictimes 头上,classictimes 赚了 3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23:46:18 | 只看该作者
讲讲郑和,
实际郑和不是中国血统,他本是不花刺王子,他父母是伊斯兰教徒,去过麦加,被蒙古军队带到了元朝,在云南当王,后来元朝灭了,被胜者抓起来,残忍地受刑,被迫成了太监。

所以郑和下西洋,你说他是想回家呢?还是探险呢?

第二,航海的船,自古以来,国内就没有过记载,元朝之后的明朝,突然能造出航海大船,你说这船是谁设计造的?

第三,航海定位在当时,是非常简陋的,在郑和之前,国内并没有航海的定位的记载,怎么郑和出现后,就把航海定位的技术提到了可以远航的高度?

第四,蒙古人占领中原建立的元朝,实际只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并非蒙古帝国的全部,到底元朝时,从西方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引入了国内哪些高科技,这些好象都是秘密呀!

第五,为什么郑和的资料都被明朝消毁了?

历史就是这样,你提出的问题越多,就会发现历史记载的,大多都是小说!

比如苏武牧羊,明明这位在西域找了西域大美女,生儿育子,可历史和文学非要搞出煽情小说,

也许这才是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4 22:55:5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语文受重罚,前两天还说老师通情达理呢,古文背诵不合格,和十几个同学一起,罚写十遍,我这刚写完,足足一个多小时,所以不得不上来讲讲古文的事。
一个是古文的事,一个是对比中德日语言教育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4 23:11:19 | 只看该作者
古文是什么?
原本就是用于和白丁作区别之用的。文体也只能算是约定俗成,语法更是模模糊糊,或者根本谈不上语法。
所以古文都是一个人理解一个意思,十个人理解十个意思,通俗的,也是几个意思。
孩子的爷爷听了之后,讲了,毛主席的年代,哪有背这个的,背古文有什么用处?
不仅古文在现代社会没有多大的用处,就是古文中体现的知识也受当时的局限,错误百出,
让孩子学习古文,是不是产生科学概念的混淆?
比如愚公移山,讲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能够把山移走,这本身只是一种愿望,如果他的后代取不到媳妇怎么办?或者没有生男孩子,生了女孩子远嫁他乡,怎么办?最后是一个道家还是佛家的把山移走了,这不是在无形中宣扬道教或佛教吗?
古文的确难,最大的难点在于古文没有固定的语法,一个人一个样,一个时代一个样,这怎么学?学这玩意作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09 , Processed in 0.07867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