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果行育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八一八国学诵读的方法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1-9-18 12:29:36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可能是各个孩子情况不一样,我家一开始用字卡和儿歌学了三百个常用字以后,就开始读论语了,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刻意教过识字,就是通过读经认识不少字,从今年二月份开始读孟子,就没在领读了,就是自己照着书读,除了生僻字外,基本上问题不大,可能是我们比较大,是三岁以后才开始的。补充:我家的论语从三岁半不到读到六岁(今年六周岁了),刚开始就一天几句话,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按春花姐的办法,一天半小时到一天一小时不等,就这样老实的读,就这样认识字的。没测过识字量,但今年二月份开始读孟子就是他结结巴巴一章读50分钟这样一点一点的读的,读到现在一章20多分钟长的30多分钟(不磨蹭的情况下),前面写的太粗,造成了速成的感觉,其实像我这样的人很多,只不过是别人没写罢了。

[ 本帖最后由 bale 于 2011-9-19 13:3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算大量啊。但是这 ...
果行育德 + 10 + 10 伯昏的问题,我也同问,能否把您的方法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1-9-18 12:4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1 bale 的帖子

请问bale,你的孩子现在多大呀?几岁开始读论语的?读了多久?不好意思,一口气提了这么多问题。

识字300,就开始读论语,而且接下来可以不用带读就读孟子,好厉害呀。您能不能说具体一点,我也学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bale + 1 + 1 见楼上重编辑的帖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3:1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1 bale 的帖子

谢谢bale的分享,看来大量比较有歧义哈,前文我也没写详细,抱歉。读经网的王财贵先生的大量,特指每日读4小时以上的,您这种大量,搁在读经网算业余读经,呵呵。

看您前文的说法,应该算是诵读分享了,真是感谢。至于识字嘛,既然您没有测过,又很严谨,没有拿出来分享哈(其间不知孩子有没有上幼儿园,园里识了多少字)。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识字应该是这些字从经典里面挪出来,他照样认识,不仅认识,还能组些词或者连些句子,更好地测算识字量的方法是孩子独立阅读的状况。如果三年下来,论语上的字都认识,我想能独立阅读比较有难度的章回小说了。如果您愿意,能在这里谈谈您孩子阅读状况么?

[ 本帖最后由 果行育德 于 2011-9-19 13: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3:35:34 | 只看该作者
bale,我对读经可以识字是一直质疑的,我亲身看到的失败例子很多,但也有耳闻像您说的这种情况。我想,也许是我们对于识字的含义理解有所不同吧。但不管怎样,您觉得效果很满意,我跟您同喜。

我的观点,可能跟傅路江老师相似,这里有一篇以前新叶转上来过,给各位看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4021360100ors7.html


文太长,我这里摘取一点涉及识字的节选:



我们的读经教育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私塾教育也已经快要接近十年了.................但是对于他们,我也有自己的忧虑。那就是他们并不喜欢自主读书。也就

是说,虽然背诵了十几万字的经典。但并没有培养起读书的兴趣和爱好。我对此一直迷惑不解。经过上次张利民老师的开示,我才恍然大悟。张利民老师

说,不仅仅是你的孩子存在这种情况,其他读经孩子也存在这种情况。不仅仅是现在才发现,其实很早就发现了。只是大家不愿意把这层纸捅破而已。今天

在座的衡水的老师也反映,他们的孩子非常可爱,背诵了很多经典,家长高兴的不得了。但是有两个问题让他们很苦恼。一是孩子非常淘,安定不下

来。二是不愿意读书,单个字认不准。第一个问题我们一会儿再讨论。

这里先说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读经的孩子不愿意读书?既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应该在我们老师身上找原因。而不应该归咎于孩子的问题。这是最起

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因为我们没有让孩子经过启蒙教育,直接就进入了读经典的阶段。教育是一个体系,一个工程,是不能打乱次序的。要想让孩子顺利

进入阅读状态,有两个障碍必须扫除。一是识字障碍,二是名物典故障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bale + 2 + 2 见我的回复,可能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大量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1-9-19 14:00:42 | 只看该作者
更正一下,我写的老实大量实在是因为看多了,一下子就顺手写出来的,我也知道自己不算大量,只是一个笔误。看了果行的回复才发现,已经更正了。抱谦。
原来想给孩子进行识字测试的,只是孩子不配合,只好做罢。今年七月份,孩子外公来的时候,他自己主动把最喜欢的《龙子太郞》每天读个一章到二章,40分钟左右吧,一本书从头读到尾,读给他外公听。自己看和我们讲看过《小哥俩探险记》、《哎呀疼医生》、《窗边的小豆豆》、《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吹牛大王历险记》等,60本的小牛顿科学馆看了十几本,基本上自己看,他的阅读有个非常不好的是看的太快,只拣自己喜欢的部份认真看,其他就看图,真的要让他读,他基本上也能读,就是不愿意读,读个一页纸就不肯读了,所以我也只好现在由着他。加上刚上一年级,适应阶段,琐事太多,现在只有双休日中午我们睡觉,他自己看书,最近把他爸爸原来的一本译林出版社出的无图的《格林童话》拿出来在看。我有时候拐着弯子问问他看的书,他不太愿意说,逼急了就说你自己去看吗,我只好做罢。
孩子的幼儿园是公办的市一级幼儿园,严格按教学大纲,没教过一个字,一年级涉及的东西一概不教,就只教写自己名字,10以内的加减法。连老师私下里都让我们到外面去上班学拼音、识字和数学,要不怕跟不上。
我家的这个爱看书,如果犯了错误,我的威胁是不给你看书了,立马就“老实了”。

[ 本帖最后由 bale 于 2011-9-19 14:3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0 金币 +22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2 应该算是“读经+大量阅读”吧
新叶 + 10 + 10 好像一年级没有一定的识字量是比较累的 ...
果行育德 + 10 + 10 阅读了那么多,这方法值得推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4:43:43 | 只看该作者
bale家的又是一个读书种子哈,都是孩子自己读呀,没有亲子阅读么?没有亲子阅读也没有在幼儿园学识字,您这是我听过的第一个纯粹靠读经识字的案例,真应该推而广之,如果您能开楼更详细回顾一下,那就更好了。

如有可能,我建议版主把这些散落的识字方法集结起来,这样可以相互参照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bale + 2 + 2 有亲子阅读的,只是我做的没有笑妈、小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1-9-19 14:55:05 | 只看该作者
俺倒是认为读经可以达到识字的目的,但是有个前提就是指读。没有指读这一项,不可能达到识字。这个在论坛里也是有例子。

   可问题在于,孩子要是不愿意指读怎么办?如果一开始孩子不识字上来就愿意指读,如果不是因为家长的强压,就是孩子天生和认字有缘。但我觉得至少有80%的孩子不可能一开始读经就能做到指读,不管是读经成功(这里的成功是指能顺利读),还是进展不顺利的(如我这般),基本上有个配合识字的过程,如字卡,如打印大字报指读,等等五花八门的识字方法!

   现在我家的是,有阵子呢不要求他跟读,他还每天和我指读个一页纸的,现在要求跟读(自发跟读目前还没做到),就懒得指读,但如果就读一两篇还是愿意指读。对自己熟悉的内容爱指读,有自豪感、成就感。

   我们才短短读经不到一年,以前有些好高骛远,现在孩子也不算大,准备将国学的启蒙时间延长,3-4岁这一年还是作为国学启蒙阶段,读《千字文》认字。读《弟子规》进行行为规范,这个主要是要针对我,我以前很排斥,现在自己也需要读一读。《三字经》。同时进行《诗经》为主线,不贪多,还是以轻松为主,等孩子识字关过了,再开始读《易经》(易经要趁早啊),然后是《论语》,当孩子读论语的时候,我这个妈妈对论语可能从诵读过渡到学习的阶段。才能够做到像pasiley那样以多种形式引领孩子进入对论语的诵读和欣赏!

    国学学习必须打持久战了。

    感觉自己现在的初步计划还是比较务实。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2 + 2 比较务实,不过可能也用不了那么长时间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1-9-19 16:06:33 | 只看该作者
我家这个识字,我真的是不知道是怎么认识的,不知不觉就认识了,当初让他自己读孟子也是和春花姐说了以后,春花姐说你试试,结果就读下来了(要不当时我也搞不清他能读多少)连他外公都说读了经以后都不用喊他看书,有空就自己坐在书柜前看书了。他读论语从来不肯指读,为这事还在春花姐的楼里问过的,新叶不知道有没有印象。我是上班的妈妈,每天忙的跟打战似的,一点不夸张,走路都是带小跑的,特别是小时候,现在好多了。所以是潜水的多,冒泡的少。在春花姐的楼里学了不少东西,现在继续在果行大姐的楼里学习,特别是训诂,我觉得要开始慢慢地给孩子讲了,请果行大姐、pasiley、春花姐等继续开楼讲课,我继续搬板登学习。

果行大姐说的问题其实孩子身上也有,因为读经只要读不问为什么,我家的做数学题,经常是题目都能读出来,但是做的时候就是这边漏那边掉,不能完全理解,这也是我觉得要开始给孩子讲解的原因,又因为自己的底子太差,要大补特补才能开口,所以还得学啊。

[ 本帖最后由 bale 于 2011-9-19 16:2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孩子上了幼儿园,晚上回来的时间我也像 ...
果行育德 + 10 + 10 直接叫我果行吧,偶还想装点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1-9-19 22:10: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1-9-15 19:50 发表
我猜,识字量不够和家长的焦虑是诵读遇到阻碍的原因吧。以我观察的现象看,识字多的孩子读起来要顺畅很多,识字不够,又紧接着读那么佶屈聱牙的古文,量还那么大,我是孩子也不干呀

去年我就在鼠版讨论过一个问题,我们家长要不要眼睛老是盯着那些论坛里的牛娃,我的观点是回到眼下,回到当下,眼光回到自己孩子身上,观察他们,体贴他们,欣赏他们,带着母亲温柔的爱意关爱他们,发掘孩子的潜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让那些攀比见鬼去。中国孩子都被这种盲目的攀比弄得毫无自信,天不生弃才,王阳明6岁还是7岁还不会说话呢,按现在的标准,他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慢下来,恳请我们的父母,慢下来,带领孩子欣赏这个新奇的世界,除了知识,还有更多美丽的风景值得我们驻步。

匆忙回复,供参考。

加一句,paisley的楼可能对您帮助更大,建议多爬爬。...


谢谢果行老师指点,识字量不够对指读肯定有影响,当时是为了多识字让他指读的,现在已经读熟了,指读是为了基本不读错,因为这字放在论语里面,他基本上看到会读了。现在他自己不指,背丢了,我帮他指出来,他自己能读下去,读不出来 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另外一个指读也想让他专心一点,专心读半本论语用40分钟可以完成,这样就比较有多余时间多出来做别的事。
不过听您这么说,可能是我自己内心不自主的着急了,因为每天想着有英语亲子阅读,还有每天一个中文故事,时间不够用,又希望论语能二天读一遍,再这样磨下去可能三天一遍都完不成了。不过最近一个月,儿子开始不爱读论语开始,我都自己安慰自己,有读就好,不能影响儿子的兴趣,毕竟论语是他自己要求读的,现在真让他不再读论语,他自己也不肯,只是现在他不愿意每天读多而已。

对于国学我也是门外汉,对您说的东西我也是似懂非懂,只是慢慢爬楼学习,买了《论语别裁》与《教女儿学论语》,都看了一部分,还没时间看完,每天忙着爬楼学习 。对我来说,英语怎么学要学习,国学怎么读也要学。现在只能是遇事论事,见招拆招了。

现在就是让他慢慢再爱上论语,专心诵读,这二天的欲擒故纵方法稍有成效了,看是不是会长期有效。另外我们也喜欢新的书,让他读繁体版的新书,他也能坚持指读一会,但就是时间不能长

您推荐的《细说汉字》也买了,今天刚刚到,儿子看了也喜欢,但闲余时间不多,等国庆长假与他好好一起研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1-9-20 10:2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8 bale 的帖子

真不知道你们的孟子也是春花大姐让自己读的, 可看你们却比我们轻松多了, 我们可是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役, 我在自己楼里写了我们的经过,   可也正是这次自己读孟子, 把我们的识字和阅读提升了起来,  之前我对识字和阅读也自认下了 功夫的,  现在知道是不够,  不同的是, 你是不知道孩子是怎么识字的,  而我们的每一步我都清楚,   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像果行,  笑妈, 还有很多孩子, 都是不知不觉就会阅读的,     多多现在正迷的是超级小虎队,   我买来掖着藏着, 用来作为奖励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bale + 2 + 2 怎么不艰难,一步一步走过来,什么法子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35 , Processed in 0.09500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