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果行育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八一八国学诵读的方法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1-9-13 13:46:33 | 只看该作者
目前刚开始用“指读《千字文》+亲子阅读+墙上贴字”来有意识地教笑笑识字,试行半个月,效果不错。倒不是已经认得多少字了,而是笑笑对这种方式非常喜欢,每每遇到相同的字都会联想一下,看到熟悉的字就会组个词、说个其他地方有这个字、词的句子啥的。
    昨天在街上,招牌上好些字笑笑都读出来了呢!看来,100%认得的字也有一些了。当然,更多的字属于“50%”认得,就是在特定的地方认识,换个地方就不认识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识字只要孩子有兴趣还是要尽早,读经好 ...
果行育德 + 10 + 10 相辅相成,很好!子云做得很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15:16:03 | 只看该作者
(续)

要写的那么多,涉及诵读方法、书单、注本、文言、诗歌等,还有传统故事书、传统手工制作等一系列资料,一下子写不完,只能慢慢写了,指不定就是个裹脚布了


(四)童子读书温书法


屠宛陵曰: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能读二百字者,止可授一百字常使精神有馀,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唐彪曰:古人读书,必细记遍数,虽已成诵,必须满遍数方已。故朱子云:“读一百遍时,自然胜五十遍时;读五十遍时,自然胜三十遍时也。”

唐彪曰:凡幼学,本日所读书但随其资之高下,令读之若干遍,必满其数,能背固佳,即不背,亦可次日加读若干遍,亦必满其数始背,背毕,将二日前书加读若干遍,三日前书加读若干遍,均令满数,然后总背。生则示儆,讹别字以角圈标记之,然后授生书。此读书带理书之法也。


凡书倩朋友先背,后送先生背,则纯熟而无讹误生涩矣。资有高下,授书有多寡,故遍数之繁简,宜因人而定,不能尽拘一例。斟酌变通,必使与资相合,方善也。

王中虚曰:凡书中有难读之句,摘出多读数十遍,则通体皆易熟。读书知断续顿挫之法,则书之神情透露,不但易熟,而且易解。

唐彪曰:学生读过之书,资钝者以三十行为一首,资颖者以四十行为一首,俱于其行下划断,以为每日温习之定额三十四十行之下画一小画,三百四百行之下画一曲尺画。书头之上,以“理 、温、习、熟”四字为纲,加圈以记其温过之次数。如第一次书头上记“理”字,二次“理”字上加一圈,三次又加一圈,四次加尖角圈,第五次记“温”字,六次七次八次加圈如前 。九次记“习”字,十次与十一、十二次加圈如前。十三次记“熟”字,十四、十五、十六次加圈如前 。此温书标记之法也。以上温书,虽也三十、四十行为率,若资性悬绝,犹当因资增减,不宜执定其数也 。

唐彪曰:凡学生背书,必使其声高而缓,先生用心细听,则脱落 讹误之处了然于耳,然后可以记其脱误,而令其改正。若声轻而且速,则不及察矣。又有书不能背,倩同堂之人哄然读书,以乱师之听闻者;又有书不能背,将所读之书或书之掌中,或书于片纸 ,偷视而背者。凡此诸弊,为师者亦当时时觉察也。

唐彪曰:温过之书宜作标记。不作标记,或多温或少温,淆乱无稽,书之不熟,皆由于此。且有不肖弟子 避难就易,反温其熟者,置其生者,故标记不可少也。更宜置课程簿,五日一记,如初一至初五日读某书起至某书止,温某书起至某书止。童蒙不能记者,先生代为记之,庶免混乱无稽之弊。



这段话记录的也是诵读过程的细节处,现在都流行说细节决定成败,是有道理的。前文说的划分界限,用现在话说就是划分段落大意,像那段“闻斯行诸
那段话,好多孩子都总是背串,如果家长能帮他划分一下段落,告诉他,前一段是谁谁问什么,中间那段绕口的是引用,最后才是夫子作答。这样,层次一下子分明了。一般讲明白后,孩子读起来就容易得多,背起来也不会串。

有朋友问小孩一天读多少字为宜,其实这个很不好回答,年龄差异、禀赋差异,还有性格差异,确实难以定一个标准的模式。古代私塾也不会那么做,中国古代的教育,当真是因材施教。记忆力好的,量可以多一点,但这个多,是根据实际能力减半的量,能读200字,就只读100字。反观我们现在,还不会开口说话的孩子,就要求他跟读论语,无乃太过欤?

唐彪曰:学者用心太紧,工夫无节,则疾病生焉。余亲见读书过劳而矢者五六人。故父师于子弟懒于读书者,则督责之,勿令嬉游;其过于读书者,当阻抑之,勿令穷日继夜,此因材立教之法也。


难句:(俺的小贴士

诵读过程,很多佶屈聱牙的句子很难读顺,相信我们自己背诵课文是也有这种经历,每次读到这里就卡,就不顺,同样地遍数,其他很好,就是这段或这句不断地卡,确实烦人。我教我侄儿的时候就老是有这种现象,我的做法就是用荧光笔标识出来,然后着重单独多读这些难句,为了让孩子不会遇到这些句子就心烦气躁,我会要他在这句话的旁边画一些他喜欢的卡通人物。这样,很多次遇到难句子,他反而更兴奋,卡的失败感一扫而光。


后面再来讲讲童子7岁可说书,也就是讲解的方式方法,跟童子讲解,与跟成人的讲解是不同的,也不是有人说的提早启发智慧,具体做法,请听下回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6 金币 +16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再细读,又有收获,先记下:能读200字 ...
bale + 1 + 1 精品文章!果行老师继续啊!
小小小鲸鱼 + 5 + 5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15:26:36 | 只看该作者
7岁以前的经典诵读,果行隆重推荐RR妈的神帖,http://bbs.etjy.com/thread-210107-1-1.html

RR妈最近一直潜水,或许哪天,对她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多了,愿意与她积极讨论,她或许会浮出水面吧,要是大家努力提问,估计她也会忍不住上来冒个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9-13 16:09:46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学习,先留个脚印,果行请继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0 + 10 谢谢你转帖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9-13 17:07:10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学习取经,感谢果行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0 + 10 如果谦虚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9-13 18:53: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1-9-13 15:26 发表
7岁以前的经典诵读,果行隆重推荐RR妈的神帖,http://bbs.etjy.com/thread-210107-1-1.html

RR妈最近一直潜水,或许哪天,对她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多了,愿意与她积极讨论,她或许会浮出水面吧,要是大家努力 ...



谢谢果行给的链接,以前读过此帖,当时没有保存下来,这几天正在为找不到此帖而烦恼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9-13 19:3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1-9-13 01:03 发表
以我这些年的观察,纯粹靠读经识字的方法,效率极低,一般情况,读了一段时间,还得转回头重新学识字。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确实是这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这个情况好像很普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9-13 19:41: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1-9-13 15:26 发表
7岁以前的经典诵读,果行隆重推荐RR妈的神帖,http://bbs.etjy.com/thread-210107-1-1.html

RR妈最近一直潜水,或许哪天,对她的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多了,愿意与她积极讨论,她或许会浮出水面吧,要是大家努力 ...


确实是个好贴。我们照搬了好多内容。

不知RR妈有没有看到 http://bbs.gsr.org.tw/cgi-bin/topic.cgi?forum=6&;topic=3983&show=30 (不是我问的。),有何见解?

[ 本帖最后由 candlebark 于 2011-9-16 19:3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0 + 10 那个链接看不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9-13 20:52: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andlebark 于 2011-9-13 19:32 发表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确实是这样。


请问你们家是怎么认字的呢,由于身处非中文环境,所以对孩子如何近早认字比较敏感。
对不起,歪了楼主的楼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鲁素 + 1 + 1 同问,也是头疼孩子的识字
果行育德 + 10 + 10 没关系,歪楼有理
paisley + 2 + 2 如您不嫌弃,过几天我会写一个帖子谈这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9-13 22:27:00 | 只看该作者
小女二年级近八周岁,以分篇读完论语二十五遍,前五篇在30遍以上,待全篇读满30遍,我打算分篇讲解,借鉴毛子水先生和南怀谨先生的书以及陈晓云的教女儿学论语这几本书做个简单释义。前五篇以可以在适当的提醒下背诵了,其余诸篇背诵也计划在讲解同时适当背诵。想听听楼主和诸位的高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0 + 10 讲解的事,我明天再写点,供参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9:21 , Processed in 0.17674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