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果行育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八一八国学诵读的方法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9-14 13:5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1-9-14 10:10 发表
关于典故成语和古代常识,建议本版建立两个专楼,每个家长都可以把你熟悉的典故成语和古代常识放进来,学国学的家长,自己也要好学,乐于分享,我们不能只等别的家长分享,而自己坐享其成。国学版需要我们大家都来参与奉献。点滴汇成大海,儿教国学版是你我的家园,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

好建议,得了空闲就开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等着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9-14 14:1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鲁素 的帖子

果大姐这话说的,不敢当,过几天我去上罗老师的那个中医育儿的课,好的话笔记心得向你汇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期待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1-9-14 14:20: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下!
等宝贝三岁就开始陪着他诵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1-9-14 19:38: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immami 于 2011-9-13 20:52 发表


请问你们家是怎么认字的呢,由于身处非中文环境,所以对孩子如何近早认字比较敏感。
对不起,歪了楼主的楼了。


我前几天回的一个帖子。期待pailsey的帖子,我们可以跟那个楼。


首先说明,
我的经验只限于我家孩子。
你家的孩子还小,应该不喜欢指读。可以用其他教材教他认字。
我们家的四岁半,论语指读了三十多遍,可是认识的字,十分有限,虽然也用了别的办法,可是总觉得太慢,效率不高。而且孩子也不爱读,每天都要较量一番才肯读。
财贵先生的煮汤圆理论,好是好,可那是“水滴石穿”的功夫。在海外的孩子没有大环境,耗不起。后来,我们就用“四五快读”来认字。自己作的字卡,每天十几分钟。开始两个月就认了三百多个字。简单的绘本可以磕磕巴巴的读下来。读论语也比以前好多了,因为认识的字多了。后来虽然认字速度慢了,但孩子的兴趣提高了。
其实我觉得“煮汤圆”应该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1-9-14 21:19: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andlebark 于 2011-9-14 19:38 发表


我前几天回的一个帖子。期待pailsey的帖子,我们可以跟那个楼。


首先说明,
我的经验只限于我家孩子。
你家的孩子还小,应该不喜欢指读。可以用其他教材教他认字。
我们家的四岁半,论语指读了三十 ...




我家孩子其实跟你家差不多,也刚4岁了。四五快读我家也用,在他3岁半的时候用了2个月学完了第一册,效果也挺好的,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就没有继续下去。读论语我家都是我读他玩,这样进行了几个月,指读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也不敢逼他,怕他反感,毕竟读经典是一个长远计划。但是我就怕如果在上学之前没有通过识字关的话,以后大概就没有机会了。亲子阅读在我家也是每天的,甚至于如果不是我强行停止的话,读几个小时都没有问题的。可他就是不看字。看样子我们得从新把四五快读拿出来了。也是我这个妈妈做得还不够好,没有引起孩子的兴趣。
我也在期待pailsey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09:15:13 | 只看该作者
余下我就不给本楼热心的家长一一加分了,谢谢你们的参与!

今天说说注释的事,说注释之前稍微絮叨下经典的版本选择,时下经典诵读的版本很多,挑版本注重字大,有拼音,纸张最好略带黄色,不伤眼睛。繁体简体都可,能读繁体最好,因为有些字的释义,基本也就在字的结构中。汉字演变的书,我认为最值得奉为精品的是《细说汉字》,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用生命写成,其中可以窥见文字功底了得。这本书,就是成人也值得学习补课。刚识字入门的孩子,《汉字演变五百例》以及《汉字演变五百例续编》都非常好。

版本问题,我以前转发过一帖,供参考:经典版本的选择----风信子老师


昨天有朋友问诵读国学从哪一本开始,这个还真不好回答,其实我非常提倡各位在国学版开楼,像英语亲子阅读版,开楼的家长众多,学习的进步也是飞快的。开楼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即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向人推荐诵读书目,我以前还只是泛泛而谈,现在,依我观察的结果来看,可能更有一个我自己认为的好办法。比如,我闺女读庄子和诗经的时候,几乎不用我操心,她自己本身就很喜欢。而我侄儿,读易经就比我闺女读得好。我自己呢,喜欢论语超过其他,读《春秋》,我是几次进去几次出来,十分难啃。当然,还有我看到的一些其他孩子的状况,不一一道来了。我后来发现,诵读经典,不仅仅是文字上的难懂让人怯步,可能更有性情的差异和年龄差异所带来的阻碍。喜欢天马行空又好思的,特别爱庄子,好像丘成桐一生最赞的就是诗经和庄子,这或许还不仅仅是个巧合,有兴趣者可以专题研究一下。易经一般人都难读懂,我自己尝试了各种进路,虽各有所得,但最后还是在结合奇门遁甲才豁然开朗。就这么一个我啃不动的易经,我侄儿却非常喜欢读,也喜欢在业余时间自己测卦玩。我还看到坛子里有喜欢读老子的家长,这些家长有个共同点,性情比较柔和。喜欢孟子的呢,性情比较刚烈。年龄上呢,差异也很大,稍微大的孩子,一开始容易接受孟子,因为那里面还是有义理,有故事的。年龄小的,短小的诗经朗朗上口,比较喜欢。就我自己的经验吧,选择哪本经典开始,你可以观察孩子的性格和年龄适当挑选,或许还会有段时间磨合,我们可以耐心观察,细心体会。如果确实那本经典孩子读起来不仅仅是理解上抵制而且性格也不太合,那就换一本再试也未尝不可。


还有,前文有朋友问到学习文言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大孩子,学校功课多,到了初中,文言的量加大,如何训练提高他们的古文能力?俺以前写过一个自吹的帖子,正是说的自己初中开始的文言学习情况,你们可以参考:谈谈我自己少年习古文之经历   

如果有家长正在给孩子读古文观止,这里介绍一本书:《古文释义》,这本书有非常细致的讲解,包括阅读理解以及如何作文的引导:




截图1:


截图2:





截图大家可能看得不清晰,但应该可以了解到本书的一个基本讲解模式,当真能把这本书啃一半,再配合下王力那本词典,中学那点文言几乎能完全搞定。

经典注本的选择和读注的问题今天不能谈了,留着明天吧。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果行育德 于 2011-9-15 10:1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小润妈 + 5 + 5 为什么这么好的帖子我今天才看到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1-9-15 10:0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6 果行育德 的帖子

汉字源流哪个版本的?我查了下当当,华夏出版社出的,谷衍奎编写,有人评价的这个版本水平一般勉强可用

//书中引用的金文和甲骨文材料有一些是错误的,可以看出作者本人缺乏古文字的修养,对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误导作用。如第8页对入的解释便有可商之外,《文源》释入为以锐入物更可信,也被学术所接受,可作者却未能参考。9页对九字的解释也错误,九应是肘的本字,无论是形和音都有来源根据,丁山已经考释过了,作者未能引用。这样一部字典在编纂的时候起码要参考《甲骨文字诂林》和《金文诂林》,或是参考《古文字诂林》,遗憾的是作者没有这么做。(刚买到手看了十几页之后的印象//

上面这段话从当当上摘下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10:1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 鲁素 的帖子

谢谢鲁素提醒,汉字源流,小娃推荐这本,但字太小,家长看过再讲解吧,备用的:



我上楼那个写错了,应该是《细说汉字》才对,两本字典摆在我面前,一不小心字敲错了。

《细说汉字》: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257314


《汉字源流》暂不推荐哈,《细说汉字》鼎力推荐:



[ 本帖最后由 果行育德 于 2011-9-15 10: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杨阳ILU + 2 + 2 果行老师《细说汉字》买了,还需要买《 ...
鲁素 + 1 + 1 嘿嘿,孔夫子上找到了,已经下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1-9-15 10:3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8 果行育德 的帖子

多谢果行,《细说汉字》已经下单了,京东上有平装滴,更实惠,另外《古文释义》那个不太好找了,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0 + 10 那本已经木有货很久了,爱问可以下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1-9-15 15:04:32 | 只看该作者
我先来请教问题,晚上再慢慢学习贴子哈

杨阳今年小一了,半年前开始读论语,因为今年幼儿园基本没去,到现在论语读第100遍了。9月开学后基本2-3天读一遍,每天读30分钟到1小时不一定。

问题是:最近一个月不喜欢指读,也不喜欢看书读,就是喜欢手上拿个东西边玩边背读,还串背,我在边上看着书,他读到哪儿不知道了或者串了,喊停,给他指出来,或者提醒他二个字,他继续背下去。

以前还愿意指指,虽然也常常指错,但至少看书读,有时用计时的方法,他看得还蛮认真的,20-30分钟内要完成多少篇,他都完成的蛮好的。也不知道怎么了,现在就不要看书读了,也不喜欢计时了,也不要与我比赛读了 。他说计时与比赛都太累了,他不想很紧张。

但我觉得以前计时的时候紧张是紧张的,但因为想读快了,就很少分心,让他集中精神在书上,也不会指丢。

一直想不明白怎么越读越不专心了呢?本来以为过几天会好的,可现在这个状况一个多月了,还没改善,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对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0 + 10 家长不焦虑,就是最好的办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1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9:21 , Processed in 0.120350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