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dujingb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班活动记录 兼 资料帖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02:15:2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上面为我加分的每一位。

太感谢果姐了!写了这么多,鞠躬!

#29楼多么恳切,字字发自肺腑,更别说有那么大的养分。这个楼的地址原先我还没群发给国学班的父母们看呢,现在是时候了,就为29楼的菁华(还有前后几楼那些非常有益的建议)。

我和您女儿有同感,偏爱小雅(国风里我偏爱郑风)。我女儿的反应暂时还没看出来,但是她很喜欢《天保》,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积极地背诵《天保》。谢谢建议,我相信您女儿的偏好确实能反映孩子的普遍口味。我打算再加三首小雅当中的诗:《伐木》(尽管这个生僻字多些)、《采薇》、《出车》。我会提前一段时间把诗歌发给每位父母,综合大家意见之后来定究竟。

多谢推荐佛教故事和山海经!我家原有一本绘图神韵逼真的《山海经》,结果我自己都被吓倒了,没用得很。我家小A也胆小,MM也胆小,DD似乎也是。这两种题材里都有很多好故事,我想我会小心选择一些不可怕的故事将给孩子们听,比如佛教故事里那些不涉及地狱恶鬼的。还有比如聊斋里的《秋翁遇仙记》也不吓人。:)

(请问果行,上次你给小小孩们讲目犍连使神通,那都是些胆大活泼的孩子吗?顺便请教,这故事里的“神通”就是指目犍连会使用天眼吗?还是使威力慑服大龙呢?得见母亲在地狱中受苦而发愿救拔的故事,我在《地藏经》里读过两个,深受感动。)

论语诗经什么的,小娃跟着读就行,读熟了,能认字就认,不能认就拉倒,以后有的是时间。读经的重点在于韵律节奏,读得快乐,对经典有感情。

个人认为,儿童读经,那么多抽象的字,意思也不懂,并不利于幼儿识字。

这两点都很同意,我也这样想。我看到有读经班反复归纳说大量读经就可以识字,心怀疑虑。因为我知道那些识字多的孩子,其实都同时大量阅读当代儿童读物,很难说他们的识字是反复诵读经典而得。

我在家里没有放松小A学认字,字卡和阅读同时进行;不过这个国学班到目前还没有以认字为重头戏,不知道别的几家认字进度如何。

现在识字这个环节是小F妈妈带着大家做,用儿歌听读识字。我每次带的汉字演变讲义主要是用来给孩子熟悉汉字演变过程的,不强求认识。小F妈妈却是在带领大家一个一个把字认了,孩子们学了字,都是她的功劳。

经您这一提醒,我确实得考虑加大识字量的问题。我去和小F妈妈商量一下,看看是否需要把当代儿歌和三字经之类的材料配合一起,还是直接上三字经。因为三字经里故事很多,又是常用字,我比较倾向于这个。我在德国一个读经班里看到不错的识字游戏,下一楼我会转帖过来。

还有,不好意思地说,要是那一箱字卡您确实用不着了(比如一定不会再带小小孩学认字了),转送给我可以吗?邮费我出,下次回国时向您要,好吗?多谢多谢!

(还有,不知为不知,最后那一张照片里的字,除了“翦”我认识,其余的都只能承认自己孤陋寡闻,待会儿查字典去。请问那些都是《千字文》里的字吗?)

[ 本帖最后由 dujingban 于 2010-11-11 05: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02:31:11 | 只看该作者
他山之玉资源帖:

两个在德国的读经班

“亲子读经班”,博主亲亲宝贝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60438677_0_1.html
(这里的孩子大约为五六岁)

德国汉堡致谦学堂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20921422_0_1.html
(这个班里的孩子大一些)


刚才在“亲子读经班”的博客里看到两个有趣的识字游戏,抄在这里,下次我们也可以效仿:


今天的认字组词游戏非常好。
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参与了。叮叮妈妈每个人发了一套字卡,共八个字。她随便拿出一张要求孩子们从自己的字卡里找出相同的字,并且组词,孩子们的表现令人惊叹,令人欣喜。


今天孩子们玩了一个识字游戏,是果冻儿发明的。她摘出一些句子,每句话都裁成单个的字装在信封里,分红绿两队。大班的四个孩子分别做两队队长,信封放在比较远的地方由小班孩子取回,能把这些句子首先拼完整的便获得胜利。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只是开始游戏规则不是很清楚,有些吵闹。不过这个尝试是非常好的,欣欣妈也费了不少心血,以后熟悉了我相信小朋友们都会喜欢玩的。



(顺便记下昨天我的新点子:下一次可以和孩子们玩词语接龙。成语接龙难度太大,普通词语就可以。)

[ 本帖最后由 dujingban 于 2010-11-11 02: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0-11-11 17:57: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过奖了,你能不介意我的冒昧我就一块石头落了地。

山海经选着讲故事比较好,比如讲讲大禹,画面恐怖的话不适合幼儿哈,这点我考虑不周。我讲的是目犍连跟大龙斗戏法的故事,一会儿把沙子变成棉花,一会儿又钻到人家肚子里(跟孙悟空相似)。当然,我穿插了六种神通的比喻,用孩子们听得懂的例子胡诌了些,我记得还加上了舍利弗在肚子里跟他舅舅辩论的故事。因为反复见了很多次,我就不断临时加些新内容,现在还能想起来,其他的故事,我自己都忘得差不多了 。还记得讲了些些天上神仙故事、阿修罗跟天人开战的故事,话说我觉得美国人性格极像阿修罗

照片的最后一张是难字、生僻字,单独一袋子,好些个我都不认识呢。下次你回国我寄给你吧,放在我这里糟蹋了,如果你们能用到,也算物有所值了,帮它找了个家我也心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1:0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3 果行育德 的帖子

果行,太感谢了!

那我就厚着脸皮等着了。

目犍连的故事听起来真的很有意思,下次我也考虑讲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1:16:35 | 只看该作者
首先预告:因为11月21日有圣诞游行,所以当日的国学堂活动暂停,下一次为28日活动。第九次主题为民间剪纸。届时我会带上剪纸图画书《牛年的礼物》,我还会带一套剪纸实物、一本剪纸书。大A妈妈会带着大家做传统剪纸。



第八周国学堂活动主题:皮影戏。

2010-11-14 周日 上午10点20分左右 35号楼活动室

参与者:小B、DD、大A、MH、小A、大D、各自的妈妈, 大B、小H和各自的爸爸。

环节如下:

1. 读论语,《为政第二》前半部分(至“君子不器”)两遍。接下来诗经《关雎》三遍。大家的状态越来越好,读得比较容易。

2. 才艺表演。小H第一次来,害羞着,没好意思表演;小A唱了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DD唱了一首英文歌(具体是哪首歌我没听出来),比上次大声多了,进步很大;大B非常大方且洪亮地唱了Spiderman主题歌,大家叫好不绝;小B又背了一首新唐诗,声音响亮,口齿清楚;MH也大方地唱了一首英文歌,也比上次勇敢呢;大A说没准备节目,于是得到豁免权;大D来得晚,错过了前两部分,没有赶上表演节目的环节。

3. 欣赏皮影。我拿出《民间皮影》一书(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的“中国结丛书”之一),给大家简略讲了皮影戏缘于远古时期人们的鬼神崇拜、皮影戏的典故(汉文帝的宫女们用戳了小洞的树叶在墙上表演影戏),皮影戏的制作过程(MH妈妈提问说为什么叫“皮”影——因为这些物件通常用牛皮、羊皮和驴皮制作而成),带大家欣赏了不同的皮影图案,并请大家注意面部留白较多的是正面人物,面部浓墨重彩、图案错综复杂的是奸邪角色。


(图片来自博库书城)

大A妈妈来自西安,向我们介绍说,现在皮影戏成为当地产业,有些相当专业的剧团专门向游客表演,颇受欢迎。但作为一门传统文化(尤其是配秦腔的皮影戏),皮影戏也像其他剧种一样不可避免地衰落了,许多制作皮影的绝活儿由于无人继承,也缺乏观众,已经失传。她还提到有些皮影戏做得极尽精致之能事,有的连眼珠都能转动。

4. 欣赏两部皮影戏《龟与鹤》、《三邻居》、幕后制作花絮。为了让孩子们看得清楚,大家紧挨在一块儿,孩子们坐中间,父母坐两边和后排。不过大D坐得太靠边,不知他到底看清楚没有。



(图片来自当当网)

《龟与鹤》的布景变化较少,但传递着浓浓的水墨韵味,而那只仙鹤的脖颈如此自如地扭动,令人惊讶。《三邻居》当中有不少富有趣味的细节,比如兔子大伯的摇椅自然地摇动、烟管里喷出堪比电影的袅袅轻烟、电闪雷鸣的效果极其逼真。最后,在幕后制作花絮短片中我们见着了谜底,原来那轻烟是通过由幕后演员将烟雾从另一根细管喷出,烟雾的影子投射在白幕上;原来“电闪雷鸣”时是暂时将白幕上方的灯熄灭,而由一只特制大灯打出特殊的灯光效果……孩子们和父母们都看得饶有兴致。

5. 接下来是游戏时间。孩子们各自玩着好玩的游戏(特别是小B 妈妈带来的那个滑来滑去的球球绳),MH妈妈和小B的姥姥忙着为大家做意粉。

6. 午餐时间过后,开始了认字环节。这次讲的汉字是齐 五  六 七 立 命(所选取的汉字来自《为政第二》)。这时虽然孩子们看起来都有些累,但是听得很认真。

7. 因为大A妈妈回家去照看生病的小F,我带着大家读了本次儿歌:《外婆》。我不如大A妈妈专业,下次还得请她来带读。

8. 原本打算进行的剪皮影的活动,因为孩子们疲倦,而我下午还有安排,匆匆忙忙就结束了。我带了DK的手工书,其中一页就是利用皮影原理做成的光影小怪物,很有趣。我和小A曾经在家里做着玩过。给大家看了看这个直观的做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A妈妈事先在彩纸上画了各自不同的许多图案,方便孩子们照着剪,她这份认真让人自叹弗如。大家约好,各自带两三份回去,下次剪纸活动时再带来交流心得。


感谢:

1. 感谢小B妈妈带来意粉、DD妈妈和姥姥带来饺子、MH妈妈带来水果、大B爸爸带来刀叉,大家边吃边聊,很开心。
2. 感谢小B 妈妈带来木偶和小绳子,孩子们都很喜欢玩那个滑来滑去的球球绳。
3. 隆重感谢大A妈妈带来的剪纸图样,太用心了,我们惊叹不已。她还非常细心地准备了许多把小剪刀、彩笔和透明胶。


总结经验教训:
这次准备不足,其实《民间皮影》一书中还有许多非常有意思的小细节,被我忽略了,比如歌德生日会时曾经以皮影戏助兴,赢得众人惊讶的赞叹一片(当时正值欧洲第一次中国热,家具、瓷器、工艺风格等都有大量“崇中媚汉”的元素);比如各地的皮影戏风格有何不同;甚至连皮影戏所有人物都仅以侧面出现这一重要特点也没有提到。给孩子们欣赏的皮影图样也不够多,给他们的感性印象也许还不够深。另外,也忘记向孩子们提一句,为了照顾他们的需求,我选用的是儿童剧形式的皮影戏,而非传统皮影戏,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书中看到的图样与视频中的并不一样。总之,备课不足,严重失误,十分抱歉。


预告与提醒:

1. 从孩子们前几次的反应看来,到中午时分孩子们已经有些疲倦,所以今后可能尽量将经典诵读与知识性的内容尽量在午饭之前讲解结束,午饭后为画画或手工时间,再加上一些游戏。因为我家比较远,在冬季很难提早到达活动室,所以还是定于每次10点开始活动。大家请勿迟到。今后10点整开始活动,不再等待迟到者。

2. 请大家记得每次来参加活动时自备小碗和刀叉。

3. 下次的主题为剪纸,请大家带上这次制作的“皮影剪纸”。如果哪位朋友家里有与剪纸相关的材料,欢迎带来和大家分享。

4. 因为这次给孩子们欣赏的是儿童剧皮影戏,没有让他们领略到传统风味。如果父母们有兴趣,可以上这里给孩子们看看原汁原味的皮影戏:

东郭先生和狼(1957年·皮影)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wMzY3NzY0.html

较有传统戏曲风味的皮影戏: 孫悟空借巴蕉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dWVAY_ryI

孫悟空借巴蕉扇(2) (含幕后表演,包括戏曲演员的表演)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62g0XU7Ar0&feature=related


5. 感谢小B妈妈、MH妈妈和JZ奶奶的好建议,以后我们的读经班改名为“儿童国学堂”(这个名称,让人压力还真大,呵呵)。从第一次国学堂活动开始我已经在一个国内儿童的经典诵读论坛里开了一个帖子,http://bbs.etjy.com/thread-210107-1-1.html  记录我们每次的活动,并上传了部分文化主题的资料。欢迎大家前去观看,也十分欢迎留言提出意见建议。如果哪位朋友有意邀请新朋友带着孩子来参加我们的国学堂,可以请他/她看一看这个帖子,对我们的活动有个大致的印象。

[ 本帖最后由 dujingban 于 2010-11-16 11:2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0 + 10 加分先。赞!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11-16 16:59: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真是好哇!

你们已经做得非常棒了,给你们加油!

发觉自己脑子有点僵化,一下子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贡献的点子,其实可以涉及的主题很多,可一下子又找不出适合小娃的材料给你 。比如:茶道、太极功夫、苏绣湘绣、陶瓷青铜、中国建筑、玉器文化等等。

每期都来看你们的活动,正好偷学些小娃在学的内容,补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11-21 20:04:57 | 只看该作者
在国外没条件都在创造条件,
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dujingban + 1 + 1 感谢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11:2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6 果行育德 的帖子

非常感谢果行!茶道、太极功夫、苏绣湘绣,这些我原来模模糊糊想过,因为我自己一窍不通,所以也没仔细思量。经你一提,发觉我的偷懒,真要早做准备起来了呢。到处寻访,看看有没有哪个孩子的爷爷奶奶会一些,请他们来做嘉宾。

感谢鼓励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11:29:43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堂第九次活动(本周日11月28日)预告 及 “中国地理与文化”专题讨论

群发邮件

大家好!

首先预告本周国学堂活动将于周日早上10点整于35号楼开始,感谢小F妈妈预定房间。因为活动室下午时间已被人订走,我们的活动只能于10-12点之间进行,所以各项环节会较为紧凑,10点准时开始,请勿迟到。

这次活动时间短,所以我们计划不在活动室用午餐,请大家随意带些小点心来就好。

本次主题为剪纸。如果大家和孩子做了上次皮影戏或剪纸图案,或其他有关剪纸的材料,欢迎带来分享。这次依然诵读《为政第二》前半部分与《关雎》,请大家准备好诵读讲义。后半环节小F妈妈会带大家做传统剪纸
。剪刀、彩纸等小F妈妈已经准备好,无需自带。


另外,我设计了一个专题活动,期待大家参与:今后某几周的文化主题将为“中国地理与历史”,我的计划是发动每一位参与国学堂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来做报告。比如某一周的主题为北京,则由小X的爸爸或妈妈来挑大梁(如果孩子本人也愿意做口头报告就太好了),向孩子们介绍北京的历史故事、文化名人、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著名的当地艺术、民间工艺等等,配以照片、视频、音频、民间传说故事、相关古诗,等等。(如果是历史名城则可以分多次进行)如果各位家中有相关材料是最好的,如果没有也不必担心,我会尽力提供我们家的书籍和音像资料来配合(比如我有有关四合院的VCD,昆曲CD、京剧 DVD、北京童谣的故事书等‘其他省市的也有不少)。而且我留意过本地公共图书馆,也有不少有关中国各地的书籍和音像资料,比如“敦煌”“话说长江”“河东” “共饮一江水”等。此外,因为这项工程浩大,需要长时间准备,在此期间我可能又会从家乡寄来的包裹中得到一些新的资料。

如果大家有兴趣,请按“回复全部”,说一说自己的籍贯、祖籍、长期工作过的城市或特别喜爱的城市。之所以请每人提供3-4个城镇,是因为大家的答案会有重合,每个人多提供几个选择,最后的合集就更大。当然,如果其中哪一个城市/乡镇是自己深深眷恋,强烈要求作独家报告的,请在回复时一并注明,我会统筹安排。如果哪一位工作特别繁忙,无法抽出时间来准备报告(或者特别害羞不愿公开发言的),也无须挂心,为大家鼓掌也很好!



因为这项工作协调、准备时间较长,所以真正开始时可能是一两个月之后,多谢大家参与!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0 + 10 没得说,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12:06:03 | 只看该作者
第九周国学堂活动主题:剪纸。

2010-11-28 周日 上午10点整 35号楼活动室  

参与者:MH、DD、小A、小B和呼呼大睡中的弟弟、小F、大A、大B和各自的爸爸/妈妈,稍迟时大D和妈妈也来了。

环节如下:
1. 读论语,依旧是《为政第二》前半部分(至“君子不器”)两遍。接下来诗经《关雎》三遍。孩子们读得很专心,连最小的MH也很专注,令人惊叹。小B妈妈十分有心,说起她回家查过资料,综合起来认为关雎最后一句“钟鼓乐之”的“乐”应改读yue4,是使动用法。资料中说这是国内的中小学教材采取全国统一的读法,以yue4为准。我提到这方面确实有争议,不过我家里育灵童(北师大中文系老师审定)和台湾绍南系列的CD中都念做le4。刚才我又查了中华书局出的《诗经注析》,对这一句的解释也是“使淑女欢乐”,而没有提到“为淑女献上音乐”的意思。不过,我也认为,不论读yue4或le4,一旦采用其中一种,就让孩子念到底,不必反复修正,这样会给孩子造成比较大的困扰。相比之下,只要把握原句内涵,读音相对来说是细枝末节的事。毕竟还有好几首诗经的个别发音,育灵童和台湾绍南系列的发音也不相同。

2. 才艺表演。大B不知为何十分害羞,不好意思表演;DD唱了一首英语儿歌,小B唱了一首圣诞颂歌,MH唱了一首短歌;小A终于被我鼓动成功,背了诗经中的《匏有苦叶》。小F、大A和大D来得晚,没有赶上表演节目的环节。

3. 欣赏剪纸。我先拿着河北少儿出版社的《民间剪纸》一书,向大家介绍了剪纸的起源和种类(单色剪纸、熏样剪纸、点彩剪纸、拼色剪纸等),简单说了下阴刻和阳刻的区别,并让孩子们一边欣赏民间剪纸,一边猜动物、欣赏农家生活。大多数动物孩子们都猜对了,只除了一只高度抽象的蟾蜍和形象复杂的铃铛狮子。此外我带了6张一套的熊猫剪纸,小F妈妈带来精美的西游记大开剪纸和一本剪纸册,包含着点彩及拼色的脸谱剪纸等,精美异常,大家赞叹不绝。

《民间剪纸》河北少儿出版社

(图片来自孔夫子网。)


4。因为这次准时开始活动,上面三个环节之后差不多正好一小时,还有足够时间可以讲故事。我用的是明天出版社的剪纸故事书《牛年的礼物》。讲到牛郎织女的故事,小B妈妈笑着评论说牛郎偷走织女的衣服,这似乎涉嫌卑鄙?其实我也这么觉得,呵呵,只是不好意思在孩子面前流露我的疑虑。这套书的导读手册里对这个硬伤有一个还算令人信服的解毒,大家有兴趣可以买一套来读。(JZ奶奶上次带来的《虎年的礼物》与这一套书同为剪纸图画书,同一系列的还有《老鼠,老鼠》,都是优秀的本土图画书,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图片来自当当网。)

5. 接下来小F妈妈带着大家做传统剪纸。她带来了颜色和质地都十分传统的红绿薄纸。大家跟着她学了六折、八折、十二折的不同剪法,还剪出了十分标准的五角星。这时候年纪小一点儿的小家伙们已经坐不住,好几个都开始乱跑,我们几个大人倒是兴致勃勃,各自剪出有趣的图样来。

6. 眼看快到12点钟,认字环节就匆忙省略了。这次发的汉字演变讲义是刀、君、洲、阳这四个字。(所选取的汉字来自论语、诗经与剪纸话题。)

7. 12点一到,立即有定了下午场的急性子人士来到活动室,催促我们尽快离开。我们匆忙收拾了东西,到小菲家去,大人孩子们一起享用了MH妈妈做的米粉,6个孩子玩得好不高兴(大B和爸爸先走了).


总结与说明:
1。非常感谢MH妈妈做的美味的米粉和小F妈妈的热情招待!

2。下一次(12月5日)第十次国学堂活动的主题为“孝道”。这个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核心之一,内涵深广,不是短短一两个小时能够覆盖的。讲这题目,实在令我感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觉得不堪担此重任。但《为政第二》中已经反复出现孔子与学生关于孝道的问答,正是合适的教机,错过这次,也许不一定再有机会让孩子们体验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核。正好手边有一些编选得不错的孝道故事,给孩子们听听也很恰当。国人对于“孝道”的认识经过五四的激烈批判,已经偏离本意很远,让我们试试用点滴心得去还原“孝道”在中华历史上原初而纯净的面貌。当然,因为要照顾这些低幼孩子的理解力,一些较深的内容我们可能不会在活动中涉及,但我会选取国内外学者撰写的一些深入浅出的文章,群发给大家,作为我们自己的功课。

3。经过这几次国学堂的活动,我慢慢发觉每次活动期间父母们的讨论更是其乐融融,似乎更甚孩子们。欣赏、领悟、讨论,有趣有益。这使我再度思索,其实我们做父母的,可能从中获益比孩子们更大。出于这个原因,我在考虑一个重大的转变:在带领孩子们朗读论语和诗经篇章时,加入重点句子的解释。我早先发给大家的儿童读经手册中,提到“不解释”的原则,但是需要灵活变通的。每次向孩子们解释一部分经典文句的含义,让这些习惯于发问、开始倾向“理解性记忆”的小朋友们更有兴趣地诵读,同时更方便我们每位父母即时交流对经典的理解,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4。我们国学堂的每次记录、相关阅读材料等,我都会继续帖在“儿童教育论坛”(bbs.etjy.com)的读经版。如果哪位错过邮件,也可到我的记录帖里查看。


5。下一次活动预告:
第十次活动于12月5日(周日)照常进行,35号楼活动室。感谢DD妈妈和MH妈妈订房。但这次时间也很短,10点至1点。因此请大家带些小点心和饮料,不在活动室用午饭了。
第十一次活动于12月12日(周日)照常进行,35号楼活动室,10:00am-1:00pm。感谢DD妈妈订房。这一次因为我们全家外出,不能参与活动,所以全程由小F妈妈主持。
第十二次12月19号(周日)照常进行,35号楼活动室,10:00am-3:00pm。感谢DD妈妈订房。这一次时间较长,可以在室内用午餐。事先需要协调一下请某位妈妈带一些食物作为午餐。

之后的周日12月26日是圣诞节假期,国学堂活动暂停一次。再下一次将于2011年1月2日进行。

每一次活动前我都会发邮件提醒大家,并预先告知本周主题。如果大家有什么好材料,欢迎带来分享!

6。关于“中国地理与历史”系列专题,非常高兴地发现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我们的足迹与眷恋,合起来就是半个中国。目前安排如下(按从北至南的顺序):

东北三省:大B爸爸
北京:小F妈妈,或MH妈妈
山东:小B妈妈
西安:小F妈妈
安徽:一沙妈妈,或DD爸爸
杭州:小A妈妈
四川:DD妈妈
福建:MH妈妈
香港:DD爸妈,或者小A妈妈,或一沙妈妈

其余的省份,热情邀请还没有主动回复的爸爸妈妈们也来请缨,“无人认领”的省份由我包揽。:) 我会一一联系每位父母,定下具体时间,方便大家有足够的时间为自己的专题作准备。

DD妈妈带来一本Wild China,是一本中国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摄影集,包括众多省份。这本书可以在我们做“中国地理与历史”系列专题时派上大用场。如果各位为所需材料发愁,也可以考虑从本地公共图书馆借出有关中国的各种书籍来参考。

[ 本帖最后由 dujingban 于 2010-11-30 12:0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0 + 10 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36 , Processed in 0.100642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