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得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启蒙] 谈一点教育小孩的体会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20:14:19 | 只看该作者
在指导孩子经典诵读时,家长和老师要保持一棵平常心,不要贪多求快,立杆见影,我三姐的女儿诵经典,是我二姐指导的,我三姐工作比较忙,她女儿从小有爷爷奶奶带,老人比较惯孩子,三姐的女儿,不爱学习,有很多的坏习惯,为了让我三姐的女儿诵经典,我二姐给三姐的女儿讲了好多读经典的好处,为了让她能坚持,没有要求读经的进度,三年才背完也一部<<德道经>>,主要是以<<德道经>>双一章为主,有时间多读一会,没时间少读一会,完全又孩子自己掌握,要求是只要每天能坚持诵读,每天反思自己的缺点,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姐的女儿现在,学习成绩名列前毛,好多不好的习惯也改变了,三姐的女儿读经典以进入了"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境界,大人也省了心了.在梦境中有常有长有老师指点和开示,讲经.完全进入了无为的学习经典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发表于 2009-6-25 13:01: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2009-6-25 13:10:50 | 只看该作者
我要好好的向你们学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21:1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2 好运多多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21:1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3 z27609 的帖子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20:40:42 | 只看该作者
(节选)谈一点给小儿进行“双可教育”的粗浅体会



2009-06-29

今年的六月份,小儿就已经满五周岁了,开始步入六岁这个依然还处于“幼儿养性”的德治生命阶段。同时也即将结束学前班的生活,于下半年的九月就要开始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活了。在此我想简单扼要地回顾一下给小儿进行“双可教育”的心路历程,有文过饰非、自以为是、夸夸其谈的地方恳请所有的大德及时批评指正,给予帮助。

“双可教育”其实源自于老子《德道经·观眇》章开篇所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圣人藏诀在非恒道经典里面的非恒名。其实在“可”非恒道经典的同时,也就已经在同步地“可”非恒名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子在《德道经·观眇》章里同样说过:“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在修身的领域,我本人在“物格、致知、意诚、心正、身修”等各方面都修养的非常差,几乎一直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甚至于长期晒网地混了这么十几年,所以不能真正地实现“家齐”从而影响德化爱人。爱人并不太诵读经典,好在也不反对,只是在教小儿诵读时才顺便诵读一下。她对《老子·德道经》双一章背诵的最熟练,在遇事莫明其妙感到心理害怕的时候才会“临时抱道脚”地认真背诵一会儿。

首先,从“可非恒道”教育方面谈一点点。

关于“可非恒道”教育方面,我不想多谈。因为在用“可非恒道”教育小儿的这三年多时间,我也一直在写这方面的心得体会,并且及时地以几个不同的网名发在“道德知音婴幼儿教育论坛”里与大家交流,回复还挺多,给了自己很大的动力,真实体悟到帮助别人也就是在帮助自己。在这里,我还是再次"“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似的简单扼要地回顾一下。凭着良心说句真心话,在“可非恒道”教育小儿方面确实有许多成绩引以自豪的。

对于“万经之王”的《老子·德道经》全篇,小儿早就在三岁前就轻而易举地背会了,现在几乎已经是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并且在诵读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古人居与古人谋”的良好现象。对于《老子·德道经》全篇里面的绝大多数繁体字和篆体字,他几乎都能轻松地认识,而且汉语拼音也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顺便轻轻松松地学会了。附在后面的由当代著名国学名家熊春锦老师呕心沥血亲自撰著的一部中华道德文化“三字经”——《德道三字经》,小儿也极其喜欢,也诵读过许多遍,现在自己一个人也能流利地诵读,而且在静下心来认真诵读的时候,心感体悟较深,诵的胸腔里面热呼呼的,浑身出汗等等。

对于《周易》,在《周易》的袖珍诵读本和大字拼音本还没有正式印刷出来的时候,我就已经从“道德知音”网站下载了被称为《易经》的部分。并且买了一叠五百张的A4纸,请朋友给打印了两份,我和小儿一人一份,然后就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地认真教诵。当时最起码也教诵过三十多遍,里面的字基本上大都能认识。最后,等到《周易》袖珍诵读本和大字拼音本正式出版后,我又及时买来,轻车熟路地又再次教诵了许多遍。目前对于《周易》这本易道文化的经典,他自己一个人不用我陪也能够顺利地诵读。

对于《黄帝四经》,因为原来“道德求真论坛”里下载的《黄帝四经》里的文字字号太小,是五号字,有点伤眼睛,不方便小儿诵读。于是将其字号转换成较大一点的三号字。谁知转换后,才发现文字排版已经大乱。于是静下心来,将其重新编辑了一下,方便以后随时随地应用和诵读。就这样不停地剪切、粘帖,然后再校对,看看里面是否有弄错的地方。经过几天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式地排校,总算完成任务,并托人用A4纸给打印了两份,效果还不错。尽管当时的《黄帝四经》全篇还不太尽善尽美,没有经过“修之身,其德乃真”专家内行的最终校勘和出版发行,里面还有许多缺字空白的地方,但是我绝对坚信,只要正心诚意认认真真地诵读它,它就一定会以本身富含的饱满的道光德能来潜移默化地滋养诵读者的心身。于是挤时间教小儿认真诵读了《黄帝四经》全篇三十多遍,果然受益匪浅,“道法”篇也很快轻松地背诵了下来,全篇也基本上能够流利地诵读下来。这使我大为振奋,看来“非恒道”之类的经典就是名不虚传,只要专心致志、正心诚意、持之以恒地诵读下去,就必然会给身心两方面同时带来极其强大的道德作用力。

对于《黄帝内经》选读本,无论是袖珍本,还是后来的大字拼音本,都极其认真地教诵过好几遍。小儿兴趣还挺大,有时还主动要求我教他,在教诵的过程中还不时提出许多问题,许多问题总是能够把我难住,只能以“经读百遍,其义自现”等等来回答他。

对于《大学》来说,刚开始在《大学·中庸·论语》一书还没有正式出版的时候,也同样从“道德知音”网站下载下来,请朋友用A4纸给打印了两份。只教诵了几遍,就很快地背会了里面的《大学·经一章》,从诵读和学习中我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大学·经一章》根本就不象是儒家的经典,与黄帝老子的思想完全就是如出一辙,也不知什么原因就成了“四书之首”的儒家经典,确实使人感到有点蹊跷和困惑。以后随着《大学·中庸·论语》袖珍本与大字拼音本的正式出版,及时地买来,《大学》以前已经教过,《中庸》比较短,这两篇同时教诵过好几遍。《论语》只教诵过一遍,感觉小儿不太愿意诵读《论语》,刚开始还兴味盎然,教诵了一会儿之后就没兴趣了,不想诵了。这大概也就是《七小经合璧·三字经》里面所淳淳告诫的:“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后来出版的《七小经合璧》也教诵过许多遍,里面的《老子感应篇》、《弟子规》也诵的非常熟练,自己一个人随便能诵,不知不觉还能背诵一部分《弟子规》。《格言联璧》和《三字经》等只教诵过两三遍,还不是太熟,看来以后还得继续强化和提高。不过他自己一个人也能慢慢地全篇诵完,有不认识字的地方就拼拼音,因为汉语拼音早就无师自通了。

对于《老子·德道经》、《易经》、《黄帝四经》以及《大学·经一章》这几部最著名的真经宝典,主要是在小儿两岁半到三岁时教诵的,效果也的确最显著。因为这个时期还依然处于“胎婴养虚”的道治时期,不过是道治的末期而已。当然,严格地说,《大学·传十章》、《中庸》、《论语》以及《七小经合璧》并不算是真正的“非恒道”经典,只能做为辅助地位。

另外,我还教小儿诵读过《清静经》、《黄帝阴符经》、《胎息经》、《心经》、《大悲咒》、《百病百药》、《心印妙经》、《三元妙经》、《北斗真经》等等道德经典,《清静经》只教了几遍就会背诵了。通过经典诵读,小儿在识字方面有很大长进,随便二千多个汉字他都能认识,现在已经能够轻轻松松地阅读许多书籍和文章。现在由于各方面都比较忙,时间金贵,所以就全力以赴地优先诵读《老子·德道经》这部“一本正经”了。通过长时间的经典诵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老子·德道经》的确就是古今中外全天下最好的一部真经宝典,越诵越有味道,越诵越有名堂,字又不多,才五千字,非常容易全篇背诵,熟练之后就会时刻铭记在心,难以忘怀。确实值得全民终生诵读,一生参悟,终生受益。可以说,《老子·德道经》就是可非恒道教育的核心,是“⊙”圆心那一点。如果不诵读《老子·德道经》,那就无疑是“枉来人生一趟,白来人生一回“。

其实在可非恒道教育方面,父母的确就是关键,教孩子就是教我们家长自己。记得当代国学名家熊春锦老师曾经说过:“教人即教己,育人即炼心。孩子既是母亲的佛,同时也是母亲的魔,能够依据道德根文化成功地教育好孩子,那么这个母亲就是一尊活的圣母。”我虽是孩子的父亲,但是这句话也同样适用。教育孩子其实就是在教育我们家长自己,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还妄自尊大地奢谈修心、修养道德,实在是“头重脚轻跟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嘴皮子道一个,假把式一个。而且三岁和七岁以前的小孩子可塑性最强,只要给他提供好的教育环境,并且父母自己严格做为表率,与孩子同步学习,陪同诵读,就一定会大有收获。也许就能够诵读两三年,幸福几十年,以后孩子在上学后学习肯定会非常轻松,名列前茅也不在话下。而且做家长的也不用辛辛苦苦地陪着孩子受累熬精神,也不用担心孩子因为完成不了作业而被老师放学留下,甚至自己还与孩子一起在学生家长会上挨班主任老师和带课老师的训。而且经典很便宜,也就是一包烟钱而已。然而拥有一本,就能够反复地诵读一辈子,学习参悟一辈子,身心受益一辈子。以前她是宝贝,几千年后,她照样还是真经宝典,只要人人都能够主动地亲近她,并且象吃饭一样张开嘴巴认真诵读她,她就能够真实不虚地给人们提供强大的精神食粮。

由于我这个做父亲的自己没有首先做个“好孩子”,给家庭和儿子做好表率,因此,儿子在许多方面还是有缺点的。不过相对其他许多小孩子来说,他在“人之初,性本善”方面已经牢固地树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在幼儿园和学前班的学习一直处于名列前茅,今年还有幸被他们学校评为"好儿童"的荣誉称号,并颁发了奖品以示鼓励,这使我感到非常欣慰。

另外,每次吃饭前都尽量带他或者让他独自一人做《五德能量餐饮法》。一起吃饭时还要认真诵念三遍“感恩自然大道,道生德养万物;饮食入腹养身,常思回报宏恩”以及一遍“饭前三思”。刚开始,我用打印机将《五德能量餐饮法》的导引词和“饭前感恩词”以及“饭前三思”各自打印出来,贴在靠近饭桌附近的墙壁上,吃饭前由我教诵。几天后小儿就再也用不着了,因为他很快就熟记于心了,看来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天真幼稚慧性足,记忆力确实最棒,背东西特别快,和复印机好象没什么两样。现在要么由我教,要么由小儿教,轮着来,还挺有意思的,确实其乐无穷。经过一段时间的体会,感觉最好是在吃饭之前做五德能量餐饮法,而且最好由家长陪同着一块做,这样效果最好。有时大人没时间让小儿自己单独做,做是做了,不过就是有点太快,四五分钟就给你做完了,有时甚至于三四分钟就搞定,好象有点糊弄人。持续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些圣人之治的教育方法真是设计得非常完美无暇天衣无缝,如果能够持之以恒认认真真地践行下去,肯定会终生受益无穷无尽的。

其次,从可“非恒名”教育方面再来谈一点点体会。



(此部分内容 略)



其实扪心自问和自我深刻反省检讨一番,我并没有给小儿培养出深厚的感恩心,也没有培养出良好的孝道,小儿在许多方面还是有点不太听话,有时还硬逼得我给他使用点“王法”方才管用和见效。这主要都怪我修心修性的工程类似豆腐渣工程,在自查自补中文过饰非,有些地方还冒充大人,表现成熟,自行其是,没有团队精神,也乏正气之力。对我的一颗充满私我贪欲的人心来说,恐怕是非得二十年的练己苦功,看能不能够得上修身者的资格。未来的修身修真之路还很漫长,无论如何,我也将咬紧牙关继续坚持下去,最起码也要陪同小儿把双可教育进行到十五岁左右的“少年养正”时期。

熊春锦先生点评:

体会总结的甚好,为家为国培养人才,获得经验,同时教育自己,甚善。可以整理得有条理后,发在网上进行交流,以利大家共同讨论和借鉴。

五岁已经过了,品格的修持要同步把握住教育和规范地进行。先天向后天的全面转化期中,品格的造就是重中之重,决定着一生。正智生上仁,上仁生上礼,正信生真义,环环都是相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09-7-3 21:10:30 | 只看该作者
什麽是《老子·德道经》双一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21:1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7 完美水晶 的帖子

就是德篇的第一章论德章和道篇的第一章观眇章

第一章 論德(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爲,而无以爲也;上仁爲之,而无以爲也;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也。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皮取此。

第四十五章 觀眇(1)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无,名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无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21:16:18 | 只看该作者
近段时间,一方面陪同小儿诵读德慧智经典,一方面玩《老子·德道经》少儿识字卡片。玩着玩着,小儿忽然给我提出要求,说他想写毛笔字,临摩识字卡片上的隶字和篆字书法。看到儿子兴趣比较浓厚,心里很高兴,就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对于《老子·德道经》少儿识字卡片上面的所有隶字和篆字以及汉语拼音,小儿早已熟悉地掌握并且学会了,此时用它来练习书写毛笔字就是水到渠成再合适不过了。刚好自己以前也练习过将近两年左右的毛笔字,虽说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是还勉强看得过去,也算具备一定的基础。于是找来毛笔、墨汁、素描纸等必须品,在德慧智经典诵读休息之余用来练习书写毛笔字,对陶冶情操修心养性极有帮助。


    刚开始,主要是让小儿找找感觉,把素描纸直接铺在识字卡片上临摩。小儿非常高兴和乐意,不过又再次提出要求,让我陪同他一起书写,我先写他后写,识字卡片由他挑选。儿子比较好玩和滑头,轮到我写的时候,他就尽给我挑选笔画较多而且难写的字。轮到他自己写的时候,他就尽挑简单的而且笔画也比较少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写正面的隶字,然后再写背后的篆字。刚开始练习,儿子还没有找到手感,难免出错,一不小心,笔墨透过素描纸,将识字卡片染成黑色。因为儿子还小,我也不能太过责备于他。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才发现其中的原因。原来识字卡片正面的隶字比较圆润粗大,临摩起来确实有点不太得心应手。于是立即改变方案,让儿子在写正面的隶字时,只用毛笔尖轻轻地描写隶字的整个轮廓,也就相当于写空心字。由于识字卡片背面的篆字笔画比较纤细,直接临摩书写,不用描轮廓。这一招果然见效,儿子临摩的隶字整齐规范非常漂亮,临摩的篆字也还不错。于是美美地把儿子夸奖了一番,鼓励他再接再厉。


    篆字属于象形表意字,全息性和能量性都极强,对小孩子开慧益智很有帮助。比如在写“人”这个篆字时,儿子突然高兴地给我比划做动作表演,弯下腰,双手触地,然后歪着小脸兴高采烈地冲我说:“老爸,你看这样子象不象篆字的‘人’字?”我连忙说“像、像、像,像极了”。在写“烹”这个篆字时,儿子就说:“这个‘烹’字下面好象是一个炉子,上面好象是在烤什么东西?”。在写‘灵’的篆字时,儿子指着字自言自语地说:“上面一下雨,它就开始嘿嘿地笑了”。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这也充分证明了中国汉字的确是慧智型的文字,只要愿意学习她亲近她,就一定能够从中受益。这也诚如当代著名国学名家熊春锦先生在汉字的科学性与儒学学习方法》里所说过的:汉字中所包含的并非仅仅只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其实每个汉字都可以看作是一幅精美的全息图画,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大慧大智的结晶和载体,是启迪后学者慧识与智识的灵符。中国文字,就是慧智图形、全息画卷。汉字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灵魂,维系着民族发展的命脉,是民族文明发展的食粮和丰富营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21:48:12 | 只看该作者
由于长期陪同儿子开展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不知不觉也改掉了自身许多不好的习性,在儿子的监督与反复说服下,慢慢地自觉自愿地戒掉了烟和酒,为此,省下了不少零花钱,陆陆续续地添置了许多东西。最近就买了一台DVD刻录机,刚好派上了大用场,帮助自己可以更好更全面地为儿子进行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

         有了刻录机确实比较方便,于是赶紧买来一些空白光盘,刻录了许多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方面的音频和视频资料,有《五德音乐》、《老子·德道经》诵读幻灯片、《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宣传介绍片》等等,让他经常反复观看欣赏与听诵跟诵。并把一些光盘和资料送给愿意开展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同事、朋友以及当地的一些幼儿园和学前班。

    另外,我还在网上精挑细选地下载了一些比较适合小孩子们观看欣赏的少儿动画片,主要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方面的,比如《二十四孝》、《文昌帝君阴陟文的故事》、《入则孝》、《武训行乞义学》、《伯俞泣杖》、《了凡四训》等等。

    当然,下载时一定要注意了,要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譬如一些视频,诵读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华传统经典,然而一看画面,却全部是西文油画一类的东西,很不地道,和香蕉差不多,外黄里白。还有一些动画,虽说图文并茂很吸引眼球,可是却仅仅使用现代人的一点点可怜的后天智识去大言不惭地讲解古代圣贤们的大慧智经典。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少儿动画片很不适合小孩子们观看,很容易误导屏蔽甚至于封闭小孩子们的先天性慧基因。因此下载时就应该特别小心翼翼,绝不能鱼目混珠,见了就什么都下。对于大智慧的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国学经典,最好还是用德慧智经典诵读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反复诵读,不求甚解。经典诵读就是诵读,小孩子没必要先去绞尽脑汁地弄明白经典的深刻内涵和意思,要坚信“经读百遍,其义自现”。

        下载之后,就用刻录机和空白光盘刻录成VCD光盘,方便儿子在德慧智经典诵读之余观看和欣赏,以便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儿子的道德品格。儿子非常喜欢我给他刻录的这些动画,经常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认真观看,并且还能熟练地用来讲故事。儿子比较爱看的还是《二十四孝》,在看完第一孝《孝感动天》后,立刻就背下了片后的一段评价诗:“古有虞舜永流传,二十四孝列首位,父不慈祥弟做慢,母出谗言百般害,修筑米仓放火烧,开挖水井填通道,多难一生逃死劫,不怨父母不怨弟,大象小鸟齐力助,荒山开垦变良田,孝感动天尧帝先,禅让佳话传千古”。我问他为什么背得这么快,儿子说:“我心里一默想就全部会背了。”而且还活学活用,在吃饭时就表现的很好,慢慢地变得有礼貌有规矩了。每顿饭前都能够积极诵念“饭前感恩词”以及“饭前三思”,吃饭时也能主动自觉地为我们夹菜,并且还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吃饭时要是不小心将饭菜撒到桌子上,就赶紧夹起来吃掉。在学前班受同学欺负了,也能忍住不还手,不骂人,不说脏话和难听话。对学习很有兴趣,许多作业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做完了。如果说没有做完,回家后也能及时地去做,做完之后才开始玩耍或者是观看我给他刻录的这些动画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2:05 , Processed in 0.283003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