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得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启蒙] 谈一点教育小孩的体会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9:21:39 | 只看该作者
随笔(四十二)  

          星期五下午,我也和其他孩子家长一样,,在接孩子的同时,顺便带上笔和纸,抄写幼儿园老师给孩子们布置在黑板上的语文、数学、音乐等周末家庭作业。

        回家吃完饭,我就立刻陪同孩子先做数学作业,数学作业有四页之多,有加法和减法等。发现孩子在做数学作业时,的确还是挺有悟性的,每当我把题刚刚念完,他就能够马上心领神会,明白意思,很快下笔,将题做完,显得比较轻松自如,而且基本上还都能全对。这使我感到非常欣慰和高兴,数学作业全部做完,也就大概只用了差不多二十来分钟时间。接下来做语文作业时,我还闹了笑话,自以为是地犯了错误,固执己见地要求孩子按我错误理解的意思做。然而,这小家伙就是一个劲地坚持己见,并不言听计从于我。为此还僵持了好一会儿,最后直到我静下心来,认真仔细一研究,果不其然,还真的是我理解错了,他理解对了。弄得我这个做家长的很没面子,好在我也能够及时地反躬自省,实事求是,积极认错,所以孩子也就既往不咎,继续做作业。

         看到孩子在学习方面如此轻松游刃有余,表现出了很大的慧性和悟性,心里面真的替他感到高兴。同时也暗自庆幸,幸亏给他进行了较早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我才少操了不少心,省了不少事。看来,选择了德慧智,也就是选择了平安保险;选准了“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也就是踏上了一条完全正确的充满希望的光明“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08:38:59 | 只看该作者
随笔(四十四)      

          一次,孩子自己操作鼠标玩弄电脑,点击出“大方广”文化公益网里面的一个flash动画《小羊跪哺》(http://www.dfg.cn/gb/flash/wy-01-gyt.htm),然后独自一人有滋有味地欣赏起来。欣赏了一会儿,还不过瘾,非得要我陪他一起看,并且还要求我随着动画里面的乐曲给他演唱。

    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勉为其难班门弄斧,为他一展歌喉。好在以前上学时也经常唱歌,还算有一点点天赋,所以在听过一遍之后,也就找到了一点感觉,于是临阵模仿,现学现卖,随着不断变换的画面和音乐,为他献唱。不过,孩子看几遍,我就得跟唱几遍,要是不唱了,他还不乐意,跟你急。好在他要求并不是太高,也就将就着满足了他的胃口。在不断跟唱的过程中,我也感觉非常受益,《小羊跪哺》这个动画的确制作精良,图文并茂,优美动听,震憾心灵,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尤其是里面的配图字幕与乐曲,真可谓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她主要体现了一个“孝”文化,也就是歌里开头所唱的“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礼敬尊亲如活佛,成就生命大意义,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报恩不忘本,做人饮水要思源,才不愧对父母恩。



     “孝”文化本来也就属于仁德文化的一个分枝,同样是道生德养,“道生之,而德畜之《老子·德道经》)”,古人也常言:“百善孝为先”。 处于“德治时期”的小孩子心灵纯洁,天真无邪,他喜欢自然有他喜欢的道理,说明这首歌极具亲和力。看来,在教育小孩子的问题上,还是应该认真遵循老子教导的“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寺也,长而弗宰也《老子·德道经》)”,不能因为孩子还小不懂事,给他吃供他穿,就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地认为完全有权利对他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并且居高临下不可一视地摆出家长的大人架子,固步自封固执己见不负责任地让孩子什么都得要言听计从于大人的兴趣和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3:28:06 | 只看该作者
随笔(四十五)

    下午,爱人去幼儿园接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孩子高兴地对爱人说:“妈妈,我给你说个问题”。爱人微笑着让孩子说,孩子就说道:“今天,我们有个小朋友的妈妈,买了一个蛋糕拿到我们学校去,小朋友分给我们大家都吃了一块儿。”

    说完后,孩子就小心翼翼地以试探性的口气问爱人道:“妈妈,你能不能、、、、、、”。看到孩子欲言又止有点不好意思的可爱样子,爱人没有及时反应过来,还是微笑着问孩子:“能不能干啥呀?”孩子这才鼓足勇气终于说道:“你能不能也给我买个蛋糕拿到学校去?”爱人这时才恍然大悟明白过来,知道孩子想要与其他小朋友礼上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就笑逐颜开地问孩子:“你是不是也想给小朋友分呀?”孩子小声地回答:“嗯!”爱人又说:“那你过生日还早呢!”听到这话,孩子立刻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

         看到孩子有点不高兴的样子,爱人就许诺道:“等到你过生日时,妈妈也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然后把它拿到幼儿园去,分给小朋友吃,好不好?”孩子立刻高兴起来,小脸也笑得乐开了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3:18:47 | 只看该作者
随笔(四十六)(一)
妈妈:今天老师叫你回答问题了没有?
儿子:没有。
妈妈:叫其他小朋友了没有?
儿子:叫了。
妈妈:那为什么老师不叫你起来回答?
儿子:因为老师想到我已经都会了。

(二)
儿子:妈妈,这拉链怎么老往下掉?
妈妈:下次妈妈拿去给你修一下。
儿子:他(拉链)太调皮了,老往下来跑。

(三)
儿子:妈妈,下次地球掉下来,我们把她抱回家玩,好不好?

(四)教儿子经典诵读时,有些地方我念错了。
儿子说:你真笨,打你自己,说错了自己打自己。
儿子说:我还要背(经典),我要把身体背好。
(五)
儿子:妈妈,为什么细针(闹钟的秒针)老动?
妈妈:因为细针调皮么。
儿子:细针是在锻炼身体。

(六)
儿子:我要画个象日葵,让它长好多瓜子。
妈妈:为什么?
儿子:你不是爱吃瓜子吗?

(七)
妈妈:你们现在这种画画妈妈又不懂。
儿子:那是你没学好。
妈妈:我们小时候学得可简单了。
儿子:那小时候简单,大的时候就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3:20:03 | 只看该作者
我教孩子玩老子《德道经》识字卡片

    近日,从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购买了三套《老子·德道经》少儿识字卡片,一套给自己的孩子用,另外两套准备推荐介绍给有小孩子的同事或者朋友。识字卡片的确是物美价廉,制作精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正面是隶字书法,并且标注有相应的拼音,背面是篆字书法,而且每张识字卡片都是削去了四周棱角的正方形,用“大方无隅”来形容实在是最合适不过。这两种书法字体选取的非常贴切到位,古色古香,朴素大方,清晰醒目,特别能够吸引小孩子的眼球,对快速识字,开慧益智,德化心灵等等都具有妙趣横生妙不可言的无穷功用。作为成年人的我,也是心动不已,爱不释手。由于识字卡片做的非常精美,孩子看见后,也是喜欢的不得了,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要求立刻用它来玩耍识字。

    《老子·德道经》少儿识字卡片对于正处于三岁以前的“胎婴养虚”的小孩子来说,可以说是最好不过,完全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不费吹灰之力。因为“胎婴养虚”的小孩子本来正处于人生的“道治时期”,在识字方面,他们的大脑就犹如复印机一般,具有超强的识字记忆功能。只要作家长的肯舍得一点精力,指导孩子识字,那么孩子一定能够非常轻易地大批量地记住这些中华老祖先们在慧观下呕心沥血所创造的慧智古文字。

         因为我的孩子马上就要满五岁了,正处于“幼儿养性”的“德治时期”,与“胎婴养虚”的“道治时期”小孩子相比,已经相差甚远了,已经不那么言听计从老实听话了,经常还给我使点性子,耍点脾气,自傲抗上。要他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坐着识字,也已经不太现实了,只能采取“娱教于乐”的方式识字最佳。经过两天的摸索,也就慢慢找对了比较适合小家伙诵经、玩耍、识字三不误的好方法。

         什么好方法呢?那就是把《老子·德道经》少儿识字卡片当作是扑克牌来玩耍,把标注有拼音的隶字书法一面当作是扑克牌的正面,而把篆字书法的一面当作是扑克牌的背面。在与孩子商量沟通交流好具体的玩法后,直到孩子满口答应欣然同意为止。接下来,正式开始诵经、玩耍、识字三不误的好方法。首先,我拿来一本大字拼音版的《老子·德道经》和一蹲子识字卡片,放在一边。教孩子安静下来,先恭恭敬敬地大声诵念三遍“我爱老子爷爷,我爱《老子·德道经》”,然后大声教诵第一章“论德”,我念一句,他就看着书跟诵一句。诵读完“论德”章,然后开始发识字卡片,我与孩子每人各十张。孩子要求我先发牌,我也就顺其自然,将识字卡片的背面也就是篆字书法的一面正对着孩子,让他认。如果能够认出来,当然最好不过;如果认不出来,我就将正面标注有拼音的隶字书法一面让他看,如果说仍然认不出来,我就念给他听,让他加深一下印象,强化记忆。其实,《老子·德道经》里面的许多字,孩子基本也是能够认识的,因为他三岁左右时就能熟背《老子·德道经》全篇,拿着大字拼音版的《老子·德道经》,能够非常流利地通篇诵读,但是,如果不让他看《老子·德道经》,里面的一少部分字可能就不大认识了。所以现在这个方法,就可以更好地强化和巩固一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这种方法确实挺好玩的,特别适合小孩子的胃口和心里,在诵经、玩耍、识字三不误的整个过程中,孩子始终兴味盎然,兴高采烈。一次轮到孩子出牌,由于篆字确实比较难,我实在是认不出来,孩子就提醒我说:“第二十三章的第一个字念什么?”,我一下恍然大悟,原来是“治”字,因为第二十三章《居位》的第一句是“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时,我认不出来字的时候,孩子就用小手指给我凌空书写正面的隶字书法,或者说做出一些手势和动作来不断地提醒我,非常好玩。因为篆字书法的确非常漂亮,孩子特别喜欢,经常还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自鸣得意,说“这个字太好玩了、、、、、、、、”等等之类的话,对一些比较感兴趣的篆体字,还认认真真有模有样地模仿,用小手指头一笔一画地有板有样地在识字卡片上面描模。对一些简单的篆体字,孩子就洋洋得意地在我面前炫耀说“这个字太、、、简单了”。有些字,比如说“忠”字,我就问这个字在《老子·德道经》的哪一句话里面,孩子就不假思索地立刻说“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比如说“柔”字,孩子稍加思索后就脱口而出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就这样诵一章《老子·德道经》,玩二十张识字卡片,每人各十张,也就是认识一下二十个识字卡片上面的字,包括这个字的隶字书法和篆字书法。已经认过的字单独摆放整齐在一边,诵完新的一章《老子·德道经》后,就又重新取出二十张识字卡片。

    人在玩耍时,往往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几个小时瞬间而过,很快就到了孩子该休息睡觉的时间了。每逢此时此刻,孩子仍然兴趣十足,意犹未尽,恋恋不舍,还想着再继续玩下去。因为考虑到孩子第二天还要去幼儿园上学,所以也就坚决不同意,与他说好第二天再玩,孩子这才勉强同意。

    另外,除了最核心最主要的《老子·德道经》识字卡片之外,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还赠送了64张《周易》的六十四卦图与卦名的识字卡片,正面是每一个卦名的隶字书法,如“乾、坤、小畜、明夷”等等,背面是分别对应有阴爻与阳爻所组成的卦图,制作的也特别精美。对于这些64张《周易》六十四卦的识字卡片,孩子并不感到陌生,能够特别轻松地念出每个卦名,认出这些卦字。这主要得益于我曾经在孩子还是三岁多的时候,用毛笔字将《周易》的六十四卦图与卦名全部书写在一张比较结实的大白纸上面,在教他诵读《周易》时派上了大用场,所以他能够始终记忆犹新,不容易忘记。





附件 识字卡片图样1.jpg (14.34 KB) 2008-4-28 14:41

识字卡片图样2.jpg (11.54 KB) 2008-4-28 14:41

德(隶).JPG (9.32 KB) 2008-5-8 11:22

德(篆).jpg (6.93 KB) 2008-5-8 11:22


[ 本帖最后由 得一 于 2009-4-22 23: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09-4-23 14:50:53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好爸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0:1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6 pengtiantian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0:26:16 | 只看该作者
随笔(四十八)

    一天,岳母大人带着孩子去自家菜地看菜,到了菜地,发现邻家菜地种的碗豆越过地界,长到自家菜地这边来了,于是就随手摘了两个碗豆,剥开尝了一口。孩子看见后,就使劲用眼睛盯着岳母大人,严正地小声说:“姥姥,你当小偷!”。听了外孙的话,岳母大人当即羞愧的不得了,赶紧哄孩子说:“姥姥是看看碗豆熟了没有?”孩子又说:“好了,好了,就这两个就行了,下次别这样了。”

    过了几天,爱人买了许多菜回岳母家。孩子看了看买的菜,突然情不自禁地大声说:“哇!有碗豆呀!”爱人就回答说是今天刚刚买的。孩子又开始跟妈妈告状说:“那天姥姥当小偷呢,摘人家碗豆。”听了儿子的话,爱人心里顿时一惊,突然意识到儿子已经长大了,明白了许多事情。为了亡羊补牢,弥补一下尴尬的局面,爱人赶紧抛出“善意的谎言”,笑容可掬地跟孩子解释说:“姥姥那天是跟人家说好的,摘两个尝尝。”孩子仍旧坚持己见说:“没有,姥姥没有说就摘了。”爱人实在是无可奈何,哭笑不得,还是再次不厌其烦地耐心跟孩子解释说:“姥姥那天是在家里跟人家说好的,你没听见。”这下,孩子也就一声不吭了。

    当代享誉中外的国学名家熊春锦先生说过:“在孩子们的后天意识系统中建立五德的精神元素,是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会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的教育任务。对于幼儿而言,父母和家庭成员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极为重要,以身作则形成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将比空洞的说教胜似百倍。”(《国学道德经典导读》)

    事后,爱人与她母亲在一起谈心,说孩子慢慢长大了,已经懂事了,以后在孩子面前说话做事一定要好好注意小心谨慎了,不要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2:48:30 | 只看该作者
随笔(四十九)

    下午吃完饭,小儿一个劲地缠着我,围着我转来转去,不停地说:“老爸,你好长时间都没有写毛笔字了,待会儿你给我写一些好不好?”最近两天,不知怎么,小儿总是闹着让我给他写毛笔字,似乎对毛笔字特别感兴趣。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我也就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不过也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因为刚买了一套《老子·德道经》少儿识字卡片,非常精美,所以我就约法三章,由小儿诵读一章《老子·德道经》,我就用毛笔给他书写《老子·德道经》少儿识字卡片上的七个篆体字,小儿立刻高兴地欣然答应。


    谈好条件后,我就准备好笔墨和一张大白纸,小儿也兴高采烈地赶紧拿来大字拼音版的《老子·德道经》和一堆少儿识字卡片。在正式诵读《老子·德道经》之前,我要求小先静下心来,然后带他诵读了三遍“我爱老子爷爷,我爱《老子·德道经》”。接下来,小儿非常机灵老实地独自诵读了一遍《老子·德道经》开卷歌歌词。诵读完《老子·德道经》开卷歌歌词,小儿赶紧热情地给我发识字卡片。在发识字卡片的同时,我又要求他诵念卡片上的字,能够认识的就自己大声念,如果不会,我就顺便教他一下,给他巩固一下,加深一下印象。接着,我就用毛笔书写卡片背面的篆体字。说老实话,对于书写毛笔字,我也只是会一点点儿,写的实在不怎么样,只能算做滥竽充数而已。尤其是这个篆体书法字,的确不是那么好写的,这不,因为有些篆体字写得很难看,小儿就立刻提出严重抗议,要求我重写,我也只好勉为其难地尽可能满足他。

    为了强化识字效果,尽量与诵读《老子·德道经》紧密联系起来,每发一张识字卡片,我就问卡片上的字在《老子·德道经》的什么地方。比如“宠”,小儿立刻会说“宠辱若惊”;“知”,就会说“知者弗言,言者弗知”。有些字,小儿一时想不起来,我就善巧方便地提醒他,比如“踈”,他就记得不太熟了,这时我就说:“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最后那个“踈”字故意不说,小儿立刻心领神会地说“shū”,然后哈哈大笑起来。有一次,当看到卡片上的“徐”字,小儿立刻高兴地说:“妈妈的名字叫徐ⅹⅹ”。有一次,看到“姓”字,小儿突然说“姓争”,我一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记得《老子·德道经》里面好象并没有“姓争”这个词。小儿就赶紧提醒我说《黄帝四经》里面有,这一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以前教他诵读过七遍左右《黄帝四经》全文,所以他对《黄帝四经》一直记忆犹新念念不忘,印象深刻。怪不得见到“国”字,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说《黄帝四经》里面的“国次”。因为以前也教他诵读过《周易》,有时看到“易”字,他就会不假思索地说“周易”;看到“明”字,他就会说“明夷卦”。看到“济”字,他就会说“未济卦”或者说“既济卦”。


    当然,有时看电视动画片时,我也会不失时机地充分调动他的兴趣和积极性,一边看电视动画片,一边玩识字卡片。



附件 德(隶).JPG (9.32 KB) 2008-5-7 19:35

德(篆).jpg (6.93 KB) 2008-5-7 19:35

识字卡片图样1.jpg (14.34 KB) 2008-5-7 19:35

识字卡片图样2.jpg (11.54 KB) 2008-5-7 1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20:48:29 | 只看该作者
一点小小的感悟

    孩子去他小姨家玩耍了一天,回来后,硬闹着要爱人给他买一把“宝剑”,也就是商店里面卖给小孩子玩耍的小玩具。爱人就笑着追问孩子为什么突然想到要买这类兵器式玩具,这一打听,才恍然大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爱人她妹子也有个小儿子,比我们娃要大上两岁。这小家伙在他父亲的一些影响下,特别喜欢舞刀弄剑,玩一些乱七八糟的并不利于小孩子心身健康的东西,这类兵器类玩具自然也不在例外。近日来对这类玩具类“宝剑”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我们这小家伙与他在一起玩耍了一天后,也就有点“臭味相投”,立刻迷上了玩具“宝剑”。觉得非常好玩,所以回家后就缠着他妈妈也要给他买一把一模一样的小“宝剑”。这也可能就是古人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吧!

    尽管这类玩具类“宝剑”很小,但也毫无疑问属于“兵”器类的一种。关于“兵”,圣哲老子有过精辟的论述,“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庞为上。(《老子·德道经》)”。这种“兵”器类玩具也的确属于“不祥之器”,这不,在孩子的软磨硬闹之下,爱人也就满足了他的要求,给他买了一把“宝剑”。孩子拿到这把“宝剑”后,如获至宝,同时也有点得意望形,整天拿着它戳来戳去,到处乱刺。

  
     一天晚上,爱人从商店给孩子买回一箱子酸奶,刚刚放好没多久,小家伙又开始跃跃欲试了。拿着他的心爱“宝剑”,在酸奶箱子上乱刺。由于酸奶箱子是纸做的,不经刺,很轻松地就刺穿了,而且还把箱子里面的几袋酸奶给刺破了,乳白色的酸奶立即沿着刺缝留了出来。爱人看到后,非常气愤,当即打开箱子,赶紧将已经被刺破的那几袋酸奶拿出来,放在碗里面,然后大声质问孩子。由于做错了事,自知理亏,所以孩子也就一声不敢吭,眼泪汪汪的一副小可怜样儿。看到孩子这副小可怜样儿,爱人也就有点心软,于是心平气和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以后可不许再玩这种危险的玩具了,要是把其他小朋友刺了怎么办?”,孩子也明显感觉到这种“兵”器类玩具的危险性,也明白了玩这种“兵”器类玩具的严重后果,心里很难受,也很后怕,就哽咽地哭着说:“我以后再也不玩了”。看到孩子已经有点悔意,爱人就当着孩子的面将那把“宝剑”折成两截,扔到装垃圾的袋子里,然后一起倒掉。那件事以后,孩子也就再也没有玩这类“不祥之器”了。


        通过这件细微的小事,使我深深地意识到,给小孩子进行“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不能够“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图性子,看心情,有兴趣了,心情好了,就给孩子弄一下;心情要是不好了,就将德慧智国学经典抛在一边,束之高阁,让这些弥足珍贵的优秀的国学经典在一旁睡大觉,当摆设。在给小孩子“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方面,还是应该“恒德不离”“恒德乃足”恒德不贰”“慎终若始 《老子·德道经》)地常抓不懈,就像我们每日三餐要吃饭一样,细水长流,始终如一,长期坚持。一方面,用德的“品格性”来陶冶教化规范好孩子天真单纯幼稚活泼可爱的纯洁心灵,让他走一条“正”路,始终不渝地走一条“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老子·德道经》)”的淳德归道的光明大路上。另一方面,又要用德的“能量性”来不断滋养沐浴德化孩子的先天慧识,让孩子的先天慧识也能每日三餐式的吃到营养丰富多彩的先天五德能量甚至德一能量,从而心与身两方面齐头并进,同时健康发展,茁壮成长,成为未来的栋梁。真正地实现:开启慧智头脑,培育圣贤心灵;弘扬道德文化,实现民族复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40 , Processed in 0.084632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