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得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启蒙] 谈一点教育小孩的体会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19:20:53 | 只看该作者
随笔(三十二)


    一天中午,小儿从外婆家玩耍归来,回来刚不久,就迫不及待地从电脑桌子上拿来一本袖珍经典诵读本的《周易》,并大声叫喊:“老爸,背经!老爸,背经!”。

    看来,小儿在外婆家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地玩耍了几天,没有象在家里面一样很好诵读德慧智经典了,于是就心里痒痒的,想念的不得了,好象已经有点如饥似渴了。对此,我实在是求之不得了。可是看了一下闹钟,真不凑巧,马上快到我上班时间了,既然如此,肯定是不能陪同他一起诵读《周易》了。只好十分抱歉地说:“老爸要上班去了,不能教你了,让老妈教你好不好?”,小儿当然没意见,于是我赶紧上班去了。

         下午下班回家后,爱人笑逐颜开地给我讲她与小儿一起诵读《周易》的情况。说:“这小家伙,还真厉害,刚开始我对照着拼音教他诵,教着教着,你儿子不让我教他了,嫌我教得不好,说我把有些字都给念错了,他要当老师,让我当学生,他来教我。不过教的还可以,许多字他都有能认识。”我就跟爱人解释说以前教他诵读过很多遍《周易》,里面的字也基本上认识的差不多了。

          我爱人平时工作比较忙,舍不得花时间诵读德慧智国学经典,最多也就只会背诵个《老子·德道经》双一章。不过,她和小儿感情特好,非常融洽,小儿也很听她的话,由她来教小儿诵读,真是太合适不过,借此机会,可以迫使她自觉地诵读德慧智国学经典,从中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7:30:57 | 只看该作者
随笔(三十三)    一天晚上,我和爱人刚好都休息在家,小儿特别高兴开心,玩耍的也特别调皮带劲儿。因为我和爱人几乎长年都是三班倒,而且是对班,她上班时我休息在家带孩子,我上班时她休息在家带孩子,很少有机会一起在家带孩子。

    玩耍了好一会儿,都已经满头大汗了,有点累了,于是坐在沙发上休息。这时我就提醒他把心好好收回来,该诵读经典了,小儿倒也非常爽快地答应道“那好吧!”,于是自觉地从电脑桌子上取了一本大字拼音诵读版的《老子·德道经》,准备开始经典诵读。突然,小儿对我和爱人说道:“今天我来当老师,你们当学生,我教你们念,我不会了你们再教我,好不好?”。听他这么一说,我和爱人都特别高兴,还正求之不得呢,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很好地锻炼一下他的胆量和能力。

    于是小儿胸有成竹地装出一付“小大人”的模样,嘻皮笑脸而且一本正经地拿着《老子·德道经》站在我们面前。我和爱人就故意逗小儿说:“ⅩⅩⅩ老师,我们现在开始吧!”,小儿说“好”。于是首先翻到《老子·德道经》开卷歌歌词部分,开始教到:“我爱德道能,打开头顶门,灌入身体内,滋养精和神。(开天门);”。当然,小儿教一句,我和爱人就跟着念一句。当念到“(开天门)”这三个字时,小儿忽然用他的小手掌在头顶上连续拍了三下,然后调皮地瞪大眼睛,嘴里面不断地发出“嗯!嗯!嗯!”的示意声,提醒我们看他这个动作,意思是说天门就在头顶正中央。看到这个可爱而且滑稽的动作,爱人觉得非常好玩,就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就解释道,以前在教他诵读《老子·德道经》开卷歌歌词时,给他讲过,天门就是指头顶正中央的百会穴,爱人这才恍然大悟。然后,我和爱人也用各自的手掌在头顶上连续拍了三下,表示“(开天门)”。接下来,又诵读:“我爱德道能,敞开劳宫门,吸收光和气,养心又养神。(开劳宫);”,当念到“(开劳宫)”这三个字时,小儿轻轻地拍了三下手掌,然后把双手掌心张开正对着我们,示意劳宫穴就在两个手掌心上。紧接着又诵念“我爱德道能,打开心胸门,增强智和慧,一生都聪明。(开膻中);”,又用小手掌在胸口正中央位置连拍三下,示意膻中穴就在胸口的正中央位置。紧接着又诵念“我爱德道能,敞开涌泉门,浊气都排尽,健康无疾病。(开涌泉);”,把两只脚分别抬起,将脚板心正对着我们,示意涌泉穴就在两只脚的脚板心。紧接着又诵念“我爱德道能,五色五德明,绿红黄白黑,五脏各分明。(各分明);”,又用小手掌依次拍打肝脏、心脏、脾脏、肺脏和腰后面的两个肾脏。最后诵念“德光养心身,全身透体明,营养智和慧,永做道德人。”这一句时没有再作什么样动作。

    教完了《老子·德道经》开卷歌歌词,然后又自鸣得意地对我和爱人说:“下面我们该念《归道心愿词》了!”,于是又教我们诵读了一遍《归道心愿词》。接下来,准备直接教我和爱人诵读《老子·德道经》,我就提醒小儿说:“还没有诵念“我爱老子爷爷,我爱《老子·德道经》”呢”。小儿很识趣,就将“我爱老子爷爷,我爱《老子·德道经》”教诵了三遍。教诵完这些开场白,然后正式开始诵读《老子·德道经》。因为小儿对《老子·德道经》诵读的比较熟练,里面的字也大多都能够认识,所以一路教下来是乐此不疲,非常顺利,效果也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7:33:25 | 只看该作者
随笔(三十四)

    一天晚上,我在电脑前上网,小儿凑过来,说要看一个有音乐、有画面、还有文字的动画片,因为不知道名字,所以他就一个劲地在我面前挤眉弄眼指手画脚地千比万喻,比划了半天,我还是不知道是什么动画片。于是只好在电脑上给他不断搜索,搜索了好几个,都不是他想看的。我就想,这个动画肯定是小儿曾经看过的,并且很不错的,究竟是哪一个呢?苦思冥想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起来,想到了“大方广文化公益网”“动漫园地”栏目里面的那些精美的flash动画,打开以后,果然不错,小儿立刻手舞足蹈欢呼雀跃。

    以“弘扬优秀文化,净化社会人心,祈望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的确是制作精良,从中能够深刻领略体悟出中华道德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以及无穷无尽的魅力。尤其是“动漫园地”栏目里面的那些精美的flash动画(http://www.dfg.cn/gb/yspd/dfyy/dfyy.htm),如《缅怀祖德》、《回归》、《和谐并不遥远》、《爱与和平》、《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同体的感悟》等等,个个堪称精品,图文并茂,赏心悦目,沁人心脾,看了之后使人顿感心旷神怡,给人以无穷的能量和视觉享受,小儿和我都是比较爱看的。

         刚一点开,小儿就迫不及待地亲自上阵,操控鼠标,首先选了一个《母亲》,在他欣赏的过程中,他还非得要求我给他诵读那些不断出现在画面上的优美文章,便于教他学习识字,当然,我肯定是完全满足他的要求。随着画面的不断变换,我就一直站立在小儿身后,抑扬顿挫地大声给他诵读,那些文字的确是优美宜人。尤其是《缅怀祖德》、《回归》、《和谐并不遥远》、《同体的感悟》等这些络网络作品,如果全副身心地感格其中,确实具有震颤心灵“音声相合(《老子·德道经》)的强大效应。不过也有一点点小小的遗憾,就是画面变换的速度有点太快,有些字还没有完全诵念完,就已经又转入另一面了。

    当时,已经快晚上十点钟了,爱人不断地催促小儿洗脚上床睡觉,小儿却总是想方设法地拖延时间,总是说“再看一个就睡觉”,当他看完之后,还是说话不算数,依然陶醉在其中,将“轻诺必寡信(《老子·德道经》)”的至理名言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最后,直到爱人大发起脾气来,小儿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电脑。

    在小儿欣赏《母爱》的flash动画时,当听到我诵念“母亲”两个字时,他心领神会地望着爱人,笑逐颜开地说:“母亲就是妈妈”。 在欣赏《父爱》的flash动画时,当听到我诵念“父亲”两个字时,他又再次心领神会地望着我,笑嘻嘻地说:“父亲就是爸爸”。听到这些,爱人和我甭提心里面有多高兴了,无比欣慰,爱人还笑得有点合不扰嘴,连连夸奖小儿能干,我也不断鼓励小儿一定要再接再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9-3-31 22:34:04 | 只看该作者
得一老师,您的孩子读一篇论语大约几遍可以背诵。我发觉别人的孩子都是天才,我的孩子100遍才可以记住,是不是太笨,目前学习第八,时间一个月整,但每天学习5个小时以上, 别人好像都是15遍就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23:0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4 洋洋真可爱 的帖子

您好!我教孩子读经用的是熊老师讲的,七遍和七的倍数,效果很好,您可以试试


灵活圆通地创立德慧智经典诵读的教学模式      



                   熊春锦


         德慧智教育是道德素质心灵的灌溉和培养,既然是灌溉与培养,那么就应当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也就是说教学需要灵活把握,死记硬背既要运用,但是也不能过度提倡。否则就是在消磨孩子们的诵读积极性,摧残他们稚嫩的心灵。
     七岁之前的儿童读入大脑记忆的重复次数,一般不会超过二十一遍,许多儿童仅七遍就能映入心灵和大脑;十五岁之前的少年,一般不会超过四十九遍。这也是先天之数七的七倍数。某些经典诵方法,硬性规定要求孩子们反复诵读八十遍,则是按照成人的记忆模式的更性规定。八十遍是一种对中年和老年人的要求,九九八十一遍,人类完全进入后天以后,记忆已经形成牢固的线性思维,早已经丢失了孩子们天然具备的立体性思维。
     人类的记忆系统的感受与接收,其实是一种逐渐退化的模式和过程,人类从小到大,是由三岁之前具备的“立体性”接收,逐步退化到七岁之前具备的“平面式”接收,这种平面式接收经过八岁到十六岁的过度和转换,在十六岁以后就逐步退化到线性接收模式。这种线性接受模式基本维持和持续到人的成年时期的末期,当一旦进入老年生命阶段以后,也就下滑到“点状性”接收阶段。记忆力也逐步明显地解体为分散而难以集中的状态。这种由体而面,由面而线,由线而点,由点而无的记忆能力演变,我们的德慧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准确地掌握好和把握住。
      经典教育工作中,对处于先天状态尚未完全丧失的教育对象,要学会用七和七的倍数制定教学方案;而对于已经完全离却先天状态,完整进入了后天状态的教育对象,那么就要注意用九和九的倍数。其实对于高龄老人,我们运用再多的九的倍数也不见得能够使他们记住。因为他们的记忆特点很可能早已经丧失了点状记忆。因此某些经典教育方法中,采用强迫孩子们硬性诵读八十遍的规定,我们不要去借鉴或者生搬硬套地移植。教育方案绝不能够犯机械单一的毛病,制定符人体生理机制的教案,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方案一定要在直指心灵的前提下,灵活圆通,不能千篇一律。应当灵活把握,创造建立起符合德慧智教育原则的教学模式。
      历史上道德故事,以及世界上优秀的寓言和故事,对于德慧智教育的顺利展开,极其重要。德育故事能够较大限度地承载德慧智的理论,老师讲好故事,讲生动,讲得引人入胜,就能紧密地扣住孩子们的心灵,道德故事最容易渗入心灵,形成永久的记忆和终生教益。我们讲故事一定要注意运用德慧智理论进行分析,要运用道理进行合符时宜、扣住主题的点评和分析,进行画龙点睛一般的、言简意赅的点评。良好的点评分析,将比空洞的反复的理论说教,效果胜似百倍。

[ 本帖最后由 得一 于 2009-3-31 23: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09-4-1 14:34:45 | 只看该作者
小孩的记忆力是好,读几遍就好像就会了,但也忘得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4:4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6 sqxysfh 的帖子

所以要经常温习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09-4-3 21:45: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指教,您的小朋友是否现在就是七遍、七遍的阅读,以前我一直让他30遍、20遍为一周期阅读时间为1.5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4:2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8 洋洋真可爱 的帖子

不用客气,相互交流,您可以用七和七的倍数,记忆的效果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6:51:59 | 只看该作者
随笔(三十五)


    中午下班回家,饭还没有做好,爱人正在水龙头洗菜,小儿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电视里面并没有他爱看的,小儿手拿遥控器不停地来回换台。于是我就以商量的口气对小儿说:“要不先把电视关了,我们一块来背经,等待会儿有了好看的动画片再看怎么样?”,小儿倒还还挺听话,立刻用遥控器将电视机关掉。

       拔下电视机电源线后,我就问小儿想诵读哪一部经典,小儿看了一下电脑桌子上的五部德慧智国学经典,拿了一本《大学·中庸·论语》,告诉我今天想诵这一本。其实我也知道,其它几部经典他基本都已经诵读过,于是我也拿来一本《大学·中庸·论语》,准备教他诵读。考虑到《大学》部分他曾经教他诵读过,而且《大学》的“经一章”也就是“大学之道”背诵的很熟,《大学》的“传十章”部分诵读的不怎么样,有点马马虎虎,里面的字也不大认识。打算《大学》的“经一章”部分让小儿来教我,“传十章”部分由我来教他,可是小儿并不同意,我也不能强迫他而勉为其难,只好由自己全部教他。当“经一章”诵读到最后一小段时,也就是“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mò)治者,否(fǒu)矣。其所厚者薄(bó),而其所薄(bó)者厚,未之有也!”小儿立刻提出了他的疑问,对于他所提出他的疑问,我当然是“自知者,明也(《老子·德道经》)”,再清楚不过了。因为以前在教他诵读这一段时是这样教的,也就是“()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wèi)治者,否(pǐ)矣。其所厚者薄(báo),而其所薄(báo)者厚,未之有也!”于是告诉他,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既然是现在,那么就要以现在的《大学·中庸·论语》里面的拼音为标准。小儿还不甘心,非得要我将“末(mò)、未(wèi)、否(fǒu)、薄(bó)”这几个字的汉语拼音教他拼了一遍。接下来,我又将《大学》的“传十章”教他诵读了一遍,然后一起吃中午饭。

    吃过中午饭,我又问小儿想诵读哪一部经典,小儿说:“那就诵读《周易》吧!”。诵读完《周易》的乾卦坤卦后,小儿就不想再诵了,想玩电脑,可能是有点累了,我也并没强求,一切顺其自然吧。于是打开电脑,突然想到,前两天汉中小花幼儿园的赵先生给我传过来的德慧智宣传片,正好可以让小儿美美地看一下,看他是个什么反应。这个德慧智教育宣传片在“道德知音”论坛里面也看过,不过没看成,可能是网络传输速度有问题,断断续续的。现在好了,可以通过“暴风影音”专业软件全屏幕式的观看个够,一饱小儿的眼福。于是赶紧点开“汉中市西大街“小花幼儿园”德慧智教育宣传片 http://you.video.sina.com.cn/b/11209265-1282047067.html),让小儿欣赏。这个德慧智教育宣传片是由汉中市电视台专业人员精心采访编辑制作的,的确制作精良优美,正规大气,很容易吸引小孩子和家长们的眼球。小儿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安安静静地老老实实地站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并且津津有味地认真仔细观看,当看到小花幼儿园里的许多小朋友都在大声地诵读经典和无忧无虑地玩耍场面时,笑嘻嘻地羡慕的不得了。看完一遍,还不过瘾,又接连看了两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41 , Processed in 0.080752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