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三十八)
一天下午,爱人从外面公共澡堂洗完澡回来,跟我说,她在澡堂里面遇见一位小儿所在幼儿园的老师,就顺便了解了一下小儿在幼儿园的情况。那位老师告诉爱人,说小儿在幼儿园里面不太爱说话,性格有点内向,好象不太合群,不太喜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别的小朋友兴高采烈非常带劲地活蹦乱跳玩耍时,他好象若无其事似的,一个人坐在板凳上安安静静地看着,并不参与,俨然一个观众。不过也说了小儿好的一面,说小儿在幼儿园从来不争不抢也不说脏话,虽然他非常壮实,在班上是块头最大的一个,可是却从不欺负打骂别的小朋友。最后建议我们当家长的,把娃好好教育一下,使他胆子能够再大一点,性格再开朗一点,可能就最好了。
听到这些不算太好的消息,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这无疑是给了我这个图具虚名的假把式嘴皮子道一记重重的耳光,使我顿感无地自容,羞愧至极,平时一直在爱人和单位同事面前夸夸其谈高谈阔论,给别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谈特谈德慧智经典诵读对小孩子的好处,然而现在却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真是莫大的笑话。看来正己必先正人,己不正岂可正人呢?这时也才深深体会到《格言联璧》里面早已经教诲过的:“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也就是“说易行难”,的确,说人容易治己难啊!本来自己在“修之身,其德乃真”方面都是差之又差,一蹋糊涂,不能够“修之家,其德有余”而德化近在身边朝夕相处的爱人和孩子,却狂妄自大胡思乱想甚至于幻想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又怎么可能实现呢?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说长此以往地这样打肿脸冲胖子,尽往脸上贴金,光说好的不说坏的,被阴我心牵着鼻子走,那么肯定会白白耽误和浪费小儿“幼儿养性”的大好时光。
谈完这些,爱人语重心长深谋远虑地要求,千万不能这些话把一伍一拾地直接告诉孩子,否则会严重打击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我也极其赞同,对小孩子说话,一定要注意善巧方便,多用鼓励和褒奖等方法,使其逐渐良性发展,向符合德符合道的方向慢慢转变,也就是《老子·德道经》里面说的:“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到了晚上,爱人心平气和并微笑着跟小儿说:“宝贝儿,你猜,妈妈今天遇到谁了?”小儿表示不知道。爱人忽然笑逐颜开地大声说:“哈哈!妈妈今天遇到你们幼儿园那个个子高高的非常漂亮的阿姨了!那个阿姨跟妈妈说,ⅹⅹⅹ(小儿的名字)在幼儿园可乖了,可听话了,表现也可好了,不说脏话,不争玩具,不抢东西,不欺负其他小朋友,还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胆子再大一点,性格再放开一点,那就更好了。你说对不对?”听了这些好听的“善意的谎言”, 小儿立刻高兴得不得了,小脸也乐开了花,不过笑得有点腼腆和不好意思,两只小眼炯炯有神,心里面肯定是美滋滋地特别舒坦。接下来,爱人又对小儿说了很多鼓励和夸奖的话,让小儿以后在幼儿园要好好听老师的话,胆子再放大一点,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好好玩耍。说得小儿象吃了蜂蜜似的,爽甜可口,不停地连续回答“好!好!好!”,全家人也都沉浸在喜气祥和愉快幸福的天伦之乐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