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得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启蒙] 谈一点教育小孩的体会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0:00:00 | 只看该作者
随笔(三十六)

   下午快五点,去幼儿园接孩子,由于去的稍微早了点,幼儿园尚未开门,门外已经等候着许多前来接孩子的家长。

    在耐心等候的过程中,身边两位比较认识的家长就津津有味地谈论起孩子的话题。一位家长就热心地询问另外一位家长:“你儿子今年多大了?上小班还是上中班?”这位家长立刻得意洋洋地回答说:“我儿子三岁零四个月了,胖的很,送到幼儿园小班去上,人家小班不敢要,说他块头这么大,害怕他打其他的小孩子。嘿!我儿子打架可厉害了,他只要轻轻一推,其他小孩儿肯定就要摔倒在地,小班里恐怕也没有谁是他的对手。最后只好送到中班去,送到中班也好,就让他在中班去争吧,去抢吧,去打吧,好好地锻炼一下,反正现在这社会就是适者生存能者为王、、、、、、、、、、”。在止高气扬沾沾自喜夸夸其谈他家孩子能耐的同时,还满脸横肉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地摇头晃脑呲牙裂嘴阴笑不已,用不可一视的目光环扫周围人群,好象他说得都是大道正理和至理名言。

        听到这位孩子家长自以为聪明绝顶的一番“高谈阔论”,以及他对自己孩子自以为高瞻远瞩高深莫测的“言传身教”,心里面很不是个滋味,不由得替这位家长孩子的未来担心。试想一下,如果说在这位孩子家长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以及“打驾斗殴论英雄,胜者为王败者寇”为错误逻辑的扭曲心态教育下,那么他的孩子的未来命运恐怕是完全可以预见的非常可悲的下场。

    这也使我深深感受到推广和宣传“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的迫在眉睫性。只有“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才能够力挽狂澜,用道德完美的品格和强大的能量去挽救这些孩子,使他们不误入歧途,不走入邪路甚至于绝路。通过“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去德化他们幼小的心灵,开启他们慧智的头脑,从而使他们主动地亲近国学,亲近道德,为“培贤育圣”奠基,进而打造靓丽多彩的人生,开创美好光明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9:44:09 | 只看该作者
随笔(三十七)


    还记得是去年的某一天中午,那段时间,心里面一直不太平静,乱七八糟的,这也与自己那段时间疏懒于诵读《老子·德道经》有着绝对密切的关系。这德慧智能经典诵读就是怪,你只要持之以恒地长期坚持每天诵读《老子·德道经》,自己就感觉精气神特别充足饱满,心情也特别开朗愉悦充满活力,家庭也非常和睦和谐,夫妻之间不吵架斗嘴,孩子也听话,能够做到夫唱妇随,家道兴旺发达顺当。也就是圣哲老子早就谆谆教诲过的“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 《老子·德道经》)。相反,如果说长时间疏于懒于诵读《老子·德道经》,那么肯定就是心情烦躁不安,家里也乱得一锅粥,孩子也不听话,夫妻之间拌嘴更是家常便饭。

         这不,那天尽管心情不太好,但是关爱孩子的心还是有的,谁让咱是孩子的父亲呢,不是有句话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吗?《朱子家训》里面也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徒非科第”。《格言联璧》里面也说:“为善最乐,读书便佳”,“经书,起家之本”、、、、、、这些至理名言都无一例外地说明和强调了经典诵读的重要性。我又象往常一样,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臭架子,要求小儿跟我一起经典诵读,谁知小儿那天心情也不怎么好,肯定是受了我的影响的缘故,无论说什么,就是不想诵,不跟我配合,软硬兼施了半天也无济于事,于是我就有点生气,动手在他的屁股上拧了一把,可能拧得有点使劲,有点太狠,小儿立刻痛得大哭起来,一边泪水汪汪地大哭,一边满腔怒火地紧皱眉头使劲盯着我,恨不得以牙还牙,把我吃了似的。面对儿子的忿恨,我并没有丝毫悔意,不屑一视,认为反正是为了他好,打他也在情理之中,天经地义。

        由于小儿不停地哭泣,经典诵读也就只好暂停。我一副若无其事毫不在乎心安理得的样子,而且还悠闲自得地打开电视机,有滋有味地欣赏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心想小孩子吗,哭一会儿,自然就没事了。过了一会儿,小儿果然不再继续哭出声音来,而是泪水汪汪地平静地离开我,走到厨房去,蹲下身将一个装满各式各样玩具的塑料盆端出来,我以为他可能又要玩耍自己心爱的玩具了,也就没太当回事。小儿就独自一个人在塑料盆里翻来翻去,翻了一会儿,最后找出一个很重的企鹅样式的卡通瓷杯子,这个企鹅杯是以前买“南山奶粉”时的赠品。小儿手里拿着这个企鹅杯,一声不吭地从厨房走过来,在离我还有两米多远的地方突然停住,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再次泪水汪汪地紧皱眉头使劲盯着我,冲我“哼”地大吼一声,然后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企鹅杯狠狠地向我砸过来。由于我本来就没留心留神,躲避不及,所以也就被砸了个正着,这个一斤多重的企鹅杯重重地砸在了我拧他屁股的那只胳膊上。疼得我是“哎呀”一声叫了出来,顿时惊惶失措,人也被吓了一大跳,而且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和变故,我这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听到我的惊叫声,爱人从从厨房急忙赶过来,当看到这不好的一幕后,大为吃惊不已。但是她并没有严厉责怪孩子,也没有说小儿的不是,而是赶紧将小儿搂在怀里,用慈祥的母爱来哄劝小儿,在好言好语岔开话题逗小儿开心的同时,还煞费苦心地拿来小儿平时爱吃的零食,目的是分散小儿对此事的注意力,进而抚平小儿内心的阴影,使他对此事不至于耿耿于怀。经过一番耐心劝说与努力调和,小儿也就慢慢恢复了平静,忘记了此事,与爱人笑逐颜开地玩耍了起来。

        事后,爱人与我语重心长地探讨了一番关于小孩子教育的问题,并认真及时地反省了一下失误,我也逐渐意识到在教育小孩子的事情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动武动粗,千万不能动手打孩子,随便动手打孩子,只能激起他们的逆反心和仇恨心,往往会把他们无情地逼上歧途邪路甚至于绝路,从而远离国学,远离道德,那可就大大地不妙了。我挨小儿的打,也还真应了《老子感应篇》里说的“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完全是自作自受,活该如此。其实,前人早就告诫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等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尤其是一家之长在言传身教方面的表率作用和榜样作用,父母亲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去为人师表,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当好孩子天赋的第一任老师和终生的老师。这样,孩子才可能良性发展,仁义礼智信先天五德品格园满健全,能量充足,极具孝心孝行,亲近自己的父母,在未来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具备爱心,亲近中华传统道文化与优秀的国学经典,尊师重道,尊道贵德,乃至于去实践道德,回归道德的怀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ly2004 + 2 + 2 随便动手打孩子,只能激起他们的逆反心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12:31:09 | 只看该作者
随笔(三十八)   

       一天下午,爱人从外面公共澡堂洗完澡回来,跟我说,她在澡堂里面遇见一位小儿所在幼儿园的老师,就顺便了解了一下小儿在幼儿园的情况。那位老师告诉爱人,说小儿在幼儿园里面不太爱说话,性格有点内向,好象不太合群,不太喜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别的小朋友兴高采烈非常带劲地活蹦乱跳玩耍时,他好象若无其事似的,一个人坐在板凳上安安静静地看着,并不参与,俨然一个观众。不过也说了小儿好的一面,说小儿在幼儿园从来不争不抢也不说脏话,虽然他非常壮实,在班上是块头最大的一个,可是却从不欺负打骂别的小朋友。最后建议我们当家长的,把娃好好教育一下,使他胆子能够再大一点,性格再开朗一点,可能就最好了。

    听到这些不算太好的消息,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这无疑是给了我这个图具虚名的假把式嘴皮子道一记重重的耳光,使我顿感无地自容,羞愧至极,平时一直在爱人和单位同事面前夸夸其谈高谈阔论,给别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谈特谈德慧智经典诵读对小孩子的好处,然而现在却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真是莫大的笑话。看来正己必先正人,己不正岂可正人呢?这时也才深深体会到《格言联璧》里面早已经教诲过的:“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也就是“说易行难”,的确,说人容易治己难啊!本来自己在“修之身,其德乃真”方面都是差之又差,一蹋糊涂,不能够“修之家,其德有余”而德化近在身边朝夕相处的爱人和孩子,却狂妄自大胡思乱想甚至于幻想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又怎么可能实现呢?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说长此以往地这样打肿脸冲胖子,尽往脸上贴金,光说好的不说坏的,被阴我心牵着鼻子走,那么肯定会白白耽误和浪费小儿“幼儿养性”的大好时光。


        谈完这些,爱人语重心长深谋远虑地要求,千万不能这些话把一伍一拾地直接告诉孩子,否则会严重打击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我也极其赞同,对小孩子说话,一定要注意善巧方便,多用鼓励和褒奖等方法,使其逐渐良性发展,向符合德符合道的方向慢慢转变,也就是《老子·德道经》里面说的:“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到了晚上,爱人心平气和并微笑着跟小儿说:“宝贝儿,你猜,妈妈今天遇到谁了?”小儿表示不知道。爱人忽然笑逐颜开地大声说:“哈哈!妈妈今天遇到你们幼儿园那个个子高高的非常漂亮的阿姨了!那个阿姨跟妈妈说,ⅹⅹⅹ(小儿的名字)在幼儿园可乖了,可听话了,表现也可好了,不说脏话,不争玩具,不抢东西,不欺负其他小朋友,还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胆子再大一点,性格再放开一点,那就更好了。你说对不对?”听了这些好听的“善意的谎言”, 小儿立刻高兴得不得了,小脸也乐开了花,不过笑得有点腼腆和不好意思,两只小眼炯炯有神,心里面肯定是美滋滋地特别舒坦。接下来,爱人又对小儿说了很多鼓励和夸奖的话,让小儿以后在幼儿园要好好听老师的话,胆子再放大一点,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好好玩耍。说得小儿象吃了蜂蜜似的,爽甜可口,不停地连续回答“好!好!好!”,全家人也都沉浸在喜气祥和愉快幸福的天伦之乐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09-4-13 12:30:2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性格内向是毛病吗,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哪个孩子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我也曾为老师的几句话否定过自己, 否定自己的对孩子的教育, 后来明白不能把孩子一时的表现当做一生,。和孩子的整体表现去看, 孩子的那些行为是毛病吗。我怎么没觉得是不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13:0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4 好运多多 的帖子

孩子的性格内向,家长多鼓励孩子,我想慢慢也会改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13:12:37 | 只看该作者
随笔(三十九)

    一天下午从幼儿园接回孩子,回来后,给他洗了一下脸和手,并喂了点水。由于电脑还开着,小儿就兴高采烈地跟我商量说想看里面的国产动画片《葫芦兄弟》。我当然同意,但是却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吃完晚饭后,必须把电脑关掉,然后出去散步,一边散步一边背诵经典,小儿自然很高兴地表示同意。

    条件谈妥后,我就给他搜索出动画片《葫芦兄弟》,小儿立刻喜笑颜开并津津有味地欣赏起来。我呢,就去厨房炒菜做饭,因为爱人正在上小夜班,也就只好由我全权代劳了。六点多,做好饭,陪同小儿吃完,。吃完饭,锅碗洗刷完毕,也刷完牙。我就要求小儿立刻关掉电脑跟我出去散步。可是这小家伙正美滋糍地看在兴头上,说什么也不想再出去了,想一集一集地把《葫芦兄弟》连续看完。这怎么可能呢?我当然不答应,心想着,阳春三月外面空气这么好,窝在屋子里不出去实在太可惜了,出去起码也可以活动活动筋骨,锻炼锻炼身体,多呼吸点新鲜空气,吐故纳新,顺便还可以大声诵读一下已经能够倒背如流的《老子·德道经》,该是多么惬意和开心的事啊!

         可是,不管我如何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劝,与他谈判,小家伙就是一个劲地耍赖皮,说什么也不同意,可能是陶醉在动画王国里出不来,已经上瘾了。于是我就装出一副比较生气的样子,严肃地对他说:“男子汉,大丈夫,说话要算数,一是一,二是二,不能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说好的吃完饭关电脑,怎么现在不关了?”面对我的严厉质询,并且看到我有点动怒,小儿自知理亏,也就一声不吭,于是我就将电脑关掉。

    关掉电脑后,发现小儿眼泪汪汪的,不用说,心里面肯定不甘心,也极不情愿,但是却已无可奈何了。紧接着,我就锁上门,拉着他的小手一同出去散步。因为昨天下午出去散步时已经将《老子·德道经》上部的“德篇”诵完,所以今天就理所当然地背诵下部的“道篇”。诵之前,又教他诵读了三遍《老子·德道经》开卷歌歌词和“我爱老子爷爷,我爱《老子·德道经》”等开场白,然后又诵读了一遍《归道心愿词》,接下来开始正式诵读《老子·德道经》下部的“道篇”。刚刚教诵了两章,小儿也就很快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又开始调皮地连蹦带跳式的一边诵读一边玩耍起来。看来小孩子就是小孩子,童心未泯,天真无邪,心无杂念,单纯幼稚,德性能量充足,他们的心情也就好象是夏天的雷阵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有丝毫挂碍,坦坦荡荡。不象我们成年人,容易记仇,总是喜欢将什么好的坏的统统挂碍于怀,自己找麻烦找累受,反倒以为挺美,岂不知“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老子·德道经》)”就这样一路上边玩耍边背经,胸腔中央一直热呼呼的非常舒坦,人也显得特别精神。诵完“道篇”时,天也就基本上黑了。在返回家的路上,顺便将《大学》经一章、《清静经》、《黄帝阴符经》、《心经》等等这些相对而言比较短小精美的经典也教诵了一遍,诵完了也就到家了。


    最为有意思的是,在小孩子玩耍比较多的地方,有几个小孩子听了我教小儿诵读的《老子·德道经》,总是围过来认真仔细地听,羡慕得不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09-4-14 10:08:16 | 只看该作者
很理解楼主,虽说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但真正做到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父母又有几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1:1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7 cherry78 的帖子

是呀,在和孩子读经的过程中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1:16:43 | 只看该作者
随笔(四十)

    一次,与当地一位年纪稍大的尊长闲情逸致地在一起聊天,尊长语重心长关怀备致地问我工资收入如何,因为我的工资收入确实不太高,所以也就只好实话实说,不过言语之中却有点叫穷和怨声载道的意味。这位尊长听出弦外之音后,就和颜悦色心平气和地劝我说:“收入低点没关系,只要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也就算是把钱给挣了”。 听了尊长的一番金玉良言,顿时感觉心里面亮堂多了,平静多了,舒服多了,特别受用并回味无穷,真可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可不是吗?遥想当初在没有使用“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养育孩子的日子里,那可真是往事如烟不堪回首,万般滋味在心头。那个时候,孩子经常是晚上或者半夜发烧哭闹,每次生病都要把人折腾一晚上,操心一晚上,揪心一晚上,着急上火一晚上,恨不得替代他加倍十倍甚至于百倍的承受,唯愿他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茁壮成长。身体上的累都还是次要的,关键是精神上的倍受折磨和担惊受怕,那时也才体会出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内含。记得有一天晚上,孩子就突然半夜发烧,咳嗽不止,呼吸急促,真是为他操碎了心,人也被折腾个筋皮力竭,累个半死。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赶紧抱着他去医院,大夫一检查,立刻要求住院。无奈之下,只好听命,交钱办住院手续,这一交钱才知道,钱在医院就简直跟纸片没什么两样,哗哗哗一下子交出去了不少,刚过两天,又再次催促交钱,一个星期住下来,三个月的工资就乖乖地交出去了。同时也耳闻目睹了医院里面比较黑暗的一面,实在是不想再提了,提了可能又是一肚子气。只要孩子能够健康出院,也就谢天谢地了。

    直到有机会系统性地学习和实践了当代国学名家熊春锦老师开创的“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长期坚持诵读了被誉为“万经之王“的《老子·德道经》,那种不良局面才得以大为改善,才深切感到生活充满了阳光和欢乐。孩子也开始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不太生病了,家里面也喜气祥和顺畅多了,在单位上班运气也好多了,而且还好运不断,技师评上了,技术津贴费也拿上了,岗位工资还连涨三级,工资收入也有了大为改观,有好几次还莫明其妙地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我知道,所有这一切,都得感恩于“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 感恩于“万经之王“的《老子·德道经》。

         现在,诵读《老子·德道经》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每天的必修课,不诵还很不习惯,要是松懈了或是疏懒了诵读《老子·德道经》,就会感觉浑身特别没劲不舒服,精神萎靡不振,脑袋里面胡思乱想,心里面也乱七八糟,家庭单位等各方面都不太顺利。不管未来如何,一定要始终如一慎终若始地将《老子·德道经》老老实实诵读下去,做到“只管诵读,莫问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8:27:49 | 只看该作者
随笔(四十一)

         周末,去县城ⅹ老师那里,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在本地推广方面的喜讯。

         前不久,汉中的几位学长和ⅹ老师他们一起,来到本县一所学生较多的东关小学,为这所小学的许多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推广和介绍宣传了“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并现场演讲,反响热烈,获得了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东关小学的校长完全赞同在学校为学生进行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不过,也有一点麻烦。那就是国家现在正在全面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当地县教育局也三令五申严格禁止收取学生的一切学杂费,如果因为普及“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而向这所学校的学生收取德慧智经典教材的书本费,那么可能会非常敏感而引起不良的负面反应。为了不错失大好机缘,保住来之不易的成果,让“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在这所小学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几位学长反复思虑,再三斟酌,决定自掏腰包,凑了一万多元钱,为这所小学免费送来了一千套袖珍版的《老子·德道经》和《七小经合璧》,将这些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及时地发放给了每一个学生。

    有了这些弥足珍贵的宝贝经典,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华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一定会在这所小学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达到“读诵经典,德化心灵,开慧启智,培贤育圣”的良好目的,为“弘扬道德文化,实现民族复兴”奠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2:01 , Processed in 0.08572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