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yu00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害处大

[复制链接]
841#
发表于 2005-6-30 11:36:06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不要看热闹呀,光了膀子上。

江郎才尽了,我在808楼都讲过了.讲归讲,不要砸人家饭碗可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发表于 2005-6-30 11:57:52 | 只看该作者
Nikki and Felix+-->引用:Nikki and Felix 江郎才尽了,我在808楼都讲过了.讲归讲,不要砸人家饭碗可以吗?

有你这个大护法,老鼠他哪敢啊?呵呵,其实你是多虑,老鼠自有老鼠的风范。我的5000金币还是他提供的呢,专门来这里来演王敬轩。真开心能结识这么多热心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3#
发表于 2005-6-30 12:52:23 | 只看该作者
读读经,没什么不好,关键不要迷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4#
发表于 2005-6-30 15:47:45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要说论语那里伪善,我说就是反人性、反天道,误以无私无欲为至善高尚美德。

你让我举例子,那我就拿一个热衷读经的人也同为经典的《庄子》里的一个故事来讲把。手头有电子版,抄在下面

看看,多棒,彬彬有礼地掘墓碎尸,夺人珠宝。儒学不仅需要虚伪,而且不断地制造虚伪,所以才造成了你上贴所说的造假成风,毫无诚信。

关于你说的人无信不立,我相信教育孩子要靠父母以身作则,而不是靠这些大道理,这些大道理你不用看论语,随便谁都能给你说一大套。但你看看有几个父母能和孩子平等,为孩子守信的,全都是说一套做一套,这些全是儒家留给我们的几千年的沉积呀。

你说的庄子中那个自称或他称儒生的人诵着诗经盗墓,真是伪善!其实这种伪善的人很多的,远的不说,不是就有人在这个论坛里诵着“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讲论语,到了另外的论坛就摇身一变高喊“多给我一些金币吧!”:)(注:即是在下。)真是伪善的平方。可--是---,这仍然不能说《论语》是伪善的。对不对?而且我们在说这些人读着经典,却做着这样的勾当时,称他们伪善,恰恰在潜意识中承认了,如果他读着论语做着论语,那就是真善。没有真善,伪何以落脚呢?

至于你说到“老莱子对孔子的话”,鼠兄大约清楚《庄子》行文的风格,托物言志,随人派事,只为假他人之口,抒发自已的胸臆,因此《庄子》中的人物更多寓言的成分,不是吗?因此,其中也可以看到孔子对颜渊大讲道家的理论的,《庄子》行文的有趣正在此处。

你说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的确,但既然我们不是聋哑人,言传恐怕也不可或缺,因此我们才常说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但不是说言教就可以省略,或言教就是大道理,就是伪善,是不是这个道理?你说,人无信不立这样的道理,随便谁都可以讲一大套,依我看来,真理本来就朴素,就是看上去实在简简单单,可以说都是大白话,《论语》里都是这样。也不会因为知道的人多,就多一分,少一份。所以大家都能说出来,不能说,这道理就没有什么价值,(有事,回头再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5#
发表于 2005-6-30 16:06: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读经,我女儿已经读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6#
发表于 2005-6-30 16:15:32 | 只看该作者
真牛啊,这个问题搞的这么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7#
发表于 2005-6-30 16:39:40 | 只看该作者
tiantian03+-->引用:tiantian03 你说的庄子中那个自称或他称儒生的人诵着诗经盗墓,真是伪善!其实这种伪善的人很多的,远的不说,不是就有人在这个论坛里诵着“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讲论语,到了另外的论坛就摇身一变高喊“多给我一些金币吧!”:)(注:即是在下。)真是伪善的平方。可--是---,这仍然不能说《论语》是伪善的。对不对?而且我们在说这些人读着经典,却做着这样的勾当时,称他们伪善,恰恰在潜意识中承认了,如果他读着论语做着论语,那就是真善。没有真善,伪何以落脚呢? 至于你说到“老莱子对孔子的话”,鼠兄大约清楚《庄子》行文的风格,托物言志,随人派事,只为假他人之口,抒发自已的胸臆,因此《庄子》中的人物更多寓言的成分,不是吗?因此,其中也可以看到孔子对颜渊大讲道家的理论的,《庄子》行文的有趣正在此处。 你说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的确,但既然我们不是聋哑人,言传恐怕也不可或缺,因此我们才常说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但不是说言教就可以省略,或言教就是大道理,就是伪善,是不是这个道理?你说,人无信不立这样的道理,随便谁都可以讲一大套,依我看来,真理本来就朴素,就是看上去实在简简单单,可以说都是大白话,《论语》里都是这样。也不会因为知道的人多,就多一分,少一份。所以大家都能说出来,不能说,这道理就没有什么价值,(有事,回头再写)
哈哈,庄子所说,毕竟是外道,那我再贴一段《论语》
引用:<<!--quote1-->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注:偷盗)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看看,包庇犯法的亲人,亲情使然,也算合情合理,但毕竟是不合法的事情吧。可是孔老夫子偏要说直在其中,简直是颠倒黑白,干坏事就干嘛,还硬要强词夺理把干坏事说成是“正义的”。中国人就这样,到底什么是正义,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解释成是“正义”“真理”。这还不够虚伪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8#
发表于 2005-6-30 17:53:42 | 只看该作者
哇,这么热闹呀!

读读经无妨,但千万不能将读经当作向小孩进行礼仪道德教育的方式。中国进行了几千年的说教教育,我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最最制约民族创造性的因素(而非经典本身的内容)。

如果对经典情有独钟,选一些文字优美的文章和小孩一起读吧,享受一下典雅文字带来的愉乐。(千万别做太多讲解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9#
发表于 2005-6-30 17:56:3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连读经这种问题都要利弊思考得这么清楚,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教给孩子的?

谁能肯定自己和孩子说得每一句话都是对的,谁能肯定自己在和孩子言传身教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正确的。每件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正反两面,而且,每一事物都有特定的时间和背景,咱们言传身教的每个细节放在今天是对的,放在明天又变成错了,放在这件事上是对的,放在那件是上又是错的。比如说,孩子哭诉在幼儿园里被同学打,你客观分析了事情的原委,并教育孩子:要和同学讲道理,不要打回去。。。。可是,这句话能应用到所有场合吗?也许,过了几年,换了一个事件,他必须用打斗来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几年前妈妈的那句“要和同学讲道理,不要打回去”,让他变得越来越胆小。

如果我们什么都要思考得非常清楚,我们真得没有东西可以教孩子。
庄子说世上无所谓,是与非。何必一定要分清利弊,这是一种无益的争辩。


以上这些罗索,只是想说明世上所有的事都有利弊,根本没有办法综合定论。如果非要分辩得清楚,那就无法教育了。

但是,每一个妈妈都在教育,每一个人都在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每一个人都在凭自己的判断来选择教育方式。我们每一个人的教育方式都有利弊。如果每一个人的教育方式和利弊都要来争论一番,那就太痛苦了。

我主张读经,但那些反对读经的意见也有可取之处。

我建议,咱们别争了,争来争去,能说明什么问题,只能说明,连读经都要争吵个没完,那咱们每个普通人的思想观、人生观估计要被所有人踩在脚底下被践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发表于 2005-6-30 18:02:59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哈哈,庄子所说,毕竟是外道,那我再贴一段《论语》


看看,包庇犯法的亲人,亲情使然,也算合情合理,但毕竟是不合法的事情吧。可是孔老夫子偏要说直在其中,简直是颠倒黑白,干坏事就干嘛,还硬要强词夺理把干坏事说成是“正义的”。中国人就这样,到底什么是正义,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解释成是“正义”“真理”。这还不够虚伪么?

老鼠不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论语经典懂这么多还要拔红旗,跟我一样要懂狼的知识来灭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22:21 , Processed in 0.07788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