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yu00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害处大

[复制链接]
831#
发表于 2005-6-30 16:06: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读经,我女儿已经读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发表于 2005-6-30 16:15:32 | 只看该作者
真牛啊,这个问题搞的这么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发表于 2005-6-30 16:39:40 | 只看该作者
tiantian03+-->引用:tiantian03 你说的庄子中那个自称或他称儒生的人诵着诗经盗墓,真是伪善!其实这种伪善的人很多的,远的不说,不是就有人在这个论坛里诵着“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讲论语,到了另外的论坛就摇身一变高喊“多给我一些金币吧!”:)(注:即是在下。)真是伪善的平方。可--是---,这仍然不能说《论语》是伪善的。对不对?而且我们在说这些人读着经典,却做着这样的勾当时,称他们伪善,恰恰在潜意识中承认了,如果他读着论语做着论语,那就是真善。没有真善,伪何以落脚呢? 至于你说到“老莱子对孔子的话”,鼠兄大约清楚《庄子》行文的风格,托物言志,随人派事,只为假他人之口,抒发自已的胸臆,因此《庄子》中的人物更多寓言的成分,不是吗?因此,其中也可以看到孔子对颜渊大讲道家的理论的,《庄子》行文的有趣正在此处。 你说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的确,但既然我们不是聋哑人,言传恐怕也不可或缺,因此我们才常说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但不是说言教就可以省略,或言教就是大道理,就是伪善,是不是这个道理?你说,人无信不立这样的道理,随便谁都可以讲一大套,依我看来,真理本来就朴素,就是看上去实在简简单单,可以说都是大白话,《论语》里都是这样。也不会因为知道的人多,就多一分,少一份。所以大家都能说出来,不能说,这道理就没有什么价值,(有事,回头再写)
哈哈,庄子所说,毕竟是外道,那我再贴一段《论语》
引用:<<!--quote1-->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注:偷盗)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看看,包庇犯法的亲人,亲情使然,也算合情合理,但毕竟是不合法的事情吧。可是孔老夫子偏要说直在其中,简直是颠倒黑白,干坏事就干嘛,还硬要强词夺理把干坏事说成是“正义的”。中国人就这样,到底什么是正义,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解释成是“正义”“真理”。这还不够虚伪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4#
发表于 2005-6-30 17:53:42 | 只看该作者
哇,这么热闹呀!

读读经无妨,但千万不能将读经当作向小孩进行礼仪道德教育的方式。中国进行了几千年的说教教育,我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最最制约民族创造性的因素(而非经典本身的内容)。

如果对经典情有独钟,选一些文字优美的文章和小孩一起读吧,享受一下典雅文字带来的愉乐。(千万别做太多讲解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5#
发表于 2005-6-30 17:56:3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连读经这种问题都要利弊思考得这么清楚,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教给孩子的?

谁能肯定自己和孩子说得每一句话都是对的,谁能肯定自己在和孩子言传身教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正确的。每件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正反两面,而且,每一事物都有特定的时间和背景,咱们言传身教的每个细节放在今天是对的,放在明天又变成错了,放在这件事上是对的,放在那件是上又是错的。比如说,孩子哭诉在幼儿园里被同学打,你客观分析了事情的原委,并教育孩子:要和同学讲道理,不要打回去。。。。可是,这句话能应用到所有场合吗?也许,过了几年,换了一个事件,他必须用打斗来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几年前妈妈的那句“要和同学讲道理,不要打回去”,让他变得越来越胆小。

如果我们什么都要思考得非常清楚,我们真得没有东西可以教孩子。
庄子说世上无所谓,是与非。何必一定要分清利弊,这是一种无益的争辩。


以上这些罗索,只是想说明世上所有的事都有利弊,根本没有办法综合定论。如果非要分辩得清楚,那就无法教育了。

但是,每一个妈妈都在教育,每一个人都在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每一个人都在凭自己的判断来选择教育方式。我们每一个人的教育方式都有利弊。如果每一个人的教育方式和利弊都要来争论一番,那就太痛苦了。

我主张读经,但那些反对读经的意见也有可取之处。

我建议,咱们别争了,争来争去,能说明什么问题,只能说明,连读经都要争吵个没完,那咱们每个普通人的思想观、人生观估计要被所有人踩在脚底下被践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6#
发表于 2005-6-30 18:02:59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哈哈,庄子所说,毕竟是外道,那我再贴一段《论语》


看看,包庇犯法的亲人,亲情使然,也算合情合理,但毕竟是不合法的事情吧。可是孔老夫子偏要说直在其中,简直是颠倒黑白,干坏事就干嘛,还硬要强词夺理把干坏事说成是“正义的”。中国人就这样,到底什么是正义,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解释成是“正义”“真理”。这还不够虚伪么?

老鼠不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论语经典懂这么多还要拔红旗,跟我一样要懂狼的知识来灭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7#
发表于 2005-6-30 18:06:47 | 只看该作者
君涵妈妈+-->引用:君涵妈妈

如果我们什么都要思考得非常清楚,我们真得没有东西可以教孩子。
庄子说世上无所谓,是与非。何必一定要分清利弊,这是一种无益的争辩。


以上这些罗索,只是想说明世上所有的事都有利弊,根本没有办法综合定论。如果非要分辩得清楚,那就无法教育了。


我建议,咱们别争了,争来争去,能说明什么问题,只能说明,连读经都要争吵个没完,那咱们每个普通人的思想观、人生观估计要被所有人踩在脚底下被践骂了。

就是就是,看客都看不下去了,让楼主改楼名为中性的“读经面面观”,少流口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8#
发表于 2005-6-30 18:12:0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这位,我看了贴子最大的困惑就是,连思想家及千年的古典经文都要批判得一踏糊涂,那咱们普通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岂不是更要特批大批了。那我对我自己的教育观更持怀疑态度,如果我把我的教育观点拿这里来讨论,如果大家还有那么一点点兴趣来批评的话,估计这楼盖得一定比珠峰还高。在这里所有的家长,我估计都会象我的境遇一样,盖一个高楼。

那我们拿什么来教我们的孩子???????


楼上这位,能否告知什么是你认为利大于弊的教育方式、教育书籍?

如果再讨论下去,我真不知能教什么了?请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9#
发表于 2005-6-30 18:36:44 | 只看该作者
君涵妈妈+-->引用:君涵妈妈 楼上这位,我看了贴子最大的困惑就是,连思想家及千年的古典经文都要批判得一踏糊涂,那咱们普通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岂不是更要特批大批了。那我对我自己的教育观更持怀疑态度,如果我把我的教育观点拿这里来讨论,如果大家还有那么一点点兴趣来批评的话,估计这楼盖得一定比珠峰还高。在这里所有的家长,我估计都会象我的境遇一样,盖一个高楼。

那我们拿什么来教我们的孩子???????


楼上这位,能否告知什么是你认为利大于弊的教育方式、教育书籍?

如果再讨论下去,我真不知能教什么了?请赐教。

通俗讲的就是不要看到神主牌位就拜,看什么对自己孩子合适的就拿来用,走自己的路,中国头上有光环的在神主牌位上的都是过去的(当然很多人也想爬上去),很多有光环的东东在现在的生存环境下有问题,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您的孩子没有教科书吗?书店里除了经典不卖其它书了?世界本来很复杂,你要把它简单化那你得自己想,我不是专家我没有标准答案.

上面两位都受经典影响,个人体会不同但都想济世救人所以多事.你认为对的就赞同,不对就是狗屁,你应当也有个人想法,对吧,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可以了.

你的教育观点大家没兴趣,估计没人听,因为你还没有在神主牌位上,头上没有光环 (神主牌位上头上有光环的人他们的理论影响面广,鼓动性强,破坏性大,也方便我们拉虎皮作大旗).象没有地方忧国忧民却有济世救人心者如我辈认为你的理念好帮不到别人坏也害不到别人,你自己的事干什么要嚼舌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发表于 2005-6-30 18:41:57 | 只看该作者
君涵妈妈+-->引用:君涵妈妈 楼上这位,我看了贴子最大的困惑就是,连思想家及千年的古典经文都要批判得一踏糊涂,那咱们普通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岂不是更要特批大批了。那我对我自己的教育观更持怀疑态度,如果我把我的教育观点拿这里来讨论,如果大家还有那么一点点兴趣来批评的话,估计这楼盖得一定比珠峰还高。在这里所有的家长,我估计都会象我的境遇一样,盖一个高楼。

那我们拿什么来教我们的孩子???????


楼上这位,能否告知什么是你认为利大于弊的教育方式、教育书籍?

如果再讨论下去,我真不知能教什么了?请赐教。

一讲到习惯、道德的培养,我们总是习惯于将自己的或圣贤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灌给孩子,却不知灌多了只能给他们加上了思想的枷锁。给他们提供环境,让他们自己体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5:05 , Processed in 0.325509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