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yu00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害处大

[复制链接]
871#
发表于 2005-7-20 02:33:31 | 只看该作者
gxzj8888+2005-07-18 15:25-->引用:gxzj8888 @ 2005-07-18 15:25 凡事应辨证看待,不能一 棍子打死。
嗯哪。您的意思是要用两棍以上再打死,让他多疼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2#
发表于 2005-7-20 02:34:48 | 只看该作者
xc761113+2005-07-19 18:20-->引用:xc761113 @ 2005-07-19 18:20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全部否定啊
您是说大部分否定了都没事,只要不是全部否定就行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3#
发表于 2005-7-29 15:10:05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人讨论!!!

有读的就是比没有读的要好。

但是无论走哪条路线,极端了就不好。

所以不要反对儿童读经,文化总是要延续的

也不必鼓吹读经,不要丑化经典,真实的才是正确的,文化总有他的多样性发展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4#
发表于 2005-7-29 15:32:44 | 只看该作者
诵读经典,只有做了才知道,能实实在在让孩子受益的事,为什么不干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5#
发表于 2005-7-29 19:06:09 | 只看该作者
ff365+2005-07-20 02:33-->引用:ff365 @ 2005-07-20 02:33 嗯哪。您的意思是要用两棍以上再打死,让他多疼会
  你说话真风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6#
发表于 2005-11-10 20:15:33 | 只看该作者
把经当作古代文学来读,而非人生哲学来读,也许是可取的。中庸之首如是说,,,,,,,,,,,,,,,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赓赓妈 该用户已被删除
877#
发表于 2006-4-2 22:23: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8#
发表于 2006-4-2 23:40:35 | 只看该作者
赓赓妈+2006-04-02 22:23-->引用:赓赓妈 @ 2006-04-02 22:23 作为从事多年基础教育工作的同志,作为超级版主,我认为此帖的“标题”很不严谨,也许用心良苦,但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
哈哈,这话有点味道不对第一,标题未见有何不妥,直接表明了发贴人的态度。第二,超版作为会员之一,当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并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谁。换句话说了,这里的所有超版,全都是明确反对读经的,但你看到读经专栏受什么影响了么。其实这才是这个论坛的优点,兼容并蓄,我可以反对你,但我不会禁止你,更不会滥用权力。第三,99写这个的时候还不是超版,如果是我写的,怕题目笔者还惨,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发表于 2006-4-11 19:09:15 | 只看该作者
与其争论一些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不如说说我自己的感觉吧。我上大学的时候,有段时间不知怎么搞的,觉得前途一片渺茫,甚至都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百无聊赖中,翻到了以前一直被我讥笑的〈道德经〉上(我觉得人应该是这样的,当你发现常规的方法不能解决你的问题的时候,不妨试试其它方法),老子的观点在高中历史课本里被讽刺为“人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消极思想,当我从头至尾看完〈道德经〉后,我觉得高中历史课本里介绍老子的章节简直就是胡扯,那个作者是个白痴,他要么没看过〈道德经〉不了解老子,要么就是睁眼说瞎话。所以,在后来的生活中,每当碰到一些不愉快的琐事,老子那种无为的思想都或多或少起了作用。没这种体会的人也不一定能认同我的观点,我只能说经典的东西可以深入人的骨髓,当然,如果你认为这是毒药,那就离开它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0#
发表于 2006-4-13 20:45:17 | 只看该作者
小灰熊+2006-04-11 19:09-->引用:小灰熊 @ 2006-04-11 19:09 与其争论一些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不如说说我自己的感觉吧。我上大学的时候,有段时间不知怎么搞的,觉得前途一片渺茫,甚至都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百无聊赖中,翻到了以前一直被我讥笑的〈道德经〉上(我觉得人应该是这样的,当你发现常规的方法不能解决你的问题的时候,不妨试试其它方法),老子的观点在高中历史课本里被讽刺为“人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消极思想,当我从头至尾看完〈道德经〉后,我觉得高中历史课本里介绍老子的章节简直就是胡扯,那个作者是个白痴,他要么没看过〈道德经〉不了解老子,要么就是睁眼说瞎话。所以,在后来的生活中,每当碰到一些不愉快的琐事,老子那种无为的思想都或多或少起了作用。没这种体会的人也不一定能认同我的观点,我只能说经典的东西可以深入人的骨髓,当然,如果你认为这是毒药,那就离开它好了。
您的例子充分说明失恋了看〈道德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5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5 07:13 , Processed in 0.09032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