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classictime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成长记录] 计划使用双语学习初中课程的2016初中小伙子

  [复制链接]
47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21:22:5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网上日本高中的信息,以前以为日本高中的中国留学生只能参加日本的中心高考,和日本同学PK,这样考上国立大学的难度很大,最近网上有中介介绍,

日本越来越多的私立大学,包括早道田,庆应等,开始接受在日本高中的中国留学生提供的留考成绩作为入学成绩,国立大学还必须提供中国的高中毕业证。

如果这样一来,如果在日本上完三年高中,参加留学生考试,比国内的日语班容易太多了,不过还没有在网上有案例出来。但是已确认这个信息是没有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21:41:1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德国、日本的教育,对职业的引导很超前,在小学高年级,初中都已开始有相应的职业介绍、内容等等。

为什么这么早呢?

从我们自己的学习经历看,不管学习什么,最终都面临一个是否职业化的选择。

如果将来职业化了,现在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有回报,

如果没有职业化,现在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只是消磨时间,当然也是和相同兴趣的大家一起消磨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21:48:30 | 只看该作者
比如,学习语言,英语、德语、法语或日语等等,

英语如果达不到托福的水平,也就是基本水平,除了考试之外,基本也没有办法通过英语学习英语所承载的知识。

同样,德语没有考过德福,法语没有考过法福,日语没有考过N1,至少N2,这些语言学习了,随着时间也会忘记,

所以除非将来职业需要,否则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只是消磨,随时间忘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22:0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lassictimes 于 2017-10-20 22:10 编辑

德国为什么小学四年级要学习三种语言呢?

德国在初中开始使用英语作为学习社会课目的语言,作为将来职业的发展一部分,而我们学习的是英语的语法和经过挑选的文章,这就是差别。现在德国跨国公司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作为了职业的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22:09:27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学习的课目多,只是职业化选择的种类,最终非职业化的都要被忘记。

比如古文,现在学习得再好,将来没有从事历史工作或考古,或古汉语的工作,基本都会被忘记。

如果现在学习的内容将来注定被非职业化的学生忘记,现在为什么投入学生全部了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呢?

这也许就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每天都给学生5个小时间以上的自由时间,让学生们自由学习并选择自己的职业化的方向,

而我们初中高中,学习的很多内容,大部分在高考之后,开始忘记,最后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而美德日等国家的学生的职业化的选择,我们的学生在高中仍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学生的专业大多都是父母所选择,或者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来选择,根本不是根据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掘出来的职业目标。
[发帖际遇]: classictimes 经常泡在新儿教,得到新儿教奖励 2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6#
发表于 2017-10-21 11:29: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女儿也学了几个月日语,用的memrise app入门,入门之后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7#
发表于 2017-10-21 11:34: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是这样,国内都上大学了,还不明白为什么学这个专业,反正都是父母选的。国外孩子早早就接触社会了,一个是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另一个社区服务多,我们的孩子一直在象牙塔里,不接地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8#
发表于 2017-10-21 11:38: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想和楼主讨论一下20%的培养,如何帮助孩子进入20%,我以前认为路径是读博士,看了你的讨论,看来多学几门外语也是一个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23:0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lassictimes 于 2017-10-24 23:07 编辑

20%的培养,至少可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程序型的,一部分是天才型的。
天才型的,基本是各色人中都可能产生,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天才是依靠自学完成的,
所以依靠培养的,基本都是程序型的,程序型的,就是德国式的,多语言+专业最可行,效果可以显示出来。
日本不是以多语言为主,但是学生学习内容是一方面,真正的创造是在企业,日本的企业掌握了大多的知识产权,所以不到企业核心,根本就没有办法接触到最高端的科学技术。所以日本企业讲从开始对录入的新生进行终生的培养。
所以日本企业好象很多不会录入欧美人,太过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23:28:44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学习过程困难很多,听过一个留学老师讲,国内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经过初中,或者高中的应试,基本在同水平的学生群体中,优点人家都有,而我们的缺点是很多的,比如体质就不行,然后就是人格、行为等等。

初中开始,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课外内容,这就是决定性的,无法成为20%中优秀成员。

在应试的大环境下,天天老师讲,时不时还找家长谈话,提高成绩,培养就只能退一步,期望就要降低,

越来越感觉,不管我们家长努力多少,能够作为20%的尾,就很不错了,在国外的国内学生应该会深有感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10:41 , Processed in 0.07868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