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申爸 于 2015-5-4 14:52 编辑
愉悦的和娱乐的:回答问题
RichYaya:
谢谢申爸的无私分享,目前儿子6岁9个月,已经差不多快到了你说的7.5岁边缘,想着就直接给他听《三国演义》的评书了,但是这里,你又指出这些都属于娱乐资料,实在是有点晕...
上一次,“愉悦的”和“娱乐的”的这个重要的话题,申爸只开了个头。
这个话题很重要,得写下去。
可是啊,继续写,得有一个核心的思想......这个核心的思想,申爸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它就在那里,绝对没错。可就是抓不住。一伸手,它就溜走了。这些日子,申爸反复想,可怎么也没能抓住这个核心的东西。写不下去。
感谢RichYaya提出的这个诚恳的问题。这个问题启发了申爸:一下子就把核心的关键给逮住了。
首先直接回答RichYaya的问题。
RichYaya翻到上面的帖子,仔细看一下申爸当时的叙述。申爸是这么说的:
“一旦你的孩子获得了聆听复杂有声读物的能力,听四大名著,就是娱乐了。娱乐的事情,孩子都乐意干。到时候,拿这个来给孩子娱乐。孩子毕竟是需要娱乐的。拿四大名著来娱乐,总比看好莱坞大片要强。”
这里的“娱乐”,明显是一种修辞手段,暗喻。
“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海洋。”
街道显然不是海洋。
可是这么说,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并不觉得奇怪。
就因为街道不是海洋,这么说我们才觉得有意思。
RichYaya显然抓住了申爸在这座楼中阐述的问题的关键。孩子只剩9个月就到了关键的转折期,在这个时候,选择什么资料给孩子听,就变得非常敏感。RichYaya非常紧张这个问题。这种紧张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所不能体会的。5岁孩子的妈妈,选了一次,选得不好,选错了。有什么关系呢?重选呗,反正还有的是时间呢。
紧张就让RichYaya非常敏感,提出了这个很重要的问题出来。
严肃地说,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聆听复杂资料的能力(这是申爸给小学生的爸爸妈妈推荐聆听资料时假设的一个前提。各个孩子不同,申爸欢迎爸爸妈妈就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讨论)袁阔成的《三国演义》评书是愉悦孩子的最好资料。这个评书既可以愉悦孩子,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考虑到孩子的发展,它可以为下一步孩子自主阅读时,启蒙孩子去读《三国演义》原著。到目前为止,申爸还想不到更好的资料推荐。
袁阔成的《三国演义》评书,值得RichYaya考虑。
申爸的那几句话,不但用了暗喻,顺手,还用了借喻。这就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RichYaya不嘀咕,就不对了。
可什么叫“一旦你的孩子获得了聆听复杂有声读物的能力,听四大名著,就是娱乐了”?申爸当时,为什么这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