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大申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五岁以下孩子家长慎入)

[复制链接]
291#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1:24:05 | 只看该作者
米米爸爸 :
要求高的爸爸妈妈要不满意了,俺家孩子怎么能满足于成绩好,做个学者那种的,想象力、创造力要紧着呢,是更重要的,也不能落下呀。
且慢,到现在,米爸没觉得按申爸方法做了,会碍着想象力创造力啥的呀。后者该咋做,还咋做呗。再说,最后,要回到孩子么。...



这某爸还是不肯无条件投降。
申爸的机会又来了:再挖一坑,把某爸掉进去。

不过,申爸又仔细想想吧.....没大坑了。挖大坑,机会越来越少了。某爸把大坑都绕过去了。大坑的机会没了。
不过,小坑,还有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2#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1:26: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申爸 于 2015-5-3 11:28 编辑

爱无言:
她说螳螂吃同类,还问我知道吗?母螳螂吃什么?我说不知道,她说她看过小鼓的一本动物书,母螳螂和公螳螂结婚生孩子,然后就要把公螳螂吃掉,我真的很惊讶,第一次知道这个知识。 ...

雌螳螂吃掉雄螳螂的故事,在大申那里的版本是这样的。

大申:“雌螳螂在产卵之前,就把雄螳螂当美餐给吃了。”
申爸:“你从哪儿看来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大申:“《少年科学画报》里有。”
申爸:“你还知道什么动物,把雄的给吃了?”
大申:“澳大利亚的红背蜘蛛,也吃。”
申爸:“这个你从哪里知道的?”
大申:“《Life》那个片子里有。”
申爸:“它们为什么把雄的给吃了?”
大申:“为了产卵啊。雌螳螂产的卵,要用很多蛋白质。雌螳螂的外壳,都是蛋白质。雌螳螂吃完,正好有蛋白质了,好产卵。”
申爸:“这个你是从哪儿看来的?”
大申:“不是从哪儿看的。我自己想的。”
申爸:“你怎么知道产卵要很多蛋白质?”
大申:“《Trials of Life》里边有啊。小虫从卵里孵出来,就马上把卵壳给吃了。第一顿美餐。卵壳里富含蛋白质。雌螳螂拿吃掉的雄螳螂的壳,做卵的壳。”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不过,大申说得有一点是确实的:上面的推想,是大申自己原创的。
因为大申推想所基于的事实不正确。

雄螳螂的外骨骼,成分是几丁质,不是蛋白质。大申从卵壳联想到雄螳螂的壳,从卵壳是蛋白质猜想到雄螳螂的壳也是蛋白质......并且,一定得是蛋白质。只有是蛋白质,大申的推想才成立......





[发帖际遇]: 热情好客的 大申爸 花了 3 金币 请坛友去旅游,有想去的吗,快回帖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1:30:04 | 只看该作者
大申从学校把免费打流感疫苗的知情同意书拿回家,要家长签字。
申妈说不打,就签了“不同意”。

过两天,大申回家问申妈:“为什么我不打流感疫苗?我们班同学都打了。”
这下子,把申妈给难住了。
申妈一时想不清楚,那么复杂的知识,怎么解释给大申听明白。
申妈就在那儿想。
大申想知道为什么,边儿上不停地催问“为什么”。

这个太复杂了,不好说清楚。申妈想了半天,才决定好怎么说。
于是,就开说:“你知道,病毒是会改变自己的......”
大申立马接口说:“我知道啦!变异。都失效啦,打了没用。”

申妈被雷得外焦里嫩,半天说不出话来。

申妈的意思是想说,
1、流感是病毒引起的;
2、疫苗是灭活的病毒;
3、灭活的病毒,注入人体。人不会生病,还生成了抵抗病毒的抗体。这就是疫苗;
4、流感病毒是最容易变异的病毒;
5、病毒一变异,疫苗就没用了。
6、用于生产流感疫苗的病毒,都是一年前的病毒。去年的;
7、经过一年的时间,流感病毒早变异了;
8、今年感染的,一定是变异了的新病毒;
9、按老病毒生产的流感疫苗,对变异了的新流感病毒,不起作用。
10、所以,不用打流感疫苗。打了也没用。

也难为申妈,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把这些事情组织起来,决定从第4点开始说。
雷倒申妈的是,大申刚听了申妈对第四点的暗示.......第四点本身还没有揭示出来.....大申自己就跑到第10点结论了。
这个太快了,从申妈说完第一句话,到大申抢着给结论,就是一瞬间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1:35:11 | 只看该作者
解读“疫苗”(一)恍然大悟

可以肯定的是,大申在张嘴问申妈自己为什么不打流感疫苗之前,已经想了很久了。
大申要是自己没有认真想过,无论如何,他也不会那么快就找到了答案。
大申肯定知道疫苗的原理。这个原理,他不是从《可怕的科学》里面看来的,就是从《少年科学画报》上看来的。
可问题是....问题是,从疫苗的原理来看,疫苗对预防流感,是有帮助的啊。很显然,自己不希望感染流感,疫苗又有帮助,自己为什么不打疫苗呢?大申应该琢磨到这里,遇到严重的矛盾。自己琢磨不下去了,就来问妈妈,还猴急猴急地,在边儿上不停地催。

流感病毒是最容易变异的病毒,这一点,大申肯定也知道。要不然,申妈没有提到“变异”两个字,他怎么张口就把这两个字吐出来了。遗憾的是,在大申自己琢磨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一点,没有引起他的注意。或者,有意无意地,大申留意过这一点。可是,“病毒容易变异”这个事实,怎么用呢?跟自己不打疫苗,有什么关系吗?大申没有深入地思考这里面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申妈说出“你知道,病毒是会改变自己的......”这无非是强调了“病毒变异”这个事实,在理解“不打疫苗”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提醒了大申,要重新审视这个事实,把这个事实用到理解“不打疫苗”这件事情上来,并且,暗示给大申,这个事实是理解不打疫苗的关键。
大申一经点醒,想了很久的所有的关节瞬间在头脑中就打通了。所以,他只说出了三个关键词:“变异”、“失效”、“打了没用”。每个关键词,对应他自己一个思考的关键节点。

这是“恍然大悟”。
脑袋里面空空如也,是谈不上恍然大悟的。恍然大悟,是有条件的。
首先,相关的知识,必须是要预先储存在头脑之中的。在整个思维之链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就是链条上的珠子,缺少任何一颗珠子,都不会让思维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其次,在恍然大悟之前,已经认真琢磨这个问题很久了。在琢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段一段的小链。这些小链条,怎么穿成一条完整的大链子呢?大脑是这么做的:先把一段一段的小链条,找到合适的,连成更长的短链。做这事情要花很长时间。链条碎块越来越少,形成的链条越来越长。最后,头脑中只剩下三两条长长的链子了。只要再找到一两个合适的珠子,整条链子就串成了。
这是候,外界的一点点正确的提醒,甚至暗示,都会让大脑找到缺失的那一两颗珠子,一瞬间,一条完美的长链就串好了。
恍然大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宇翔妈妈 :
谢谢申爸,老早买的《新语文读本》他也不爱看,我给他讲过几本;
这个是我自己的问题,去年为了让他多识 ...



买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让宇翔看一遍好莱坞的电影,但是英文版带字幕的。在把电影给宇翔之后,再把小说给宇翔,看孩子看不看。



[发帖际遇]: 大申爸 经常泡在新儿教,得到新儿教奖励 1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1:43:24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懂和大人的懂不一样

以初夏提起的字幕做例子。
大申最开始看英文的片子,大约是在6岁的时候。
申爸给他看原版的纪录片,不带字幕。带上也没用,那时候,大申根本就不认字。

申爸也不知道大申看得懂看不懂,反正,大申就是兴致勃勃地看。
既然看,就让大申看呗。第一,片子的内容绝对地好;第二,把大申放在英文的环境中,磨耳朵。

看时间长了,大申习惯英文的视频了。看的时候,对于语言,无所谓。你给他放中文配音的,他就听中文的,你给他放英文配音的,他就听英文的。

最绝的是那段时间....大约在七岁半到八岁多......申爸给大申放视频的时候,是英文,中间放着放着,申爸当着大申的面,操纵高清机,把中文音轨切换成英文音轨,大申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一直兴致勃勃地就那么看。
这是当时的情形。
可现在不行了。申爸要是当面把中文音轨切成英文音轨,大申不干,自己再切回来听中文。他自己会操纵高清机。
不过,要是一个片子,刚开始放的时候就是英文,大申就不会主动去找中文音轨。尽管他知道有些片子是多音轨的,也会操做音轨切换。

去年暑假过后,大申的阅读能力一下子上来了。在看英文的时候,尽管他不会去主动找中文音轨,但会主动去找中文字幕。如果有字幕,就调出来看。如果没找到,就拉倒,继续看。

很显然,大申对英文的“理解”,肯定不如中文来得好。可是,事实确实就是这个样子的。

目前,大申听英文故事的水平是:喜欢听Magic Tree House这个水平的英文故事。很乐意听,乐此不疲。有的时候,中文故事听着听着不想听了,就自己换成Magic Tree House来听。
再复杂的英文故事,大申就对付不了了,不听。

Harry Potter只听他已经读过的那部分内容,超过了,就不听了,说“听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7#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1:41:35 | 只看该作者
“当我们还年轻”阳阳妈2010 :
看了爱前辈和申爸的点评对话,我的第一感受是:我们对天才或是智力超群的孩子,第一反应总是担忧(我也是这样子的,不单指爱前辈)。我想了下,可能与我们的成长经历和认识有关,我们一般认为某方面的超长总是以牺牲另一方面的乐趣为代价的,好像是这边得到的越多,另一方面牺牲的就越多。其实看申爸这个帖子,很多人都是有这种担忧的。

但事实是这样子的吗? ...


罗曼·罗兰在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第四卷《反抗》中,写了非常好玩儿的一个心理现象。
申爸把它全文引来。


  让自己在思想的湖上漂浮,多甜蜜,多快乐!躺在一条小船里头,浴着阳光,水面上清新的微风在脸上轻轻拂过,他悬在空中,睡着了。……他感到深沉的水波;他懒懒的把手浸在水里。他抬起下巴搁在船边上,象童时那样望着湖水流过。他看见水中央映出多少奇怪的生灵象闪电般飞逝……一批又一批,从来没有相同的。他对着眼前这种奇幻的景象笑了;对着自己的思想笑了;他不需要固定自己的思想,挑选吗?干吗要在这千千万万的梦境挑选呢?有的是时间!……将来再说吧!等到他要的时候,只消撒下网去就能把在水里发光的怪物捞起。……现在先让它们过去,等将来再说罢!
  小船随着温暖的微风与迟缓的水波飘浮。天气温和,阳光明媚,四下里静悄悄的。

  他终于懒洋洋的撤下网去;俯在到处起泡的水上,他瞧着网完全沉下。呆了一忽儿,他从容不迫的把网拉起来,觉得越拉越重了;正要从水中提出的时候,他停下来喘一口气。他知道有了收获,可不知道是什么收获;他有心廷宕,想多咂摸一下等待的乐趣。
  终于他下了决心:五光十色的鱼出现到水外来了;它们扭来扭去象一窠乱蛇。他好不诧异的瞧着,拿手指去拨动,想挑出最好看的放在手里鉴赏一会;但才把它们提到水外,变化无穷的色彩就黯淡了,它们本身也在他手中化掉了。他重新把它们扔进水里,重新下网。他对于心中蠢动的梦境,极想一个一个的瞧过来,可一个都不愿意留下;他觉得它们在明净的湖中自由起浮的时候更美……
  他唤起各式各样的梦境,一个比一个荒唐。他的思想已经积聚了多少时候没有用过,心中装满的宝藏膨胀得要爆起来了。可是一切都乱七八糟,他的思想好比一个杂货栈,或是犹太人的骨董店,稀有的宝物,珍奇的布帛,废铜旧铁,破烂衣服,统统堆在一间屋里,他分辨不出哪些是最有价值的,只觉得全都有趣。其中有的是互相击触的和弦,象钟一般奏鸣的色彩,象蜜蜂般嗡嗡响着的和声,象多情的嘴唇般笑盈盈的调子。有的是幻想的风景,面貌,各种热情,各种心灵,各种性格,文学的或玄学的思想。有的是庞大的无法实现的计划:什么四部剧,十部剧,想把什么都描写为音乐,包括各式各样的天地。还有的(而且是最多的)是暧昧的,闪电似的感觉,都是突然之间无缘无故激发起来的,说话的声音,路上的一个行人,滴答的雨声,内心的节奏,都可成为引子。——许多这一类的计划只有一个题目;大多数只有一二行,可是已经够了。他象小孩子一样,把幻想中创造的当做已经真的创造了。

  然而他活泼的生机不容许他长时间的以这种烟雾似的幻梦为满足。虚幻的占有,他觉得厌倦了,他要抓住梦境。——可是从何下手呢?这一个跟那一个都显得一样重要。他把它们翻来覆去,一忽儿丢下,一忽儿又捡起……不,可是不能重拾的,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一个梦决不给你连抓到两次;它随时随地都在变,在他手里,在他眼前,在他眼睁睁的瞧着的时候已经变了。必须赶快才好,可是他不能,工作的迟缓使他惶惑。他恨不得一天之中把什么都做完,但连最小的工作他也觉得困难得不得了。最糟的是他才开始工作已经在厌恶这工作。他的梦过去了,他自己也过去了。他做定一桩事,心里就在懊恼没有做另外一桩。只要他在美妙的题材中挑定一个,就会使他对这个题材不感兴趣。因此他所有的宝藏都变成毫无用处。他的思想,唯有他不去碰它的时候才有生命;凡是他能抓握到的都已经死了。这真是当太尔式的痛苦:仰取果实,变为石块;俯饮河水,水即不见。

[发帖际遇]: 大申爸 接到新儿教神秘人物的邀请,收到了旅游经费 4 金币 ,真开心。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1:43:13 | 只看该作者
现实主义行动者

傅雷的译笔真好。申爸刚又仔细读了好几遍,好几遍都赞叹傅雷的文笔。

当我们还年轻,我们获得了某种宽广范围内的可能。
我们沉醉于自己的这种可能。
罗曼·罗兰把这感觉,写绝了。

孩子呢?
当孩子“获得了某种更宽广范围内的可能”的时候,沉醉的不是孩子自己......孩子还不意识不到自己手里有什么呢......沉醉的是父母。
类似罗曼·罗兰描述的心理过程,又发生在父母头脑里面了。

过早训练孩子在某个方面的能力,使之成为“天才”,早已经受到有头脑人士的口诛笔伐。这种事情,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能办。
可是,7.5的转折之后,父母必须选定一个地方,“撒下网去”了。
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不允许爸爸妈妈“以这种烟雾似的幻梦为满足,虚幻地占有”,沉醉在那里,什么也不做。

可是,一个父母真的瞅定了“一条鱼”,动手去捞,他马上就会发现:“连最小的工作他也觉得困难得不得了”。这个时候,他就根本管不得“牺牲另一方面的乐趣的代价”了,因为那“另一方面的乐趣”完全是“烟雾似的幻梦”。

7.5以后,一生中最大的转折来临以后,孩子就准备好了。这个时候,赢家将是那些“市侩的现实主义行动者”,尽管在此之前,赢的本不是这些人的。

[发帖际遇]: 大申爸 在新儿教收获很多,贡献了 3 金币,想收获更多,多转转,多分享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1:44:56 | 只看该作者
lwxwyw
申爸,再次感谢!
      我今天早上给我女儿听《夏洛的网》她说听不懂,她5周岁10个月,我家以前没有

lwxwyw,能把女儿的乳名和生日写在签名里吗?

你家宝贝女儿才5岁10个月,时间充裕着呢!莫着急。
着急,把不合适的资料带给孩子,和没有抓住机会,一样不好。

如果女儿不听《夏洛的网》,没有关系。你买一本《小熊维尼》(要原版直译本,不要改写本),然后,读给孩子听。当亲子阅读。看看女儿接受不接受。
孩子应该很喜欢《小熊维尼》。

在MP3聆听的故事方面,拿《昆虫记》给孩子试试。

有了结果,莫忘了回来回馈。

你现在选的这些资料,是以后要用的。现在不着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4:13:21 | 只看该作者
zlinging :
有点不太明白:申爸为什么要买以前的期刊,而不买最近的期刊?

在以前,计划经济时代。那时候,有学问的那些人,没什么事儿干,就给书刊写稿。加上那时候书刊很少,刊物里文章的质量非常高。
现在,不行了。学者们都写论文,或者演讲抓钱,谁会花闲工夫儿给小孩子写东西?
现在那些儿童书刊,找不到有水平的人写稿了。那质量,低劣得无以复加。

当年,计划经济,韩美林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画动画片儿。那画出来的动画片,质量能不好吗?搁现在,不要说亲手画动画片,哪部动画片想挂他个美术指导的名字,都不可能。

[发帖际遇]: 大申爸 被宝箱砸中,开宝箱花了 3 金币,想知道开出什么好东东?回帖试试。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21 18:26 , Processed in 0.087809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