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误解了哦,我不是说doman里的数学是背诵,阅读是识字啊,可能是我的表达有问题吧,我是指我在这里了解到的一些doman的方法里,数学中的背诵方法和识字中闪卡形式我不欣赏. 不过,你用"贫乏"2字来形容我对doman的了解也不为过,因为我确实对它没有深入去了解过.说起来也是因为据说doman开始的越早越好,结果我一看心想哎呀我们都已经5岁了实在太晚了,呵呵.其实,我对很多早教的东东都基本上走马看花,属于看看是不是有和我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的地方或者有什么我觉得可信可操作的地方.我是上海的妈妈,我们小圈子里对这些很深奥的早教东东谈的不多,尤其是比如右脑训练营,还有那个什么照相记忆,在我们那里好象波澜不惊的,也很出我的意外,不过,我们组织过多次"逻辑狗"的团购,包括在这里看过丽莹妈咪这位榜样后自己也组织了书友会,中文以分享阅读为主其他识字类教材和读物为辅,英文则发起了"机灵狗"的团购.而且书友会定期聚会,不仅fb而且让孩子们玩成一片识字组词比赛,妈妈们进行沟通相互排忧解难.我们利用每人只付40元一次性的入会费采购了大量公共书籍,以经济实惠来换取最大的获益(天啦,我怎么象做广告啊).但是,我们那里几乎没有对一个早教工具进行大量投入的现象,这也是我觉得和这里有很大差别的地方.我们那里的妈妈没这里的牛,真的,这里都是大侠,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到了这里只有潜水的份了,不过我倒是整理了亲子阅读里那个读书帖的所有帖子,60多页啊,做成word文档和我们那里的妈妈share了,两个地方风格完全不同但似乎是很互补的.
其实我发以上的帖子并不是要说doman不好,我的本意在于提醒大家,是不是不用什么工具也可以使我们的孩子成长起来呢.对早教工具我了解不多,如果一定要说什么训练之类的话,我想唯一我认真看了看的是殷红博的那套早期潜能训练中的一本,强化记忆力和注意力的那本,而且我照着书给我女儿进行了前20天的训练,觉得非常好,怎么好我就不多说了.但是为期60天的训练为什么我只进行了20天呢,因为21天后需要大量背圆周率,当然,除了圆周率还有别的题,我觉得意义不大.这本书是孩子5~6岁才能进行的训练,我一般会提醒朋友仔细看一看书的介绍和前言,而不是盲目的拿起来就用. 除此以外其他早教的东东就没这么认真的去了解了,我有一种心态,就是觉得一些早教的东东实质的东西可能就其中一个点,而看似伟大和深奥可能有市场包装的需要.你说的对,批评前先看多一点了解,是的,所以我并没有在这里批评doman,我只是提了点我的看法,其实我之所以不去多看doman真正的reason也就如你所说的"多看一点",我一上来看到doman的时候意识到这是一种建立在大脑研究基础上的东东,可是,我对生物医学一点都不懂,不过我也注意到了那些大量的理论数据,但因为我不懂所以我没有能力验证数据的可读性,就好比金字塔底下砖稳定性尚不可确认我怎么可能相信其塔尖的那一块,因此我想这不是我所可以随便应用的一门学问,而如果我不用应该也不至于会损失到什么. 我不知道这里喜欢doman的家长有几个是医学出身的,就是说有能力相信那些最基础的数据是真实可靠可行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我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在拿自己孩子进行实验的态度就比较谨慎点.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认真读过的是<幼儿心理学>和<学前心理学>,还有一本书名我忘了,是讲幼儿生长过程中各阶段发展的,读过以后每次都很有收获,我建议大家都应该读一读.前者我是超星上找来的,后者是书店里贱卖1元钱一厚本都没人要的,可想而知有多少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后者已经在我的公司里流传无数了.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些内容,我相信可以少走不少弯路,读这些书与其说是帮助我们怎么教育孩子还不如说是帮助我们自己怎么调整心态看到孩子成长的客观事实,而且甚至可以使用其中的一些经验证的理论来进行实际操作,真的事半功倍.我很欣赏上海中福会少年宫吴月萍老师的幼儿思维班,还有徐汇区少年宫吴品老师的幼儿思维班.我上面所说的"逻辑狗"是一套德国出的思维训练教材,是幼儿思维班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极小的一部分.教学内容中也包括不可或缺的记忆力训练,逻辑推理能力训练,逻辑推理不仅有数学意义上的还有思维上的,比如老师上课的时候会讲一个故事,在故事里制造一个无法破解的矛盾点,要求小朋友推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推理过程中活跃孩子们的思维.说到做题能力,这个思维班大班上的孩子就有能力解小学一年级的奥数题,甚至个别题的复杂度还会更超一点.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老师还会给家长提出一些需要家长做的事情,其中一位老师要求我们家长给孩子朗读80年代译本的<格林童话>,为什么?80年代的译本语言最优美.因此,女儿的阅读是一回事,我给女儿的阅读又是一回事, 我每天晚上让女儿睡觉的时候都会给她念书,我念给她听的一般都是超过她自己阅读能力的几级,比如她自己能看中等长度篇的故事,我给她念的一般就是长篇的,比如<绿野仙踪>,挑选书的时候也非常讲究版本,比如是谁翻译的.doman和右脑训练什么的,在上海不怎么有人提,可能是大家真的不太相信吧.
我象唐僧,比较唠叨. 其实,家长的精力也很有限,也不是万事通,而且中国孩子对科学知识一直比较缺乏,这和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必然联系.我还算幸运,在上海找到了一家早教机构叫"天才宝贝",2年内修12门课,有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艺术戏剧和演讲,创意文学,经济学,目标设定等.不要被很专业的课程名字吓到,其实每门课只是涉及该门学科的皮毛而已,但就是这些皮毛我们却很难在我们的学校里找到,一门尚且很难更不要说12门了.他们每节课都由基础知识,teamwork,上台演讲,选举队长等等内容组成.虽然价格不菲,但我们这些学员的家长几乎都认为它弥补了中国教育的不足一面.对于一些一时找不到满意的方法的家长来说,也许一些现成的早教产品确实能省不少力,但在我看来就觉得有些舍近求远,所以我自己不弄,但我也不轻松,因为一切都要自己来,要费很大的脑力来给自己的孩子度身定做呀.因为人类尚且对自己大脑的研究尚且还不明朗,更何况建立在不明确基础上的大脑开发呢,我觉得那充其量不过是大家继续在努力研究而已,既然还在努力研究何况还有那么多人参加,那少我一人也没关系,我还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