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新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和儿子读《诗经》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05:24:51 | 只看该作者
意识到读诗经还是要提前做做功课,至少知道每首诗的基调是愉快的还是伤感的,别整个都读成一样的调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07:02:46 | 只看该作者

《凯风》

这周读的《凯风》,还做不到将读的内容和认物联系一起,翻到诗经图文本有图的话也会让Levy瞄一眼。做了一个大字体的pdf文件,睡前放在ipad上给孩子闪一遍,下周将准备一页一个字。
每天带读还是比较容易,一计算每天差不多都有2k-3k的跟读量,感觉是不是有点多了,可能会适当的减一减。开始增加弟子规的内容,但读的很少,也是准备慢慢地读,容妈妈自己消化消化,从我自己抵触弟子规到现在带孩子读,也是一个心里变化的过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5 + 5 做了一个大字体的pdf文件,睡前放在ip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07:05:58 | 只看该作者
原诗: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痊 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译文:
  
  和风煦沐自南来,风吹树儿嫩芽新。酸枣树苗多娇嫩,母亲操劳真辛勤。
  南风徐徐暖大地,风拂棘薪摇树影。母亲贤淑又善良,儿不成器愧母恩。
  哪有寒泉水清冽,浚邑城下声潺潺。 兄弟姐妹共七人, 母亲养育实艰辛。
  黄鸟美丽大家爱 ,鸣声悠扬多动听。 胞亲七人虽长成, 不能慰藉慈母心。

      凯风:南风,春天或夏天华北多南风。
  棘心:棘,酸枣树;心,树木嫩芽。
  夭夭:树木嫩壮貌。
  母氏劬劳:母氏,母亲。劬,读音(qu),辛苦;劬劳,操劳。
  棘薪:薪,长大可以当柴的树干或枝条。
  圣善:圣,贤明;圣善,明礼而有美德。
  我无令人:令,美、好、善。这句是作者自谦自责,说自己不成器、德行不够完美。
  爰有寒痊:爰,哪里,何处;痊,读音(quan),即“泉”。
  浚:读音(jun),卫国城邑,在今河南浚县。
  睍睆黄鸟:睍睆,读音(xianhuan),美丽、好看。黄鸟,黄雀或黄鹂。
  载好其音:载,则。载好其音即“其音则好”。
  

延伸解析:
  
  这是卫人创作的一首歌颂母爱母恩的诗作。
  
  南风比喻母亲,棘心比喻儿女幼时,棘薪比喻子女长大。诗人一方面回顾讲述母亲将孩子养育成人的辛劳,盛赞母亲的美德;一方面自责自谦,认为黄鸟尚且可以用声音和倩影愉悦人们,而自己兄弟姐妹七个却不能优秀到宽慰慈母的心。
  
  短短一首小诗,却将一幅孝子慈母的美好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与唐朝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当感人。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1-10-29 07: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20:46:01 | 只看该作者

10.29

今天开始读这首雄雉 



《雄雉》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译文:
  
  雄野鸡飞翔,翅膀挥舞缓慢。我在思念伊人,只为音信渺茫。
  雄雉空中飞舞,鸣声忽高忽低。我的心上人啊,实在让我忧心。
  举头仰望日月,我的思念悠长。路途那么遥远,怎么回我身边?
  你们这些老爷,行事罔知德行。设若不贪不嫉,怎会遇到灾星。

  雉:野鸡。
  泄泄:泄,读音(yi);泄泄,飞行迟缓的样子。
  怀:思念。
  自诒伊阻:自,源自、由自;诒,读音(yi),通“贻”,遗留;伊,那、此;阻,阻隔。与上一句合起来连解,意思是音讯阻隔而导致思念更浓、忧愁难消。
  展矣君子:展,通“亶”,诚然,确实。君子,被思念的丈夫。
  劳我心:使动用法,让我牵挂、忧愁心焦。劳,愁苦、忧愁。
  瞻:看。
  道之云远:道,路途。云,助词,无实义。
  曷云能来:曷,通“何”,怎么、何时。云,助词。
  百尔君子:百,众多。尔,尔等,你们。君子,贵族、老爷。
  德行:做事情符合正义和礼仪。
  不忮不求:忮,读音(zhi),妒忌;求,贪婪。
  何用不臧:用,做,干;臧,善、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什么会不顺当。
  
 
  延伸解析:
  
  这首诗旨在反映当年卫国民间妇女思念远役的丈夫,谴责贵族不恤民力、贪欲无度、屡兴徭役而导致百姓分离、夫妻难团聚的悲苦社会现实。
  
  雄雉逍遥地飞翔、自在地鸣叫,而女主角却因为丈夫远役,既听不到声、更见不到人。人还不如野禽自由幸福,哀怨忧伤之情开门见山。日月悠长,关山阻断,思妇的感伤再上层楼。最后,她勇敢地道出了痛苦的真正来源,全是因为统治者的贪婪欲望才让百姓不得安居乐业。“百尔君子,不知德行。”古人理解是劝讽,谬矣!这分明是在控诉和斥骂,何止是劝诫?

以上出自: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83054.shtml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1-10-29 20: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新叶真是用心哦,赞
小润妈 + 5 + 5 辛苦了,制作精美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22:50:20 | 只看该作者
《邶风·雄雉》 - 子路风范
《诗经·邶风·雄雉》描写了妇人由徐徐飞翔、上下鸣叫的雄雉,而怀念远征在外、久久未归的亲人,心中充满难以排遣的忧心。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思念也越来越悠长。不知远道而行的亲人身在何方,音讯杳渺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最后,思妇对于造成家庭离散的官僚们表达了不满,并相信自己淳朴善良的丈夫一定会有善果。


《邶风·雄雉》
孔子曾用《雄雉》中诗句称许过子路。子路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素有勇力,事亲至孝,闻过则喜。孔子说过:“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对于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以之来修正自己的不足才弥足可贵。人往往能听规劝而不能改。而子路却不是这样,子路有闻,一定致力去行;如不能做到,则惟恐有闻。

有一次,孔子感叹地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一个人穿着破棉袍与穿华贵裘袍的贵族站在一起而没感到羞愧的,大概只有子路有这个气量吧。孔子引用《雄雉》里的诗句“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来肯定子路的行止风范。

《雄雉》中的这句话表示一个正直、诚实的君子在遭遇不平待遇时不嫉恨别人,对非份财色也不起贪求之心,这样的君子怎会没有善果呢?子路听到后,终身背诵这句诗。虽然如此,孔子担心子路耿直尚义、闻斯行诸的性格在不清明的政局环境里会给自己带来不测。孔子曾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子路后做卫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内讧,孔悝的母亲伯姬谋立其弟蒯聩为君,胁迫孔悝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本来在外没事,孔悝其实也没有生命危险。子路听说孔悝被挟持后奋不顾身只身进城去解救孔悝。蒯聩命将众攻击子路,子路身受重伤冠缨也给打掉了,临终喝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最后扶正帽子,系好冠缨,从容就死。

好多人感叹善人不得善终,而怪怨天道不公。孔子说:“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一个人达致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精神追求,即使遇到些挫折,有什么可怨可叹的呢?每个人的生命或长或短都是有限的,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子路以他的至孝、果敢、诚信、重诺的风范,历千年犹被传诵,也称得上精神不灭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小润妈 + 5 + 5 跟着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23:38:23 | 只看该作者

11月5日 儿子放羊多日

周二回老家,周五下午回来,这几日孩子他爹是没办法带孩子读诗经的了,据说一拿书读,Levy就说这是妈妈读的。爸爸又是好久没跟我们一起读了。在我不在家的几日,他能搞定Levy就已经不错了,说对Levy那个小心呵护啊,呵呵,不敢发脾气,怕对小心灵受到伤害。

《雄雉》这篇大概读了三十多遍吧,昨晚将前面读的邶风部分复习了下。今天不知怎么安排的,一天没出门竟然没有读,权当放假吧。

这篇开始,准备每篇用一个大字版,做成pdf,放在ipad里在睡前的时候闪一遍。这篇字是认不全的,但积少成多,能认一点是一点吧

明天开始读: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不涉卬否,卬须我友。
  
  译文:
  
  葫芦枯叶相连,济水渡口水深。水深须要带着葫芦泅渡,水浅提卷衣裙就可涉越。
  
  济水浩荡水茫茫,岸边野鸡鸣声畅。济水虽满难浸车轴,雌鸡鸣叫寻找配偶。
  
  大雁天际留声过,旭日东升天欲曙。男子如欲娶妻室,当趁河冰未融时。
  
  渡船舟人招手呼,众人登船我不渡。滞留河畔不渡水,只因待我知心人。
  

  匏有苦叶:匏,读音(pao),葫芦。苦,通“枯”,枯死、枯黄。古人有将葫芦系在身上,借其浮力渡水的古老习俗。葫芦,是中国史前先民十分看中甚至崇拜的植物。葫芦不仅可以食用、渡水,而且兼具饮具、炊具和盛具的功能,同时还象征着多子多福。所以在苗蛮族系的神话传说里,葫芦是人类的始祖,华夏族系也受其影响非常喜欢葫芦。
  济有深涉:济,济水。涉,渡口。
  厉:携带,意即藉葫芦泅水渡河。
  揭:读音(qi),提起下衣涉水。
  有瀰济盈:有,助词。瀰,读音(mi),大水茫茫,水盛的样子。盈,满。
  有鷕雉鸣:鷕,读音(yao),野鸡的叫声;有鷕即“鷕鷕”。
  济盈不濡轨:濡,读音(ru),沾湿,淹浸;轨,车轴的两头。
  求其牡:求,寻找、追求;牡,读音(mu),雄性的鸟兽。
  雝雝鸣雁:雝,读音(yong),雝雝,象声词,大雁的鸣叫声。
  旭日始旦:旭日,初升的太阳;始,开始;旦,天亮。
  士如归妻:士,男子;如,设若,假如;归妻,娶妻。
  迨冰未泮:迨,读音(dai),趁着、及。泮,读音(pan),融化。
  招招舟子:招招,挥手召唤的样子;舟子,船夫,摆渡舟人。
  人涉卬否:卬,读音(ang),我。否,不,没。本句全意为别人渡河,我却没渡。
  卬须我友:须,等待。友,伴侣。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9 金币 +9 收起 理由
wynnzhang + 2 + 2 新叶,你家诗经是那个版本的??
端妈 + 2 + 2 用心的妈妈:)
小润妈 + 5 + 5 你的资料很方便后来者使用,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1-11-7 11:24:13 | 只看该作者
新叶,你家诗经是那个版本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东南出版社,绍南出版社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4:26:13 | 只看该作者
我买了不少诗经,带拼音的有东南版和邵南版的,带罗马注音的繁体,还有两本注释版的,但现在都没看,感觉注释的不好。乱买一起。

是准备先这么读简体的,以后再读繁体的。现在与其说儿子读诗经,不如是我想读诗经,借助让儿子跟读的这个力,否则我也难以坚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bwwdxs + 2 + 2 很久没来了,又盖新高楼了,祝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06:33:50 | 只看该作者

反省啊

也不知道我心急了,还是其他原因导致我这几天简直就是和儿子对着干,昨天竟然动手打了屁屁,原因就是从幼儿园接回来在幼儿园等了很久才肯回家,在小区玩了一会还是不肯回家,走到单元门先是说不和妈妈玩了,接着他竟然说要打死我。我停下来让他再说一遍(这个真不该说),他果然再说了一遍,一气之下拍了几下他的屁股他蛮重的。还是自己和他讲道理的耐心减少了。

这几天想跟读诗经后,再指读部分千字文,跟读是一点问题没有,但读的时候玩得会忘记,最近都是他边画画边跟读,而他又要对他的画解释一番。指读一点千字文就停磨叽的,我很容易上火。

反省反省,自己的心窄了。也许是工作上的无形压力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多半是因为自己的压力转到孩子身上了,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1-11-18 08:33:18 | 只看该作者
“他竟然说要打死我”,就因为这句话就打孩子?你看看他是因为当时生你的气才这样说的气话还是别的原因,我女儿有时候也会说出这样的话,我都当她说的是气话,因为我有时候特别生气的时候也会说特别不好听、特别伤人的话,气消之后,我一般都会道歉的,所以我不会为这样的话去大孩子。楼主既然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就向孩子道歉吧!
另外,请问楼主有没有《诗经》的音频,若有,发到我邮箱,谢谢!QQ:72429078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那天我们上楼后就沟通了,目前的状态和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0:51 , Processed in 0.088160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