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典润我心之妈妈篇(欢迎各位同道加入)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7:37:02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主题: 读经需正音吗?

Streeflower:

        在教小孩(一个小一,一个中班)需要提醒他卷舌音与不卷舌音吗?为什么?

        交代一下背景:我们两个小孩已在读经全日班上了两年的课,现在在家自学。外子带读时会特别注意ㄓㄔㄕㄖ这些卷舌音,不仅在经本上加以标记也常常加以纠正。我有些不以为然,但他认为要读就要读得正确,况且只要刚开始辛苦一下,以后就不需再矫正其发音了。因为意见发生歧异特别征求各位读经前辈的看法,希望季谦大人一定要拨冗响应喔!

季谦:

        凡做事,有本有末,本为主,末为辅。人生处处能本末兼赅最好,但往往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则舍鱼而取熊掌,乃为聪明之选。不要舍了熊掌而取鱼,更不要既不可兼得,就完全放弃。

        语文教育,语文兼备,最好。但不一定能兼备时,本应以文为主,以语为辅。但目前,全世界——当然我国也必然是——是以语为主,而明显忽略了文。本末倒置,此所以语文低落之主因也。

        现在,提倡孩子读经,正是以文为主的教育。至于读音正确如何,是次要的。这不是说一个人可以随便乱发音,而是说,一个孩子从自然的学习中,发音再差也差不到那里去。

        不过,如果环境许可,有人可以帮孩子正音,那当然以正音完美了。

        只是,要随时知道,求正音是附带的要求,不把它当主题就好了。亦即:不要到:「发音不正是罪过」,或「你发音不正,就不让你读经」的地步就是了。

        英文读经的教学,也应如此看。

        我们当前学校体制的英文教育,认为英语发音很重要,总是要求发得很正确,有钱的学校,必要以「外籍老师」为号召,其实是局限在「只注重发音」的框框里。结果,乡下的孩子,好像就该注定学不好英语了,而所谓「美语学校」出来的学生,他的英文程度又有多高?纵使能讲一口漂亮的「英语」,外国人也不会因此就看得起他。这叫舍本逐末。

        所以,学问为要,技巧次之。读经为要,发音次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3:23:35 | 只看该作者
       朋友们都说我太辛苦,说是我给自己压力太大了.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吗?
       如果不是每天读这么点书的话,只是吃喝拉撒睡这样琐屑而无趣的生活,恐怕早把我压崩溃了.
       "书话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辛酸吗?无奈吗?但是,柴米,是现实的必需,诗歌,是灵魂深处的渴求.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在于,他总是想去追求精神的富足,哪怕是现实困厄之中.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身处其中,才知道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1-4-16 10:4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2 子云008 的帖子

喝茶,自然要滚水冲泡,方有茶香四溢;若要温水,不喝也罢。你我是一枚茶叶,苦难是成就我们的沸水,读经如此,生活处处如此。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2 + 2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16:39:55 | 只看该作者
累积式教育法
      累积式教育法是著名国学专家赖国全老师首先系统提出的一种科学、简单、高效的教育方法。赖国全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结合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的特点,在培养自己的女儿赖思佳学习国学经典时提出,经过不断完善,渐成系统。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上百万的家庭,成为风靡海内外的著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累积式教育法应用在读经上又被称为“137学习法”。
  “1”就是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7遍;一样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
  “3”就是一天可以选择读三样,最多读7样;如同时读《论语》、《易经》、《老子》;
  “7”就是指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里相同的内容。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学习。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学习量:累积法主张一天的学习量为400字左右。不过学习量是一个参考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灵活掌握。学习时间:采用离散教学的原则,一次学习时间约十分钟,一天二、三次,每天学习时间约为半小时。

  学习内容(读哪些经典):
  A、六经四书:赖国全老师提出,六经四书,是必须学的,是主粮,而且必须先学习群经之首——易经。
  六经是指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金刚经。此六经,以儒家为主,涵盖佛家、道家内容。与传统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所不同。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与传统的四书没有区别。
  除此之外,可吃些小菜。何谓小菜?如唐诗,宋词,庄子,墨子。
  B、经典按功能分类:培养一个人跟建房子一样,要打地基,做结构,最后才是装修。
  1、基础类:包含《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也包含《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经典都是教做人的,做人才是基础,学知识学做事都是后面的事。
  2、结构类:这就是经。《易经》、《孝经》、《诗经》、《道德经》、《金刚经》、《黄帝内经》等。
  3、装修类:先秦的诗、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等。
  C、三个线程的学习:培养孩子应该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到底怎么样把你的孩子完善地培养起来?“137学习法”中间是3,所以是有三个线程的学习。
  第一个线程就是学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这是经类的。
  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
  第三个线程是学装修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
       遵守这三个线程,用两年时间就可以学得非常扎实,如果担心时间不够,可以学三年,第三年巩固,是可以学得非常好的。这样,我们孩子人生的地基结构,我们用两三年的时间就把他打下。

三大纲领
  1、简易性纲领:每天半个小时读经,很容易坚持。方法简单才能做大做长久。
  2、周期性纲领:每次读经400字左右,每天读7遍,孩子一个星期就熟读了。
  3、多样性纲领:读经可以读多样,只读一样很难做下去,会非常的辛苦,但是多样就变得很简单。这个原则,是从生活中归纳出来的。多样性的实践,通过验证,很有用。
       用三年作一个大周期,完成六经四书以及一些辅粮的学习,大周期完成,再进行复习周期。

读经有八大原则:
  第一是当下读经的原则。
  以前我们不知道,也没有方法,但是现在知道了,从今天晚上,从明天就要开始。我们大人读经,没有小孩读经那么厉害,但是不厉害也没有办法,他读一遍就能背下来了,我们呢?就读十遍,我们要笨鸟先飞。中庸里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所以读经并没有年龄的限制,就看你用不用心,这是当下读经的原则。

  第二是全家读经的原则。
  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点尝试,我们准备了1+1套装,1+2套装。一家如果是二个人读,就需要二套教材,如果是三个人读,就需要三套教材,每天到了时间大家就开始一起读。这个是全家读经的原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是科学读经的原则。
  读经非常好,方法也重要,如果方法不好,要坚持下去做不到。有人说读经不需要方法,只要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天天读经,一天读十小时,读他十年。那如果我们换成这样说,吃饭很好,不要方法,老实吃饭,大量吃饭,一天吃十小时,吃他十年,大家会不会觉得很可笑。因为读经跟吃饭就是一个道理,读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这样简单。读经就像开车一样,不能说只踩油门,越快越好,一定还要注意踩刹车,这个路好走时可以踩油门,这个路不好走呢,不行的时候要踩刹车,过收费站还要交费。这是很综合的,要科学读经,不讲方法是不行的,会翻车的。读经很好,但不懂方法,出问题的不少,我们遇到很多读经翻车的孩子,读经出故障的孩子。
  第四是系统读经的原则。
  什么叫系统?我们就说盖房子吧,钢筋很好,那我们就光用钢筋行不行?不要水泥、火砖可以吗?还有其他材料,需要科学搭配,这就叫系统。
  
      我们认为读经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四不离”原则:
  第一,不离家庭的原则。
  小孩子读经很好,把孩子放到私塾,只说明一件事,你想偷懒,你自己不想读,把孩子交给别人,让别人负责对不对?也有家长说我很忙,没有时间,这样做我们会失去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良好机会,我们不主张孩子离开家庭,除非不得已。一个小孩长期在没有父母的环境中成长,心理各方面是有问题的,起码亲情会缺失;一个家庭长期没有孩子,夫妻之间可能也会有问题,所以读经最好不离家庭。中国文化讲究修身,下面还有什么?是齐家。一个孩子长期不在家里,如何学习齐家?父母吵架也要让他学一学,否则他结婚以后也会不知道如何吵的,面对吵架他可能会无所适从。孩子要学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道理,所以要不离家庭。没有办法,选择私塾的孩子,最少也要一周接回家里一次,长期远离家庭,几个月,甚至长年不见父母的做法,我们是不提倡的。
  第二,不离社会的原则。
  有些读经推广人士认为社会很混乱,很容易污染我们的孩子,所以觉得放在没有污染的地方就好。我们要思考一下,一个孩子长期在所谓没有污染的地方能不能成才?好比一棵树苗,放在温室里,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不能。池塘里的最漂亮的莲花,是长在在污水里?还是清水里?如果水很清,很干净,什么污泥都没有,那里根本开不出美丽的花来。
  那么一个人的成长,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才合适呢?我们纵观历史,几乎所有优秀的人才,杰出的人才,可以说没有一个是在完全的顺境中成长的。我们会担心孩子在社会这么复杂的环境成长,难道真的不会受污染吗?会的,所以要读经典,让经典去引导他,给他一盏指路明灯,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如果不学经典,我们才真的要担心他。我们看,一本小小的《三字经》里面就有很多智慧:“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长期的朗读就会潜移默化地知道要“亲师友,习礼仪”;“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孩子经常朗读,自然就知道小时候要努力学习。所以,经典会引导,会慢慢地渗透进孩子的心灵,熏陶孩子,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应该怎么去判断是非,在复杂的环境里完成自己的判断,才能最终成为人才。而关在温室里的孩子,在一个完全没有,自己认为完全没有污染的地方,事实上恰恰是培养不出人才的,所以要遵守不离社会的原则。
  第三,不离生活的原则。
  读书就像吃饭,读经就跟吃饭一样,要不离生活,生活会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有人说读书,读了又不懂,对不对?所以他就不读,你不读又怎么会懂呢?生活告诉我们,如果说吃饭,吃一口又不饱,吃了又不饱,所以就不吃,你什么时候能饱?接着吃!那读经呢,读了又不懂怎么办?接着读!再读不就行了吗?一遍不懂,再继续读,读他几十遍、几百遍,总有一天会懂的。
  其实懂不懂是不要管的,就像我们吃饭不需要管饱不饱一样,这是不要管的,吃多了自然会饱的,这都是生活给我们的道理。开车也一样,读经像开车,开车要方法,开车大家知道,其实开车包括很多层面,第一,你的车好不好,好车,坏车,差别很大;第二,路好不好;第三,油好不好;第四,开车人的技术怎么样。这些因素都要考虑,是不是?那么我们读经,培养孩子,这个孩子怎么样,还有这个家长怎么样,还有我们选择使用的教材怎么样,方法怎么样,都有关系,这就是生活给我们的智慧,跟生活是一样的,不是说这个不重要那个重要,统统都重要,都要去注意到,这就是不离生活原则。
  第四,不离圣贤教诲。
  所有的经典都会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做事,我们要不离圣贤教诲,圣贤告诉我们,凡事积小成高大,不需要我们做大事,我们只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不到的事我们不要考虑。读了要懂,这个是做不到的,谁知道懂不懂啊,读了以后马上就去应用,这个更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什么呢?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读,所以我们只有把读做好,该懂的时候就懂了。吃饭我们就吃,吃是能做到的,什么时候饱,不知道,所以我们就只管吃,吃好了饱就会自然而来,读好了懂就会自然而来,懂了应用也是自然会来,懂了我们就会应用。我们只要把能做得到的做好,做不到的先不要考虑。
意义
  从大处说,可以促进文化复兴、中华崛起、社会和谐、世界大同。从小处说,可以修身养性,培养大格局的子女,促进家庭和睦。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绝句 + 1 + 1 谢谢,经验分享。
端妈 + 2 + 2 谢谢了,又学习了一次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11-4-16 19:32:03 | 只看该作者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端妈 + 2 + 2 我好喜欢。。。
紫霞湖 + 2 + 2 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1-4-16 22:01:07 | 只看该作者
至要莫若教子,至乐莫如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3:42:29 | 只看该作者
颜之推论慕贤

轉載自 檀作文先生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a30c20100s8ar.html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1]。”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2]。傥遭不世 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3],闻见已多。所值名贤[4],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5],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6],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7],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8],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注释】
[1]比髆(bó):并肩,挨的近。髆,肩胛。
[2]疏阔:间隔久远。
[3]播越:离散,流亡。
[4]值:遇。
[5]款狎:款洽狎昵,相互间关系亲密。
[6]操履:操守德行。
[7]悲于染丝:墨子悲叹于纯白之丝被染成各种颜色。《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己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8]颜、闵:指孔子弟子颜回、闵损。
                                                         【译文】
  古人说:“一千年出一位圣人,已经近得像从早到晚那么快了;五百年出一位贤人,已经密得像肩碰肩一样了。”这是说圣人贤人稀少难得,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假如遇上世间所少有的明达君子,怎能不攀附景仰呢!我出生在乱世,在兵荒马乱中长大,颠沛流离,所见所闻已经很多。遇上名流贤士,总是心醉魂迷地向往仰慕人家。人在年轻时候,精神性情都还没有定型,和那些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处,受到他们的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虽然没有存心去学,但是潜移默化之中,自然跟他们相似。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都是比较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屋子中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墨子因看见人们染丝而感叹,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孔子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贤人,我们一生都难遇到!只要比我强的人,也就足以让我敬重了。                                                            感谢mayavat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3:56:20 | 只看该作者
1号-1
        《易经》15-18卦20遍,1-14卦1遍

        《论语》先进第十一10遍,颜渊第十二5遍,13-15篇2遍
        《道德经》3遍
          给笑读唐诗和弟子规若干遍

        真是感觉有些累,在身体的疲累之下思想都要停滞,诵读也少了很多,只是维持基本的不断读而已。这几天每天都睡很晚,还老是做梦,睡眠质量差得很,白天头也晕乎乎的。
        笑爸状态更是差,视频看着精神恍惚的,一心想要辞职回来。虽然郑州的工资水平真的差很多,市场环境也不好,毕竟算个家不是?这样老漂泊在外也不是个办法。
        只是经济方面,恐怕我就要想个办法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ydabendan + 2 + 2 一直都有看你的小楼,我觉得当务之急你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11-4-18 16:2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8 子云008 的帖子

子云,一直想给你说,先停一下,别这么累;读经是百年大计,非朝夕之功;把身体累垮了,反而要抽出时间来修养;欲速则不达,真的;慢慢来,都会好起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2 + 2 谢谢紫霞湖。见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20:4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9 紫霞湖 的帖子

谢谢紫霞湖。但我的累更多是心累,操心的事太多太杂,家里家外的,都是一个人。如果每天不读点书,只是做这些吃喝拉撒睡的琐事的话,我真的是更受不了。是真的受不了。
        以前看到过谁的一句话:“人总是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大意)虽然现实一点都不诗意,但至少心灵上还能留一片地方;虽然日子过得琐碎不堪,但至少每天有那么一段时间,可以超脱凡俗之外。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
        过些天如果笑爸回来可能会好很多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2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30 , Processed in 0.089796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