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子云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典润我心之妈妈篇(欢迎各位同道加入)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5:53: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sading 于 2011-1-18 13:31 发表
请问一天花多少时间读经呀?我上班比较空,现在中午休息时读论语4-6,两遍读下来就有点口干舌燥了!


        《论语》4-6,如果刚开始读的话,朗读两遍得20-25分钟吧?也差不多了,我开始时候一次基本上也只能读半个小时以内。现在读了两个多月,已经可以读到1个小时而不觉了。像论坛里的春花姐,读了五六年了吧?一次连读个三四小时完全不成问题。
         我一般都是晚上吃过读《论语》,差不多读1—1.5小时之间。上下班路上读〈道德经〉,正好来1遍去1遍,共有1个小时。其实中午不回家,休息两个半小时,单位没其他人,是很好的读书时间,可惜多半都乱上网看东西而把时间浪费过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1-1-21 12:07:1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开始读论语7-9,论语1-6已读十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1-1-23 00:04:17 | 只看该作者
子云自己也能这样大量地读经,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2:37:31 | 只看该作者
        上周看到一篇帖子连续一小时读经与连续三小时读经的不同效果,以及两篇关于此话题的讨论帖,想我开始系统读书这两个月,连续读经最多也就一个半小时,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又想起古人有读书三年不窥园练字三年不下楼之说,遂于周末实践之。

        周五晚下班吃过晚饭后,7点半开始,读至11点睡觉,除去电话时间,整三个小时。
        周六,早9点开始,到午1点,除去课间吃饭、喝水时间,为三个半小时。下午洗衣、出去办事。晚上回家读书2小时后早睡。

        周日,实施一天不下楼读书计划(合计读书12小时):
        早上,8点至11点半,读《道德经》1遍;《论语》17-20篇7遍,全文通读1遍。
        午饭后,给小臭及宝爸通电话毕,1点至3点半,听并校对、注音《孟子》前六卷(网上打印版);4点至晚7点、晚8点至10点半,用朱熹的《论语集注》给《论语》作移注,共作16、17、18、19四篇;中间半小时做饭吃饭,半小时读《道德经》1遍。

        就实践过程而言,因我每天系统读经已有两个月,连续读而不累的时间已从最初的半小时,延长到一小时左右,但时间再长的话,就感觉头昏脑胀的,思绪也混混沌沌,读来不知所以,所以往往就停留下来不读了。这次我就特意不管效果,只管一味地往下读,这样再读大概半小时多(半部论语的量),又感觉思路清晰起来了,有没有“越来越舒服”不知道,但确实不像想像中那么难坚持,就像又回到刚开始读的状态。
        当然,在读书过程中,我是没办法一直正襟危坐的,甚至规规矩矩的坐半小时也难,感觉身子受不了。往往是来回走动着读、站着读、正襟危坐地读、半躺着读……姿势来回的换。对孩子而言,我没有从事医学或者儿童生理发育方面的研究,但我想三个小时的久坐对孩子骨骼的发育、对孩子的感统综合能力肯定会有不好的影响。如果想要每天不间断的长时间读书,这个“姿势”的问题不知该怎样要求?或者说在生理发展和读书姿态要求方面怎样达到一种平衡?


附:连续一小时读经与连续三小时读经的不同效果(转)

某义塾   王老师


        很少有家长让孩子在家连续读经一小时,常常担心孩子太辛苦而把一小时分成几次完成。就是坚持了一小时读书,也是说说闹闹,边喝喝水,边吃吃东西。更不要说让孩子连续读三个小时的书了。如此,读经的效果虽明显,但很浅薄。

        故此,我分析一下连续一小时读经与连续三小时读经的不同效果给大家。

        所谓连续读经,就是不间断的读经。连续读经一小时可以训练一个孩子心智上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左脑的能力,比如孩子会很聪明,能说善辩,记忆力可以提高普通孩子的两到三倍。但对孩子的心性上的提升几乎没有太大帮助,比如承受力,内在的敏感,高度的记忆力(比如一目十行),对生命的感悟力也很难出来。这就需要用连续读经三小时的方式来训练。

        连续三小时读经真的可以在心性上提升孩子的进步吗?我分析一下连续三小时的读经的心态变化过程。

        一个人(不管大人孩子)最初在三个小时的连续读经中,会经历三个阶段,一开始是心智运用阶段,这个阶段开始有30分钟到一小时不等,此时头脑清醒,思维活跃,但并不安分。这一个阶段的读经记忆表面效果最好,也不痛苦。但过了30分钟到一小时后,大脑会进入一个疲倦期,这个疲倦期大约也是30分钟到一小时不等。在疲倦期里,大脑因为疲倦,读经会昏昏沉沉,点字会出错,声音也会含糊不清。在这个阶段里,人体会有一种保护大脑的系统,这个系统会本能的要关闭大脑,就是心智层面的活动。但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心智层面的活动会完全关闭,如果你还继续读下去,人体就会调动更深层的系统力量来支持你的读经,西方人说这是潜意识的力量,灵修家会说这是灵魂的力量,也可以说这是比较接近佛家说的自性力量。在这个状态下的读书,会越来越舒服,身体有轻安的感觉,读一个半小时书好像二十分钟就结束了一样,这大概就是所说的右脑力量吧!

        长期练习连续三小时读书,会使开始时的心智活动力越来越短,进入自性的力量越来越快,接近佛家说的入定,这个状态可以称为读书的愉悦期。
        大多数家长会担心大脑的疲倦会让孩子的身心产生不好的影响,其实如果只在大脑的疲倦期停止读经,反而会助长孩子对身体的依赖,会拉长在心智层面的活动时间,造就思辨能力过强而在未来过早的衰老,到了20多岁后,再想开发内在的潜能反不如单纯无知的人容易了。


       人体一旦习惯使用深层的力量,反复练习,就会使人的行为举止趋向于自动,处于本能,这种力量在自我愿力和发心的作用下自动工作,准确性反而很高,人的性格呈现单纯无欲,这是一种有高度情商的状态。

        其实佛家的禅坐也是如此,也要克服一个身障的阶段,这个阶段冲过去了才是入定的开始。冥想、呼吸、念佛都是开始对心智的控制,将心智控制在愿力和发心中,但如没有克服身体的障碍,想进入一个佛道的境界是不可能的。

        在长跑训练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开始是心脏会紧张,以至于呼吸困难,头脑一片空白,但经过一段训练后,有的运动员会体会到心脏忽然象打开一样,血液流速自然能加快,呼吸很快感到顺畅了。这个关一过,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状态。

        所以,我们知道很多国学大家每天以读书为乐,都在七八个小时以上,而且身体很好,心灵敏感,思想单纯,智慧超群。他们小时候的训练不是现在的孩子所能体会到的。我们让孩子经历苦行的阶段不是为了未来记住它,而是要消磨掉它。消磨苦的最好的方式是超越,而不是停留在苦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7:55:0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必读及参考书目
??
??一、《诗经》:
??1.《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
??中华书局影印本
??2.宋•朱熹《诗集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 *
??3.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中华书局 *
??4.今•周振甫《诗经译注》 中华书局
??5.今•余冠英《诗经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二、《左传》
??1.《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西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中华书局影印本
??2.今•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3.《春秋左传集解》 (西晋•杜预注,○附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有关注文) 上海人民出版社 *
??4.今•沈玉成《左传译文》 中华书局 *
??5.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 中华书局
??6.今•徐中舒《左传选》 中华书局
??三、《国语》
??1.《国语》(三国吴•韦昭注) 上海师大古籍整理组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近•徐元浩《国语集解》 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
??3.今•傅庚生《国语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四、《战国策》
??1.《战国策》 (汇集姚宏、鲍彪等人注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今•刘忆萱《战国策选讲》 *
??3.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文物整理组 文物出版社
??五、《论语》
??1.《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何晏集解,邢昺疏)中华书局影印本
??2.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中华书局
??3.今•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
??4.今•徐志刚《论语通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六、《墨子》
??1.清•孙诒让《墨子闲诂》 中华书局
??七、《孟子》
??1.《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东汉赵歧《孟子章句》,宋孙奭《孟子正义》) 中华书局影印本
??2.南宋•朱熹《孟子集注》 *
??3.清•焦循《孟子正义》
??4.今•杨伯峻《孟子译注》 中华书局 *
??八、《庄子》
??1.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汇集西晋郭象注,唐陆德明音义,成玄英疏及清代多家评述) 中华书局 *
??2.清•王先谦《庄子集解》 中华书局
??3.清•王夫之《庄子解》 中华书局
??4.今•曹础基《庄子浅注》 中华书局
??5.今•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中华书局 *
??九、《荀子》
??1. 今•梁启雄《荀子简释》 古籍出版社
??2. 今•章诗同《荀子简注》 上海人民出版社
??3.北京大学注释组《荀子新注》 中华书局
??十、《韩非子》
??1.今•陈奇猷《韩非子集释》 中华书局原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重印
??2.今•梁启雄《韩非子浅解》 中华书局
??3.南京大学注释组《韩非子校注》 江苏人民出版社
??4.今•王焕镳《韩非子选》 中华书局原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重印
??十一、《吕氏春秋》
??1. 近•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文学古籍刊印社
??3. 今•章双棣 等 《吕氏春秋注》 吉林文史出版社
??十二、《楚辞》
??1.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汉王逸章句,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 *
??2.宋•朱 熹《楚辞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
??3.清•王夫之《楚辞通释》 中华书局原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重印
??4.清•蒋 骥《山带阁注楚辞》 中华书局
??5.今•姜亮夫《屈原赋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
??6.今•聂石樵《楚辞新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7.今•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屈原集校注》 中华书局
??十三、《史记》
?? 1.顾颉刚、徐文珊标点三家注《史记》 中华书局 *
?? 2.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北岳文艺出版社影印
?? 3.今•张大可《史记新注》 华文出版社 *
??4.清•姚苧田《史记菁华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5.今•王伯祥《史记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6.今•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十四、《汉书》
?? 1.唐•颜师古注《汉书》 中华书局 *
?? 2.今•冉昭德、陈直主编《汉书选》 中华书局
??十五、汉乐府诗
?? 1.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 中华书局 *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中华书局 *
??3.清•沈德潜《古诗源》 中华书局
??十六、《古诗十九首》
?? 1.南朝•梁•萧统《文选》 中华书局 *
??2.今•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 中华书局 *
??3.今•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 作家出版社
??十七、汉赋
?? 1.南朝•梁•萧统《文选》 中华书局 *
?? 2.今•瞿锐园《汉魏六朝赋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十八、文论(可任选读本)
??1.今•杨明照校注拾遗 梁•刘勰《文心雕龙》 中华书局
??2.今•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文心雕龙选译》 人民文学
??3.今•陈延傑钟嵘《诗品注》 人民文学
??阅读参考计划(次序可以自行调整)
??第一学期 先秦诗歌 《诗经》《楚辞》
??第二学期 先秦史传 《左传》《国语》《战国策》
??第三学期 先秦诸子 《论语》《墨子》《孟子》《庄子》
?? 《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
??第四学期 两汉诗歌 汉乐府诗 《古诗十九首》其他文人诗
??汉赋选读
??第五学期 两汉史传 《史记》《汉书》《文心雕龙》《诗品》
??第六学期 毕业论文写作


    子云:最近又开始想专心读几年书了。不知考个文学研究生是不是个好主意。还是就在教子的过程中自己读些书呢?可有前辈教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9:29:33 | 只看该作者
想知道一些古代典籍有多少字,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因版本不同,字数或有出入,仅供参考。

《论语》12700

《孟子》共38125字。分篇文字为:
《孟子•梁惠王上》3085字
《孟子•梁惠王下》3693字
《孟子•公孙丑》 6524字
《孟子•滕文公上》3192字
《孟子•滕文公下》3284字
《孟子•离娄上》3179字
《孟子•离娄下》2989字
《孟子•告子上》3279字
《孟子•告子下》 3035字
《孟子•尽心上》2988字
《孟子•尽心下》2877字

〈诗经〉39234字
〈老子〉5056字
〈庄子〉约80400字
〈大学〉1753字
〈中庸〉3568字
〈易经〉24270字

    真是一座高山呢!现在不过才爬了几步而已,行至半山腰的疲累,登上山顶的畅快,都无从体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1:37:17 | 只看该作者
年前从腊月23开始,就回老家,接着又带笑笑去安徽她爷爷家十来天,年后又把孩子送回她姥姥家,直到初7我回郑州,整整半个月。期间先跟笑笑套近乎让她不再哭闹找她姥姥,再是回她爷爷家抵消一群不认识的人抢着抱她带来的恐惧感,费尽心力,生怕给孩子心理上留下什么阴影。
        这中间读书就很少了。只有背背以前能背的《大学》60遍(总100遍);《论语》只零散读了那么几篇而已。

        另,笑笑似乎不太喜欢我给她读经,有几次,我一背《大学》她就哼哼叽叽的闹,不知是不是偶然。对弟子规三字经唐诗之类的倒还喜欢,有时还会咕咕哝哝的跟着念,当然只有一两个字能跟清楚。
        15个月的笑笑,已经非常喜欢学话了,基本上所有的称呼她都会叫,日常吃喝拉洒的话能理解,单字或叠字的音很多能学着发出来,双字或更多的词她只能说出几个常用的,大部分说不清,或者自己说成单字或叠字,如“面包”说成“包”,香蕉说成“蕉”,苹果说成“果果”。最近又特别喜欢把很多词前加一个“大”,中间还要断一下,如”大、果果“”大、桔子““大、妈妈”……
        看样子她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到来了呢,我却还要把她送回姥姥家大半个月,才能接她出来。 不过,到时候学语言、听经典和听英语要同时进行了(在读了更多早教书之后改变初衷,提前加英语)

        这大半个月,妈妈要加强自己的读书进度:经典、早教书、另向论坛里的英语高手取经。
        初七来郑州,笑爸晚上的火车去上海,我再次夜读〈卡尔维特教育全书》;初八,我上网看小说一天,晚读《论语》一两篇就睡着了;初九,上午读《论语》一遍,并根据朱熹《论语集注》移注《论语》11-12篇,下午小妹来未读书,晚上跟着碟子开读《孟子》,读卷一梁惠王章句上7遍;今天初十,一早读《梁惠王章句上》3遍,读《论语》11-20篇1遍。

        目前《大学》100、《道德经》100遍都已经读完,《论语》读到40多遍,开始听读《孟子》

[ 本帖最后由 子云008 于 2011-2-13 18: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3:08:31 | 只看该作者
古人云:敖不可长、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早教是为了孩子的一生着想,不是为了大人的面子,更不是为了做给旁人看的。切记,切记。
        
        平时也不觉得笑笑有什么早慧,这次过年见到很多孩子,特别是回笑笑爷爷家,感觉笑笑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包括身体素质,确实是比同龄孩子甚至比她大几个月的孩子要强一些的。不觉有些炫耀,在人前老想让笑笑表现,或者以“专家”的口吻告诫人家父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哎,真是有点得意忘形了。
        笑笑不过比乡间的孩子某些方面强些而已,而那些孩子是在完全不懂教育的父母爷奶身边娇惯大的,有什么可比性呢?再说就是笑笑比所有孩子都强,又怎么样呢?就能保证孩子的一生幸福吗?
        以后的日子还长,可以肯定的是过些时候我辞职后把她接来专门带她的话,在智商方面她进步应该会很快。一定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可有骄慢心,不可有炫耀心。踏踏实实地读书、开开心心地玩耍,在生活中教育。如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1-2-12 14:56:05 | 只看该作者
专心读几年书,现在想想好奢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8:20: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nlin124 于 2011-2-12 14:56 发表
专心读几年书,现在想想好奢侈。。。


        所谓专心,更多是在心理层面吧!有了孩子之后,琐粹的事情那么多,就算是全职妈妈,每天能抽出几小时的时间用来自己读书,已经很不错了!
        何况孩子越来越大,可能碰到的情况会更多,都需要自己多多学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06 , Processed in 0.11145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