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wlala010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5年11月出生的大成成长档案

[复制链接]
231#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23:53 | 只看该作者
(89-92)2008年9月4日 过程比知识更重要

幼儿园在准备下个月的动物主题,我给老师写了一些我的想法:

与其一上来就给孩子们灌输这些动物分类,不如让孩子自己尝试着给动物分类.
比如,可以先让孩子们例举自己喜欢的动物
很多孩子会喜欢自己身边的动物,例如蝴蝶,蜻蜓, 男孩子很多会喜欢恐龙,老虎,狮子.
让孩子搞清楚自己喜欢动物的特点,比如身体有几部分组成,生活在那里,怎么生宝宝.他们吃什么,有没有翅膀,他们是怎么长大的?
启发孩子能通过哪些途径找到这些信息,可以自己抓一只蝴蝶,可以去动物园观察,还自己找书,还可以请家长上网帮着找资料
然后,给每个孩子机会,用自己找到的资料(最好是图片的,比较直观),给大家讲讲自己喜欢的那种动物的特点.
把这些动物都了解的比较清楚了,再让孩子们去归纳这些动物的共同特点,比如蜻蜓和蝴蝶,孩子们会知道它们都有六条腿.都有触角,从出生到长大都要经历一个变态的过程.
而老虎和狮子,他们的共同特点,则是都爱吃肉,宝宝是直接生出来的,而且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
在这个基础上,自然而然的,我们就能让孩子自己体会到动物按照这些特点,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并鼓励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分类方法.

整个过程是一个: 问题提出--观察,收集素材--归纳总结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各方面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孩子最终知道动物是怎么按照常规分类相比,这个过程更可贵.
前一阵给小雨讲了原始人的进化,为了给小雨复习进位的概念,给小雨编了一个原始人打猎的故事,原始人要打猎,可是他老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打了多少,于是,她发明了数字来帮忙 . 呵呵 , 今天小雨这个猎人可勤劳了,一直坚持打了120只兔子才跑去别的地方休息 ,表扬一下.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可以一个人扮演猎人,另一个扮演管理员, 写好数字卡片,就可以和孩子玩了
就是弄一个记分牌, 用棋子当兔子.  猎人打了几只兔子 ,记分牌上就显示几 . 拿几个盘子放在记分牌上十位的位置,个位一旦满十,就把个位上的棋子倒在十位的盘子里, 数一数有几个盘子, 十位就应该是几, 这里强调的其实是满十进一的概念.

2008年9月5日 百科,要"从点到网"

昨天,去幼儿园给小雨开家长会,会后和园长聊了聊孩子们的百科, 向园长提了意见,觉得孩子们这个月的百科主题"宇宙"离孩子的生活太遥远,什么宇宙大爆炸,宇宙不守恒.说实在的,这些东西还是留着孩子再大一点,上了小学再去研究吧.

大概总结了一下这方面的想法:

我希望幼儿园的百科,能够"从点到网" ,点,就是孩子们的兴趣点.
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能激发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去主动探究,通过联想,思考,能够延伸到其他领域,最终形成一张网。
不要受到蒙氏科学教育体系的束缚,可以参考,但是不要局限.

拿这个“生命的教育”举个例子哈。
妈妈们也有体会,这个年纪的孩子,对"性"已经有了好奇.
小雨告诉我,妈妈,男孩子站着撒尿,女孩子要蹲着.女孩子可以穿裙子,男孩子不能.女孩子可以梳辫子,她想了想,有的男孩子也梳辫子.前几天还问了我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妈妈你为什么会来月经?

那从这个兴趣点出发,除了给孩子们生命的教育之外,我觉得还可以延伸出很多东西。
比如,通过比较男女的区别,可以鼓励孩子们去探究自己身边的动植物分不分男女,他们是怎么生宝宝的?

如果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去探究植物,就会发现植物有很多种繁衍后代的方式.
像今天早上,我和小雨在上学的路上,小雨就发现两朵南瓜花是不一样的,她告诉我,一个里面是雄蕊,一个里面是雌蕊。
我告诉她,有雄蕊的花,是雄花,有雌蕊的花,是雌花,有的花像人一样,也分男女呢!
那么接下来,再去回答为什么有的南瓜花能结出果实,有的却不能,就很容易了。这个过程和人生宝宝的过程何其类似啊。

如果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去探究动物.
就能够发现有的动物是卵生,而有的动物是胎生,有的动物从卵到成虫,需要经过变态,而有的动物生来就和爸爸妈妈长的很相象,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

从这个点,还可以延伸到社会教育.
比如,教育孩子要尊重别人和自己的身体.不可以去随便碰触别人的隐私部位。

去年,XX做大班的主班时,有个很好的做法,就是社会教育方面,针对孩子们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挑食,去设计下个月的计划.希望幼儿园在百科方面,也能这样做,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从点到网".
2008年9月9日 我轻轻的在她脸上印下一个吻

小雨放学回家,发现我们的月亮记录板上又多了一个快半圆的月亮,这是补前天我们看到的那个月亮,高兴的叫,哎呀妈妈,谢谢你贴月亮上去.

  小雨的小嘴很甜滴,吃饭的时候会满足的吧嗒吧嗒嘴,然后说,妈妈,谢谢你做这么好吃的饭给我,每当这个时候,我一面幸福的要乐开了花,一面疑问,自己的菜真有那么好吃吗? MS也就是一般般吧,还是我们小雨好养活

   开门的时候,小雨会说,妈妈,谢谢你给我开门.

   觉得小雨这么说的时候,心里真是暖洋洋的,

   我疑惑的问她,谁教给你这么说的啊? 小雨说,老师说的,感谢别人要说出感谢什么事情,这样才有诚意.

   我 ,妈妈也受教了.妈妈以后也要这样对别人.

   晚上北京开始下雨,早上起床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在上学的路上很高兴,妈妈,我最喜欢下雨了,为什么呀?我喜欢踩水呀!说着,穿着雨靴的脚狠狠地在水里踩了一下。水花四溅。

  小雨在冬青树从里发现了几个丝瓜,把它们拽出来,摸几下,又放了回去.

   一路走,小雨把在路上看见的蚯蚓拾起来,丢到草丛里,她说. 这样它们就不会被压死了。我不禁轻轻的在她脸上印下一个吻
这个总结起来有3点比较重要:
1 有准备的环境:餐椅 围嘴 不怕摔的碗,勺子
2 一开始就建立好规则,不要轻易改变
3 家长要控制住自己帮孩子的欲望,该帮的才帮

其实小孩子都有很强烈的自己做事情的欲望,但是有的时候能力还不够,要给孩子机会锻炼, 自己吃饭就是很好的手眼协调的锻炼.
小雨很早就用餐椅吃饭了,从几个月大加辅食开始,她就在餐椅里吃.这个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
她喜欢和大人一样,坐在餐桌旁边,我们也喜欢这样.
小雨度过的第一个春节,那个时候她刚10个月,我们一家子围坐在餐桌旁吃团圆饭,她也跟着我们吃一些,那种感觉很好,感觉她是家中的一份子。
这个主要靠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身教了.
孩子最擅长模仿了,家长老师什么样,孩子自然就跟着学了.
小雨上幼儿园的这一年,我感觉懂事好多呢.
所以,给孩子找个好幼儿园也很重要哦,
小雨小的时候也是喜欢用手抓着吃饭的,把手洗干净就行了.
最好家长和她一起吃,然后多用勺子,给她做示范,她会慢慢学会用勺子的.

孩子是否吃饱,不能以吃完给孩子的量为标准,要以孩子自己为标准, 孩子觉得饱了就行了
家长,尤其是老人,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总是想再喂一些,这点我觉得不妥.
有句俗话说的好,要想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这个是有道理的,不妨给家里的老人多灌输一下,
关于妈妈英语,看这个帖子: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6%B1%A6%D3%A2%D3%EF

鹅妈妈童谣和节拍英语都类似于中文的儿歌,这么大的宝宝应该会很喜欢.
洪恩巴迪属于歌曲,和儿歌并不矛盾啊.只要宝宝喜欢,都可以放给他听的.
北京,其实是博物馆多,人文古迹多,文化活动多,这些都适合大些的孩子.

其实对不到三岁的孩子来说,处处皆风景.
比较起来,估计北京动物园会得他的喜欢.

砚儿,日本的小孩太厉害了!2岁多就开始用真刀切东西!
这可真得看好了,要不然极容易切刀手

这个,其实我觉得哈,咱们只是看到了一条线的一个点.
但实际上,在这个孩子能动真刀之前,肯定有很多切的工作(不是用真刀的),让她具备了动真刀的能力.然后才会让她动真刀的

今天看看小雨小时侯的记录,非常感慨,有些细节我都快忘了.

我一直有整理小雨以前日记的想法, 主要是有这样几条主线:
1 小雨的玩具(小时侯)
2 小雨的百科,实验,手工
3 小雨英语

   没有总结数学,中文,自理能力的计划。
   关于数学, 我越来越感到这是一个孩子逻辑思维发展的自然过程, 家长能做的,是培养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常可以意识的搜集一下能够和孩子在家里玩的思维小游戏, 逻辑思维能力上去了,数学不会是问题(说到这里, 一向头疼数学的笑妈可以放心了,笑笑的逻辑思维能力那是超强啊 ),所以,这方面我也就不打算总结了.
    小雨的中文我也不总结了,现成的笑妈成功经验摆在那里,我就可以偷这个懒了.
    鱼妈的自理能力总结,我觉得是这样,只要家长"少帮忙 多鼓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就可以了,这方面我也就不准备总结了。

   小雨的英语我已经总结过了,关于英语的一些零碎的帖子我暂时就不想管了,
    小雨的玩具和百科的总结, 这些需要时间比较多, 我这个人干事不喜欢零打碎敲的,喜欢找个整块时间一口气干完。
   但我现在手头还有事情没完,所以,玩具和百科的总结准备10月份做。嘿嘿,给自己的时限,省得拖拖拖,就给忘了~~~

没有中英文日了。自从小雨上了幼儿园,这个中英文日就取消了。
觉得说中文合适就说中文,觉得用英文顺溜就用英文。
想起来需要和她用某个生词或者某个新句型了,也用英文。
一般我用英文问她问题,她都会用英文一直和你说下去。
有时会和我主动讲英文,在家里做情景游戏时也是讲英文的多。
这个我觉得,输出不要操心,因为目前还不到孩子输出的时候,只管输入就好 ,如果讲错了,你可以把她的话用很自然的态度正确的重复一下就好,不用刻意去指出。他回答中文也不要紧,起码他听懂了呀,这就行乐.

关于这个问题:
----你觉得像我们这么大,快四岁的孩子,还要坚持场景对话吗?我要说的语法不对要紧吗?我说英文他说中文是不是也没事儿?

我觉得哈,如果你担心语言输入的正确性,那么,首要的,要培养起和孩子亲子阅读的习惯。尽量选择配CD的,除了你讲,孩子还可以听正确的发音。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你觉得准备场景英语不会对你构成太大的负担,孩子也能接受,那么还是坚持和孩子用英语交流好。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的时间,把亲子阅读中学到的,在生活中运用起来效果最好。

----他跟我的对话不在我预备的选题之内,我卡壳了,切换成中文行吗?
这种情况我经常发生 ,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百科知识的时候。家长和孩子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发表于 2010-4-9 13:31:04 | 只看该作者
大成真的进步很大呀,大成妈好用心。小雨的学习记录在成长档案里吗?我也想学习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lala0105 + 2 + 2 在这里,我学到96页了,受益很大。htt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3:49:38 | 只看该作者
(93-)
说是可以说的,觉得摸不准就赶紧去找正确的表达方式啊.,下次有意识的再用一下就行了.
妈妈的水平提高了,孩子的水平才能提高,妈妈不能偷懒滴~~~
探索的兴趣孩子天生就有的,好象不需要培养
我记得那个时候,小雨最喜欢满屋子的转悠,挨个拉抽屉,研究抽屉里面的东西,研究她周围一切的东西。

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条.是孩子在全神贯注的研究什么东西的时候,家长不要随意的打扰孩子,这点很重要.
我建议你不要把所有玩具都放在一个箱子里,最好分类放置在架子上,这样孩子也方便拿,收拾起来也容易一些.

孩子玩玩具没有耐心,你需要好好分析一下原因:

1 这个玩具是不是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
   孩子不会作假,超出他能力的,他就会觉得不好玩了。
 如果超出了能力,你想办法找一些能促进这方面能力,但难度又稍微低一些的东西给她,这个道理,就有点像前面我说的,那个日本的孩子切菜一样.家里很多东西都可以给孩子当玩具的,不一定要买的才好.
 

2 孩子玩的时候你是不是作了过多的干涉?
   拿来一个新玩具时,你可以先在孩子面前演示这个玩具,比如,塞一个积木进去的时候。你可以故意赛一个错的,怎么也赛不进去,然后把那个洞洞和积木摆在一起,恍然大悟的发现原来两个形状不一样,然后你再试,最后把这个积木塞进去了,让孩子看清楚为什么这个积木能塞进去。
  演示完,如果孩子很感兴趣,要玩,那你就让他自己去探索,不要做过多的干涉了。

这个你不要着急,你收拾玩具的时候他都看着呢,有一天他会把它们一个个都放进去的.

当妈妈的,要学会耐心的等待~~~~
孙瑞雪《让专注成为习惯》
5岁的孩子专注力差,原因可能出自以下两点:
第一,他缺少在自由选择中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
第二,他成长的环境里充满了干扰因素。
规则的不一致,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最好和家里其他人达成一致的意见。

比如,奶奶不允许孩子开抽屉,你可以给孩子买一个比较安全的小抽屉柜,和奶奶达成一致,这个是孩子专用,孩子可以自己处理,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跑着吃饭很不安全,还是说服奶奶的好。你把这个危害性讲清楚,老人会听的。

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其实没有谁必须听谁的问题,最终目标是要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孩子,要尽可能和家里人做沟通,用一致的态度处理孩子的问题。
这点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小看,它对孩子的性格,习惯的养成,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形状轮的记得牌子是星月的 , 在网上找的图片:

这个玩具质量还不错. 而且很超值 ,小雨现在还玩呢,当然,玩的方式和小时侯不一样了,她一般用来拓印,或者玩情景游戏.
简单一句话来说 , 就是投其所好!
对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她就有的说.
现在,我和小雨聊天,也是这个策略,不过都是她说的多,我听的多,有时我困了,小雨还会对我说,妈妈别睡,咱们再聊一聊

不过,我记得小雨1到1岁半这段时间, 那个时候刚开始和她说英语,而且她处于对儿歌特别感兴趣的时期,所以, 晚上亲子阅读之后,我就唱英文歌给她听,她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小宝宝的百科,我觉得小楼就做的很好,建议你看看她最早的日记, 会有很多感触.
小宝宝最需要的,就是像小楼那样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的渗入.
让宝宝多多的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多给宝宝自己去体验的机会.

像生命这样的话题,现在讲还太早, 可以到了孩子大一点再讲,那个时候他会问你的.
像小雨他们班里,就到了性教育的时期,孩子们体现出了对性的好奇,这个时候讲这个话题,最能抓住孩子,
所以,观察孩子的兴趣很重要.
砚儿,上次你发的《我的科学伙伴》不是少4本的吗?
后来你找到了吗
1423
准确的讲,孩子不是在绘画,是在涂鸦.

小雨那时侯大概不到1岁吧.给她买的那种可擦写板.随便画. 不用担心她吃到嘴里去.

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都是乱画的,这个其实和他们身体发育是相关的, 先是整个胳膊,然后慢慢会动手腕,最后是手指,手指灵活了,那个时候孩子才不会画大饼,而是开始画一些很细小的东西. 小雨小的时候就是乱画的, 画过之后,才根据这个样子,起个名字,所以那个时候,她画了很多的红薯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遵循这个自然的过程,不干涉孩子画什么,其实对于促进孩子身体发育也是有帮助的.

后来大了,小雨才开始说,我要画个什么什么,这个时候是有意识的画了, 这个没有什么特定的时间表,最好顺其自然.

小孩子,因为他还不太会控制力道,所以纸最好大一些,我那个时候是在宜家买的卷纸, 裁出很大的一张铺在地上,或者贴在墙上. 站着画画其实是很舒服的.

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这么一个环境,不要因为孩子画的不好,就给孩子做示范.

要知道, 画画的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观察的过程.

前些日子,我把小雨以前画的小人和最近画的小人做了一下对比,发现一个明显的区别, 小人有胳膊了,穿上漂亮裙子了,以前的小人都是光溜溜的

孩子在画的过程中,她会自己观察,然后逐步的完善,家长要有耐心等待.

说到颜色,
有的孩子一开始就喜欢用黑色,因为黑色醒目。
然后,他会发现玩颜色很有趣。又开始玩颜色。
这是个探索的必然过程。
画画在孩子们眼里就是个好玩的事儿而已.
一开始的时候,小雨也是玩颜色,玩够了,才把注意力转到画画本身.
你如果不给他机会,不充分满足他,那他就会一直玩.
玩颜色,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能学到很多东西,家长要动动脑筋。

给孩子环境,给她时间,不过多干涉.
尽量带她去大自然,大自然中的颜色是最丰富的,最多变化的.
适当的,真心的赞美
对小孩子来说,家长能做到这些 , 就足够了~~~
谢谢砚儿,说的很对。
小楼早期的日记我以前就看过一些,小楼博里面也提过,那套很贵的国家地理(不好意思,具体书名忘记了)给了很多的启发。小楼说也是从那本书学会了如何看到树叶延伸给宝宝讲树枝、树根等等的。
看来我首先要充实自己,不要等到上战场了才发现没有武器可用。

至于羞耻感,我觉得是不正常的。也不需要特别引导,但小孩子喜欢看大人洗澡,就给他看(不给他看是不对的),包括上厕所,由他看去,他知道了以后,自然不看,也不再神秘。这时顺便讲讲怎么保护自己的隐私。
NEMO幼儿园班上的老师都知道,他的嘴巴是不让人亲的,脸也不让别人亲的,所以老师们喜欢他,但喜欢的动作是只能抱抱,亲却不可以。从小知道这些尺度,他就不会侵犯别人,但别人也侵犯不了他。
我觉得那是知道男女有别后的一种羞涩,本来就有别,有什么好羞耻的?我觉得这一点NEMO同学的幼儿园倒做得挺好,他们班上换衣服,就是在教室里换,男女都不避,所以小朋友们也没觉得有什么,熟视无睹了。他们班的小孩子,给我的感觉都很纯,也没听说过孩子间攀比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6:00:09 | 只看该作者
(96-
这种情况,妈妈可以和孩子玩讲故事的游戏,就有点像那本<小蓝和小黄>那样.

比如妈妈可以画一个圈,或一个点,说,从前,有一只小兔,有一天她遇到了一只什么什么,
用最简单,孩子也能画的东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勾起她的兴趣,一旦她喜欢这种方式,融入进去,她自然就开始用笔画了.

偶尔给孩子示范其实也没什么,关键还是要让孩子觉得画画是一件有意思,没有压力的事儿,她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乐趣,以后就会愿意自己画了.
砚儿,请教一下,你刚开始双语的时候提到的英语小对话,是不是这个,一本书+2CD:
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 / 2004-8-1 / (美)Dennis James Le Boeuf 景黎明 主编 /

下面的是书和封面的链接:
http://book.danawa.com.cn/book/499022.html

孩子胃口一般,得从多方面找原因:

1 人家天生胃口就是小,别和别人比啊
2 运动量太小, 或者吃零食过多
3 身体方面的原因,这个得看医生了
4 加辅食的时候没把握好,加的太多,太杂了
5 家里人太把孩子吃多少当回事儿,造成孩子的心里压力,

还是那句话, 吃多少,是不是吃饱了, 要让孩子自己做主.
你觉得孩子胃口太小,可以从加强孩子身体的锻炼入手,活动量大了,自己胃口就好了.

千万别逼着孩子吃,那样只会越来越糟.
我们楼就有这么一位, 孩子胃口不太好,结果家里如临大敌,拼命的塞这个塞那个,结果现在这个孩子,吃什么吐什么,都1岁多了,切成小米粒那么大点的东西都喂不进去,只能喝果汁,就这样还得逼着喝,我都替这个孩子觉得受罪,本来吃饭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楞被搞成了苦刑.
更新了,汉字王国:
http://blog.sina.com.cn/rainbow20040426

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后这里也更新:

2008年10月14日 汉字王国
  阴历九月十六,放学一下班车,我和小雨就注意到天上的月亮真是又圆又大。回家,赶紧把月亮
记录表上的月亮画好,这是这个月老师给小朋友们留的作业。
  因为小雨对仓颉造字的故事很感兴趣,就把汉字王国这本书和小雨一起读。
老厚的一本书,里面讲到的很多字小雨都认识,现在,了解到这些字的历史,我们两个都觉得非常
有趣。
  比如说,“女”和“母”,最开始都差不多,就是一个女子在那里跪着做事情的图形,只是,“
母”字多了两个点,我让小雨猜猜这两个点表示什么,提示她,母亲喂小宝宝什么呀,这下小雨乐
了,是奶头!多形象啊!
作  者: (瑞典)林西莉 著,李之义 译
内容简介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和特点,选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与人的身体、住房、器皿、丝和麻、家畜、农具、车船、道路等有关的字,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既有深度,又很好读。
本书初版于1989年,至今已被翻译成七八种语言,是西方人学习汉语的主要读物。

目录小引
甲骨文和金文
人和人类
水与山
野生动物
家畜
车、路和船
农耕
酒和器皿
麻与丝
竹与树
工具与武器
屋顶与房子
书籍与乐器
数字和其他抽象的字
意与声
索引
译者后记
完整的话是: 这个人对中国非常的了解.

我和小雨看的时候,小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这个作家可真能扯呀!
注意呀,这句可是褒义的.说明我们对这个作家的联系能力是多么的崇拜.
liuyizsj :你和砚儿在一个小区,能够见到多角度的小雨,还能够得到砚儿的亲身指点,真是赚大发了,羡慕啊。
有些东西不是在一起就能学到的。我们对砚儿除了敬佩还是敬佩,她对小雨那叫一个付出。小时候记得有一年春节她还熬夜,给小雨做东东。所以现在硕果累累,这很自然。小雨的童年真是丰富多彩,看的我口水都流下来了。不过像砚儿这样的妈妈我们小区也就这么一个,尽力就好。
那天在电脑里翻呀翻,发现了奇先生妙小姐系列,英音,而且每部片子很短,还不到5分钟,给小雨看了一段,这片子非常幽默,小雨特别喜欢。

franklin准备晾一段了,几乎把所有的盘又都看了一遍,我都有点视觉疲劳了.
不过看小雨却没有这个迹象,前几天看franklin the fabulous的时候,笑得那叫一个前仰后合.

从barney的一堆盘里扒拉出来一张有意思的,这个资源太多,寻找合适材料的时间成本也成倍的增加.
里面用音乐剧的形式演绎了几个经典故事,ropensol啊,Goldilock啊.
小雨尤其喜欢ropensol里那首hang your hair low.
经常在路上,小雨就时不时地蹦出来一首barney的歌,自己摇头晃脑的在那里唱的高兴.

我经常就在想,为什么国内就没有类似这样的节目呢?
用音乐剧的形式演绎一下中国故事,该多讨孩子喜欢啊!
liuyizsj,你说的“有一年春节她还熬夜,给小雨做东东”真是令人感动,我可从没想过熬夜做这个,我还认为能12点睡觉就付出不少了呢,真是惭愧。幸亏这样的妈妈比较少,让我这懒人还能心情平静些。

砚儿,麻烦你帮我看看这个英语小对话,我在卓越搜了一下,有3个版本,一个是磁带,一个是CD,这两个内容应该是一样的,今年还除了了一个新版本,注明“世界对话系列”,

[ 本帖最后由 wlala0105 于 2010-4-9 21: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21:42:40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说三明治英语的习惯我觉得不好呢,妈妈一定要尽量避免。
语言不仅仅是单词,而是一个体系。孩子要靠大量的正确输入去总结一门语言的规律,然后再尝试去运用它。
这样中英文夹杂,不仅不利于孩子英文的掌握,也会影响到中文的输入和输出。

小雨那个时候,为什么一天中文,一天英文,就是出于这个考虑,孩子可以自己去总结语言的规律。用一整段的时间,固定输入一种语言,效果最好。
按场景来区分,效果次之,但也还行。
如果一句用中文,下一句用英文,那么效果就会更差一些。
中英文夹杂是最~~~~  千万要避免!这样还不如全用中文呢。

小雨偶尔会有中英文夹杂的情况,有的时候,她用英文说一段话,说到某个词的时候,她可能突然想不起来这个词英文怎么说了,她就用中文代替。
这个时候我只要告诉她这个词的英文就可以了。只要她记住了,下次自然就不会卡壳了。
简单一句话来说 , 就是投其所好!
对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她就有的说.
现在,我和小雨聊天,也是这个策略,不过都是她说的多,我听的多,有时我困了,小雨还会对我说,妈妈别睡,咱们再聊一聊

不过,我记得小雨1到1岁半这段时间, 那个时候刚开始和她说英语,而且她处于对儿歌特别感兴趣的时期,所以, 晚上亲子阅读之后,我就唱英文歌给她听,她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小宝宝的百科,我觉得小楼就做的很好,建议你看看她最早的日记, 会有很多感触.
小宝宝最需要的,就是像小楼那样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的渗入.
让宝宝多多的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多给宝宝自己去体验的机会.

像生命这样的话题,现在讲还太早, 可以到了孩子大一点再讲,那个时候他会问你的.
像小雨他们班里,就到了性教育的时期,孩子们体现出了对性的好奇,这个时候讲这个话题,最能抓住孩子,
所以,观察孩子的兴趣很重要.

-9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22:12:39 | 只看该作者
上个星期, 坐下来把小雨的日记梳理了一下, 发现因为太零碎了, 即便都抽取出来,意义也不大.
越整理越觉得没动力,所以,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

关于百科, 我写的这两个帖子,代表了我的基本观点

过程比知识更重要
-----------这个是基本原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da9abd0100ao7k.html
百科,要"从点到网"
-----------这个是基本手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da9abd0100aom2.html

总之, 给孩子百科, 最好是:
与生活相联系 , 范围逐步扩展
在生活中渗透
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多动手动脑
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看看这个 ,先念后唱: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29380&extra=page%3D2
如果你担心孩子在阅读的时候, 只看字不看图,可以和孩子在阅读完一个故事后,一起翻看着故事回味一下,和孩子聊一聊.
基本上,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你大可可以放宽心.
不指读.绘本一般是我给她读的.
关于亲子阅读的经验,你去好孩子阅读网肯定能收获更多,那里有很多妈妈的经验.
http://community.goodbaby.com/forumdisplay.php?fid=59&page=1

想象力是孩子天生就有的东西,阅读绝对不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笑笑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关键是选用孩子感兴趣的phonics简单读物.
我记得小楼推荐的东西公司出的比较适合小宝宝.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2%CF%C2%D0%A1%C2%A5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2%CF%C2%D0%A1%C2%A5
说到剪纸, 如果是剪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我估计孩子肯定会喜欢的,难度不要太大,这样孩子越来越爱剪的.

我觉得,是不是你引导孩子的态度和方法方面有问题,
即使孩子再喜欢某样东西,但是如果她发觉有压力的话,那么喜欢也会变成不喜欢的.
不要对孩子有所要求,就是高高兴兴的玩.

说到拼图,小雨也从过去的热中到现在的不理不睬,其实没什么的,只要她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便好.

2009年2月25日 愚公移山 & 小雨读的英文

  昨天晚上,亲子阅读时间过后,熄灯,我和小雨谈兴大发,讨论刚刚一起读的那本《愚公移山》:

  问小雨,你是同意愚公的意见还是智叟的意见呢?

  小雨回答,智叟。

  嗯,那座山确实是太高了,愚公那样做显得有点傻。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却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加油,你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小雨很好奇,什么意思呀?

  就是如果别人在生活中想要实现一个目标,但是这个目标不是努力一下就能做好的,需要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说:加油,你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鼓励别人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最后,就一定能达成这个目标。

  小雨来了一句,就像我读英语一样?(很会对号入座呀,不过以前和她谈过这个问题)

   对,想想看,英语阅读就像是我们面前的一座山.
  你一年前读机灵狗2的时候,一个单词要拼读半天,那么简单的一本书,要读很长时间才能读孰.那个时候觉得这座山好高啊.但是你还是坚持下来了.看看现在,比机灵狗2复杂多了的

故事拿给你,你一会儿就能读完了,现在你肯定觉得这座山矮了不少.

  小雨赞同,还有些自得,我的英语学得很好.

  也不是,还有更大的努力空间.如果你坚持读下去,你会有更大的进步!
  现在,我们面前,还有中文阅读这座山,妈妈要对你说,加油,小雨!你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小雨乐了。在黑暗中,我看到她在那拼命点头。

  我也笑, 这还睡不睡觉乐,越说越兴奋~~~~
  

  早上起床,突然想起来,数码相机还有录像功能,给小雨录一段读英文故事的图像,全当作纪念了。
  而去年这个时候,小雨还在和最简单的单词如何拼读较劲呢,事实就是对孩子最有力的教育和鼓励。


  想把巨大的AVI缩小些放上来,结果找的视频转换软件是个试用版本,只能转一半,而且我不会翻转,大家凑和看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da9abd0100cgh4.html

  我把AVI的音频也转了出来,大家可以听个完整的故事。只是没找到附件功能啊? 论坛封了附件功能了?
我的建议是,喜欢“东剪西剪”,你就给他准备好各种花花绿绿的广告纸(注意审查一下内容和油墨情况)、过期杂志等让宝宝随意剪好了,并及时地鼓励和赞赏,“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宝宝不会满足东剪西剪,他的技巧熟练后,会自主地向更复杂的要求前进。

每个孩子都像春天里含苞待放的花儿,枝上的花骨朵儿,都是它的兴趣萌芽,唯有耐心等待、精心呵护,不让雨打风吹去,才会收获繁花似绵的春天。


2009年3月4日  和小雨一起 办大班报纸

2009年3月12日 植树节

2009年3月15日 小雨的第一桶“金” 体验网上购物

2009年3月16日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 卖报纸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HUTONG + 2 + 2 谢谢大成妈的总结,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22:21:16 | 只看该作者
终于看了一周爬完了小雨在儿教网的楼,104页啊,真是太佩服砚儿了。上面做了很多摘录,还没来得及整理,现在小雨的博客在新浪:http://blog.sina.com.cn/rainbow20040426
感叹早教的力量,太出色的一个孩子了,快乐、健康、友爱、有主见、有探索精神……其他妈妈做的事情真得很多,相比之下,自己做得太不够了,以后要更多投入精力在孩子身上,不断充实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西山蝴蝶 + 2 + 2 是啊。来论坛里有好多可以学习的早教妈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8#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6:09:2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两天有点心气浮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angakai + 2 + 2 春天来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21:13:51 | 只看该作者
周五晚上到周日晚饭宝宝都是在妈妈那边过的,今天上午去新东方上了英语课,下午去陶吧上了体验课。
今天临从奶奶那边回来的时候,很郑重得借了奶奶一本阅读的书,是奶奶以前幼儿园的备课书,讲好下周五还回来,大成能迷上这本故事书,宝贝似地抱着下楼,看着真是可爱。
晚上跟奶奶陪他玩扑克牌算术,他已经把连减法算得很熟了,比如4-7-9=()感叹小朋友的进步真大,也觉得小孩子的智力其实是不可以低估的。喜欢就可以做得很好。特别对早教来说,保护兴趣或者是激发兴趣是特别重要的。
这两天的还引诱宝宝喜欢上了little bear的动画片,呵呵,情节非常好,已经下单在淘宝上买了。
宝宝最近常挂在嘴边的英语有,“Wow,look at those.”"Go back to your seatWash your hands before eatingShh,not so loudwhat a messBe carefulCome on"……
发现我在动画片里学会的短语,用在日常用语里,宝宝会记得比较快,孩子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妈妈的水平和努力程度,不只是孩子要有学习计划,妈妈作为教育者更要有超前的计划。
昨天洗澡在浴室里用漏斗,大小杯子,瓶子,做了体积试验,觉得试验真是很好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知识,玩起来也特别开心。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8 金币 +8 收起 理由
颜妈妈 + 2 + 2 妈妈真勤奋啊,大成学得真不错!
wangakai + 2 + 2 能够把学的东西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真好 ...
西山蝴蝶 + 2 + 2 你们去外面学习英语了?
SHUTONG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09:47: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论坛里各位妈妈的支持,没有你们的搀扶,我不可能走得那么好,你们不光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关于如何利用资源也给了精辟的指点,当我遇到问题时候你们也能站在我身旁给我出谋划策,给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最重要的是让我能及时调整心态,冷静的平和的面对孩子成长教育的各种问题。在此感谢,一路同行的好姐妹。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shifachenn + 1 + 1 多多学习!
SHUTONG + 2 + 2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6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3:57 , Processed in 0.107900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