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117|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孩子的阅读“管“起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4 03:0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一种阅读叫消遣式的阅读,有一种阅读是学习性的阅读。
前者,为了消磨时间,看完就忘,无所谓。
后者,为了增加(记住)知识,看完就忘就不合算了。
当然,很多时候消遣和学习是分不清的,不过对于孩子来说,
用阅读来消遣时间有点奢侈了,有这时间搞搞游戏或者活动更划算。
所以,姑且把孩子的阅读定性为学习性阅读。
当然,学习性阅读不是说剥夺孩子阅读的兴趣,
只是说,看得高兴的同时,最好还能学点什么,记住点什么。
这就涉及到学习管理。

学习管理是一门学问。我们的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都还很粗糙,
还没有把学习管理当回事,实际上,如果能够懂得一些学习管理
的方法,家庭教育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人的记忆是有规律的。大家可能比较熟悉
艾宾浩斯曲线,此外,还有一种类似的记忆方法,是美国英语教学专家
pimsleur发现的。

先看一组数字:

5 seconds, 25 seconds, 2 minutes, 10 minutes, 1 hour, 5 hours,
1 day, 5 days, 25 days, 4 months, 2 years.

上面这些数字代表的是记忆时间窗。首次接触到一个信息后,依次按照
时间窗的时间进行复现,那么,这个信息就能牢牢记住,形成长期记忆。

德国科普作家Leitner也用了类似记忆时间窗的原理,在70年代发明了一种
叫Leitner System的东西,这东西我们其实很熟悉,就是闪卡,
但是,这闪卡不是简单做个卡片那么简单,还有一套闪卡的程序。

具体操作就是把卡片按照记忆内容的难易程度划分成不同的级别。
答对的卡片,就把它放进一个较高级别的卡片盒子里。
答不出的卡片,就把它放回开始的级别。

这个系统是和时间窗结合在一起的。已经学习过的卡片,会在一段时间后重新提示你要复习。

总之,这个系统的特点就是按照时间窗的原理把你的记忆管起来。
我们见到许多记忆法都是以150年前的艾宾浩斯曲线为基础,
实际上我觉得记忆时间窗更加科学一些。毕竟出现的时间离我们更近一些。

大家如果对Leitner System感兴趣,可以下载一个免费开源的软件,Jmemorize,
这个软件就是按照Leitner System设计的。
http://jmemorize.org/download/

pimsleur的记忆时间窗已经被开发成一套外语学习课程,在美国与rosseta stone
是齐名的。有人进行过记录,pimsleur的实际课程中并不是完全按照这个时间窗进行的,
会有一定的误差。

我试过这个方法,可觉得记一样东西,5秒,25秒这样的节奏实践上是很难把握的,
如果不是专人开发的教材,普通人是很难做到的。有一些既用过pimsleur的方法
又用过Leitner方法的人说,前者对于比较简单的东西更有效些,要想学复杂的内容,
后者更有效。

我们可能没有条件或者没有必要严格按照时间窗安排我们的学习,
但不妨可以吸收其原理,即每隔一段时间就及时复习一下所学内容,
间隔几个小时或者一两天进行复习总能比较容易地做到吧。

回过头来说说阅读,孩子们平时阅读的时候,你可以在他读完后有意识地问他,
你读的故事好玩吗?能不能给我讲讲?或者设计一些具体的问题,
如果更加管理化一点就是建立一个表格。这个表格就是你固定要问孩子的问题。
这一问一答,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复习。

此外,这一问一答还符合另外一个学习效率倍增的原理,就是说,能够讲出来的
东西其记忆巩固程度要远高于单纯的读。详见学习金字塔。

这一问一答之后,晚上睡觉前可以不经意地再问问。第二天,不经意的再问问。
所谓的不经意就是你的语气比较随意,实际上你是提前做了功课,精心设计了这些问题。
只是孩子不知道你是在叫他复习。

我们的家长千万不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动不动就让孩子机械记忆大段的内容。
实际上,这种大段机械记忆不是说一点用没有,而是说效率是十分低下。

让孩子读书,一问一答的复习,不经意就记住了故事的主要脉络和精彩之处。

而机械记忆呢?要记大量无效信息。这些无效信息是,这个句子的下句是什么?
这个人的名字是小金还是小晶?这些其实都是不会增进孩子能力的无效信息,
但是,大段机械记忆的话这些信息是必须记住的,否则,上下文没法连贯。

学习管理还有不少学问,今天先谈到这。

点评

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16-3-18 22:50

评分

参与人数 12威望 +3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lovecheesecake + 1 + 1 太有用的文章了
HMB + 2 + 2 精品文章!
丹芮妈 + 2 + 2 很实用啊。
suyangchen + 2 + 2 真好哇!
cn579 + 1 + 1 我好喜欢。。。
棠棠妈 + 2 + 2 谢谢你了
hq1966 + 10 + 10
luck1 + 2 + 2 精品文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 + 2 + 2 精品文章!
颀颀妈妈 + 3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3-14 03:16:0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此文内容好多,又是阅读,又是学习管理,学习了。。

需要父母做个有心人。找到好方法并贯彻。。。

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效率管理,等等,我们工作中用到的各种方法,其实都可以用在教育孩子上。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3-14 07:26:45 | 只看该作者
对后面关于实施的部分感兴趣
在阅读时,无意识间,我们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孩子很喜欢

点评

真棒  发表于 2016-3-18 2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3-14 09:18:1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呢,我有体会。不过是反面案例。我和儿子进行了大量亲子阅读,由于没有“管”起来,所以留在他脑子里的内容其实很少。泛读和精读要结合起来。没有复习的泛读,很多时候读过就跟没读过差不多,孩子看看画面的热闹就完事了。

所以如果真有好书,光借是不行的,还是得有hardcopy,便于经常复习。跟孩子进行一问一答的复习呢,要建立在孩子的兴趣基础上。对于感兴趣内容的对话,孩子本能地希望再见到那本书一眼,那是一种阅读感情。

同理可推,视频的内容也一样。看电视节目和看碟片还是不同的,哪怕内容一样。碟片可以复习,而电视节目闪过就闪过了,不便于以后重复,除非IPTV的节目。能看碟就不要看电视节目了。老易提到的学习管理方式是比较高效的。做不到如此科学,简单重复重复应该还是可操作的。

[ 本帖最后由 ciscotang 于 2009-3-14 09:2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老易 + 5 + 5 说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3-14 09:59:53 | 只看该作者
哈,又见新文章了,我来做反对派。

阅读有差异,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古代对这个区分的就很明确。比如说读书人这个词,不是所有读书的人都叫读书人的。你如果只阅读白话小说、诗词歌赋那就不能叫读书人,读书人必须读经史子集。

现在孩子上学读的书,就类似古代的经史子集,用各种方法让孩子掌握。那孩子自己读的书就应该作为兴趣,喜欢就多看几遍,博览群书要好于背诵几本书。为什么对一本书非要达到什么效果呢。

从老易的“pimsleur的记忆时间窗”和“艾宾浩斯曲线”说来看,老易还是没有跳出“背诵”这个传统的方式,无非是让背诵行为更科学、更高效而已。实际上国外这些方法,尽在部分记忆层次里有所实施,并未推广到学习的整个层面,更为推广到阅读层面。

古代人背书是要它的历史原因的,那时候可是不像现在一人一个课本,印刷术也不发达,所以很多东西全靠死记硬背。

现代社会不一样了,阅读的东西有隐形就好了,需要用的时候可以去进行检索,现在信息化的发展,更是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于老易后面说的读书带些问题我倒是赞成。把孩子读的书可以划分为精读和泛读,对精读的书,可以带一些问题,让孩子去思考,这应该是不错的。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7 金币 +17 收起 理由
HMB + 2 + 2 精品文章!
wanyi77 + 10 + 10 我很赞同。
老易 + 5 + 5 记忆时间窗不是背诵,你了解一下就知道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3-14 10:13:18 | 只看该作者
也要看孩子的年龄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3-14 10:16:46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酷爱读书,看书的速度我已经赶不上他了。我很担心他是囫囵吞枣,怀疑他大量的阅读后究竟能吸收多少,所以现在他读完一本书后,我有意无意间会就这本书问他一些问题,比如作品的类型(小说,科幻,纪实......),发生的时代、地点,主要情节,精彩的句子等,但愿他能以此收获一些东西。

以前我是出于关心孩子的本能在做这样的事。现在有老易从理论到实践的高度总结,我的思路更清晰了,再次感谢老易。

点评

以前常这样做,现在反而少了  发表于 2016-3-18 2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3-14 22:37:12 | 只看该作者
咱家孩子看书也是属于放任自流状态. 我从来不问他看懂了多少, 有什么收获.
感觉和其它的孩子相比. 读书的收获不大. 应该就是差在这里了 .
只是要问孩子问题,自己也得把他看的书翻个差不多吧.
这个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也不是小数目的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32 金币 +32 收起 理由
HMB + 2 + 2 精品文章!
wanyi77 + 10 + 10 我觉得没问题。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我很赞同。
pianocrazy + 10 + 10 我喜欢这种状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3-14 22:59: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这正是自己欠缺的。

点评

同感  发表于 2016-3-18 2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3-14 23:44:15 | 只看该作者
俺家孩子读书也是放任自流状态,不过我觉得 她小脑瓜挺丰富的,理解力很强,表达能力也行,她说在学校她说一些话同学都听不懂,她就尽量不说,看书超快,但还能给我讲出来。可我觉得她的记性不好。可能该记的记不该记的不记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HMB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5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8:44 , Processed in 0.130991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