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得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启蒙] 谈一点教育小孩的体会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14:1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0 紫霞湖 的帖子

您可以灵活掌握,我一般读新内容前或后,复习一遍已背过的内容.象<<德道经>>,我和孩子都喜欢,虽然早已背过,每天都要抽时间内观诵读德篇或道篇一遍.或内观诵读德道经双一章7遍或21遍.德慧智经典诵读和别的经典诵读的不同,就是在恭,熟的前提下,放松心身读,真正在读的过程中体会经典对身心的滋养.和感悟经典的内涵和意境

[ 本帖最后由 得一 于 2009-10-18 14:3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1 + 1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发表于 2009-10-18 16:48:3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现在每晚睡觉前都读双一章,但只读两遍, 多了多多就不读了,  有时还只让我读他听,   也没做到闭目读, 有时读双一章,直接读内容, 不读题目,可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19:1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2 好运多多 的帖子

也可以,小孩子才开始不太配合闭目观诵,不要紧的,小孩子心地比较淳朴,有时能自然进入妙处,入睡前躺在床上和孩子一起闭目观诵双一章,孩子一般容易接受.您有时间可以自己放松心身闭目观诵一下双一章,体会一下妙处.读德经的第一章重要是培补五德的缺失,读道经的第一章主要是开起慧性之门.

[ 本帖最后由 得一 于 2009-10-18 19:5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好运多多 + 2 + 2 非常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发表于 2009-10-19 05:38: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洋洋真可爱 于 2009-10-14 13:31 发表
谢谢得一老师的回复。
我小儿从今年3月开始读经,已学完《大学》《论语》《老子》《弟子规》等,记忆力好像有所提高,但不知为什么脾气还是没有太大改进,(脾气大)有时为一件小事能喊上半个小时,而且,他从 ...



请客观看待小孩的记忆力。小孩的短时记忆力是很强,对所背内容不理解的情况下就可以背下来。但这种记忆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即使今天背过的内容,到小学时也基本忘掉。

这种单纯记忆而不理解的背书,不要也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09-10-19 05:41:58 | 只看该作者
小的时候多刺激宝宝的大脑记忆区间总是会有益一些。但精力、时间有限,是让小孩去花大量时间背一些生活中难以理解的东西(由于不理解,生活中不用,很容易忘掉),还是让他去学一些生活中不断用的东西,是一个时间投入选择问题。大家可以想想看,我们这些成人在上大学时读经书都很难理解,如金庸所说,只有经历过一些事情时,读经才领悟到深层含义(大意如此,好像是在侠客行的后记中说的)。

我不是反对经书,那些经书是人生智慧的总结,是值得认识读并思考的。但对于6岁前的小孩,生活体验很少,读了怎么会理解那么深奥的道理?有那些时间,不如让孩子自由的玩一会,做一些有利于动手、动脑的游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09-10-19 05:47:33 | 只看该作者
通过故事、游戏这些更容易小孩接受的方式,小孩的进步应该进步的更明显。

各位别太迷信于读经了。读经应该是一辈子的事,但不是要从小时候开始。古人上私塾时都在6岁以上了。

关于早教的利弊,各位可搜一下 萧愚 sina blog,虽说也只是一家之言,但做为家长,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在如何培养孩子方面,应该多听听,多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9 19:4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5 kalman 的帖子

很多人认为,孩子读不懂经典,但我发现很多的孩子会用经典,一次我和爱人意见不统一,有争执,孩子在一旁说:"别吵了要中气以为和",只有读过的才能体会到它的好处,很多孩子不读经典,到是背了很多的电视中的广告词,读经典如同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上善治水,很多的孩子通过诵读经,脾气禀性都有改变.经典诵读,对于人生的前四阶段而言,并不在于弄懂弄通经典的内涵,而主要是多听、多读、多看,从而熟练掌握,乃至于能够背诵,重点是在于使经典中蕴藏的能量释放出来,在无为之中充分被吸收进入体内的水中,产生无意识的作用。这就是运用经典诵读进行上善治水的简单方法。诵读经典不仅是一个大脑接受、心灵呼应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体内的“水”同步在接受、在感悟、被治理的过程,因为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水能聆听、水能观看、水能分辨、水能记忆。在持续的诵读经典过程中,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体内被上善所治之“水”将会不断把经典中的信息源源不绝地带入全身细胞之内,渗入DNA之中,既能修补先天的不足,又能丰富后天的储存,经典的能量信息将潜移默化地在全身发生置换与储存。从而在“上善治水”这一从先天入手调治肾水培智德的基础上和前提下,进一步实现“上善治木”而治肝培仁德、“上善治火”而治心培礼德、“上善治土”而治脾培信德、“上善治金”而治肺培义德,当五脏都被上善治水的“水善利万物而有静”所转化以后,必然会将经典的能量更进一步深化至全身渗骨、渗肉而“骨肉化”,完成上善治水的全过程。对经典的理解也将逐步展开乃至终身不忘,不论将来人生中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应机起用,正确抉择,大机大用。
    所以,老子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运用天人合一的大智慧,慧智同观地揭示了万物生命之水的内涵,特别是揭示了“上善治水”、“贵水则变”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能更深刻地认识水、尊重水、善用水,利用水的质变来净化人心、人身,德化人心、人身,利用人体生命之水的新陈代谢和“上善治水”的教育原理,从改变人体生命之水的根本结构入手,利用人体生命之水的结构变化来矫正人们禀性中的杂质、习性中的杂质、人体细胞中的杂质和人体基因之中的杂质,从而从根本上矫正人的禀性、改变人的习性、提升人的品格、德化人的心灵,完成道德治水、上善治水的全过程,使人真正认识到:人就生活在水中,水净化则人能清静,水德化则人有德性,“水即是身,水即是命,知水者智,治水者慧”的真理!
有感知的水视频:    http://you.video.sina.com.cn/b/9892337-1198022282.html

[ 本帖最后由 得一 于 2009-10-19 19: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发表于 2009-10-19 21:3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7 得一 的帖子

很喜欢老子的‘上善若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发表于 2009-10-20 13:43:42 | 只看该作者
向这位父亲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21:2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9 gloria88 的帖子

很惭愧,自己做的也不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29 , Processed in 0.128672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