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得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启蒙] 谈一点教育小孩的体会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2009-9-23 15:0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发表于 2009-9-23 15:35: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0:43:1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相互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19:0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5: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发表于 2009-10-13 01:04:20 | 只看该作者
广告啊广告,一看就是做广告宣传的。楼主要真是如1楼所说,别教育小孩所谓经典了,先把自己的性格修养做好吧。做好修养其实不用看那么多经典书的。没看过经典的人多了去了,难道都拿菜刀砍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09-10-13 01:05:49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反对宣传,做广告,但做得有点良心,拿点实际的例子出来。搞个一看就是编的神化故事,有意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02:11: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看东西,也是走马观花,夫妻之间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我之所以写出来,也是让大家看到因自身的不足,对孩子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影响,大家引以为戒,读经典也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自我完善的过程,楼上的性格修养一定做的很好,向您学习.
让您见笑了,因妻子以前不读经典,脾气很急,现在改变很多.

[ 本帖最后由 得一 于 2009-10-13 02: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0:0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7 kalman 的帖子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建议按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8%B9%E9%D7%D4%C8%BB  介绍的读经典的方法带着您的孩子每天读老子德篇第一章和道篇第一章每天30分钟,坚持3个月,在来发表您的高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3 10:39:09 | 只看该作者
《净空法师法语菁华录》中讲的读经典的方法,帖过来再学习一下,若方法错误,念一万遍亦是枉然。

读经是修定。读经有两种读法,两种目的。
       第一种,求根本智,那种读法,恭恭敬敬,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念得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错,字字分明,不去求解,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怀疑,这种读法就是修定、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我们修无知。读经想想这句什么意思,那一段怎么解释,就坏了,修一小时定,修定的方法很多,净宗是用读经、念佛,密宗持咒,都是修根本智的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统统是修定。

      第二种方法,随文入观,易经得到根本智、得到定,才有这种能力,把经里佛所讲的理论、境界跟自己的心融合成一体。那是高境界,心跟经融成一片,是真功夫。

      信心不具足,还有怀疑,遇到境界还会动心,就要听经、读经。

      读经的目的是在学道,应该怎样学?一部经,从一部经下手。如果没有得定,没开悟,绝对不看第二部经。自古以来祖祖相传,历代凡有成就的人,都是用这个方法。凡是失败的人都是自作聪明,不肯遵守老祖宗的旧规矩。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深入是修定,长时熏修是从定里开慧。
      他喜欢的东西太多了,一样也放不下,他不是真修,真修的人不但世间一切放下,佛法也放下。选一部经,一门深入,从一部经成就戒定慧、成就清静心、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再求解,那个解是正解,不会曲解、错解。没有根本智,心不清静,看经不理解,听讲意思也错会了。关键是在用心。要如法的修学,要修真是的清静心,清静心起用就是智慧。
      真用功,不是你一天读多少部经,如果你的思想、言行,跟经上讲的完全不相应,一天读两百遍也枉然。

     读经真正的作用,是用他来修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决不是念这个经佛菩萨喜欢,念给它听。今天造恶业,回去念几遍经,佛菩萨就原谅你、消你的罪业了,那是自欺欺人。

     把你平常心里思想忆念的,统统换成西方极乐世界的,最具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经,读经就是思想忆念依正庄严,读就是忆念,忆念就是读诵。不要一面念着经一面去想。我们用读诵持名的方法,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通通打掉。初学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一定要从读诵下手,读诵不但能修定,同时能开慧。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白了,不能打妄想,就一直读。你想,这个念头很粗,不易成就三昧,我读,读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去想它,这个觉观慢慢就细,容易成就念佛三昧。容易达到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乱。
     。。。。。。。
     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读经是戒学,依规矩去念,规矩就是持戒;以真诚心、恭敬心读,一个妄念没有。跟念佛一样,不能夹杂妄想,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颠倒,就是修慧。念经最忌讳的是夹杂,念了,想这一句什么意思,就完了,戒、定、慧三学全部破坏掉了,最怕的是打妄想,有念经文,意思自己出来了,不要理会,不管它,继续念下去。千万不要怕忘掉,赶快记下来。为什么?这一次有一点悟处,念第二、第三遍,遍遍有悟处,不用记它。。。。。
       读经,读一遍有一遍的悟处,集小悟成大悟,集大悟成大彻大悟。心浮气躁,要赶世间赶功课,那没用处,心要恭敬,会有悟处。

       。。。。。。我劝大家一天至少将《无量寿经》念三遍,念满三年,古人入佛门不是从听讲解入门,从读诵,时间限制五年,五年读诵,纵然不能背诵,都很熟了,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现在人没耐心,所以我把五年减成三年。再减少一点不行了。念三年,满三千遍,念熟了,可以背诵。常背经文,在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接物间,起心动念就会想到佛在经上是不是这样教的,起念、说话、做事,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诲,三千遍念下来,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功夫得力了。。。。。。

       重要的是要专要精,其他一切经论法门统统放下,这三年公里完全用在《无量寿经》上,不仅是口念,一定要把经里的教训时时刻刻记住,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这才叫读诵。每天念,愈念得多,体会愈深、愈广,你才发现经的义理无有穷尽,用这个经来启蒙,来奠定三资粮的真实基础。
       。。。。。。

       《无量寿经》是经中之王,要死心塌地、一门深入。“一经通,一切经通”,学到通,通到自性。任何一部经都是释迦佛从自性般若里流出来的,所以每部经都通自性。坚持在一部经上成就戒定慧,才通一切法。

        好比凿井,在一个地方一直打下去,打得愈深,水源就愈丰富。。。。。。


第七章   6、智慧

智慧

求智慧有程序,先求根本智,再成就后得智,根本智叫无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你要想成就无所不知,要先求无知,无知就是修定!现在求学的方法,永远不会开智,为什么?他不知道修根本智,现代人不遵守古老的传统方法,疏忽了根本智。所以不可能有后得智。

根本智在童蒙培养。七岁上学教规矩,教读书,读书不讲解,只教读、背诵,这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守规矩就是持戒,读、背书,心专注在课本上,不去想东想西,就是定,把一切妄想杂念打掉,属于修定。书念得清清楚楚,字没念错,句子没念颠倒,这是慧,就是根本智。七到十二、三岁,他心定了,该背的东西全背熟了,进太学开讲,叫后得智。小孩天天背书干什么?修根本智。不许他胡思乱想,用这个方法帮助他修定,修清静心。他心地清静就开智慧。

第十五章  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9:06 , Processed in 0.111936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