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果行育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由“读经三年后”读经网引发的热烈辩论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8-8-11 08:06:30 | 只看该作者
天高任鸟飞 2008-8-11 02:50 金钱 +2 这么乖,那就再加一次分分
天高任鸟飞 2008-8-11 02:50 威望 +2 这么乖,那就再加一次分分
我谢你,是平等尊重的谢。或许你的感觉到的不是我想表达的这种谢,因为,我感觉“你这个给分和评语”味道不是很正,感觉有些轻飘失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8-8-11 09:18:26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帖,一个钟头了,居然还没有发出来,我就当被灭了,那我就把那帖的意思再说一下:
天高任鸟飞 2008-8-11 02:50 金钱 +2 这么乖,那就再加一次分分
天高任鸟飞 2008-8-11 02:50 威望 +2 这么乖,那就再加一次分分
天高任鸟飞,我很不喜欢你这样说,你是谁,我是谁,为什么要说我乖呢?
乖是什么呢?我认为类似于:一个事情做得合自己心意了,然后就认为那人是好人。更多的是情绪或感情上的词,是一个要把人搞混乱的词。
请你收回此评语,我不接受。
对于,我自己的小孩,我都很用少说“你真乖”之类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8-12 13:12:07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熊先生有两句話:「人不志于圣贤﹐能免于禽兽乎? 人以圣贤自居﹐能免于禽兽乎?」此语最见人生严肃与人生艰难之意。人不志于圣贤﹐固见人之堕落丧志﹐无异于禽兽﹔然人即以圣贤自居﹐是又表現一自我之限隔与自我之圈住或封闭。人不能奋进不己﹐健行不息﹐也终必沦为禽兽。听前贤此语,可不谓晴空霹雳,惊心动魄乎???

人处于社会实是大斗争﹐成为一个真实的积极的存在﹐殊不容易。此人之所以要戒慎恐惧﹐警策惕励。之所以必须反求诸己﹐反身而诚。我们需随时检点心地之开朗与坦荡,如同耶稣受洗时的“天门开,鸽子从天上飞下来”的那种心境。否则大力突破是假狂荡,久之气泄。潜心陶养是虛做作,压缩久之,仍归慌張。此处恒当共勉笃行。

昨日一前辈给我一封邮件,慨叹虽年过半百,仍战战兢兢,良心恒有不安处,我辈后学,焉能云“一安永安”?咄,真乃狂荡!不思进取,中途固结自安,是吾忧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8-8-13 10:49:38 | 只看该作者
一点感受:
以读经事业规范儿童,是以读经事业为主体。
以读经事业体贴儿童,则是以儿童为主体。

这里面有分别吗?我自己有时候也觉得难分难解。
所接触尚浅,所思尚浅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2 + 2 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3 22:2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 stffa 的帖子

记得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讲过:理解不是解释,也不仅仅是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理解是生命“置入的状态”,是生命在各种活生生的、具体的、不断变化的处境中对生命自身的揭示,是对各种复杂性和纠结状态加以同情的体验后的困难的辨认,理解时常是通过个人的“误读”从而学会“理解未被理解的东西”。

我觉得这段话说得很好,教豆豆以来,我一直在反省自己对人性并不了解,很多时候尽管真的在尽量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还是不能理解对方的思维和行为,因为个人生长环境、际遇、接受教育程度等等都是那么的不同,我们真的无法进入别人的生命。了解到这些以后,我知道自己最多只能做到即使别人在说出我们感到卑鄙的言论时,我也尊重他的话语权。这是一种克制,也是一种痛苦的接受,也是一种我认为的包容。

所以我认为体贴儿童没有“爱”是进行不下去的,儿童读经事业,您说谁是主体?呵呵,您明知故问呢。

反读经派说我们是“王财贵崇拜者”,现在读经派说我们是“读经背叛者”,嘿嘿,这世间真幽默。上次去天津,跟女儿在老茶楼听相声,有句话我记得最清楚:这天大地大,也大不过一个“理”字儿。结尾那个“儿”用天津话说特带劲,透着一股子高昂,一股子藐视。生命在这里透着一股子干脆和痛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10 + 10 说我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8-8-14 02:24: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广结善缘(晓军)将这个帖子链接到全球读经网。
在这里浏览的网友,可以到如下网址,查阅赵老师的回复。

http://www.gsr.org.tw/cgi-bin/topic.cgi?forum=8&topic=390&start=48&show=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8-8-14 03:55:42 | 只看该作者

浏览了一下赵老师的发言,不出所料,他又“呆在怒火里”出不来了。

我不想去解释自己是否“为避贤者讳而嫁祸于他”,是否“正大光明”,是否“厚道与自重”
赵老师有权这么“认为”,而我却无意于去说服他改变这个判断
并且,我也没有心情去推翻他在读经网原帖55、58、59、60楼,所作的大篇幅“辩驳”
纠缠于这种“辩驳”,必将引事态陷入意气用事、揭发举证的漩涡。


关于素质提升,我已经另开一帖讨论
关于同城读经(联合家教),培雯提议论坛开个专门版块,
方便同地域读经家长之间的联络合作。具体怎么安排,请如幻和培雯联系商议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8-8-14 09:21:32 | 只看该作者

热切期待果行老师开辟专栏,便于读经家长交流,功德无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8-8-14 09:34: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08-8-13 22:27 发表
反读经派说我们是“王财贵崇拜者”,


说我吗?我记得我原来说的还有个定语"盲目".

本来不想回复的,我一发言天高又要说我"无良"了,但是我还是忍不住.

看到这帖,我是非常高兴的.这些问题不就是我的问题吗?

王教授的有些理论,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全对吗?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8-8-10 20:32 发表

98年以前,季谦先生从未提及什么“老实大量读经”这个概念
2006年中期,果行前往山东莱州,赵老师与她谈论过“老实大量”的具体内涵

同期,季谦先生到莱州巡视,赵老师于是与先生沟通了这个想法,
于是,“老实大量读经”概念始而得以肯立
您提到2007年季谦先生的讲话,已经是“很后来”的事儿了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8-8-10 20:32 发表

季谦先生是以各种权巧方便,接引众人读经。他从不反对以“任何方式”开展读经,只要你读,哪怕你是死背,他也热心支持。


王教授的这个做法,我又要扣上"盲目"的帽子了.

你们指出读经的一些明摆着的问题,但却不从根源是指出这就是王教授的错,这样的水浒式做法,成功率是很低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2 + 2 没想说你,别对号入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8-14 12:22:24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8-14 09:34 发表

这样的水浒式做法,成功率是很低的.

嘿嘿,鲁智深对林冲说:“杀人需见血,救人需救彻。”侠肝义胆,响彻云霄。

真正的儒家是要有一种侠义精神的,否则不能算是儒家。坤卦云:“直、方、大,不习无不利”,道德践行本于乾法于坤,做人就是要“直、方、大”,也可以用俗话说“大大方方,盖天盖地”,弯弯曲曲、含沙射影、欲说还羞,这种人生没什么意思。

我说自己的实感,观点浅薄也露出浅薄给大家看,成功率嘛,还没来得及想。

不过你批评“盲目崇拜”这现象还真没说错,基督教五诫中第一诫:不能崇拜人。教旨在于只有神是完美的,只可以崇拜神。现在看来西方宗教也有好处,所以西方人发表某些言论,不论权威多大,都可以批判,发表者本人对待批判也无所谓,反正我不是神,肯定有可以批判的地方。所以西方人在这方面显得很平实可爱。这就是人与神让开一步,这里含着对真理的谦逊和敬畏。东方文化人人都可以成尧舜,确实是一种高深的智慧,但也可惜,很容易人神不自觉混搅,私情真相纠缠,个人崇拜在东方文化里历来容易泛滥。非法病,是人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9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36 , Processed in 0.08068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