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新新唐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教学到底要不要讲解?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5:00:35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关注的人还顶多。这里我就权当一回老师了。

我给孩子们上课喜欢互动,喜欢启发。讲得多讲得高不一定就是好,关键要讲得能启发孩子,讲得能让孩子们发问思考。用一个术语就是“点化”,老师主要是“点化”学生,点就是一点,不是一大片;点就是指点提示,化就是变化,若隐若现的;化就是内化。果行同学悟性很高,开始发问了。(注:我这里是顺口玩笑,其实果行是我的老师)

插一句,sunny现在最大问题是不会发问。不会问就是还不会思考。当然有很多孩子会乱问,那只能是一种调皮。

老师把问题讲透了但学生不能从中有所启发那其实没什么用,顶多只是在学生面前卖弄炫耀一下老师的才能。最高的本事是老师今明月明晚风的东拉西扯却能让学生从中悟道。道,可道,又不可道。这句话不是老子说的,但我想老子也有这层意思。师者,首要的是传道,要传这个可道又不可道的道。

又绕一圈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11-21 15:40:11 | 只看该作者
黄老师,今天这些文字可是有含金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1-21 16:00:44 | 只看该作者
我对读经私塾教育的迷惑是,读经人并没有将读经教育的是否讲解划分出阶段来,并没有言明经典在某某时候是需要讲解的,将来会怎么讲,目前有没有开讲的计划------没有基础和储备可以由计划开始,可是很明显目前私塾是有意无意地一截子断言:不需要讲解,孩子不需要理解-------刚刚进入读经的孩子,都很有想明白和理解意思的欲望.后来在不断地不需要理解的强化下,花很长时间来适应读背不懂的内容,当然孩子适应力是很强的,他们有能力去读不懂的内容,这是大人所望尘莫及的.

问题是,孩子们很可能在这样的强化下,并没有正确地理解为"暂时"的不需要理解,而将这种不需要理解和抹煞探求未知的欲望,举一反三到别的未知世界中去呢?

我不知道会不会,只是一点疑虑.

作为一个教育体系,不能因为没有合适的教员,没有合适的模式,就断言说不需要.这个也是我跳出读经之后,才认识到家长照理说是应该有这个疑问的权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6:3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果行育德 的帖子

好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不是原话),有谁认为儿童读经需要讲解,说明这人连经典的门都没有摸到。

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但我敢肯定中华经典中没有类似的言论。

我们说话得有“根”,别人的话我们也要找找其中的“根”。有时候我们会犯一些愚蠢的错误,把一片随风飘落的叶子误认为秋天。

果行女士说自己提倡讲解,好像以前没看到过类似的帖子。你已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过我还没有阐述我的观点。我认为答案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也许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单一的肯定和否定都不是中华文化。

又往外绕一圈。前段时间看了一些曾仕强老教授的讲演。我很佩服老先生,他用风趣浅易的语言将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风格讲得生动明了。我母亲是个农民,文化不高,但被曾教授的讲课逗得会心的大笑。我认为他把中国人的心摸透了。

继续往另一方向绕。如果我是司机,各位网友是乘客的话,我想问问大家头晕不晕,如果有人因此晕车,那我就不绕了。我多绕几个弯,为的是让大家少绕弯。

中华经典《易经》被推崇为百经之首。《易经》我没学习过更不要说研究了。南老认为学易经是要玩的。我每每体悟中华文化的美的时候常常想到这个“易”字,玩味这个“易”真是妙不可言啊。再来看看那个太极图,阴阳分明,有阴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时而是阴,时而是阳。这就是中华文化啊。

现在又绕回来,我们这个帖的主题问题是读经教学到底要不要讲解?我的看法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1-21 16:56:41 | 只看该作者

认真等待

认真看帖,认真思考,这段时间我也在思考,我也是读经孩子的母亲。我们一起思考,当过热的头脑冷静下来以后,我们可能更接近于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6:57:0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有人已经知道了我的看法,那太好了。你已经“得道”了,你可以提前下山了。
如果还是不太清除,那么请耐心坐好继续听我绕圈圈,记住头有晕请随时提醒我。

大家坐好了,现在我要急拐弯了。我想通过数学方法来回答我们的主题问题。诸位看官请别笑,你们可能没听说过用数学方法也能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吧。(我好像没看到过类似的方法,如果果真如此,那我得申请创造专利。)

有人会问我是不是搞数学的啊?我可不是,跟大家一样在学校里学了一些数学,以前也不知道也从没问问为什么要学数学,只知道数学是要考试的。

好东西不能随便拿出来,既然我是老师,就给大家出个思考题作为作业,看看大家思路能不能跟上,请大家看看用我们学过的什么数学知识可以来解答我们的主题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11-21 17:0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新新唐人 的帖子

黄老师这圈子兜得大,不过我不擅长兜来兜去,有话直说。

“认为儿童读经需要讲解,说明这人连经典的门都没有摸到。”这话是我说的,有狂妄之嫌,狂妄就狂妄,我不收回这句话。至于为什么,我们可以就经典义理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我提倡讲经,不是提倡儿童讲经,年龄区别,还有动态的孩子的根器区别。

还是愿闻其详。。。等待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7:11:52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卖弄

既然说到此了,我就继续卖弄了。记得修炼之前我有几个哲学问题,曾问了很多人均回答不上,而我却用了独特的数学方法回答了问题。

一个老问题:大家都知道鸡生蛋,蛋生鸡,那么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这个问题大家可能非常熟悉,也可能有一些满意的解答了。不过,我现在要求大家用数学方法来解这道题。

这个问题权当课外思考题吧。卖弄多了就不值钱了。为了避免起显示心也避免找来非议,我还是知趣的早早结束太偏离主题的卖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11-21 17:19:29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要求大家用数学方法来解这道题。
======================
学习的机会来了,如果不出我所料,您又会兜回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17:43:53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有人晕车了。果行老师现在用激将法提示我该刹车了。
好,我说过有人晕车我就不绕了。
有关主题问题的分析我好像还没正式开始,也就是说绕来绕去只是在盘山公路,还没到欣赏景点的时候呢。
我们刹车在鸡与蛋的问题上,那么我们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再上路。不过,要是老师出了题目马上亮一些解题思路和参考答案,似乎就减弱了启发教育的作用。所以,还是先把这个问题在网上晒一晒吧,网络可以藏龙卧虎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2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52 , Processed in 0.19425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