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行至水穷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些对孩子的谎言:以爱的名义。。。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7-6-26 19:49:20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在研究了呀,你在研究自己和周围人的心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07-6-26 19:51: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6-26 19:43 发表

不管父母是否成功,都该尊重孩子的成长,不是盲目的施加压力给孩子。

如果非要非此即彼的混淆概念,那么只能是南辕北辙。

爱是什么,罗杰斯有种说法,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而不是教育和盲目的给与。


爱是给予,但需要在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的基础给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7-6-26 19:52: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6-26 18:36 发表

还是那句话:爱是天性,教育方法才需要反省。有人教育孩子不成功,不因为他是假爱,不懂爱;只是他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有什么难呢?在座的各位不一直都在反省,和学习别人吗?
  至于父 ...


爱是天性,但自己的爱能否一定让所爱的人感到幸福就不一定了,这就需要学习和反省了. 我想这就是水版所谓懂爱的意思吧, 要懂得如何去爱!

有些人发自本能的爱也能让孩子幸福, 但有的人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这可能也是不同的童年境遇造就的吧. 我相信小小小鲸鱼应该是对自己的童年感到幸福并且是那种拥有爱的能力的人,这是我很羡慕的.  

在我们这个年龄,童年不幸福的人在中国应该还是不少的,  包括我自己.说这个并不是想抹杀母亲辛苦和对我们的爱, 我知道她很爱我们, 而且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甚至牺牲了很多,但在说实话,小的时候我没有真正体验到的她的爱,我一直有逃走的倾向,直到高中我离开家去学校住宿.  事实上那个时候我非常高兴能离开家, 因为我对家从来没有产生过依恋.  

说真的,我并不埋怨母亲, 我感激她在那么困难的时候没有想到离弃我们. 但是如果诚实的说,她确实不太会表达爱.  我一辈子都不会对母亲说出我童年的感觉, 因为不想让她伤心难过.  但我希望我的孩子对我不会有同样的感觉.  所以, 我反思自己,反思父母, 希望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当然我也不可能做到完美, 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 爱,真是需要学习的. 特别对于我们这样不太会爱的人来说.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抱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别谦虚,你都叫爱的翅膀了。。。。
susan_1201 + 5 + 5 完全象在说我,握手为我们相同的境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7-6-26 20:1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6-26 19:43 发表

不管父母是否成功,都该尊重孩子的成长,不是盲目的施加压力给孩子。

如果非要非此即彼的混淆概念,那么只能是南辕北辙。

爱是什么,罗杰斯有种说法,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而不是教育和盲目的给与。

    爱是什么?爱就是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这种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我不认为有啥真假。 我觉得爱孩子是可贵的一种感情,不要抹黑了。
    你的观点,批判的是一种父母的教育方法,但你要加上“以爱的名义”这句,俺不同意,没啥混淆概念的。至于你不赞成的教育方法,俺在前面已拍过砖了,不再重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爱的翅膀 + 2 + 2 真的有貌似爱而其实质不是爱的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7-6-26 20:30: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爱的翅膀 于 2007-6-26 19:52 发表


爱是天性,但自己的爱能否一定让所爱的人感到幸福就不一定了,这就需要学习和反省了. 我想这就是水版所谓懂爱的意思吧, 要懂得如何去爱!

有些人发自本能的爱也能让孩子幸福, 但有的人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

  我是觉得每个生了孩子的父母,看到一个小小的、嫩嫩的粉团儿,会不由自主爱上他。决不会因为自己小时候没得到爱才爱自己的孩子。
   你说的爱的能力,我很赞同。但你指的和云起的“以爱的名义”完全两回事。
  也许有些人会考虑自己如何爱孩子,才能让孩子幸福。我不知道你指哪点,如果是为了孩子未来的人生,当然就是教育的话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爱的翅膀 + 2 + 2 不仅仅教育,日常的点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07-6-26 20:33:28 | 只看该作者
爱的翅膀  2007-6-26 20:30  威望  +2  真的有貌似爱而其实质不是爱的呢!
爱的翅膀  2007-6-26 20:30  金钱  +2  真的有貌似爱而其实质不是爱的呢!
  给个实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07-6-26 20:38: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6-26 20:30 发表

  我是觉得每个生了孩子的父母,看到一个小小的、嫩嫩的粉团儿,会不由自主爱上他。决不会因为自己小时候没得到爱才爱自己的孩子。
   你说的爱的能力,我很赞同。但你指的和云起的“以爱的名义”完全两回事 ...


我没有说"自己小时候没得到爱才爱孩子啊", 有意见哦,鲸鱼没仔细看我的贴呢! 我写的太长了?

我赞同爱孩子应该是人的天性. 但是并不是说一个人只要爱孩子那他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爱,有时候可能不是出发于爱,但他自己还认为是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楼下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07-6-26 20:43: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爱的翅膀 于 2007-6-26 19:52 发表
有些人发自本能的爱也能让孩子幸福, 但有的人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这可能也是不同的童年境遇造就的吧. 我相信小小小鲸鱼应该是对自己的童年感到幸福并且是那种拥有爱的能力的人,这是我很羡慕的.  

在我们这个年龄,童年不幸福的人在中国应该还是不少的,  包括我自己.说这个并不是想抹杀母亲辛苦和对我们的爱, 我知道她很爱我们, 而且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甚至牺牲了很多,但在说实话,小的时候我没有真正体验到的她的爱,我一直有逃走的倾向,直到高中我离开家去学校住宿.  事实上那个时候我非常高兴能离开家, 因为我对家从来没有产生过依恋.  

说真的,我并不埋怨母亲, 我感激她在那么困难的时候没有想到离弃我们. 但是如果诚实的说,她确实不太会表达爱.  我一辈子都不会对母亲说出我童年的感觉, 因为不想让她伤心难过.  但我希望我的孩子对我不会有同样的感觉. 所以, 我反思自己,反思父母, 希望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当然我也不可能做到完美, 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 爱,真是需要学习的. 特别对于我们这样不太会爱的人来说..  ...

   俺可是认真学习了,深刻体会了,才发言的。那敢不认真看帖说话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爱的翅膀 + 2 + 2 还是没明白. 我说的"不会爱"不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20:59: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爱的翅膀 于 2007-6-26 19:52 发表


爱是天性,但自己的爱能否一定让所爱的人感到幸福就不一定了,这就需要学习和反省了. 我想这就是水版所谓懂爱的意思吧, 要懂得如何去爱!

有些人发自本能的爱也能让孩子幸福, 但有的人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



我们现在来说这些以爱的名义的谎言,不是控诉或者怨恨,而是在清醒认识和内省以后,希望可以避免一些弯路在我们以后的生活里。

对于从前也许有的错误,我们不必去对抗,而是去理解和接纳,承认和宽容,因为接纳了他们,才是接纳了自己并不完美的童年和成长。

我们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候,也是默默的理解和接受,并享受孩子也给我们的心灵成长,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去爱,而不是自诩的一切为了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爱的翅膀 + 2 + 2 说的对. 我并不怨恨母亲而且也不再自怜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21:11:20 | 只看该作者
一向不赞成以个例来说明什么

所谓的实例其实是比比皆是的:在以下这些贴吧里,就经常有类似的例子。

父亲吧:http://post.baidu.com/f?ct=&tn=&rn=&pn=&lm=&kw=%B8%B8%C7%D7&rs2=0&myselectvalue=1&word=%B8%B8%C7%D7&tb=on
母亲吧:http://post.baidu.com/f?ct=&tn=&rn=&pn=&lm=&sc=&kw=%C4%B8%C7%D7&rs2=0&myselectvalue=1&word=%C4%B8%C7%D7&tb=on
爸爸吧:http://post.baidu.com/f?ct=&tn=&rn=&pn=&lm=&sc=&kw=%B0%D6%B0%D6&rs2=0&myselectvalue=1&word=%B0%D6%B0%D6&tb=on
妈妈吧:http://post.baidu.com/f?ct=&tn=&rn=&pn=&lm=&sc=&kw=%C2%E8%C2%E8&rs2=0&myselectvalue=1&word=%C2%E8%C2%E8&tb=on

我觉得我父母就自小给我无形的精神压力。不敢说是精神虐待,也许并没有那么严重。我妈妈自从我读书以后,就看不惯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她认为我所有的时间必须都花在读书上。所以小时候连玩耍也有点偷偷摸摸。而我小时候的游戏也有点残忍,用小刀解剖死掉的老鼠,把雨后的蜗牛捉到一块,用石头砸下去。并且我妈妈对我有一种急切的恨铁不成钢的塑造之心。对我的一些很小的细节都极为不满。对着别人,毫不顾虑的诉说我的种种不是,其实我小时候除了比较懒一点,成绩还是挺好的。成年后我在想,也许是这种长久的压抑,使我没有太多的同情心,使我冷漠。(因为我的成长轨迹也并没有受过什么太大的打击。)这种冷漠让我又自卑又自负。我常常想,以后我一定不会这么对待我的孩子。我客观的讲,从其它方面来说,他们对我是很无私的,很爱的。

一个上大四的男孩对母亲说,活着真没劲,我想自杀。
   他的自杀冲动不难理解,因为他的精神生命已被母亲杀死大半了。从幼儿园开始,这个母亲就一直在替孩子做各种各样的选择,孩子则只有一个任务:好好学习。但现在儿子即将大学毕业了,这个母亲还在不停地替孩子做各种选择,大一时为他谈恋爱担心,大四了为他还不谈恋爱担心;因为担心他没有朋友,这个妈妈设计各种节目,逼儿子去交际;因为担心儿子不开心,想各种活动让儿子参加……
   她的动机似乎是好的,但她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是在杀死儿子的精神生命。
   这是实实在在的“杀死”,而不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所以,她儿子才产生了强烈的自杀冲动。他一次次地在对母亲说,我想自杀。其意思很简单,就是在对母亲说,请不要再替我做选择,你这样做是在要我的命。
   在替别人做选择时,我们常运用一个借口:我担心他做了错误的选择。

我就是母亲过多“保护”的受害者
  她决定我穿什么、说什么、看什么、去哪里、结交什么男友、找什么工作……从初中开始就考虑自杀的问题,大学的时候考虑杀她然后自杀的问题……一直到24岁,与现在的老公在一起以后才停止
  跟她在一起,总是一种无远弗届、无孔不入的窒息感
  而她终生的理由都是:妈妈不会害女儿的;你现在痛苦,以后就会理解;都是为了你好;……
  直到去年毕业,她跑到千里之外的这个城市来,给研究生毕业的我找、强迫我去她给我联系的单位,否则就以死相逼,然后强迫我与现在的老公分手,给我联系租的房子……终于忍无可忍,彻底决裂
  今年结婚,都没有告诉她,事后也没有。
  不可否认,现在的生活、平静而幸福,从未有过

美国心理学家派克在他的著作《邪恶人性》中讲到了一个故事:
   安吉拉的妈妈不能接受安吉拉有任何的自主性,她的寝室永远不能关门,妈妈任何时候都有权利走进她的房间。她11岁,妈妈心血来潮,想把安吉拉的头发染成金黄色,但安吉拉喜欢自己乌黑的头发,而不喜欢金黄色的头发。结果,无论安吉拉怎么反抗都没有用,妈妈最后还是将她的头发染成了金黄色。安吉拉讲话的时候,妈妈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命令她闭嘴。但一旦心血来潮,妈妈又会拼命去挖掘安吉拉的内心世界,问她想什么。
   结果,到了30岁的时候,安吉拉不能说话了。她是一名教师,本来可以流畅地讲课,但忽然有一天,她说不出话来了。
   派克分析说,与妈妈的关系让安吉拉形成一种潜意识的模式:关系越亲密,她就越没有自己的空间,而她维护自己空间的唯一方式就是不说话。因为无论妈妈怎么侵扰她的个人空间,但她只要不开口,妈妈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在这种潜意识模式的影响下,安吉拉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关系,当从疏远变成亲密时,她就会“失语”。这种“失语”只是为了捍卫她的隐私空间。
   像这样的父母并非少数。派克说,一些父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将孩子当作了一个“物”,而不是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力去支配这个自己生养的“物”。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父母倾注的是善意还是恶意,这个孩子的自主性都不会得到尊重。


。。。
不摘太多了。。。
很多父母虐待,体罚孩子的案例,我甚至不忍去看。。。

这个世界上,幸福的人们很多,但是受伤害的人也比比皆是
我们要作的,不是视而不见,而是从深刻的反省中,更好的面对自己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13 , Processed in 0.088038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