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行至水穷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些对孩子的谎言:以爱的名义。。。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07-6-26 22:35: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6-26 21:11 发表
一向不赞成以个例来说明什么

所谓的实例其实是比比皆是的:在以下这些贴吧里,就经常有类似的例子。

父亲吧:http://post.baidu.com/f?ct=&tn=&rn=&pn=&lm=&kw=%B8%B8%C7%D7&rs2=0&myselectvalue=1&word= ...

怎么样做都有偏激的人,为孩子规划人生,提供更好的成长之路,有太多成功的例子,我不去找了。看看那些家长写的育儿成功的书,都是好的案例。因为父母的管教而憎恨父母,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方法。
  还是前面说的:对孩子无为而治是一种方法(适用于某些孩子),为孩子步步为营的规划也是一种办法(适用于另一些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金币 +7 收起 理由
爱的翅膀 + 2 + 2 不完全是方法,父母需要自省
行至水穷处 + 5 谢谢你认真滴讨论方法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07-6-26 22:38:08 | 只看该作者
老鼠:
鲸鱼在这里一定是理解有误了,楼主明明说的是一种社会存在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做父母的,因为自己的事业不成功,自己有感觉没有机会了,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打着爱的旗号去肆意地摧残孩子。

而鲸鱼却理解成只有成功的父母,才有资格教育孩子,于是一砖拍下去,离题十万八千里,正好砸中自己的脚面了。

好疼呀!!!




再拍一砖!这位老鼠说话有有明显倾向性。

虽然很多人不常上论坛,但是不上论坛的人不代表没有思想,不上论坛的人也“未必在其他领域不成功”。
论坛上的人生价值和生活中的价值往往不成正比!

有人曾说过:我不说,不是我不会说,而是我不想说。
盲目的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别人的人生,本生就存在一种认识上的欠缺。照老鼠所说,难道很多寄希望于孩子身上的,自身都事业不成功,自己感觉没有机会?
那么,你呢?

[ 本帖最后由 酌言 于 2007-6-26 23:1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赫赫,老鼠一定会说我就是那个不好的案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07-6-26 22:47:37 | 只看该作者
小小小鲸鱼  2007-6-26 22:45  威望  +10  赫赫,老鼠一定会说我就是那个不好的案例
小小小鲸鱼  2007-6-26 22:45  金钱  +10  赫赫,老鼠一定会说我就是那个不好的案例



别害怕!HAHA
直来直去地性子,有意见了就嚷嚷。没意见就哈哈!

[ 本帖最后由 酌言 于 2007-6-26 22:5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只有老鼠怕鲸鱼,没见鲸鱼怕老鼠。哈哈
行至水穷处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07-6-26 22:51:4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想对这样的母爱作一丝的批评,虽然我并不赞同以这样的方式去爱孩子.我想爱的最高境界是被爱者快乐的接受你的爱并以被爱而感到幸福.只是很多父母不会爱,不懂得怎样的爱孩子才是最佳的,最被认可和接受的.可是作孩子的请理解你的父母,他们的出发点绝对是无私的,高尚的.由于很多的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的父母的爱的表现方式并不恰当和正确,这是他们自身认识不到的.和父母去沟通交流吧!这样也许会彼此理解并乐于接受对方的关爱的.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9 金币 +9 收起 理由
爱的翅膀 + 2 + 2 不是批评,而是反思. 与父母交流到这个 ...
行至水穷处 + 5 + 5 精品文章!
酌言 + 2 + 2 第一帖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07-6-26 22:58: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酌言 于 2007-6-26 22:47 发表
小小小鲸鱼  2007-6-26 22:45  威望  +10  赫赫,老鼠一定会说我就是那个不好的案例小小小鲸鱼  2007-6-26 22:45  金钱  +10  赫赫,老鼠一定会说我就是那个不好的案例


别害怕!HAHA
直来直去地性子,有意 ...

可能评语没说清楚,我是说,老鼠如果回帖,他肯定说:“对,我就是那个自己不能成功,所以望子成龙的家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酌言 + 2 + 2 清楚了,现在很清楚了!郝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07-6-26 23:00:20 | 只看该作者

传统的父母角色

(一)指挥者

  这类型的父母喜欢完全控制所有的事件,并且企图去扭转一切负向的情境。面对哭泣的孩子,会自然地警告孩子说:“不准哭,不准再哭了!再哭就……。”

  面对挫折、悲伤的孩子,这类型的父母常使用命令、指挥和威胁等工具,以保持其优势地位。最常见的例子是:

  ◎这是你对父母的态度吗?

  ◎我警告过你很多次了,不准玩游戏!

  ◎如果你再被老师批评,我就把你赶出去。

  ◎打电话不要那么久,不然我把电话停了。

  (二)说教者

  说教者是一个“应该主义者”,时常在与孩子的交谈中有意无意地留露出“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最常见的例子是:

  ◎你都五年级了,应该懂事了。

  ◎你是大哥,不应该为了一点小事和弟弟争得面红耳赤。

  ◎你是哥哥,应该让着妹妹。

  ◎你不应该这样,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三)万能者

  这种父母会表现出一付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态度,很喜欢替别人解决问题。喜欢向孩子炫耀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而采取的沟通方式通常是:说教、忠告、教训。他们的目的是要子女认为他们是如何地优越。例如:

  ◎看嘛!我说的没错吧!

  ◎用用你的大脑,好好地想一想吧!

  ◎想当年,我在你这个年纪就……。

  (四)审判者

  这些父母甚至不经审判就已宣告孩子有罪,其目的是想证明自己永远是对的,而错的永远是孩子。最常听的实例是:

  ◎成绩这么差,一定是你不用功。

  ◎不要再说了,照我说的去做就不会错。

  ◎一定是你先动手打人的。

  (五)批评者

  就像审判者、说教者、万能者一样,担任此种角色的父母最喜欢以苛刻的标准来挑剔子女的行为,并且用嘲笑、讽刺、诽谤和开玩笑的方式来压制孩子的欲望。例如:

  ◎你以为你长大了吗﹖翅膀硬了,想飞啊!

  ◎你以为你是谁啊?麦克杰克逊?

  ◎嗄!天啊!这是我儿子吗?

  (六)心理分析者

  如同一位心理学家般地发觉、分析、诊断孩子的种种问题,并且将问题的原因推在孩子身上。例如:

  ◎问题在于你对自己缺乏信心……。

  ◎你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落后的方法呢?

  ◎我想你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

  ◎我觉得你又在胡思乱想了。

  (七)安慰者

  这类型的父母会以轻松的方式处理孩子的情绪,以避免自己卷入其中,如轻拍孩子的背、草率地安抚等;而在困难重重时,却伪装成一切都没有问题,这就是父母对孩子忧虑、焦急情绪的回应。例如:

  ◎放心啦!不会有事的。

  ◎别担心,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何必这么在意呢?

  ◎这是上天给你的考验,加油吧!

  以上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会在亲子互动中,反复地指出问题的来源都是孩子所造成的,如此不但无法疏解孩子的负向情绪,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压力。

  这样的方式非但不能为父母与孩子建立起开放式、鼓励性及建设性的正向沟通,反而扼杀孩子表达的勇气,更重要的是这种错误的沟通模式,严重地剥夺了孩子做决定的学习、以及为自己行为负责任的机会。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学习一下。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明天来学习,8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07-6-26 23:10:05 | 只看该作者

快乐的共享就是爱

我因为你快乐而快乐,你因为我快乐而快乐,
我因为有你才快乐,你因为有我也快乐。
我因为爱你才快乐,你因为爱我才快乐。
我因为快乐才感受到你的爱,
你因为快乐才感受到我的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07-6-26 23:16:16 | 只看该作者
爱的回音壁  
  作者:毕淑敏

  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孩子们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  

  我震住了。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可是,你怎让由你一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已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早已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迅速迟钝麻痹。  

  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爱就是照料"这个简陋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  

  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离异或是早逝。但它是灾变的副产品,带着天力人力难违的僵冷。孩子虽然在追忆中,明白了什么是被爱,那却是一间正常人家不愿走进的课堂。  

  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间不容发地倾注了所有爱的储备,劈头盖脑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  

  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一个成人界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问一位热恋中的女人,何时感觉被男友所爱?回答一定光怪陆离。  

  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晴朗坚定。  

  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翘辫女孩说。  

  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她一直戴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另一个女孩说。  

  我大大地惊异了。讶然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更感动他们谈论时的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付出的爱被隆重地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习,才会举步如飞。  

  如果把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爱里泡得口眼翻白,早早剥夺了他感知爱的能力,育出一个爱的低能儿,即使不算弥天大错,也是成人权力的滥施,或许要遭天谴的。  

  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孩子渐渐长大,一个爱自己爱世界爱人类也爱自然的青年,便喷薄欲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精品文章!
小灰熊 + 5 + 5 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07-6-27 00:52:27 | 只看该作者
喜欢!收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07-6-27 07:07:31 | 只看该作者
读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后,真的让我改变了许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2:31 , Processed in 0.091014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